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云岭大地落地见效(二)
2023-10-06
中共玉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栋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实践,主要学习体会有三点:
第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实践,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党的二十大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省委立足云南实际,提出了新时代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分阶段谋划、分步骤实施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理论必然、历史必然、实践必然,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领会“两个结合”“三个务必”“六个必须坚持”等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理论阐述,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第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实践,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实践,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努力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近年来,玉溪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扬文化的强大功能,对标对表全国一流工作标准,着力推进思路理念、体制机制、方法举措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在理论武装、意识形态、新闻舆论、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新征程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新部署新要求,加快玉溪文化强市建设,不断提升玉溪文化软实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玉溪宣传思想文化力量。
第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实践,要抓牢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工作落实,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省委书记王宁在开班动员讲话中强调,要锻造一支敢为敢闯、干事创业、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并提出了“五个更加”的要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项目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更硬作风、更铁纪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吴春花
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精准把握全省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切实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本领和信心决心。
旗帜鲜明讲政治。省委书记王宁所作的主题报告是一堂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党性教育课,深入诠释了如何当好带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的表率。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提升“政治三力”,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落实决策部署,自觉坚持问题导向和“回头看”常态化,确保“习近平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云南见行动、版纳有落实”。
聚焦目标善作为。省委书记王宁所作的主题报告是一个跨越发展扬优势的动员令,全面阐释了云南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潜力路径。作为一名沿边州(市)干部,要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国务院《意见》,着力提升教育合作水平,建好建强国门学校和澜湄大学,全力厚植对华友好情感和文化认同基础;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强中老农业科技示范园,全力打造中老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国门医院和疾控中心建设,全力推动筹建中国—东盟卫生管理和医学教育培训基地;等等。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敢为敢闯强本领。省委书记王宁所作的主题报告是一次转变观念严纪律的谈心谈话,清晰勾画了堪当重任的云南干部队伍形象。作为一名党政干部,要聚焦“两个革命”,以“三严”锤炼干事创业本领。严格工作标准,主动对标先进定目标,转变理念谋创新,奋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严实工作作风,认真践行“三法三化”,全力做实“三个善于”,奋力树好领导干部良好形象;严守纪法规矩,筑牢拒腐防变防线,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作出应有的努力。
文山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戴顺祥
谋划发展的关键时刻,省委精心安排“厅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集中学习研讨,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文山学院践行“应用为本”“服务地方”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追求,坚守立德树人办学“本色”,不断彰显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为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将紧紧抓住云南省“双一流”建设机遇,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着力加强内涵建设, 践行“应用为本、服务地方、州校共生、特色发展”办学理念,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二是将继续根植文山,融入文山,紧扣地方发展需求,主动融入和服务省委“3815”重大战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连接“滇黔桂走廊”的人文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基地,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前沿阵地、教育强边固防的国门大学。三是继续围绕文山“世界三七之都”、“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独一无二喀斯特水乡”、壮锦苗绣,联结大湾区、毗邻越南等独特优势,进一步夯实以培养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为主的师范教育底色,彰显以三七为主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特色,打造以铝材成型加工和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新工科亮色,擦亮以“西畴精神”“老山精神”研究为代表的地域红色文化,持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社会贡献度。
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总裁叶智勇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了殷切期望。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省委书记王宁指出,国有企业强,云南才能强。省委、省政府已经为云南国企锚定了目标,明确了方向。推动产业升级,坚持资源为王;发挥口岸优势,拓展“两个市场”;提升园区质效,做大经济总量。在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上,云南国企是生力军,产业经济是主战场。
云南国企将深度融入全省发展战略,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牢牢守住防风化债的底线,推动管理能力的提升和规范,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强化队伍素质,全面从严治党。提高事事狠抓落实的执行力,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践行“三个工作法”,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强国复兴伟业中,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贡献全省国有企业的磅礴力量!
