材料作文“才德与势位”导写
2023-10-06王学华
王学华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韩非子提出“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雅典特使要挟米洛斯加入雅典对斯巴达之战时说:“你跟我们一样清楚,这个世界上公理只存在于力量均等的强者之间。”
而孔子以为“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也就是说“不要愁得不到‘位,该愁自己拿什么来立在这位上”。
我们应该追求势位还是才德?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写作指导
材料给出“有势位,才可能获得话语权、解释权,才可能有功名,才可能制服无德无才之人”的观点;材料也给出“要关注自己的才德而非势位”的观点,隐含着“才德到位,可能就有势位;才德到位,可能无势位也会有建树”的想法。这两种观点既对立又统一,但没有对错之分。而材料中总结性的一句话是“我们应该追求势位,还是才德?”这就明显地引导考生思考“势位与才德”两者的关系,考生应该能够辨证地加以思考,并全面考虑“势位与才德”的关系,具有正向的价值观。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终极目的应该追求“才德”,只有具备了“才德”,不管有没有“势位”,都可以让自己的价值“立于世”。有才德的人同时又具有势位,他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相反,假如没有才德,即使有了势位,也只能是贻害无穷。
参考立意:德若配位,无坚不摧;德以配位,方能致远;追求才德,用好势位;势位最高也须才德相配;势位服务人,才德立于世;等等。
例文
才为势之基,势为才之显
□一考生
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和丛林法则盛行的当下,对势位与才德的追求如何取舍,成为芸芸众生须当思考的问题。私以为,我们应当秉持“才为势之基,势为才之显”的观念,于时代的漩涡中砥砺前行。
势为才之显。韩非子曾言:“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由是观之,才德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权势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空有一身才干而无用武之地,好似遇不到伯乐的千里马,无法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尧德才兼备,却无法像桀那样统御天下,原因便是身为匹夫的他地位卑微。卧龙诸葛如若一生归隐山林,不出山辅佐刘备,其才能将得不到发挥,何有流传千古的佳话?又何有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英雄悲叹?追求势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显露才德的渴望,而不是“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安于琐碎的幸福,在未来的麻木与淡漠中苟延残喘。
才为势之基。如果一味追求势位的攀升,而忽视自身才德的积累,终将走向一条不归之路。多少为了名利的党员干部跨越道德法律红线,悔恨终生。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为“不要愁得不到‘位,应该愁拿什么来立在这位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只有不断积累自己的才干和品德,才能在势位上立得住,立得稳。纵观古今,昔年霍去病未冠便被封嫖姚校尉,立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终随卫青大将军留下封狼居胥的千古绝唱;今有邓稼先思国家脆弱国防,将一生倾注于导弹事业,“深入荒漠十余载,终将瀚海腾核云”,无愧于“两弹元勋”的光荣称号。
然而,正如戈夫曼在《社会拟剧论》中提出的“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追求势位只不过是一部分人的心之所向,而积累才德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需,这是做人的基础。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自己才德的人们,虽然没有灯光与鲜花的追捧,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价值的实现方式呢?
吾辈青年“利刃新发于硎”,正应当不断积累才干,提升道德素养,同时,抱有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与雄心壮志,方能无愧于心,不愧于行。
评点
结构严谨,层次鲜明。开头是引论,提出问题,着眼于“是什么”,作者从所供材料切入,提炼并强调观点“才为势之基,势为才之显”。接着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着力于“为什么”,作者先分析“势为才之显”的原因,后分析“才为势之基”的原因,层次清晰。最后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升华主旨。全文结构完整,逻辑分明,条理清晰。
事理結合,论证充实。作者采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述,做到事理结合。如运用对比论证法,将尧与桀进行对比,同时将诸葛亮自身的归隐与出山进行对比,阐明追求“势位”的重要性;运用例证法,列举霍去病和邓稼先的典型事例,阐明“才德”是势位的基石。同时,引用韩非子、戈夫曼等人的名言,加强了论证的力量。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