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度论文奖揭晓

2023-10-0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革命文学章太炎歌德

经过本刊执行编委、责任编辑的推荐和评委的投票,7篇论文获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度论文奖,现予以公布(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序):

张清华 实验与选择,变奏与互动——百年新诗的六个问题 第2期

论文大气恢弘,开阖自如,抓住百年新诗在经典化过程中六个十分重要、持续至今的疑难问题,解析它们在实验探索中的创新呈现,从而扣住了各个时期“现代性”的演化脉络。尤为可贵的是,论文视野宏阔,却并非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靠船下篙,以作家作品为引证实据,文本分析精彩纷呈。

贺桂梅 《讲话》与人民文艺的原点性问题 第6期

论文从《讲话》的历史语境及核心问题出发,重新审视人民文艺的原点性议题,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诉求和社会结构革命的问题意识,进而讨论了《讲话》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重新打开了《讲话》的内在历史视野,也对其中蕴含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方法进行了理论化总结,显示出宏阔的历史眼光和卓越的理论思维能力。

王璞 从歌德遗产到“时代精神”——文化政治中的郭沫若、冯至和卢卡奇 第6期

论文从在革命世纪及其精神运动之中理解郭沫若对歌德态度的变化,指出郭沫若最终用“时代精神”的概念将歌德遗产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寓意构造。颇具创见地将郭沫若与卢卡奇、冯至比较,将三者对歌德的解读还原到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和人民民主斗争的文化政治之中,显示出高屋建瓴的历史视野、开阔的世界眼光及扎实的理论功底。

张武军 革命文学探源:国民革命体验与郁达夫的“方向转换”第10期

论文透过郁达夫的“方向转换”问题,深入探讨了国民革命和革命文学起源的问题,在丰富的史料中,呈现出新锐的问题意识,以及跨文学史、思想史、政治史的眼光与方法。文章对于重新理解郁达夫和创造社相关人物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启示,无论在郁达夫研究层面,还是中国革命文学研究层面,均有重要贡献。

彭春凌 章太炎与近代中国思想的全球史脉动——《原道:章太炎与两洋三语的思想世界(1851—1911)》绪论 第12期

论文聚焦于章太炎与近代中国思想的全球史视野的关系,阐述斯宾塞的“进步”或“进化”观如何被章太炎纳入中国传统对“道”的诠释背景,卓有成效地概括了辛亥前章太炎思想发展的一条内在理路,深入细致地考辨了其中内涵的宗教、伦理、社会政治学说、美学诸领域的思潮互动,创造性地打通了英、美、日、中四国的知识群落,揭示出思想跨洋流动波澜壮阔的图景及其背后的历史复杂性。

新作研究奖

刘大先 世俗时代的史诗思维——论刘亮程《本巴》对《江格尔》的发展第12期

论文从刘亮程的“讲述者”身份设置入手,考察了小说《本巴》对史诗《江格尔》的继承与发展,既洞察了《本巴》的可译性和普遍性,也揭示了刘亮程在史诗研究的还原主义知识论范式之外所开创的启示性存在论式的传承方式,及其对于本土“传统文化”传承的借鉴意义。文章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显示了强劲的整体理论构架力。

博士生奖

孙慈姗 郁达夫《毁家诗纪》中的情感经验与伦理修辞 第7期

论文在前研究的基础上对郁达夫《毁家诗纪》诸篇诗作及注文进行细读,别出心裁地将关注点转向文本修辞层面,在旧体诗中生发出情感诗学的向度,探寻郁达夫的修辞行为与情感抒写、伦理建构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旧形式”对文学家在时代巨变中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安置的重要意义。在表述上也具有和研究对象相匹配的细腻和深挚。

猜你喜欢

革命文学章太炎歌德
品革命经典,悟人生之道
革命之火应代代相传
章太炎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京派”看不到的世界:澎岛和北方革命文学
“黄埔生”的革命文学实践与革命文学运动
歌德的书
章太炎著医论 首推《伤寒》
典范 章太炎
我要歌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