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的策略分析

2023-10-05陈燕鹤

法制博览 2023年9期
关键词:法律顾问防控法律

陈燕鹤

中共吉安市委党校,江西 吉安 343000

现代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可分成显性与隐性、是否可规避、内外部等,企业从成立到最后终止都伴随着各种风险。而法律风险的出现一般是因为企业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忽略法律审查与未用及未尽法定的权利义务等。

一、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的常见形式

中小企业的法律风险通常发生在内部管理以及外部经营方面,并且基本上都是人为造成的。其中比较典型的风险形式为以下几类:

(一)设立阶段

企业设立属于长期规划的行为,相关人员需对整体经营水平、运营规模等有清楚认知。实践情况下,设立发起人可能由于经验与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有所欠缺,使得在设立环节形成法律风险。在发起设立初期,应当着重判断发起人身份、公司形态、股权结构、设立文件、出资等情况。部分中小企业随意出资,未能准确衡量自身的经营水平,并在资金不足甚至需要通过借贷渠道的情形下,也要提高注册资本,这容易影响资金链稳定,甚至可能会直接终结企业的发展。另外,个别发起人由于虚假出资以及抽逃出资等行为,使现有资金不能支撑企业当前的经营活动,甚至导致企业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用工方面

现行有关法律条文对于用人单位有着明确的设定,要求中小企业要根据法律规定用工,签署劳动合同,明确劳动者的福利待遇等问题。而现实情况却是,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解除等方面均可能产生纠纷。部分中小企业在用工管理方面的规范性不足,例如,在工伤休养期间未按标准支付薪酬、不按规定缴纳社保等,这些均是不合法的。再如,企业没有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的认识,个别劳动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而企业对此种行为放任不管,另外有的公司员工手册有关规章制度没有准确、及时地传达给劳动者等。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如果劳动者起诉,企业势必会面临经济损失[1]。

(三)合同风险

中小企业经营存续期间,有关法律关系牵涉较多的就是合同,所以由此方面引发的风险应当是风控重点,主要包含签订与履行、解除、救济四个环节。现实情况下,中小企业几乎都有一种误区,认为在经营日常中与用户保持良好关系,就可以确保交易,这显然忽视了合同下主体资格以及签订标准、口头价格与售后服务、支付结算等的变更问题,并且有时不会保留执行合同内容期间的重要证据,直至发生纠纷后不得不进入“救济”状态。此外,合同还关系到企业公章应用,一旦操作错误就会引发法律风险。司法实践中,中小企业起诉案件大多是合同条款不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划分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

(四)债权债务

中小企业在运营期间会生成多种合同,而与合同相关的就是债权债务,这方面主要是由于不能按照约定支付及收回形成法律风险。现实情况下,中小企业对此的管理一般选择简易登记方法,在临近约定期限时才开始催收或履约,未能对债权债务投入应有的关注度,仅强调关系处理结果。该种管理格局极易导致回收债权时间延长,并且债务履约时间会跟着债权实现情况发生变化,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死账以及呆账。此类法律风险轻则限制企业成长,重则导致资金链运转停止,不能继续经营。对于债权债务关系管控,实质上既影响着应收账款回收,又牵涉到企业和供应商及客户的长期关系。

(五)财务税务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财务与税务应当是其法律风险防控最差的部分,其影响着公司经营状态与资金流向。目前企业财务法律风险中较为多见的是:对外担保以及虚假报销、发起初期贷款等;税务方面一般是逃税、避税以及虚开发票等。部分中小企业设立早期,企图借助瞒报收入与虚增成本的形式,实现偷逃税款。倘若此种行为被发现,需要承担行政甚至是刑事责任。现如今很多中小企业均会选择聘用具备专业资质的人员负责会计工作,进行财务与税务方面的管理,但实际上依旧未能实现财管规范化以及税务策划,假设某个避税行为违背法律,势必会形成风险隐患。

二、中小企业构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路径

(一)实行“法律年检”

中小企业因为自身运营规模的约束,从设立之初就有诸多的不规范与不确定因素,对此可以通过严格“年检”的方式,提高对法律风险的防控力度。具体实施中,相关人员应当对公司各个运行流程进行调查与研究、评价,提升“年检”工作的系统化程度,力求尽早发现风险迹象,落实可行的应对方案。其中执行“年检”的人员应当是拥有诉讼经历的律师以及有相关领域从业经历的法务,由这两类人员深入到公司运营的每个环节,辅助企业健全股权结构、人力管理与规章制度等,由此实现从根本上降低企业面临法律风险的概率,并给企业提供具备可行性、系统化的意见书。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通过“年检”的方法,有利于企业找到自身具有的法律风险,及时消灭风险苗头,并根据企业经营需要以及成长目标,解决各类阻碍风险。此外,利用“年检”有利于深化中小企业与法律顾问的关联,给律师与法务创造掌握企业经营状态的机会,并使其能够及时参与到风控中[2]。

(二)健全制度规范

中小企业应当按照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牵连到法律风险的主要事项,通过企业规章制度确立防控规范。

首先,确立企业决策和合同管理机制。中小企业可制定“会议决策规程”以及“合同管理办法”等,借此提高决策与合同管理的规范性,突出签订合同、履约结算方面的审查。对于企业主营,可编制合同模板,有条件的话可以设置模板数据库。此外,企业还需聘用法律顾问介入到重大业务的商务谈判与合约审查等环节中,切实预防经营期间的法律风险。