中共昭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忠华
参加专题研讨班学习,加深了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和对云南未来发展的认识,激发了团结奋斗、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决心。
坚定信念,更加深刻地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新时代10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下,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全世界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云南昭通的发展和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平安昭通法治昭通建设各方面。
感恩奋进,更加深刻地感悟云南昭通发展的历史性变革。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亲临昭通视察,对昭通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昭通人民感恩奋进,取得了脱贫攻坚、综合交通、水电开发“三大奇迹”:185万群众告别贫困,35.47万易迁群众实现跨越进城入镇;近1000公里县县高速;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大巨型电站建成使用。扫黑除恶带来的人民更加安居乐业、教育整顿带来的队伍更加纯洁、平安法治建设带来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三大变化”。
敢于担当,更加坚定地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昭通法治昭通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平安、法治内容进行了战略部署。当下,昭通在命案防控、信访治理、法治宣教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二是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牢牢夯实平安和法治“两个保障”。三是推动政法队伍自身建设、主责主业、服务中心“三个高质量”建设。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旭东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突出重点、联系工作学出狠抓落实的责任担当。省发展改革委承担着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的工作职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部署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切实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担当。一要争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排头兵。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推进全面资源节约利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二要争当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排头兵。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突出重点实施一批标志性战役,提升固废危废风险管控处置水平。三要争当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以COP15会议成功举办为契机,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进一步彰显云南生物多样性优势。四要争当生态安全体系建设排头兵。围绕全面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强化高黎贡山等重点区域生物安全保障,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五要争当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排头兵。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围绕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彰显云南特色的新时代生态文化,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共同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力量。六要争当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排头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完善拓展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外延和内涵,充分利用和发挥云南的基础和优势,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内、国际合作,努力使云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典范”,绘好七彩云南的生态画卷。
云南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杨丽宏
基于“国家所需,云南所能”,围绕云南跨越式发展提出“3815”发展路线图,更为全面理解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实施策略,看到了云南跟跑、并跑、领跑的目标和方向,使我更加充满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的勇气和力量。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通过创新发展,接续奋斗,不断提高教育与社会的适切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教育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一定要敢为敢闯,干事创业,成为有良心有情怀有担当的实干家,主动服务服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云南开放大学自2012年作为教育部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以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以团结奋斗的精神引领和践行“人人、时时、处处”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汇聚了云南省远程教育管理中心、云南省学分银行、云南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云南省老年大学,承担云南省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和云南干部在线教育等省级平台,促进我省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2022年,开放教育招收本专科学生达到78927人,10年实现了翻番。目前在籍学生20万人。2020年为云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贡献了8个百分点。2018年开展的“双提升”行动计划培养了约36000人,其中4800多人拿到双证书,“双提升”学员进入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任职的达12316人,占比前3年招收学员总数的78.30%,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优化全省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结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实施全省“智慧助老”行动,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培训8万余人次,建立72万余名学习者终身学习档案。
下一步,围绕更好助力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和技能型社会建设,云南开放大学将立足十年改革探索实际和经验,用好省里推动新时代云南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主动融入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建立健全开放教育办学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有机衔接、人才成长通道科学转换,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好学校办学体系优势、多平台优势、数字技术优势等,推进云南教育数字化建设,把云南开放大学线上平台打造成教育领域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更好地彰显创新型大学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
昆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清泉
立足云南特点,把学习行动转化为推进云南省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有统一决策部署,如何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省委书记王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作为一名企业领导干部,要认真按要求抓好落实。一要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观念。围绕云南的优势和特点,打造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新模式。二要促进产业强省目标,围绕云南资源特点、区位优势,打造现代产业链条,提升增值价值。三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对核心技术难题攻关,着力消化和引进相结合,补短板,为资源经济的云南省深入创新注入新动力。四要强化作风和责任担当,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瞄准发展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发展大局,以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目标,和群众打成一片,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从而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五要按照云南省委和宝武的统一决策部署,为昆钢早日融入宝武贡献力量。加强双方文化价值观融合,形成共同价值取向,依照宝武昆钢专业化整合、产业化发展、平台化运营、生态化协同、多元化混改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昆钢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依托中国宝武的管理、技术、人才、品牌、资金等优势,按照既定目标逐项抓落实。一方面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强化体系能力建设。推进闲置低效无效资产的盘活利用,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另一方面立足市场、适应变局、调整结构、改善经营,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