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商法在私有财产保护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3-10-05

法制博览 2023年9期
关键词:民商法合法大众

肖 青

湖北申简通律师事务所,湖北 武汉 430000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法律法规是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工具。民商法作为涉及全体公民切身利益的法律依据,是全面保障人民经济财产安全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随着社会大众私有财产的结构、内容、形式等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民商法已然无法充分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导致我国现有的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存在一定的漏洞。只有全面提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结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方能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一、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的现实意义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民商法的核心作用在于从法律层面上对当前的社会公共关系进行协调与监管。因此,民商法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公民都是独立的经济个体,其民事生活不仅包含日常的家庭生活与工作生活,还包含不同个体之间的经济活动。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的任意分支中,只要公民私有财产的来源合法,都给予其最大限度的保护。但是从细节上分析,我国民商法对私有财产的内容、私有财产的权利行使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更为明确的划分。因而,民商法能够为社会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提供更为细致、更为全面的法律保护。由此可见,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的主要特点

(一)平等性特点

公平、平等作为法律的核心要素,平等性不仅是法律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更是民商法中实施私有财产保护的主要特点。首先,私有财产的保护对象为全体公民,且均应受到公平、平等的对待;其次,平等性特点还体现在所有的民事活动当中,每个与之相关的当事人,都应当拥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申请法律保护时不应受到地区、经济条件等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总而言之,当任何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利受到侵害时,都能够通过民商法寻求法律保护。

(二)被动性特点

被动性同样是现行民商法中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特点之一,其主要体现在当社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利受侵害时,需要主动向相关司法部门提出法律保护申请,相关部门方能根据民商法中相关的法律依据受理案件,并对其合法私有财产给予相应的保护[1]。换而言之,只有相关权利主体认为私有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或损失,并向相关司法部门提出保护诉求,民商法方能够充分发挥其法律效力。进而,受理案件的司法部门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调查、取证等多个程序,为利益主体提供相应的法律保护。

(三)补偿性特点

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具有一定的补偿性特点,因而区别于其他法律制度。该特点主要是指当社会大众自身的私有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或遭受损失时,可根据私有财产权利主体所遭受的损失程度要求侵权人对其进行合法的补偿[2]。补偿性特点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相关私有财产权利主体与侵权方的利益损失都能够实现最低化。因此,在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实际落实过程中,该种补偿行为主要是以同质补偿的形式为主,具体是指以相关权利主体的实际损失为衡量标准,避免对相关侵权方进行加码处罚或要求其过度补偿。

三、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中存在的困境

(一)立法体系亟待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突飞猛进,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民商法亦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就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来看,与现代经济与法制发展近百年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民商法亦存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其具体体现在民商法中部分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条文更新不及时,导致现行民商法无法充分满足当前社会大众的私有财产保护需求。因此,当前我国民商法相关的立法体系亟待优化。

现阶段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已进入稳步发展时期,诸多法律制度日益完善。然而目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金融经济秩序日新月异,而法律制度的制定与修订需要诸多司法工作人员与职能部门协同配合,致使法律体系更新始终滞后于现实需要。在我国现行的民商法法律体系中,关于私有财产的相关条文并没有根据当前社会大众私有财产的内容变化、结构变化、形式变化等进行及时的补充、更新,进而导致相关法律内容的可操作空间被压缩。

在对私有财产进行民商法保护过程中,由于社会大众的私有财产内容与形式进行不断更新,而在我国现行的民商法法律体系中,缺乏法律条文的支撑,表现出法律制度的局限性,最终导致其无法实现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提供应有的法律保护,甚至影响民商法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例如:近年来,虚拟货币作为网络发展所衍生的新型私有财产,已然成为公民私有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3]。然而在我国现有的私有财产民商法法律条文中,有关虚拟货币的内容较为模糊,这不仅会导致社会大众虚拟货币类私有财产缺少法律保护,同时更是为部分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由此滋生了新型经济犯罪行为。据报道,当前很大一部分网络诈骗、网络经济犯罪、受贿财产转移等都会采取虚拟货币形式来试图逃避法律的惩处。

(二)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在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落实过程中,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不仅会严重影响法律效力的全面发挥,同时对违反民商法、侵犯私有财产的行为无法做到全面打击与有效控制,进而导致部分侵权案件无法通过民商法实现对社会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有效保护。与此同时,在私有财产保护中,相关执法部门应当以民商法为依据,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执法。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相关监管机制的不健全,不仅无法保障相关执法行为的规范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商法法律效力的发挥。进而对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形成造成误导,久而久之将会严重影响法律在社会公民潜意识中的公信力,同时会助长侵犯他人合法私有财产的违法行为,势必会阻碍市场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落实程度亟待提升

