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链的设计

2023-10-0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林银城

天津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主干图形知识点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 林银城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问题链是学生探究数学的驱动力。在数学课堂上应用问题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增强数学学习兴趣。设计问题链是应用问题链的前提。为了体现问题链的价值,教师要紧扣问题链设计要素、设计形式和设计原则,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助推数学教学的发展。

问题是数学学科的灵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助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重视设计合理问题。问题链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精心设计的形式多样的具有情境性、连贯性、层次性、启发性的问题序列。一般情况下,问题链由核心问题构成,核心问题下设主干问题,主干问题搭配辅助问题。核心问题、主干问题、辅助问题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统一体,驱动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既可以建立良好的数学认知,又可以锻炼思维能力,积累问题解决经验,获得数学学习乐趣,增强数学学习效果。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课程标准》要求的指导下精心设计问题链,助力数学教学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问题链设计要素

小学数学问题链的设计要素包括核心问题、主干问题和辅助问题。教师要依据数学核心观念设计核心问题,继而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主干问题,再根据主干问题铺设辅助问题,实现数学问题系列化。

(一)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统领问题链,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攀登的高峰。一般情况下,核心问题可以看作数学核心观念的再现。教师要剖析教学内容,确定核心观念,据此设计核心问题。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体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学生要使用转化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熟悉的平面图形,探寻和发现平行四边形与熟悉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应用熟悉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列出式子,逐步简化,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转化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掌握转化法可以自主探究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实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教师可以将转化法作为本节课的核心观念。围绕转化法,教师可以设计核心问题:可以使用什么方法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此问题的推动下,学生会着力探究转化法,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增强数学学习效果。

(二)主干问题

主干问题是核心问题的分解和细化。相对而言,核心问题稍有难度。大部分学生面对核心问题会手足无措。针对此情况,教师要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主干问题。数学问题链中的主干问题之间具有逻辑性,便于学生逻辑清晰地进行探究。学生会通过解决主干问题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获取数学思想方法,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

例如,在“认识多边形”这节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核心问题:多边形有哪些特征?在课堂上,学生要了解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的特征。基于核心问题和不同多边形的特征,教师可以设计主干问题,如这些图形各有多少条边?以前你将这些图形叫作什么?研究一个多边形时,除了研究它的角之外,还可以研究什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可以将它们叫作什么?这些图形的边都在哪里?在呈现主干问题的同时,教师会展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图案,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探究多边形的特征。

(三)辅助问题

辅助问题是为解决主干问题而设计的配套问题。如果说核心问题是问题链的躯干,主干问题是问题链的骨架,那么,辅助问题就是问题链的血肉。与主干问题相比,辅助问题较为简单,便于学生获得问题解决的机会。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可以自然而然地跨越教学难点,循序渐进地突破主干问题与核心问题。所以,教师要依据主干问题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辅助问题。

例如,在“认识多边形”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引导学生逐步探究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的特征,由此归纳和总结出多边形的特征。以三边形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辅助问题:观察这个图形(借助希沃白板展示三边形),它有几条边?在之前,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将它叫作什么?在认识三角形时,我们不仅要研究它的角,还要研究什么?在这一组图形中,它的边在哪里?可不可以写出边的条数,有多少条边?边和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一个个辅助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完成“三角形”到“三边形”的转化,把握三边形的特征。之后,学生迁移学习经验,自发地提出不同的问题,探究四边形、五边形乃至多边形的特征。

二、小学数学问题链的设计原则

数学问题链除了要体现数学学科的特征之外,还要具有目的性、适度性和顺序性,如此方能实现其自身价值。基于此,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设计小学数学问题链。

(一)目的性原则

问题链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工具”。一般来说,每一个问题链都应有其独特的目的。无论是检验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还是检验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抑或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都需要教师理清问题链的真正目的。所以,教师要梳理教学目的,有目的地设计问题链。

例如,在“圆”这节课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圆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各种各样圆形的事物,对圆建立了感性认知。基于此,教师可以确定教学目的:借助生活中的圆形事物了解圆的概念。围绕此目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不同的圆形事物,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同时,教师设计问题链:这些事物是什么形状的?大家还可以列举哪些类似的事物?这一形状有什么特点?能不能用手比划一下?除了这些特点之外还有什么特点?这几个问题将“圆”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迁移生活认知,使用不同的方式与圆互动,获取关键信息,逐步了解圆的不同特征,由此总结出圆的概念。

