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金融助力国家资源能源安全思考
2023-10-02阴秀琦李晓宇
阴秀琦 李晓宇
Developing Mining Finance to
Safeguard National Resource and Energy Security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能源资源安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曾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要求确保能源资源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近三年,在大国博弈加剧、能源转型、地缘冲突升级和疫情的影响下,战略性矿产价格运行机制、波动幅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定价逻辑和供应风险特征呈现出新的金融化、武器化的特点,给中国资源安全带来了较大风险。矿业属于周期长、投资大、回报高的行业,迫切需要金融赋能矿业,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矿业金融的特殊性
矿业行业具有长周期、重资产、国际定价、实物期权等特性,与金融具有天然的相关性。矿业金融是矿业生产主体在矿产资源探、采、选冶、加工、贸易等过程中发生的货币资金融通、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具体指矿业生产主体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和基金等渠道利用金融工具让资金从盈余方流向矿业产业,促进矿业繁荣的经济活动。
矿业金融是金融在矿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既具有产业金融的共性,又具有矿业的特殊性。从矿种角度看,矿业金融涉及能源、大宗矿产、贵金属、稀有金属、非金属等近百种矿产。从产业链看,矿业金融涉及矿产勘查、开发、生产、贸易等多个环节。从研究视野看,矿业金融需要对全球的地缘政治、经济、消费、贸易等进行对比分析。从金融活动具体领域看,矿业金融涉及货币支付、融资、投资、资本市场、现货市场、期货期权等多个方面。由于矿业等大宗商品的金融化特征,比较而言,矿业金融就显得更加复杂,金融体系对矿业体系的影响较大,当然,矿业金融也反过来影响金融体系(如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质量和金融稳定)。
大变局下全球矿业与金融呈现新型关系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矿业金融起步较早,它们擅用金融手段干预国际矿业市场,掌控全球矿产品贸易、定价和优质资源产能。中国的矿业金融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然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过去几年里,矿业与金融呈现出新型关系,主要体现在:资源能源与经济的关系;矿产品价格与货币政策、地缘政治的关系;矿产品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它们对全球资源能源安全体系影响深远。
全球通胀高位运行,能源资源的供应安全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受新冠疫情、地緣政治动荡等因素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急剧下行,2021年短暂复苏,2022年欧美通胀高企,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2023年4月,IMF预期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在2.8%的水平上触底回升,全球通胀率将从2022年的8.7%降至2023年的7%,经济复苏缓慢。俄乌冲突持续升级一年来向纵深发展,极大地推高了能源成本。2022年资源丰富和产业链完备的国家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抗风险性,中国煤炭“压仓石”作用凸显,煤电占比较高,低电价是降低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在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保持较低通胀率;以欧盟为代表的资源匮乏型国家出现明显的经济动荡和贸易逆差。能源资源等初级产品成本上涨和供应链约束等,使能源资源等初级产品供应安全和价格成为影响经济活动的核心因素之一。
受国际货币政策、地缘政治和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矿产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初级矿产品价格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进行综合研判和应对。2020年以来,全球铁、铜、铝等大宗矿产品价格受美国货币政策影响较大,价格剧烈波动(见图1、图2、图3)。2020—2021年间,铁、铜、铝期货受货币宽松影响价格大幅度上扬,平均涨幅超130%。虽然2022年美联储加息以来出现明显回落,但仍处于高位。受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事件和欧盟需求结构变化影响,天然气价格上涨8倍,石油价格升至100美元/桶。黄金等贵金属表现出避险和受美元指数双重影响的特点,三年以来,价格三次突破2000美元/盎司,体现出较强的“避险功能”,尽管2022年受强美元影响,一度大幅下挫20%,但2023年在美国加息预期逐渐减弱,在硅谷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的冲击下,黄金价格依然在高位运行。不过,2022年,锂钴镍新能源矿产高台跳水,对企业投资并购交易影响较大。我国是矿业资源大国,重要矿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不利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价格的周期是投资机构的心中之锚,从产业安全的中长期来看,需要从货币、地缘、供需等多个角度分析研判价格,开展逆周期的战略部署。
能源资源成为保障国家货币主权的重要筹码。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初期,美联储启动“量化宽松+超低利率”货币政策,两年累计向全球释放34万亿美元流动性。不过,两年后美联储激进地收紧货币政策,经过11次加息,美联邦基金利率已升至5.5%,美元指数大幅升值,多国货币暴跌,这也导致人民币汇率明显贬值。与此同时,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发起空前金融制裁,导致卢布暴跌。后来俄罗斯推出“卢布天然气结算令”,导致卢布一度快速升值,成为2022年为数不多对美元升值的货币。俄罗斯作为全球重要的石油、天然气、镍、钾等资源的出口国,依靠资源优势保护了本国货币主权。依此分析,在全球大国博弈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能源资源成为保障国家货币主权的重要基础(见图4)。
