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融入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意义及路径
2023-10-03甄献浩
甄献浩
(长春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高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培养人才的使命,且在社会进步的背景下,对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加强教学管理的改革实践势在必行,以此才能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此过程中,融入茶文化精神,可使管理过程更具人性化,满足管理需求的同时提升学生素质。
1 茶文化的主要特点
1.1 时代性
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几乎贯穿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有关茶的记载在我国的《神农本草经》中出现,在西周时期,茶叶已经被用来作为贡品,并逐渐发展为进行贸易的货品。唐宋时期,茶文化迎来了空前繁荣。茶文化的发展经过了不同思想的融合和碰撞,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其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因此,茶文化呈现出突出的时代性特征。从唐朝的茶馆、茶宴、茶会,到宋朝的贡茶、赐茶、斗茶,茶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补充完善,其中所蕴含的社会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国际性
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将我国的茶叶带到了世界各地,不仅传播了茶文化,还为茶文化向世界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茶叶成为了中外国际贸易交流中的重要一部分。在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下,其他各国也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如俄罗斯茶文化、韩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等。经过时代的演变、社会的发展,茶文化逐渐成为了不少国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的国家茶文化体现为独具特色的茶道艺术,有的国家的茶文化体现为绅士的礼仪活动。在贸易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茶文化仍然展现出特有的国际性,在此基础上,我国茶文化不断在世界舞台上被传播推广。
1.3 区域性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五十六个民族位于不同地区,其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就茶文化而言,却在各个地区都广泛盛行。在不同的地区内,茶叶的种植条件各有不同,采摘方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在不同区域内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茶叶,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云南普洱、武夷大红袍等,各个地区的茶叶各具特点。在不同区域内,各式各样的茶文化也表现在饮茶习惯、茶习俗、茶艺等方面的不同,这主要是受当地人们的文化底蕴和生活习惯所影响[1]。因此,在我国茶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彰显着不同地区的文化内涵。
2 茶文化融入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意义
2.1 提升整体素质素养教育
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师、学生以及学校领导等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相互配合,在共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维护校内教学秩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和谐的生活环境。要想做到这一点,提升学校整体的素质素养十分重要。对于高校内管理层而言,提升素质素养有利于提高认识,制定更加符合学生发展、更为和谐的管理方式,以此为学生提供和谐环境,避免其出现不良的抵抗情绪等,有利于师生关系的维护。对于学生个人而言,提升素质素养有利于提高其认知和约束力,不断提升自己并规范自身的行为,升级思想,全面贯彻执行校内管理制度,加强班风学风的建设。茶文化中蕴含着强烈的和谐思想,其中的八德强调人际关系的协调,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维护其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并解决精神疑惑等,全方位提高整体的素质素养,使高校内树立统一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加便于学校开展管理工作。
2.2 维护学生主体地位
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其中蕴含着和谐共存和相互尊重的文化底蕴。当前的高校教育体制与传统教育模式有所不同,其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此背景下,传播茶文化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校及教师服务,进而维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茶文化的融入下,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断发挥其引导功能,优化教学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转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
2.3 丰富创新高校管理方式
茶文化由于具有多种特征,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延展性和包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中蕴含并不断形成各式各样、丰富多彩且相互协调的文化体系。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跟随时代的进步不断改变和优化,借鉴先进的管理方式,不断完善管理工作,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需求不断加以调整,确保以不同的管理方法面对不同的群体。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生改变的,将传统茶文化融入高校教学管理当中,可有效推动管理方式的不断改变与丰富,维护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打破传统的管理方法[2]。
2.4 传递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念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便利,人们的交流以及获取外界信息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这对学校管理而言既有利又有弊。学生网络信息的娱乐活动等问题对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难度,且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茶叶本身具有明目养神、抑制肿瘤、减肥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相当大益处,引导学生正确饮茶将培养其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正确的生活观念。茶文化所体现的健康生活文化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茶文化在高校内的传播,可有效帮助学校管理学生的生活习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管理,避免不良嗜好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3 茶文化融入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的路径
3.1 树立茶文化视角教学管理理念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当中,高校要想实现更具效果的管理工作,首先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以往传统的管理理念。将茶文化融入其中,树立茶文化教学管理理念,有利于形成以德育人的管理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对此,高校应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将茶文化与管理理念相融合,运用更为和谐的柔性管理方式面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管理工作,重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如此,高校还应充分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意义,以茶文化教学管理理念为基础建立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在制度中彰显茶文化内涵,增加人文关怀,确保学生能够感受到茶文化的底蕴,对学校产生更多的信任和归属感,自觉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并主动学习茶文化。在茶文化教学管理理念影响下,学校管理工作会更加和谐统一,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减轻管理负担,提高管理效果。
