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家畜乳腺炎

2023-10-04朱志梅

北方牧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幼畜母畜乳腺炎

朱志梅

(秦皇岛市卢龙县城关动物防疫监督站,河北卢龙 066400)

家畜乳腺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乳区炎症病变。 临床方面主要表现母畜泌乳量下降、乳汁形状呈絮状物、乳房肿痛等症状。 尤其是母畜产仔后发病率较高, 不仅危害母畜自身机体健康,而且因乳汁质量变差或减少而影响幼畜的健康状况和成活率,给家畜场造成严重的损失。 同时母畜作为现代畜牧业的生产根本,事关养殖业的兴衰, 因此做好家畜乳腺炎的防制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将家畜乳腺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中西医治疗方法或民间验方阐述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1 发病原因

家畜感染乳腺炎的病因较为复杂, 通常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两大类,其中以机械损伤和细菌感染为主,病菌通过乳导管或经血液等方式对乳腺组织产生侵害而引起乳腺发炎或产生病变。例如:挤乳工具不干净或乳房、乳头消毒不严、圈舍卫生条件差,或者幼畜吸吮过程中咬伤乳头等,此时外界环境中的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极易侵入乳腺组织。另外,母畜感染结核病、子宫内膜炎、羊痘、脓毒败血症等疾病后,往往会诱发感染乳腺炎。

1.1 内部原因

由于乳腺本身结构特殊, 病菌对家畜乳腺容易产生侵害而发生炎症。最主要的是乳腺在发育过程中还会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如果这些系统感染病菌就会抑制乳腺的正常发育,为今后感染乳腺炎埋下隐患。 同时机体依靠分泌性激素来刺激乳腺发育,在激素分泌异常情况下,也能够诱发乳腺炎。 另外家畜生产过程中受到应激或感染疾病后,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分泌的吞噬细胞、免疫球蛋白或酶类减少,在家畜体质下降的同时也会诱发乳腺炎。

1.2 外部原因

家畜乳房在感染外界病菌后, 不仅乳腺会发生炎症反应,病情严重时还会继发全身出现病症。通常能够引起病菌感染的外部因素有以下几种: 首先家畜生活环境条件恶劣或饲料营养不足,长期下来机体消瘦、免疫能力明显降低,促使乳汁中吞噬细胞数量减少而诱发乳腺炎。其次圈舍环境或挤奶器械消毒不严的情况下,不仅增加家畜乳房或乳头被污染的机会,而且外界病菌数量过多或感染力增强,进而提升了家畜乳腺炎的发病率。 另外母畜扎乳方式不合理,导致乳头括约肌松弛或损伤, 给外界病菌入侵营造良机,家畜也容易感染乳腺炎。

同时家畜在劳役过重时, 为了补充体力会饲喂过量的精饲料,这样往往导致家畜热毒壅盛而引发乳腺炎。在幼畜断奶后需要将母畜转移出去, 此时在外界应激和情绪刺激的双重作用下,容易导致母畜肝脏气血郁结而影响乳腺健康状况。 如果母畜泌乳量过多,幼畜不能及时消耗掉乳汁,或者幼畜断奶过早,母畜乳房内蓄积大量乳汁,乳腺也会发生郁结,因机体气血淤滞而发生乳腺炎。 如果饲养家畜密度过大,或生活环境拥挤,同群母畜相互挤压或蹄伤乳房的风险大大增加,此时乳房受到外界创伤,也会增加乳腺炎的感染率。

2 临床症状

通常情况下家畜乳腺炎常发于1 个或2 个乳区, 在病情严重时4 个乳区都会受到病菌感染。因乳腺功能受到抑制致使母畜泌乳量明显减少,或出奶不畅。并且乳汁性状黏稠,带有絮状物或乳块,重者乳房肿胀质硬,挤奶困难或仅能挤出黄水。有的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有的因乳房痛疼而拒绝幼畜吸吮母乳。 发病缓慢者,则漫肿不散,乳汁变性。 根据发病症状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情况。

2.1 急性乳腺炎

因家畜乳腺损害严重,发病情况比较突然,病情迅速向严重处发展。乳房局部红、肿、热、痛、硬结,并且皮肤出现红亮病症,乳头明显肿胀,泌乳量减少,乳汁性状改变,颜色一般呈现褐色或浅红色。 随后母畜体温持续升高,一般可以达到41℃以上,精神状况很差、采食量减少或停止采食,呼吸频率加快、听诊心率增加,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严重的还会导致败血症而死亡。 有的乳腺内能够形成脓腔,使腔体与乳腺管相通。 患结核病时,乳腺组织或其他内脏器官中可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

2.2 慢性乳腺炎

相对急性乳腺炎,该型病程延长,往往由于急性乳腺炎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转变而成的。通常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或临床症状,因乳腺组织逐渐发生炎症,病变乳房局部萎缩变硬,患畜泌乳量明显下降, 并且乳汁中带颗粒状或絮状凝乳块。 慢性型乳腺炎不仅容易反复感染,还会造成家畜乳腺发生纤维化病变,致使乳房出现萎缩症状。感染慢性乳腺炎的家畜通常会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给整个养殖场带来发病隐患,再加上治疗难度较大,必要时建议对病畜淘汰处理。

3 诊断要点

首先可以根据家畜乳房发病症状: 挤奶时出现疼痛感、乳房发生红、肿、热、痛等症状,挤奶不畅、泌乳量减少,乳汁中携带絮状凝乳块或血液,病牛体温升高、采食量减少等,这样可以初步诊断家畜发生乳腺炎。病情确诊应该结合实验室进行化验, 通常在实验室检查乳汁的体细胞数量、酸度及导电率等,结合对这些数据进行的综合考量,即可确诊家畜感染乳腺炎。

