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健康渔业 实现低碳转型
2023-10-03王伟伟
马 超, 王伟伟
(1.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郑州 450044; 2.河南省乘风动物保健技术研究所, 郑州 450000)
1 绿色健康渔业的概念和特点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人们对绿色健康渔业的需求不断提升。 绿色健康渔业是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了水产养殖、捕捞、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绿色化和健康化, 既能够确保水产品品质安全,又能保证生态平衡,保护水环境和渔业资源等。绿色健康渔业的特点是节约资源、降低排放、环保健康、高效经济。
2 低碳转型的必要性
渔业实现低碳转型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渔业是一个污染较少的产业, 但持续的过度捕捞和渔业污染却给渔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渔业产生的二氧化碳、 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不容忽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明显。 低碳转型是在现代化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有效的低碳转型下, 渔业能够实现大量的减排和减少资源消耗。 而这种低碳转型不仅有利于提高渔业和水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也能够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渔业实现低碳转型和碳中和对于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实现绿色健康渔业的低碳转型
3.1 技术创新方面
应用现代化的渔业技术, 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实现饲料的清洁化和优质化,使蛋白质含量更高,健康安全。 发展渔业通过优化饲料配方、使用环保型原料,减少水产养殖的排放量,实现真正的清洁生产。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的来源与质量对养殖效益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传统的水产养殖通常使用动物饲料和化学合成饲料,这些饲料通常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和抗生素,会严重污染水环境和危及人类健康。 为了减少饲料带来的环境问题,绿色化饲料成为了当前的热点。 绿色化饲料指的是利用植物、浮游生物等天然原材料制成健康的、无害的饲料。 这类饲料不仅能够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而且对水环境的污染更小。 此外,通过利用光合作用和微生物培养等技术,实现养殖废水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减少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养殖废水处理也是减少渔业碳排放量的有效途径。 淡水渔业企业可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然后将其用于灌溉、机动车洗车等方面,提高废水利用率,降低养殖废水处理成本和环境污染程度。
3.2 智能化养殖
智能化养殖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如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水产养殖进行全面监测和管理。 通过对水质、养殖环境、饲料等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实现全程可视化管理,从而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养殖成本,降低环境污染。 例如,可以利用远程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对养殖水体中温度、pH值、溶解氧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调节、优化养殖水质。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以便更好地了解养殖过程中的变化和趋势,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策略。
3.3 构建科学的监测和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监测和评价体系,包括对养殖参数进行准确、持续的监测,对产品的健康、质量、安全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 对渔业生产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制定相应的渔业生产标准,提高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性。
3.4 优化渔业产业结构
加快绿色健康渔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渔业企业和渔村的布局和布点, 依托本地特色和资源优势,打造绿色产业链,在精准扶贫、环保治理、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最早的淡水渔业以捕捞为主,渔业企业利用传统捕捞方式可实现渔获量的提高,但存在大量的无效投入和资源浪费, 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5 加强合作
为了推动绿色健康渔业的发展, 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合作。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媒体可以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企业可以积极参与绿色低碳的生产活动, 并推广相关的优质产品。 此外,学术机构和科研人员也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为绿色健康渔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淡水渔业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 全力推动淡水渔业产业结构重心向养殖业转移。 争取国家补贴政策支持,引领淡水渔业进入循环经济时代。 另外,渔业企业利用新兴技术手段进行智能化生产管理, 实现渔业企业高效生产和资源利用。
4 结论
绿色健康渔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渔业转型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低碳转型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要实现渔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技术创新、绿色环保和产品处置方面多做努力, 这样不仅有益于渔业生产和经济增长,也将有助于改善渔业环境,保护渔业资源和促进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