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推光大银行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2023-10-02杨兵兵
杨兵兵
Financial Technology Boosts China Everbright
Bank to Walk Along the Road of Chinese Finance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实施的起步之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不断提速,社会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商业银行业而言,以金融科技手段加速自身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适应数字经济变革的必由之路,通过数字化转型不断刷新和重塑自身服务业态、发展理念、运营模式等方面的认知,借力金融科技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核心,肩负着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明确了金融工作的政治方向和发展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价值取向,确立了金融工作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宗旨;坚持提升金融专业化水平,决定了金融工作的服务能力;坚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深化了金融工作的发力方向和服务重点;坚持把管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明确了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
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政治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必须从政治高度认识和推进金融工作,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中国特色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服务国家高质量、高水平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做好金融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新中国金融事业由弱变强、蓬勃健康发展,根本在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于坚定不移地落实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把讲政治放在金融工作的首位,完善党管金融的体制机制,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各项大政方针和宏观调控政策。另一方面,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的形势下,实现变局之中开新局、危机之中寻先机,保持经济环境平稳健康,更要发挥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始终确保金融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着力健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全行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商业银行应在把握国家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以金融力量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守牢金融风险底线。
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人民性
坚持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就是要把金融服务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突出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根本在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金融发展依靠人民,金融发展为了人民。一方面,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金融力量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实际行动践行“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金融为民”理念,想群众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金融工作的根本标准,用金融工作的实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赢得人心。另一方面,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引领”来设计金融产品和提供金融服务,有效增强金融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增加人民群众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只有坚持金融为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才能拓宽金融事业的源头活水,推动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從“坚持人民至上”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在“为了谁、依靠谁”上时刻保持立场坚定,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要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完善普惠金融、消费金融、绿色金融、财富管理等与人民利益和幸福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体系,统筹做好产品创新、流程优化和场景融合,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覆盖率,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助力人民幸福作为金融工作的价值坐标和行动遵循。
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专业性
新征程上,商业银行将面对更多两难、多难问题,特别是金融领域中的诸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且与国内外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特征体现为金融工作的专业性。一方面,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确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协商共议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提升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从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高质量服务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商业银行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适应国内外诸多复杂形势,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培养、选拔、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精通金融工作的干部队伍,以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中国特色金融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高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一方面,加强战略引领、政策引领、科技引领,着力增强授信政策的适配性、精准性和便捷性,贯彻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要求和實体经济需求,不断扩大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贸易金融业务占比,持续调优资产结构,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强化风险闭环管理,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加快风险管理数字化、集约化转型,夯实风险数据模型基础,有效推动风险计量精准化、管理手段智能化、管理流程自动化、管理架构集约化,不断提升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机制的运行质效,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
尽管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金融企业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在实现规模快速增长、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形势下,创新引领力、国际竞争力与世界一流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风险管控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从根本上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
