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浦江县水网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

2023-10-06严斌

中国水运 2023年4期
关键词:浦江县浦江清淤

严斌

(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浙江 杭州 310016)

人类自古以来逐水而居,河流是文明的发源地,当今世界的很多大都市都有河流穿城而过[1]。通过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可以逐步形成水清岸绿、风景优美、人水和谐的乡村新面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因此稳步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水利在乡村振兴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十分必要[2]。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平原河网区域水资源分配不均、水环境恶化、洪涝灾害严重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3-5]。在平原河网地区新开挖航道对河道水资源分配、水环境、水网的安全通航产生较大的影响[6-8]。部分试点县项目针对水系分布的区域特点,开展系统治理工作,配合岸上岸下工程,综合治理水系,通过清淤疏浚、水源涵养、水土流失治 理、陆域控污、人文景观建设等措施,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及森林涵养、蓄水能力,水质明显提升,传承水文化,美化居民生活环境[9]。

1 区域概况

浦江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偏西、浙中城市群的西北部,东南界义乌,东北连诸暨,西南与兰溪毗邻,西北和建德、桐庐接壤,总面积920km2。浦阳江、壶源江两大流域,分别贯穿北部山区和南部浦江盆地,为浦江县主要干流。

2 浦江水网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面临新要求,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高度,浦江的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1)水系连通方面。浦江已基本消除传统型问题,如因河道池塘联系被割裂,形成较多断头河或死水塘,河流与沟渠自然连通被破坏,从而影响较大范围农业正常生产等。但新需求例如,由于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引水入村,结合原先灌溉功能,提升景观、生态、人居改善等综合功能,变得十分迫切,未来2年,浦江农村的水活起来,引水入村改善水环境。

(2)岸坡整治方面。浦江已基本杜绝错误做法,如防洪片面强调防冲设计,大河治理时注重生态,农村面上中小工程不注重生态,偏远山区岸坡还是三面光等不合理现象。新时期发展,如因地制宜分级设防,尽可能保留现有生态岸线资源,结合岸线规划,干流打造省级美丽全域示范河,支流及周边河塘连区治理。

(3)河道清障。新时期的需求,农村新经济的改变,从种水稻到种葡萄,下垫面原先稻田湿地到如今塑料大棚,减少了雨水下渗,缩短了洪水形成时间,造成河渠汇流要求越来越高。

(4)清淤疏浚方面。浦江已全面完成清淤任务,杜绝较大规模的河湖淤塞萎缩情况发生。但新时期的发展,还要求建立河湖清淤轮疏机制,让河湖永远畅通。

(5)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浦江重视并基本解决如,建设项目破坏了河岸的原有植被护坡,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等传统问题。但浦江现有水库山塘偏少,汛期雨水未能充分拦蓄,水资源利用率偏低等新需求还要重点改善。

(6)河湖管护方面。浦江各级河道河长设置及责任落实情况较好。河湖管护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下一步,要着力解决河湖管理任务繁重与管理人员力量不足是河湖管护突出的矛盾,进一步提高科技管水、规范护水的水平。

3 治理措施

3.1 河湖水系连通

(1)生态引水工程。西水东调引水工程,是浦江县境内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工程。本次水系连通,考虑对部分有条件的水库相邻河流进行引水,作为水库的补充水源,满足供水需求。

(2)雨水汇集连通工程。适用区段:浦阳江下游段(平七路浦阳江大桥-安华水库)及其支流。支流主要包括蜈蚣溪、厚大溪、芦溪、碧溪等。本区段通过雨水汇集连通工程,可有效解决缺水村庄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3)对于电站、水库等生态放流措施。电站水库等截流的下游减脱水情况根据小水电的开发方式、引水河道所在区域的层级、引水口以上集水面积、引水河道有特殊生态需求,对电站生态流量核定进行分类。通过技术合理、经济适用的手段,改造、增设适合该电站的生态流量泄放设施。

(4)根据区域的功能性要求营造水流。山区性河流因为坡降较陡,容易出现所谓的浅层地表水的情况,而非真的断流,因此可以开挖具有一定的蜿蜒的小溪流,也在局部有景观营造需求的地方,进行开挖,适当营造景观,具有亲水戏水的需求。

(5)水库及小山塘连通。东干渠与北渠之间有许多山塘,规划好东干渠为主线,布置东干渠至各山塘的引水线路,雨季可以把山坡水和各大小支流水引到各山塘水库;枯水期也可以把金坑岭的水引到各山塘水库。

3.2 河道清障

在汛期,一旦遇暴雨天气,河水上涨,洪峰到来,便行洪不畅,洪水泛滥,淹没浅滩土地,致使小河道行洪排水受阻,淹没大量良田,造成粮食作物减产绝收。尤其是近年来经济开发区建设迅速,土地资源短缺,致使一些农民在浅滩重要河段植树、构造建筑物,使防汛形势更为严峻,又由于河道清障工作力度差,对河道影响行洪的树木、建筑物清障不彻底,造成河道清障只作表面文章,而无实际效果[10]。

