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2023-10-05赵宏芳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文物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遗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然而,由于历史上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社会动荡以及战争冲突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或遭到了损毁、破坏,或因被劫掠而下落不明。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将现实技术应用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是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

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多种方式,可实现对历史文化遗址的全方位展示和保护。同时,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手段,可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现实技术也为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可以通过三维立体扫描技术采集文物数据,建立数字化的文物数据库;或者运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文物展览和教育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基于此,本文探讨将现代技术应用到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策略要点,以期向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建议。

1 现实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

1.1 现实技术的定义

现实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实物进行建模、仿真和交互的一种技术。它能够模拟真实世界的物理现象,包括声音、视觉、触觉等方面的感知体验,使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真实”的场景。现实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就是文化遗产保护。

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体包括: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文化遗产进行建模和再现,使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到这些珍稀的艺术品和建筑。同时,还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受众与文物的沉浸式、互动式学习,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1]。此外,现实技术能够帮助文物修复人员更好地理解文物结构和构造。在此基础上,文物修复人员可以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案,减少文物损坏的风险。

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定义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建筑、雕塑、绘画、文学作品、音乐、舞蹈、传统手工艺品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产是人们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传承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等。同时,还须采用多种现实技术手段使得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更好的效果。

1.3 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现实技术是指拥有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现实世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在文化遗产领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保护珍贵的文物资源。具体而言,现实技术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首先,现实技术可用于数字化保存和展示文化遗产。通过采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化的形式,以便于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了解与欣赏宝贵的历史遗迹。其次,现实技术可用于文化遗产的修复和重建。再次,现实技术还能够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效率和精度,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资料,从而发现隐藏在其中的重要线索和规律性。同时,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可自动识别文物中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运用现实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传统文化瑰宝。

2 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实技术被应用到包括医疗保健、教育培训、旅游娱乐等各种领域。而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现实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然而,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现实技术的应用范围仍然比较狭窄,主要集中于数字化和虚拟化的领域。虽然能够为文化遗产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形象展示,但是对于需要实物保存的文物来说,现实技术的应用还远远不够。因此,如何将现实技术与实物文物相结合,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是当前亟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第二,现实技术的应用还需考虑到安全性方面,由于现实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技术,如果网络连接出现故障或者受到攻击,可能会导致出现整个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等问题。目前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现实技术产品可供选择,但这些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使用起来过于复杂,难以操作。

第三,现实技术的应用还须考虑到资源投入问题。现实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和人才储备。很多小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缺乏资金支持,不能很好地应用现实技术。加大相关领域的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该领域,有助于推动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而这些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推进。

3 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策略

3.1 以真實性为核心的文化遗产保护

基于真实性的文化遗产保护是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中的核心应用策略。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将文物或遗址的真实形态呈现给观众,让其感受到真实的历史文化氛围,从而让游客对历史遗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例如,在法国巴黎圣母院修复工程期间,使用了VR技术来展示教堂内部的空间布局和建筑结构。游客可通过佩戴VR眼镜进入到教堂内,感受这座古老而神圣的建筑物的真实面貌。这样的体验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历史遗迹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也为未来的修缮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除了利用VR、AR技术进行真实再现外,还可以采用数字化手段对文物进行保存和管理。数字化的文物数据库可以在不影响文物本身的情况下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源,包括文物的三维模型、图像资料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等。这样一来,即使文物遭受了损坏或者被毁坏,可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其进行复原和重建,从而保证了文物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3.2 以完整性为基础的文化遗产保护

基于完整性的文化遗产保护是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中的基础应用策略。为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确保其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其中,以完整性为基础的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首先,对于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或遗址,应尽可能地保留它们原貌,这能够保证它们的完整性,还能够为后代留下珍贵的历史遗迹。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建筑物或者遗址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坍塌等风险,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其次,对于那些已经遭受过破坏的文化遗产,可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其进行重建。使用三维扫描、虚拟现实等多种方式,将原本被毁坏的文化遗产重新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它的美丽与魅力。此外,还可利用现实技术对受损文物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最后,要增强公众意识,提高人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只有当人们意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时,才能做到真正的保护。为此,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2],自觉自发地保护文化遗产。

3.3 以安全性为保障的文化遗产保护

基于安全性的文化遗产保护是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中的保障应用策略。因此,采用现实技术进行文化遗产保护时必须考虑到其对安全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文化遗产的安全和完整性。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计划。该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以便更好地了解文化遗产面临的各种风险。在此基础上,可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定期更新这些方案以适应新的情况变化。同时,还须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和责任感。其次,要严格控制进入文化遗产区域的人员数量和时间,对其他设施设备的使用权限。此外,还应设置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文化遗产周围的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作出反应。最后,为了防止文化遗产遭受破坏或盗窃,需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防范。例如,可以通过安装防盗报警器、摄像头等设备来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控;也可以通过设立警戒线、限制游客人数等方式来增加文化遗产的安全性能。综上所述,在现实技术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保证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与传承[3]。

3.4 以经济性为导向的文化遗产保护

基于经济性的文化遗产保护是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中的关键应用策略。在现实技术的应用中,如何将经济效益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目标,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资力度。通过增加财政拨款或设立专项基金,更好地保障文化遗产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发展。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监管工作,严格惩处各类非法活动,确保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其次,企业应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援助等多种方式助力文化遗产的保护。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文化产业相关的产品开发和推广,从而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文化遗产的价值。最后,公众应加强自身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意识。只有当公众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主动采取行动时,才能真正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心,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

4 结语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具有的优势和适用性。现实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来说,现实技术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对文物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从而避免文物被破坏或丢失;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可为游客提供更加真实的参观体验,增强其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此外,基于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可以说,现实技术是未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相关从业者须抓住时机,与时俱进,促进现实技术在文化保护中的应用。

引用

[1] 刘锦宏,夏高奎,张亚敏.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2): 124-126.

[2] 张孝飞.虚拟现实技术在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戏剧,2019(4):40-44.

[3] 高力群,杨波.虚拟现实技术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大舞台,2015(3):231-232.

作者简介:赵宏芳(1987—),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本科,高级文物技术员,就职于承德市外八庙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文物文化遗产
文物的栖息之地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REALITY BITES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