矿业金融视角下中国资源能源安全面临六大挑战
从矿业金融的视角看,中国资源能源安全面临六大挑战,分别是资源家底、价格预判、定价机制、贸易结算、融资支持和ESG标准。
中国矿产资源消费量、进出口量全球第一,资源禀赋相对不足,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在矿产消费端,2021年中国有36种矿产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一,2种矿产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二,6种矿产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三至第五位。在生产端,中国有24种矿产产量位居全球第一,2种位居全球第二,8种位居全球第三至第五位。我国对46种主要矿产保障程度论证的结果表明,到2035年,除煤炭、钼、稀土、磷等12种矿产外,其余34种矿产由于可供储量不足或开发条件限制,国内供应将不能满足需求,需长期依赖进口,国内矿产资源供应严重不足的局面2035年前较难改变。我国资源安全面临资源禀赋较差的挑战,石油、铁、铜等10余种战略性矿产对外依存度均超50%,且进口来源单一,一旦出现极端情况,紧缺战略性矿产断供风险较大。基于底线思维,要立足国内,挖掘国内资源潜力,加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海外方面,我国已有超过300家企业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矿产资源项目,海外权益产量和资源量稳步增加。持续加大海外矿业投资是事关中国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具有风险大、收益大、投资大的特点,无论是国内资源勘查开发还是海外投融资并购均需要金融机构持续赋能。
发达国家制定金融约束标准,调整资源战略,主要资源国政策收紧,中国矿业企业获取海外资源权益难度加大。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纷纷制定关键矿产名录,竞争程度高的主要集中在石油、稀土、锂、钴、镍、石墨、萤石、镓、锗、铟等战略性矿产,加剧30余种矿产在全球的竞争。美欧通过制定“负责任采购标准”和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等金融约束标准占据制高点,约束发展中国家海外资源权益获取与矿业企业国际投融资合作。美国主导建立了矿物安全伙伴关系(MSP)新同盟,加强稀土战略调整,美、英、加、澳等国纷纷调整本国关键矿产名录,战略性矿产争夺日益加剧。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阿根廷、秘鲁、刚果(金)等中资企业投资较为集中的资源国通过加税、外汇管制、进出口管理等手段,加强本土资源保护。这些因素都加大了中资企业海外获得资源权益的难度,不利于中国资源能源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矿业资本市场建设有待与国际进一步接轨,需进一步扩容培育更多矿业上市公司。应当说,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全球第一、外汇储备规模全球第一、A股市值全球第二、债券市场规模全球第二,有能力为矿业发展、为保障中国的资源安全赋能。矿业具有周期长、投资大、回报高的特点,适合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建立矿业资本市场保障矿业有持续的资本发展壮大,中国资本市场30年间培育了120多家礦业上市公司,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直接融资比例还有30%左右的成长空间。上市矿业公司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矿业投资贸易合作、保障国家能源资源供应安全的主力军。2022年10家上市公司进入全球矿业50强,以上市公司为主的矿业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和金额持续增长,是保障中国能源资源海外权益的主力和中国矿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流力量。
据笔者统计,我国A股矿业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2016年以前上市,截至2022年底,128家公司的总市值为4.32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5.09%,超九成的公司实现盈利,近六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三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是中国的核心资产,给投资者带来可观回报。对于关注矿业领域的投资者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业资本市场中缺少勘查资本市场、上市矿业企业增长数量不多、金融产品还不够丰富,尤其是指数类投资产品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全球能源资源消费重心东移,但主要定价基准仍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掌握。全球能源和大宗矿产品交易基本形成“东方交易、西方定价、美元计价、期货基准”的格局,国际化程度是期货市场成为定价中心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全球能源资源消费中心逐渐由欧美转向亚洲,中印两国能源进口已超过欧美。2000—2020年,中国的能源进口额增加12倍,金属矿产进口额增长56.4倍。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和资源进口、消费国,我国仍须提升矿产品定价能力。我国矿产品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成交量屡创新高。我国通过发展和规范矿业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组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建立国际贸易聚集区等举措,不断提高大宗商品议价能力,但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加强期货市场国际化建设是增强能源资源定价权的必由之路,提高定价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矿产品贸易和投资为载体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待加强。2020年以来,国际矿产品价格大幅震荡,增加了我国资源能源进口成本。比如,尽管2021年我国油气和铁矿石进口量低于上一年,但进口总额增长45%,表明这两种产品的成本大幅上升了。从另一个角度说,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能源和主要矿产品进口额占外汇储备的比例快速上涨,从2005年的8.9%增加至2021年的18.7%,成为消耗我国外汇的重要领域,资源风险向金融风险传导。