(二)适度性原则

问题链是数学教学的辅助。当问题链数量过多或难度过大时,很容易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阻碍。在设计问题链时,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及认知发展水平,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其次,教师要考虑课堂教学时间以及教学难点,设计少而精的问题,直击教学要害。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二)”之前,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一)”,了解了描述一个事物位置的八个方向的知识,这可以作为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位置与方向(二)”包括三个知识点:根据方向(角度)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新的观测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师依据学生学情和三个知识点设计问题链:当两个体育馆都在东南方向时,要如何区分它们?当你站在学校位置时,怎样确定两个体育馆所在的位置?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确定或区分两个体育馆的位置?三个问题层层递进,便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思维的支撑下,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不断地解决问题,由此把握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建立知识结构,提高理解水平。

(三)顺序性原则

问题链中的问题要有顺序性,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此,学生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地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知识,尤其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实现有意义的建构。设计问题链时,教师要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关问题,促使学生有序探究。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母”时,教师要依次引导学生探究分母、分子、分数形式和分数意义。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探究平均分后,以“认识二分之一”为重点设计问题链:图中有几个蛋糕?如果将这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有人说一半,有人说了一个数,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如果请你分蛋糕,你会怎样分?总的来说,这四个问题可以概述为“多少个”“平均分得多少”“用哪个数来表示”“怎么分”,依次涵盖“分母”“分子”“分数形式”“分数意义”这四个知识点。学生通过解决一个个的问题,可以有序地掌握数学知识点。

三、小学数学问题链的设计形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四大环节构成,即课堂导入环节、新知探究环节和归纳总结环节。基于这三个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三种形式的问题链。

(一)设计引入性问题链

引入性问题链是教师为引入新课题,围绕学生学情和新知内容而设计的问题链。一般情况下,引入性问题链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很容易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设计引入性问题链。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有看电影的经历,知道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对来确定座位。在“位置”这节课上,学生要学会用数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多媒体展示电影院和电影票的图片,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在学生体验情境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根据电影票上的内容,我们是否可以找到相应的位置?如何找出位置?”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积极动脑,回想生活经历,思考确定位置的方法,认真描述。在学生描述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是不是任意的两个数都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怎样用两个数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呢?”在问题的带动下,学生产生探究兴趣,自觉探究数对,进入数学课堂。

(二)设计探究性问题链

探究性问题链是教师在新知探究环节,围绕重难点内容设计的问题。有效的探究性问题链既可以使学生保持数学探究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理清课堂学习方向,由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和探究问题,突破重重困惑,扎实掌握学习内容。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探究性问题链。

例如,“圆的面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经历转化圆的过程,把握圆与转化后平面图形的关系,归纳出圆的面积公式。在本节课之前,学生探究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积累了经验。在导入课堂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教学重点设计问题链:结合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对圆的面积公式大家有哪些看法?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开动脑筋,脑海中浮现数学学习的画面,归纳推导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方法。

之后,学生主动描述方法和过程。依据学生的描述情况,教师可以发问:“是否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大部分学生分析不同的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剪切法上。教师趁机追问:“如果使用剪切法,可以将圆转化为曾经学过的什么图形呢?”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合作操作的机会。在合作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纷纷发散思维,联想不同的剪切方法,并认真拼接。随着剪切次数的增多,学生慢慢地发现:可以将圆转化为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基于学生的操作成果,教师提出问题:“转化后的这个长方形和圆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细心观察和对比,发现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圆之间的关系。之后,学生迁移已有认知,紧扣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圆之间的关系,借助长方形面积公式,细心简化,得出圆的面积公式。如此,学生做到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扎实掌握了数学知识,获取数学思想方法,增强了课堂认知。同时,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愈加清晰,提高了逻辑思维水平。

(三)设计总结性问题链

总结性问题链是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堂所学的辅助。在总结性问题链的驱动下,学生会回想课堂学习过程及相关学习内容,认真整理,串联知识,形成结构网络,建立深刻的认知和记忆。对此,教师可以站在整体角度,围绕全部知识点设计总结性问题链。

例如,在学生体验“鸡兔同笼”教学活动后,教师设计总结性问题链:在研究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中大家学到了哪些方法?要怎样使用这些方法?在使用这些方法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回顾课堂学习过程和具体内容,联想不同的方法及其用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建立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支撑下,学生的逻辑思维愈加清晰,理清本课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导图,并提出问题: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哪类问题?如此,学生从数学课堂走向现实生活,积累数学知识应用经验。

四、结语

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意识到问题链的价值,联系数学教学和学生学情,遵循适宜的原则,紧扣问题链的三大要素,设计引入性问题链、探究性问题链和总结性问题链,激活学生思维,助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锻炼多种能力,由此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主干图形知识点
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二代支架时代数据中糖尿病对无保护左主干患者不同血运重建术预后的影响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分图形
找图形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