3.2.1 水下生态清淤方法——通济桥水库生态清淤工程实践

浦江通济桥水库库容达8000 万m3,平均水深达30多m,是我县最大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该水库库区有机污染非常严重,水库清淤迫在眉睫。该项目采用深水环保挖泥船开挖,淤泥经泥泵吸入通过漂浮在水面的管道送至淤泥固化厂进行处理,采用淤泥脱水固化一体化处理系统,使得淤泥固化、垃圾分开、废水排放,实现了生态化清淤、管网化输送、工厂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信息化管理等,达到了淤泥、垃圾、砂石三分离目的。清理出来的淤泥用于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土地垦造以及农业造田等,达到资源化利用。

3.2.2 干塘生态清淤方法——杭坪镇一级引用水源保护区清淤工作探索

杭坪镇为浦江县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为保一江清水,责任重大,尝试运用省水利科技推广坤泽淤泥固化技术的干塘生态清淤方法。

“坤泽淤泥固化土”是一种通过资源循环利用,生产出的优良的地基及土方材料,通过利用淤泥和专利固化剂按照适当比例混合、拌制并经生长硬化而成,在达到良好工程使用效果的同时具备更好的环境亲和性。

3.3 岸坡整治

采取种植各类绿色植物进行改观的方式进行提升。

(1)刚性驳岸的连续长度不能过长,可以在局部岸段进行阶梯式刚性岸带改造,为两栖类、爬行类动物提供迁徙通道。

(2)多级堤岸柔性提升。适用于岸线有一定坡度的河段,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而且腹地较小的河段,主要建设于城镇区段。城市中心用地局促的河段可采用多级台地,紧凑布置;城郊河段空间较大时可营造坡地景观。

(3)自然型护岸。主要包括按驳岸原有生态位的植被模式进行补充和重植,并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护岸抗洪能力,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或砌石护岸,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种植乔木以及草、灌、乔结合林带。

3.4 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

①进一步健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完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制度和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km2,实现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下降到10%以下。③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保护供水水库水源地,控制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④加强治理城镇水土流失,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3.5 美丽河湖建设

浦江以“全域、全民、全景”为主线,以浦阳江、壶源江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水利、生态、文化、休闲、运动、旅游等方面建设,将美丽河湖建设纳入浦江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和水利风景区发展计划,以水利工程生态治理为基础,以河长制管理为抓手的美丽河湖创建之路,“一村一品一水景、一镇一韵一水乡、一城一画一水廊”的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3.6 水污染防治

(1)采取各种生物修复技术措施。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体中的部分污染物,可以产生有益于生物、微生物生长的氧气,不断为江水注入自我净化之力。在河道的范围内,尤其是只要有空白,都撒播花籽、草籽,每到开花季节,形成片片花海,在河岸带,种植芭蕉、鸢性、香蒲等水生植物,放养了鱼、螺,净化水质。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有意识的开展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根据现场的实际作出生物修复的具体措施。

(2)修复河湖缓冲区技术方案。对于山区性的河道,自然的健康的河道应该是形式多样,层级明显,为了恢复河势,重建自然河态,采取清淤与拓浚结合,开挖主河槽,重塑河岸带,力争打造自然状态下的河流。应该设置一定的缓冲区。

3.7 河湖管护

一是推行河(湖)长制动态化模式。建立健全动态组织体系,设置县级河(湖)长,镇级河(湖)长,村级河(湖)长,聘任民间义务河长,设立河道警长,并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随时调整县级镇级河长、湖长。

二是创新河湖渠沟管理模式。实行环卫管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由环卫集团组建专业河湖渠沟管理员队伍,进行全方位日常管护保洁,对全县主要河湖划定管理范围,并埋设界桩和界碑,设置公告牌,明确河湖管理边界,使河湖管理范围有依有据。

三是实行河湖智能化模式。开展“智慧河湖”建设,建设“智慧河湖”项目和无人机河湖管理项目,实现相关数据自动采集、智能分析,与城市管理平台互通互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河湖环境整洁、功能完好、运行正常,全面提高河长制工作智能化程度。打造“河长智能管家”,依托地理信息技术和远程视频监控,集成应用化学分析仪器和各种水质监测传感器,结合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对河湖水域进行可视化管理并实现水质的实时监测,根据动态数据分析自动生成电子档案,为预警预报重大水污染事故、监管污染物排放、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等提供帮助[11]。

4 结论

浦江县中小河流治理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项目实施后区域农村水环境明显得到改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良好。综合整治后的水系可充分发挥自然生态景观功能,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凸显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江南水乡风貌,提高区域防洪排涝标准,为浦江县高质量建设创造了条件。项目实施后,可改善水系水体环境质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和提高周围居住区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水平。同时,结合水美县村建设,实施河道岸边园林化,河埠、亲水平台及沿河休闲设施的建设,为农村群众的娱乐、休闲提供了新的场所。

猜你喜欢

浦江县浦江清淤
浦江游览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连长帮我卖牛肉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浦江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
浦江县美术教师新作选
力士德清淤挖掘机
板集煤矿主井井筒快速清淤施工技术
城市排水系统沉积物特性及清淤方式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