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如何做好高等职业院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3-10-06罗志明

消防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消防安全应对策略

罗志明

摘要:在高职院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各个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与此同时,校园的消防工作压力呈现逐年变大趋势,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重大问题。校园一旦发生火灾,不仅无法保证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以广西老牌高等职业院校为例,由于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成为扩招考生的第一选择,但是由于建校年代较为久远,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各区域消防配套建设明显滞后。为更好保障校园消防安全,全校师生要做到“全校一盘棋”,全校师生要人人重视消防,人人参与消防。学校消防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校园消防安全管理细则,提出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做到“一校一策”“一点一策”,构建起一个安全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消防安全;应对策略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视度不断增加,政策越来越利好,由此也为我国职业教育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要成为“中国教育的脊梁、中坚”!各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是与此同时校园消防安全矛盾也日益突出[1]。2022年3月16日,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一男生宿舍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至多间寝室,现场浓烟滚滚。该校一名工作人员称,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一名目击者称,应系抽烟引发的火灾。2022年4月3日下午,广东中医大学城宿舍K栋某宿舍突发火灾,所幸消防员及时赶到,并将火灾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经初步调查,起火原因为同学携带电动车电池回宿舍充电引发。每年各地高校都有不少火灾事故,原因多为在教职工住宅区、学生宿舍违规使用电器、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不当等。因此,作为年代久远的广西老牌职业院校如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2]

一、广西老牌职业院校发生火灾的特点

(一)诱发火灾因素多,发生火灾概率大

广西老牌高职院校大多创建于五六十年代,有五六十年代的旧楼、八九十年代的板楼,校园建筑的样式可谓多种多样[2]。原先年代的旧建筑消防建设标准不高,考虑不周全,加上各个时期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学校扩招后,学生相对集中,用电频率高,之前的消防配备捉襟见肘。

特别是在学生宿舍、饭堂等区域内,由于生活条件变好,师生追求更高的生活需求,致使吹风机、冰箱、空调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量不断增加,违规用电、电线老化、超负荷使用等情况突出,存在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4]。同时,学生宿舍、饭堂等区域易燃物较多、面积较大、火灾隐患点多面广,如果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发生严重的火灾事故,对学校、师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鉴于此,各学校在谋篇布局、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学校消防管理部门要加强消防安全隐患检查,并举一反三,而且学校要加大年度消防经费预算[3]。另外,根据学校各区域用电的实际情况,应制定区域用电对策,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出现用电超负荷情况,及时发现,迅速更新电器设备,并进行电力增容,确保全校师生用电安全。

在消防方面,各学校应做到“一校一策”“一点一策”,抓好当下最当紧、最打头、最重要的事情,进一步满足新时期校园消防总体需求,从根本上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4]

(二)火灾发生后火情升级迅速,灭火难度大

随着时代的进步,消防要求越来越高,主要矛盾凸显。

1.老旧高校消防配套跟不上,建设时没有设置消防设施,耐火等级达不到要求,沒有进行有效的防火分隔。

2.新建设高校多为高层和连廊式建筑,发生火灾后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快速反应,导致火灾发生后火情迅速升级,灭火难度大。

3.学校的教学楼、实训楼、宿舍楼空调、电脑、仪器设备数量多,易燃、易爆。学生宿舍中存在大量的个人生活用品、衣物、床单被褥、床板等助燃物。教室和实训室有空调、仪器、桌椅板凳等可燃物。

由此可见,学校一旦发生火情,火势必会迅速向四周蔓延,如果单纯依靠校园各区域配备的灭火器,根本无法有效控制初起火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扑救困难。

(三)人员密集,疏散困难

由于学校作息时间比较统一,同一时间开展活动的人员数量较多,一栋楼内可能存在所有教室同时使用的情况。特别是夜间,学生进入深睡眠后,宿舍区内如果遇到火灾,容易造成师生无法快速疏散逃生[5]

二、高等职业院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探讨

(一)消防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高等学校综合管理主要围绕师生的衣、食、住、行等,包括治安、食品、卫生、心理健康、消防等方面。部分高校把治安案件作为重点来抓,随着人脸识别进出、指纹锁等技防提高后,此类案件相对降低。但是关于校园火灾,因为发生概率比较低,而且有消防救援队兜底,往往被忽略。

部分学校的消防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下,不深入了解、研究学校的消防应该怎么抓、怎么管,没有消防意识,没有战斗意识[6]。一些消防工作人员只知道如果发生火灾,就用灭火器去灭火,如果无法解决就报消防救援队出警。部分学校分管领导不够重视,主体责任难落实,导致整改工作没有及时进行。

(二)校内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大学校园是人员密集场所,是重点防火单位。日常巡查中发现以下情况:一是部分学生宿舍存在违规使用吹风机、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和使用明火等情况。二是学生超负荷使用插排,且离开宿舍没有及时拔掉插头的习惯。