金融科技赋能,助推光大银行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光大银行积极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监管机构要求,坚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深化创新意识、强化服务意识,聚焦业务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用创新思路、科学方法和科技手段破解难题,把为人民提供高质量数字化金融服务作为重要任务。
当前,光大银行正在大力提升金融科技能力,加速推进全行数字化转型,以实际行动融入数字经济、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践行金融“国家队”职责,把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数字化金融服务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持续强化金融科技的支撑作用
光大银行金融科技工作以全行战略为指引,助力推动数字化转型,为经营发展提供创新引擎,坚持科技赋能和敏捷导向,为各项业务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
一是将数字化转型与国家政策部署、全行业务发展有机融合,系统谋划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及效能管理评价体系,落实关键业务和关键项目,不断发现和填补数字洼地,以点带面推动全行数字化转型稳步实施。
二是以科技规划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协同推进业务中台、新一代核心系统、新一代零售信贷平台、开放银行、资金平台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级共享能力,不断提升赋能业务、服务客户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不断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分布式、物联网、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技术研究、探索和规模化应用,持续提高创新技术对业务赋能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不断提升项目实施及自主研发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加速推进业务系统全面云化,扩大全栈云平台规模,支持重要系统自主可控改造和向分布式转型,丰富云上服务内容,加强资源计量,持续提升科技敏捷响应和安全运营能力。
五是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思维,优化科技派驻、总行部门间及总分行间业务与科技岗位双向交流机制,深化需求受理机制,加强科技经理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提高需求沟通、挖掘与确认效率,全面提升应用系统建设质量,高效赋能业务转型发展。
不断发挥数据的生产要素作用
经过多年积累,光大银行集聚了大量优质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是银行的重要资产,也是国家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银行的数据治理、数据应用和数据共享应当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并不断深化,助推全社会数据资源良性循环。
一是持续提高数据质量,夯实“基石”工程,提升源头数据的规范性,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深化“灯塔”工程,提升指标数据的精确性,提供准确的加工数据;建立“监测+考评”的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在制度层面确保数据质量。
二是全面推进数据平台和数据中台建设,着力构建数据中台运营体系和服务体系,分板块精准赋能业务发展,主动服务连接“业务—数据—科技”,实现数据资产的价值流动和价值创造;通过不断加强数据资产管理,建立数据资产全景和估值体系,持续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流通生态体系、授信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场景和业务。
三是尝试在宏观政策、市场条件允许以及监管部门指导下,充分利用银行的公信力和专业性,从数据资产登记、评价、评估等方面,作为数据服务商为数据提供方和数据需求方提供数据资产评价体系及数据资产估值等服务,促进全社会数据资产可量化、可定价、可交易,共同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持续提升数据资产的价值创造能力。
四是积极推进全行数据文化建设,深化数据分析师培训培养体系,逐层筛选数据分析人才,建设数据分析人才梯队,提升企业级数据的应用和分析能力。
继续增强场景金融的平台作用
光大银行积极推进“场景+金融”服务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需要,全力推动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场景金融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一是充分借助科技手段,打造场景服务新模式,让金融与衣、食、住、行等客户消费场景更加紧密融合,通过将缴费、支付、理财、贷款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深度融入G端、B端、C端相关场景,建设全客户、全渠道、全领域、全场景、全服务数字金融生态体系,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高质高效服务实体经济。
二是充分利用场景金融中的交易流、资金流和数据流,构建关键数据分析模型,为有限资源的精准投放和收益获取提供研判依据,并据此打造能够灵活组装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同时注意降低场景金融运营成本,定期开展场景金融运营效果的量化分析评估。
充分发挥数智风险管控的作用
数字经济时代到来以及数字化转型逐步深入,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效果的同时,也为银行的风险管理,尤其是科技风险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光大银行基于全面性、均衡性、贯穿性等主要原则,统筹开展科技风险管理相关组织架构、支撑保障、文化及人才体系建设并持续优化。
一是运用智能风险管控策略,着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合理利用自动化、智能化信息系统,建立适合的风险识别、监测、处置机制和流程。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进一步扩大中小微、偏远及乡村地区客户群体的覆盖范围,以不断提高的数智化风控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
二是通过不断完善反洗钱、反欺诈平台和技术,构建全流程、全客群、全渠道的穿透式风险管控体系,开展账户级、交易级风险预警及处置,切实保护客户交易和资金安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和社会安定。
三是充分认识并持续关注传统的运营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数据风险以及新增派生的模型风险、场景风险和科技伦理风险,有效应对上述科技风险对以往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产生机制带来的改变等新变化和新挑战,不断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强化风险管控机制、筑牢风险管控底板,确保业务连续和风险可控,为业务發展和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形成新的跨行业、跨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光大银行主动寻找和挖掘产业结构切入点,以为价值链上下游客户创造价值为目标,将金融服务嵌入价值链各个环节,由流程驱动决策向数据驱动决策转型,为客户提供精准、敏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充分履行社会责任。
一是我国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企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帮助科技创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融资规模、融资产品、服务机制等方面提供特色化服务,在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匹配的金融支持,以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关键科技能力。
二是随着政府部门和全社会数字化建设水平的逐步提升,在为存量客户提供更加高质、高效金融服务的同时,不断提升平台化、场景化、大数据获得客户、服务客户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进而提升社会资源的运转效率,促进良性循环。
三是运用科技手段降低服务成本、延伸服务触角、弥合数字鸿沟,进一步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完善用户体验,让更多的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享受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努力践行“金融为民”。
光大银行将坚持以金融科技为生产工具,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为支撑,积极推进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开展重点科技项目建设,推进数据治理和数据资产价值创造,夯实科技基础、确保安全运营、加强科技风险管控、全面赋能业务发展,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贡献光大力量。
责任编辑:孙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