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语言研究
2023-10-05白晓莹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
白晓莹(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的形成源于20世纪独特的历史背景,他的个人成长轨迹和性格特质在全球大战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认知视角,为他未来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马格利特的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他独特的创作方式在绘画技法上所呈现的形式美。这种美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将抽象的符号转化为具象的过程,展现抽象思维,可以使作品呈现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美感。在马格利特的画面中,这些表现方式不仅是哲学思想的体现,更是思想情感的丰富表达之一。同时,这些表达方式又能给人们带来深刻而美好的艺术享受,使观者获得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就当代艺术创作而言,深入探究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必将带来全新的启迪和感悟。
一、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脱胎于达达派。超现实主义,即精神的无意识行为,是一种通过口头、书面或其他任何形式进行思想表达的运作过程。它完全由思想决定,不受任何理性的约束,也不受限于任何审美或道德理念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其惨烈的代价结束,处于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不安大环境下的人们不再对之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感兴趣。在弗罗伊德以梦的解释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新时代后,不少艺术家基于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理念,开始强调创作不受理性的束缚,创作灵感常来源于梦境和潜意识,把梦境与现实表现得恰到好处。在受到弗洛伊德和超现实主义的启发后,马格利特的绘画作品开始摆脱原有的束缚,融合各种传统技法,以内心的引导为基础进行创作。马格利特从儿时起就对神秘事物格外好奇,在12岁进入布鲁塞尔艺术学院学习后,他掌握了精湛的传统绘画技法,这也是为什么在他的作品中,现实场景和物品形象都很精准。此后,他目睹了母亲的离世,这段经历在马格利特记忆深处挥之不去,成为他的创作灵感。
马格利特的绘画早期受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及纯粹主义的综合影响。马格利特一直在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立体主义与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有很大的不同,立体主义主张将物象分割成块状,再重新组合,使画面呈现分割且模糊的效果。这种观念吸引着马格利特,他开始尝试进行这种形式的创作。后来未来主义的诞生又让马格利特迷恋于未来主义的表现形式,但他的作品中始终带有色情元素,不够正宗。
“与大多数超现实主义者一样,马格利特的启迪来自意大利画家乔治·德·契里柯。”②马格利特的绘画风格关键是受到基里科的影响。在看到基里科的《爱之歌》(图1)后,马格利特大受震撼,开始形成超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画面中手套和雕塑组合使马格利特学习了新的绘画视角和绘画方法,通过对不同物品的并置呈现画外的诗意。马格利特作品中的空间错位和神秘感的表现,很多都借鉴了基里科画中的时空表现和诗意性表达。如从他的作品《最后的骑士》《艰困的穿越》等中都能看到基里科的影子,基里科对马格利特的影响之深远显而易见。
图1 基里科《爱之歌》 油彩画布 1914 年
二、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的形式语言
(一)时空错位
对于超现实主义画家来说,想要摆脱传统的束缚就要解放心理,将没有关联的物品通过并置的方法找到绘画以外的内在联系,进行时空的错位重构,形成神秘荒诞的视觉效果。许多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运用多点透视的方法在画面中创造矛盾的空间,但画面中的每一部分又都是真实的。马格利特在超现实主义和基里科的影响下,开始以错位的手法对现实中的事物进行重构,创造空间错位。如他的作品《骑术》(图2),描绘了一位女士在深林中骑马的场景,马格利特通过改变马和树的遮挡关系,使观者无法分辨马和树的前后顺序,画面中产生的空间错位使观者以为产生了幻觉,感受到奇妙的视觉冲击。这样的时空错位语言还表现在他作品中不同时空内的事物重叠和并置。例如《虚假的镜子》中眼睛与天空的重叠,《流星》中马、城堡、树林和窗帘这些不同事物的奇怪组合。
图2 马格利特 《骑术》 布面油画 1965 年
(二)图像符号
