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临穹,璨耀神州
2023-10-03李彤
李彤
2023年5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的首颗备份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从古到今,中国人一直在探索星空的奥秘。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被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天文著作,开启了中国人逐梦星河的故事。2500余年后,中国人将数十颗卫星撒向苍穹,构筑起环绕地球的“北斗导航星座”。
五千年的北斗信仰 2019年6月20日,河南荥阳市青台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人员在遗迹中發现七个大小不一的罐子,它们呈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勺柄”两侧还放着另外两个罐子。这七个罐子的大小,与北斗七星各自的亮度高度吻合,大罐子对应较亮的星,小罐子对应较暗的星。加上“勺柄”
两侧的罐子,就与占星古籍上所说的“北斗九星”(在北斗七星“勺柄”最后一节的两侧,还有两颗亮度很低的星,名为“洞明星”和“隐元星”,古人把它们与北斗七星合称“北斗九星”)完全相符。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青台遗迹的存在时间竟能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期。
北斗虽然高挂苍穹,却能给人们精确的指引。抬头看去,当天上的斗柄分别指向东、南、西、北时,地上则分别处于春、夏、秋、冬四季;而北斗绕着北极星每旋转15°,时间便过去1个小时,旋转360°恰是24小时(1天),正如一座“天上的时钟”。古人还通过观察北斗在每天同一时刻的位置,总结出了它与月、年之间的联系。
凝聚智慧的北斗导航 2020年7月31日,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无数科研人员二十余载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
如今,北斗已经构成了一个环绕地球的导航星座,分别由30颗北斗三号卫星、15颗北斗二号卫星,以及众多的试验卫星和备份星共同在轨组成。
它们各自飞行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太空轨道。
那么,北斗导航系统能够帮人们做什么呢? 运输危险品的特殊车辆是北斗的重点监测对象,一旦发现位置异常,偏离路线等情况,北斗会瞬间发出警报,帮助排除危险。位于浙江湖州市的天荒坪水电站的大坝中,设有许多的监测点,北斗能准确感知水坝混凝土内部的轻微形变,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坝的使用安全。在天津港,25辆无人驾驶的卡车载着集装箱驶出港口,卡车不但能自动寻路,还可以自动接货、返回,这都得益于北斗的高精度导航定位。
开放兼容的人类福祉 你也许没注意,手机上的时钟每天都被北斗系统校准着;当你在公交站等车时,北斗还在默默计算着下一辆车的到站时间;当你打开外卖的订单页面,北斗帮你看到外卖小哥离你还有多远。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导航系统。目前,北斗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北非等地得到成功应用,已经惠及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在与全球共享北斗导航系统的过程中彰显了开放兼容的大国风范,中国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