其次,建立法律事前研究与事后应对机制。中小企业在面对收购、投融资与重组兼并等重大事件时,应当通过法律顾问合法妥善解决涉及到的利益关系,获得相应的法律意见,严格落实决策管理机制。对于各种法律纠纷,中小企业需尽可能调用相应资源,及时、有效取得法律援助,主动应对纠纷与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最后,设置其他法律事务的管理机制。中小企业相关人员需在法律顾问的协助下,制定关于知识产权、劳动关系、诉讼索赔等方面的管理机制,梳理关联的程序,预防发生系统化的风险。在日常生产经营期间,中小企业需尽早发现与了解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且在各类法律事务中,均应聘用法律顾问实施有效指导及协调。

(三)提升防范意识

首先,推行法治文化建设。目前,许多中小企业无论是内部管理机制或是人员思维方面,均未能正确感知法治建设的价值,忽略该方面防控的意义,使得企业制度中没有体现出“法治”,日常决策也过于随意。对此,若要提升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应当着手于法治文化的建设,明确此方面的重要意义。

其次,在公司规章制度上突出法律顾问地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法律顾问既应在微观层面上辅助企业解决各类纠纷,保障管理的规范性,又需从宏观的角度,健全规章制度,甚至介入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上,为维护企业竞争力提供全面保护。目前,部分中小企业聘用法务或是执业律师担任顾问一职,但实际防控成效并不理想,造成法律顾问价值流于表面,引发此种现状的原因一般是企业把法律顾问看成服务性质的岗位,未允许法律顾问介入制度完善中。针对此种情况,中小企业应当考虑提高法律顾问在内部组织体系中的地位。

最后,组织关于法律知识的培训。通过该类培训活动,既能使管理层了解到法律与风险防控的知识,又能提升职员防控法律风险、应对纠纷与收集证据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应当强调的是,此类培训活动需长期进行,执行系统化的工作方案,涉及到的内容应当有:合同审查、知识产权、投融资与股权重组等,并保障培训全面覆盖,继而提升企业整体的法律风险防控水平[3]。

(四)建立管理程序

中小企业需对于出现概率较高的法律风险,制定管理程序,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是人力资源方面。中小企业可按照招聘与录用、绩效考核、解雇等阶段完善管理程序,避免发生不签订劳动合同以及不缴纳社保等违背劳动法的行为。并且企业还需健全用工制度,明确推进程序,维护用工的自主性。

其次是合同方面。针对商务谈判、签订、履约与纠纷处理等若干环节,中小企业都要保持风控观念,尽可能在建立法律关系以前就发现合约漏洞,同时还要全程监控履约情况,保留必要证据。即便出现合同纠纷,也要积极跟进,把握有利时机。

再次是知识产权与商业机密方面。中小企业应当针对知识产权以及商业机密设置保护制度,明确二者维护范围,具体方法可以选择保密协议等。此外,企业还应注重审查企业本身是否有违法行为,防止在对外交易中出现侵犯他人权益的问题。

最后是财务与税务方面。中小企业需解决自身财务工作闭塞的运行状态,可以安排法律人员参与财务与税务的工作中,确保整个过程都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并提前完成税务筹划,在具备合法性的基础上,减轻税负压力。

(五)防范融资风险

中小企业可能接触到的融资形式有:民间融资、银行贷款以及企业之间的融资。

首先是民间融资。企业应当确保推进过程的合法性,并严格把控借贷人数,例如内部集资、职工持股等。融资期间不可提供虚假用途,在获得资金后需根据约定使用。仅有做到如此,在到期后无力偿还,也仅属于民事案件,不会承担刑事责任。另外,民间借贷周期通常偏短,如果把资金投入到长期项目中,通常要等到一两年左右才会回笼,这容易引发纠纷。

其次是银行贷款。在该种融资途径面前,中小企业优势较小,这主要是由于该类公司经营规模不大、产品类型少、技术水平较低等,使其市场风险更高。对此,中小企业需努力优化整体水平,例如提高产品附加值、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等。并且中小企业还要维护自身信誉,借此取得金融机构认同,例如通过与其他企业“联盟”,或是以“联名担保”等方式增加信誉。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还应尽可能掌握银行业务,并在申请贷款以前主动与银行往来。在和银行接触中,企业应努力维护良好关系,给其留下良好的印象,还要明确金融市场的基本形势规律,告诉银行真实的借款原因,博取对方信任。而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要正确认识银行贷款可能为自己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刑事方面。在申请贷款中应保障量力而行,根据自身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衡量,否则可能陷入“贷款诈骗”的境地[4]。

最后是企业之间的融资。按照委托贷款的相关规定,企业及个人可以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代发贷款。在此项贷款活动中,商业银行要收取手续费,由此导致贷款成本提高,但因为中小企业能自行确定借款方以及利率,因而可调节的弹性空间较大。而信托贷款是依据《信托法》以及相应企业管理办法实施的借贷行为,公司能作为委托方把通过信托贷款获取的资金借贷出去。并且,在信托贷款中,受托方有权选择贷款对象,可见此种方式并非单纯是企业之间的借贷活动,这是由于委托方更加重视最终收益,并非借款对象。

(六)开设风控机构

中小企业若要有效防控法律风险,就应提升自主性,对于平日运营的所有工作都要时刻保持严谨,并选择适当方法规避风险。中小企业可设置合规部门,主要负责监管内部行为,借此控制法律风险。该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员工培训,此处培训工作主要是针对新员工;编制合规准则,根据既有部门的基本职责,设定差异化的准则内容,必要时也可细化到岗位职责中,同时需与职员薪资挂钩,当成考核的一部分;对于职工平日举动的合规性加以监管。

三、结束语

由于企业具备的法律关系差异,企业法律风险往往呈现出不同形式,而在法律及商业环境持续变化中,法律风险随之改变。倘若中小企业可以及时引入相应的防控体系,在源头处增强法律认识,就能避免某些风险的出现,维护自身经营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法律顾问防控法律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关于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几点思考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实行法律顾问制度 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
正视企业法律顾问的应有价值
中建项目法律顾问制度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