这表明,通过人民币国际化降低矿业风险向金融风险的传导日益迫切,而且也有了一定的现实基础。2022年“石油美元”受到“卢布天然气”挑战,矿产品货币结算体系呈现多元化,人民币在SDR中的比例上升至12.28%,多国增加人民币储备份额。中国矿业企业探索用人民币结算铁矿石、石油取得一定成效,逐渐提升人民币结算比例,“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等国际平台的搭建,为人民币矿产品贸易结算奠定了基础。对主要资源国的人民币结算研究和战略实施是人民币国际化、保障国家矿业金融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2023年以来,我国分别与巴西、阿根廷、沙特、伊朗等国开展了人民币结算,为矿产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重要基础,有利于中国资源安全与金融安全。
ESG评级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矿业企业国际投融资进程的重要因素,需加快补齐短板。ESG是投资机构对潜在投资对象进行正向筛选和负面剔除的重要依据,ESG评级已成为影响中国矿业企业海外运营的重要因素。安永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采矿和金属企业普遍视ESG为未来一年中所面临的首要风险。目前,ESG评级标准话语权由欧美掌控,我国ESG话语权明显不足。欧美评级机构对中国矿业企业评级普遍较低,纳入美国明晟ESG评级的44家中国矿业上市公司中,有68%处在落后级,2022年评级为A的企业只有洛阳钼业一家。以紫金矿业为代表的龙头公司开始高度重视ESG,2022年MSCI评级从CCC晋升至B,国内万得ESG评级为A。中国矿业企业需重视ESG治理水平,中国的评级机构要发出“中国声音”,促进中国评级标准与国际标准相融合,降低企业在国际投融资合作中的风险和融资成本,提升融资能力。
矿业金融助力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强化所谓“中国威胁论”、采取诸如技术出口禁令等种种措施限制中国发展的背景之下,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矿业产业安全,通过矿业金融提升中国矿业安全水平,这对总体国家安全也至关重要。
提升矿业上市企业直接融资能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矿业金融顶层设计,出台推动矿业金融发展的意见和具体措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在中国金融改革力度加大背景下,应加大矿业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提升矿业企业自身经营能力,提高资本认可和关注度,提升融资能力。金融机构为优质企业和优质项目提供长周期贷款,通过资本市场并购培育中国的跨国大型矿业集团,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国家资源保障能力。提升国有资本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的控制力和引导力,同时发挥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灵活性作用,通过金融手段和市场化机制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提升企业风险控制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战略性矿产风险勘查融资试点,激发矿业市场的活力。地质勘查是劳动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际资本流动的数量和速度都在显著增加,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缺失,制约了中国矿业投融资。探索在创业板、北交所开展战略性矿产风险勘查融资试点,有助于培育有潜力的中小型矿业公司,有利于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有序进入勘查领域的平台,充分激发中国矿业市场的活力,推动中国风险资本参与战略性矿产风险勘查,提升中国矿业的储备能力。
积极培育我國期货市场,推出我国优势矿种相关期货产品。我国优势矿产中,锡等期货已于2015年3月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钨正在进行品种合约设计工作。商品期货应满足现货市场规模大、质量及产品规格易标准化、易储存运输和价格波动频繁四大基本条件。经研判,稀土、锑、石墨品种不易标准化,磷不易存储运输,镓、锗、铟市场规模不足,钛、萤石、钼可作为期货品种,成为我国优势矿产品贸易的定价基准。应加大矿产品期货海外交割仓库选址研究,推进期货国际化。
探索“X矿产品—人民币”模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受“天然气卢布”启示,探索“X矿产品—人民币”模式,对未来中国矿产品贸易量进行需求预测,结合国家相关规划,研判未来矿业对外投资趋势,包括分矿种和分区域研究;探索矿业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模式,包括期货和现货市场计价结算模式、产业链合作模式、区域一体化模式、人民币回流模式。
定期发布矿业主题指数,打造指数投资产品。矿业主题指数能够综合反映中国矿业资本市场的概貌和动态运行状况,综合反映资本市场对中国矿业上市公司的关注度、投资意愿和变化趋势。打造矿业相关指数投资产品,可向资本市场推出优质矿业投资标的,促进矿业与金融高度融合。
推进ESG评级,促进矿业绿色发展。建立并推广符合我国发展利益的“中国矿业企业ESG信息披露标准”,为我国矿业企业提供权威的ESG信息披露操作方案和规则指引,促进矿业绿色发展。定期发布“中国矿业上市公司ESG评级报告”,为矿业企业全面审视自身的ESG治理水平提供横向可比的参照对象,便于企业找到差距、精准应对,强化自身ESG建设水平。研发“中国矿业ESG指数产品”,引导资本关注矿业,助力本土矿业企业发展壮大,促进矿业与金融融合,建立源自中国融合国际的矿业投资合作的理念、规则、标准。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矿业金融研究所,其中阴秀琦系矿业金融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孙 爽
9766392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