3.2 明确茶文化视角教学管理目标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环境下,各高校既要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又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在茶文化的融合下,教师及管理人员必须首要明确茶文化教学目标。在茶文化的融入下,课程应加强传递茶文化理念,使学生对茶文化形成基本的了解并感受茶文化中的精神内涵。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时,应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学生的成长需求,重新塑造茶文化并以此为基础明确茶文化视角的教学管理目标,确保其与时代精神和学生的文化精神紧密相连。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和实践的过程中,其主要目标应在于提升管理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茶文化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相关活动当中,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3]。在制定教学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还需重点注意教师对茶文化内涵的把握,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等,以茶文化的输出提升学生兴趣和关注度,进而完善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
3.3 创新茶文化视角教学管理方法
茶文化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教育价值不断增强,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当中,不能简单地将茶文化以知识理论形式加以传授,而是要保证个性化教学和管理,提升茶文化的效果发挥。对此,高校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管理需求设计多样的茶文化教学管理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管理效果。一般来说,最常见且高效的茶文化教学管理活动为知识竞赛,将竞赛作为核心,结合茶文化宣讲及茶艺表演等活动形式,综合性宣传茶文化。同时,高校还可加强利用网络信息优势,加强茶文化在校园网站内的宣传,将茶文化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除此之外,高校还可设置茶文化选修课程,根据学生自我感兴趣的部分,选择相关的茶文化课程,包括茶道、茶艺等,注意课程与当地茶文化风俗习惯的契合性,加强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高校还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加强茶文化的传播,比如带领学生到茶叶生产基地体验茶叶的生产种植和采摘等过程,使学生真正身临其境感受茶文化,从中发现茶文化的魅力。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相关知识与理论结合,真正对茶文化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茶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继承并弘扬茶文化精神内涵。
3.4 营造茶文化高校育人氛围
氛围的营造对于教学管理而言十分重要,能够有效使学生沉浸于茶文化当中,感受其中魅力,领悟其中精神。对此,高校可以建立茶艺队、茶社等各类茶文化相关学生社团,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在社团当中加强对茶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并培训茶文化相关技能,在全校范围内传播和发扬茶文化,以此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教学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与教师的茶文化认识。同时,高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设立茶文化推广试点,建立专属茶文化教学空间,面对全校师生开放,并定期组织学生到试点体验和学习。在茶文化推广试点当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茶文化、感受茶文化,还能够与同学组织联谊活动,开展茶文化讲座或茶文化展览等活动,对茶文化加以交流,从中感悟和学习茶文化精神。在这种打造环境促使全体师生参与的方式下,高校能够更好地营造出茶文化育人氛围,使学生沉浸其中,真正体验和感受茶文化,有助于茶文化在教学管理中发挥作用。
3.5 茶文化与专业课程融合
高校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育人目标,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还应加强学生精神文化的培养与提升。部分高校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虽然设立了思想政治课程,但是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其精神教学的优势,仅停留于表面,学生对其重视度也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必须意识到要想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应将茶文化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明确教学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茶文化相关技能培养作为重点,将茶文化精神内涵渗透在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程感受茶文化中的精神与文化,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学习积极性,使其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4]。并且,高校要尤其重视思想政治课与茶文化的融合,加强茶文化教育,以茶文化精神内涵熏陶学生道德精神,进而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教学管理工作培养综合型人才。
3.6 构建茶文化育人平台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不少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时已经开始了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高校管理的改革。在这一环境下,高校将茶文化融入到教学管理改革和实践当中,也应加强互联网的应用,结合学校实际建设和发展需求,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广茶文化,高校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共青团、校委会等共同推进教学管理模式的完善,不断丰富线上线下教学管理。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高校可建立校园网站,确定学校管理层的领导地位,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参与和协调工作,设立专门的网站负责人和机构管理人员,不断在网站中加强茶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在学校网站中,推广茶文化可有效促使学生在网站上浏览丰富的茶文化内容,丰富其精神世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化培养。在网站平台建设中,要尤为注意平台的监管作用,确保平台规范高效地进行茶文化宣传教育,避免平台受到外界侵入,对学生的思想精神发展造成不良影响[5]。除此之外,高校还可多加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定期组织其参加茶文化实践活动,深度了解当地茶文化情况,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打造全方位茶文化育人平台。
3.7 加强茶文化管理队伍建设
推动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和实践离不开管理人员的支持,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质量和效率,因此,必须加强对茶文化管理队伍的建设,提升其能力素质。对此,首先,应加强对管理队伍的茶文化学习及培训,合理运用茶文化对管理队伍进行精神熏陶,使其以茶文化精神内涵约束规范自身行为,深度执行管理准则,对学生进行科学和谐的教学管理。通过对管理队伍的茶文化素质提升,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文化素养,为教学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其次,要提高管理队伍茶文化应用能力,深度挖掘茶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及内涵,将其应用到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另外,高校还要根据其自身的能力及管理需求,加强举办茶文化讲座,使学生和管理人员共同学习,促使管理人员意识到茶文化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关联,更好地将茶文化融入到教学管理当中,结合考核制度,督促管理队伍提升能力素质。
4 结语
综上所述,将茶文化融入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可有效提升管理效果,达到育人目的。在茶文化的融入下,能够有效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管理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生活观和综合素质,对此,高校应通过树立茶文化教学管理理念、明确茶文化教学管理目标、创新茶文化教学管理方法、营造茶文化高校育人氛围、茶文化与专业课程融合、构建茶文化育人平台、加强茶文化管理队伍建设等途径,发挥茶文化育人作用,提升教学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