民商法作为法律条文,其主要作用是为相关执法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因此,执法行为的高效落实,是保障其私有财产保护效果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对公民私有财产保护的全面落实,首先应当全面强化法律的可操作性与践行度,确保在执法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然而,在我国现行的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中,时常出现执法行为因法律条文不完善而无法全面落实的情况。因此,当前私有财产产权制度的合理性与执法落实程度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商法在我国私有财产保护工作中应有的法律效力。

四、民商法在私有财产保护中的解决策略

(一)注重社会需求,全面优化立法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社会大众自身的经济条件、财产结构、法律意识等不断提高,社会对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需求亦随之上升[4]。在此背景下,我国民商法法律体系应当随之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通过进一步优化法律体系,拓展民商法私有财产法律保护体系的可操作空间。

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的整体经济已然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私有财产安全逐渐体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如果法律体系更新不够及时,可能造成社会公民的部分合法私有财产未能在民商法中得以体现,进而导致这部分财产受到非法侵害时,难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保护[5]。想要切实发挥民商法在公民私有财产保护中应有的法律作用,首先应当充分结合公民私有合法财产的主要特点,对相关的立法体系进行全面的革新与优化;其次要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结合当前社会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多元化发展,对民商法公民私有财产内容、形式等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以此来提升民商法的时效性。想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安全,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以及财产经济的发展特点,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不断地补充、完善;另一方面,当私有财产受到非法侵犯时,能够有法可依,避免不法分子通过寻找法律漏洞来逃避法律的制裁,进而实现对社会大众私有财产的全面保护。

(二)注重监管落实,完善执法监督机制

有效的监督管理是确保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执法得以有效落实的重要举措,同时更是充分实现民商法对社会大众合法私有财产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6]。在此背景下,想要切实实现公民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相关部门应当注重相关监管制度、监管工作的落实程度,构建完善的执法监管机制,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在执法过程中,相关执法人员能够充分根据民商法的相关法律条规,严厉打击一切侵占他人私有财产的违法行为,以此来提升民商法私有财产保护的执法效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秩序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石[7]。

(三)注重司法实践,提高执法效力

全面强化司法实践是提高民商法执法效力的重要途径,更是保障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利的核心力量。如果社会大众的合法私有财产受到非法侵害,想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须要通过司法实践来实现。在此背景下,相关司法职能部门作为执法先锋,应当积极遵守司法为民的原则,结合社会大众对私有财产的保护需求,全面落实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推动高质量司法实践,方能够真正发挥民商法在私有财产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四)注重社会宣传,强化财产保护意识

受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的被动性基本特征影响,民商法无法为社会公民的私有财产提供主动保护,而是需要相关私有财产利益主体根据实际需求,积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即当权利主体确定自身的合法私有财产受到损害时,主动向相关部门作出私有财产保护申请,相关司法部门才能以民商法为依据,为其提供相应的私有财产保护。由此可见,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主要取决于社会公民主观需求,因而公民自身法律意识便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我国私有财产保护现状来看,公民法律意识薄弱已然成为限制私有财产保护中民商法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想要切实发挥该法律对社会大众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作用,首先,应当加强对民商法的社会宣传,重点强化社会公民自身的财产保护意识与法律意识,一旦自身的合法私有财产受到威胁,能够及时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为提高社会大众的权益意识,当地相关司法部门应当深入社会层面,加强民商法宣传。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单、线下讲座、短视频、公众号等多种媒体宣传途径,向社会大众公布常见的私有财产侵害行为、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相关维权流程、民商法在私有财产保护中的意义以及作用等等,并根据实时变化的经济金融秩序,讲述新型私有财产侵权实例,提高私有财产保护中民商法司法实践的时效性。

五、结语

现代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与其紧密联系的民商法亦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存有较大的完善空间。想要切实发挥民商法在公民合法私有财产保护中的法律效力,首先应当充分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对当前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形式、财产结构、财产内容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判;其次要不断拓展民商法中的私有财产保护领域,以此提升民商法在私有财产中的法律效力,为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奠定法律基石。

猜你喜欢

民商法合法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合法兼职受保护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被赖账讨薪要合法
合法外衣下的多重阻挠
民商法课程体系:经验与改革方向
关于民商法的研究方法
找个人来替我怀孕一一代孕该合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