4 治疗方法

家畜乳腺炎,在中兽医方面又称乳痈,主要是因乳腺组织感染病菌而发生炎症或系列病变。如果诊断治疗措施不当,就会明显降低母畜生产性能,甚至造成淘汰处理的后果。 建议生产中采用抗生素和中草药结合治疗方法,来帮助家畜乳腺尽快恢复健康。尽最大努力减少家畜乳腺炎给养殖场造成的损失。

4.1 西医治疗方法

如果家畜出现乳房症状且伴随全身感染病症时,可以使用青霉素或磺胺二甲氧嘧啶肌肉注射, 按照每千克体重1.6 万单位或200 毫克,每天注射2 次,连续注射5 天治疗效果较佳。 如果家畜体温升高时,再结合退热药物进行治疗。

针对单纯乳腺炎症状,建议采取乳房内注入药液的方法,在乳池内注入抗生素,常用链霉素、四环素等药物。 操作时先将患区乳房乳汁挤净,然后进行局部消毒。通常每次使用100 万单位的青霉素或250 毫克的螺旋霉素, 每天灌注1 次,连续灌注4~5 天,病情就可以好转。

4.2 中医治疗方法

方剂一催乳散:王不留行18 克,黄芪、当归、川芎、天花粉各12 克,炮穿山甲、通草、党参、益母草、白芍各9 克,甘草6 克,研成粉末,用开水冲调放温后灌服。 主要功能是益气补血,对治疗羊乳痈效果较佳。

方剂二大贝五味散:大贝45 克、蒲公英40克、红花30 克、连翘25 克、野菊花25 克, 研末冲调后灌服,牛、马灌服量为160~180 克,并且用三子汤为引。主要功能是活血化淤,消痈止痛。主治牛羊乳房痈肿。

方剂三蒲公英膏:蒲公英膏60 克、银花30克、连翘30 克、栀子30 克、赤芍25 克、甘草15克,研成粉末,蒲公英膏用胆汁调稀后,加入其他五味药末灌服。 牛、马用量为160~180 克。 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消痈止痛,活血逐淤,对治疗牛乳痈效果明显。

4.3 辅助治疗方法

家畜发生乳腺炎后,往往精神状况较差,需要隔离起来加强管理和治疗,一方面有利于及时用药处理,避免反复感染病原体,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改善病牛体质,增强对病菌的抵抗力,最重要的是避免传染给其他家畜。对于体温升高或精神不振的家畜,可以静脉注射大量的生理盐水来补充体液,防止出现脱水衰竭现象。 并且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建议用冰块或冷毛巾对肿胀乳房进行冷敷,减少乳腺组织吸收毒素的数量,帮助病畜尽快康复。

5 预防措施

由于家畜发生乳腺炎后,不仅降低泌乳量和繁殖能力,还会对幼畜健康程度产生影响,病情严重时还会增加治疗难度,甚至遭到被淘汰的局面,所以预防本病发生至关重要。 建议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棚圈,有条件的应对环境消毒情况进行监测, 确保环境中病菌数量不会超标。 一旦发现病畜应立即隔离饲养,并对其生活过的圈舍彻底消毒处理, 以免进一步扩散病情。保持母畜乳房清洁,尤其是挤奶前对器具和人员手臂进行消毒处理,挤完乳后,采用碘伏溶液再度消毒,及时消除残留的病菌。

加强饲料营养管理, 要把握精、粗饲料的搭配,切勿精料过多而引发此病。 相反还避免营养不足,在蛋白质和能量平衡的前提下,还需要补充维生素,尤其在枯草季节,适当补喂草料、青贮料,防止维生素缺乏而影响内分泌失调。 根据家畜体重大小,保证饲养密度合理,让家畜能够活动自如,有效减少母畜之间相互挤压或踢伤而发生乳房创伤。

在家畜怀孕期间应保持地面平整且不光滑,防止母畜发生跌倒现象。 在家畜怀孕期、分娩前后10 天和泌乳期, 可以定期浸浴家畜乳头2 次,能够明显降低家畜乳腺炎的发病率。 幼畜断奶期合理,切忌断奶过早致使母畜乳房内蓄积大量乳汁而感染乳腺炎。 整个断奶过程需要逐渐过渡, 减少应激和情绪变化带来的乳腺郁结现象。 加强饲养人员责任心,定期检查母畜乳房,一旦出现创伤应立即使用药物进行消毒处理, 避免发生病菌感染。

6 小结

总而言之,家畜乳房结构特殊,给外界病菌入侵创造机会,这也是家畜容易感染乳腺炎的主要原因。 本病在降低家畜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的前提下,还会对自身和幼畜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在家畜怀孕期和泌乳期必须改善生活环境和饲料营养, 完善清洁消毒程序,减少外界机械性损伤等, 能够有效预防家畜发生乳腺炎。日常生产中需要定期检查家畜乳房健康情况,一旦发现感染乳腺炎,必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利于促使病畜尽快康复,尽量降低乳腺炎给养殖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幼畜母畜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浅谈幼畜疾病中兽医诊疗方法
幼畜疾病中兽医诊疗方法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牛的乳腺炎和乳腺肿瘤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母畜分娩前后的饲养技巧
母畜分娩前后的饲养技巧
幼畜疾病诊疗方法
提高母畜繁殖功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