通过调查走访,部分学生听说过灭火器、一键报警器等消防器材,但不明白灭火器的指针颜色指向是什么意思,更没有亲自体验过灭火器的使用。学校在组织消防培训时,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没有实现全覆盖,或者只注重讲,不重视验收,造成学生不了解实际操作,如果发生火灾,会出现两眼一抹黑、不知所措的情况,酿成大错。

(三)消防宣传培训力度不够

部分学校职能部门、各学院并未真正重视消防宣传培训工作,仅仅满足于应付检查,走形式、走过场,很多消防知识宣传、培训仍浮于表面,并没有把消防纳入日常的安全教育中去[7]

科技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键盘侠”越来越多,行动派越来越少。快节奏的生活、学习使师生大多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安全意识过于薄弱,将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

三、加强校园消防工作应对策略研究

(一)压实消防安全责任,明确各级消防安全职责

进一步明确学校各部门、单位的消防职责,指定主要负责同志为本部门、单位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消防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具体负责消防工作人员为具体责任人。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消防工作原则,将学校各部门、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细化到岗、责任到人,实现校园消防安全工作的网格化、全覆盖[8]

(二)完善消防制度,提高消防管理

1.学校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高校消防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应法律法规为基础,完善学校消防管理制度。

2.结合本校消防工作实际,制订学校消防管理体系和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学校消防指挥中心,做到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

3.提高消防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一方面,从专业消防公司聘请消防专家对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时“补钙”。另一方面,面向社会招聘有经验、专业、高素质的消防管理人员加入学校消防管理队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高质量推进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9]

(三)从源头上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1.规范施工前流程。学校在新建、改建、扩建时,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规定执行,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报建流程开展工作,特别是施工图纸设计完成后报消防设计审核,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做好施工图登记备案。现场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严禁擅自修改施工图纸。

2.落实好施工后的验收程序。施工完成后,学校要组织专业的消防检测公司对现场的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测,并出具合格检测报告。检测完成后要按验收流程向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消防科申请消防专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创新消防安全培训

1.传统模式与新媒体培训手段相结合。将校园消防教育融入到日常培训、教学中,通过入职培训、“青年大学习”“易班”等活动进行推广,使消防教育成为新教职工入职和新生入学的第一门必修课,涵盖国家和地方消防法律知识、校园火灾预防基本知识、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等内容,并且做好学习考核,作为教职工岗位晋升和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10]

2.定期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邀请校外消防公司培训师或学校主管消防的老师召开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每学期定期开展消防灭火与逃生疏散演练,提高学校师生全员灭火、自救与互救等应急能力。

3.有条件的高校可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结合实训教学,建立消防VR安全培训屋,让参与师生身临其境体验各类火灾场景,利用虚拟电子灭火设备、模拟烟雾逃生体验馆,模拟火灾情境,在3D模拟灭火消防体验中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4.结合学校实际,创作有本校特色的消防短视频、情景剧等,并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平台等网络媒介播出。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消防工作的浓厚兴趣与责任感,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5.进一步加强学校微型消防站队伍建设,提升消防安全管理专业化水平。加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由保卫处组织,面向全校教职员工、退役士兵学生等志愿者组建校级消防救援队伍;各部门、单位参照此形式组建本部门、本单位的二级消防救援队伍;制订微型消防站专门的管理规程,明确各级队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定期开展火灾应急处置演练,提升队伍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和实战水平。同时,加强日常巡查检查,不留死角,早发现早处置,将火灾扼杀在萌芽状态[11]

6.完善部门、单位负责人讲“开学消防第一课”制度。将消防安全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课程,以此体现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重视程度。

(五)加大校园消防资金投入

将校园消防标准化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逐年加大消防资金的投入比例。

1.每年根据需要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消防器械器材,及时更换过期的消防器材,确保校园器材完好率在95%以上。

2.建设智慧化校园应急指挥中心,将学校各区域、各楼栋的消防控制柜互联互通,统一指挥。通过统一消防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对消防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盯防,将“人防、技防、物防”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实时监测、实时同步,分级分类处置,进一步提升校园应急能力。

结语

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消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老牌高职院校的消防安全管理进行分析研判,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希望提出的解决策略能够对同类院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卞春发.高校消防安全管理风险及防控[J].智库时代,2019(12):260-261.

[2]张祥鹏.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研究与思考[J].才智,2016(11):185-186.

[3]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J].司法业务文选,2010(04):21-32.

[4]吴中杰.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专题研究,2022(23).

[5]方正.新形势下高校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和预防对策[J].今日消防.2019,4(06):48-49.

[6]蔡宇飞.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1):120,122.

[7]陈晓萍.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台州学院学报,2020,42(02):82-85.

[8]白海将.高校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探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1.

[9]张洋.完善和健全消防监督管理新機制的对策[J].今日消防,2022.

[10]孙奉良,李震.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3.

[11]高珊.高校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研究.消防界(电子版),2023.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院校消防安全应对策略
“一户一表”改造给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