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把符号定义为“我们能够用以进行抽象的某种方法”。艺术家在进行抽象表现时,常会使用具有独特性的图像符号语言。艺术家通过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符号表达主观情感思想。马格利特作品所表现的故事性,离不开其独特的图像符号。早期马格利特的画面中常出现“白布遮头”的符号语言,例如他的早期作品《恋人》中,一系列男女都是白布蒙着头的形象。马格利特的作品中还频繁地出现“青苹果”这一图像符号,例如《聆听室》(图3)和《人类之子》(图4)中都出现了不同形态的青苹果。除此之外,戴礼帽的男人、白鸽、鸡蛋、蓝天、白云等,都是经常出现在马格利特画中的图像符号。这些图像符号有趣且日常,具有超越现实的象征意义,为画面增添了神秘感。
图3 马格利特 《聆听室》 布面油画 1952 年
图4 马格利特 《人类之子》布面油画 1964 年
(三)梦境语言
梦境和潜意识通常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绘画的灵感来源,通过结合现实元素,在抽象与具象中达到一种平衡。马格里特的创作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以及场景进行重构,主观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新梦境。在马格利特的作品中,荒诞的梦境语言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完美结合,画面中的元素脱离了现实世界本身的含义,转变为马格利特内在情绪的显现,它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性的视觉语言。马格利特的梦境语言表现有很多,例如他的作品《Portrait of Stephy Langui》中的巨物以及《Gioconda》中的天空分割等。他的画中充满了想象、夸张和变形,将现实世界与幻想空间融合为一体。他的画面呈现出一种脱离客观现实的错觉,仿佛穿越到了超现实的幻境之中。
三、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绘画形式语言的特征
马格里特画面中错位的时空、梦境的元素以及毫无联系的事物并置等,都体现了马格利特绘画的荒诞性。在他的作品《被刺穿的时间》(图5)中,一辆冒着蒸汽行驶的火车出现在房子的壁炉处,仿佛是从壁炉里穿越而来,整个画面仿佛静止了。动态的火车和静止的壁炉形成了矛盾的时空,引发了观者的思考:火车怎么会在壁炉中,这种荒诞的场景更像梦中才会发生。整个画面与现实息息相关又在视觉上极其矛盾。在这种视觉矛盾的冲击下,画面显得荒诞且神秘,给观者带来无尽的遐想。
图5 马格利特 《被刺穿的时间》布面油画 1938 年
在赏析马格利特的作品时,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中常出现重复的图像符号。有时同一种图像符号会呈现在不同画面中,例如在《看到的思想》《硬礼帽的男人》以及《人类之子》等作品中,都出现了“戴礼帽的男人”。有时同一种图像符号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同一画面中,例如在作品《戈尔康德》(图6)中,空中悬浮着许多像雨点一样面朝不同方向的“戴礼帽的男人”,“戴礼帽的男人”此刻以不同形式重复地出现在一个画面中。这些重复性的图像符号为整个画面的氛围增添了神秘性,而且引发观者产生哲学性的思考。
图6 马格利特 《戈尔康德》 布面油画 1953 年
马格利特的绘画作品充满了诗意,他的笔触细腻生动,色彩温柔而神秘,画面如诗般柔和而美好。在他的作品《心弦》(图7)中,透明的被子上悬浮着一朵纯白色的云,背景是安谧悠远的山川田园,整个画面氛围祥和而富有诗意,让观者感到心旷神怡。杯子与云朵位于画面正中心,大小比现实中的夸张,并且两者与背景山川田园的空间关系不符合现实。但这种梦幻般的组合碰撞反而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其中,诗意般的元素让观者感受到马格利特想要表达的情感。马格利特以这样具有诗意性的语言与画面外观者进行交流,并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
图7 马格利特《心弦》 布面油画 1953 年
探究马格利特的绘画艺术,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中所蕴含的形式语言具有荒诞的特点,且蕴含着深刻的诗意。他在画面中呈现了一个充满着想象和幻想的空间,并将此作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源泉。马格利特善于将观者与画中世界相互连接,引导他们进入画家所创造的场景。在他的作品里,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强烈而又深刻的哲理性思维。马格利特的独特艺术魅力激发了人们对于艺术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如何在绘画创作中表达艺术家内心情感的思考。他用一种“哲学”的方式来思考艺术创作的真谛,这种以哲学思辨为基础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手法,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美)埃米·登普西:《超现实主义》,郭澍,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 年版第11 页。
②(英)威尔·贡培兹:《现代艺术150 年》,王烁,王同乐,译,广西师范大学,2017 年版第3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