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2023-10-02强雪梅

今天 2023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文情境

强雪梅

(白银市白银区唐道实验学校 甘肃 白银 730900)

语文是引领学生认知能力提升、健全人格塑造的工具,其教与学过程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不仅是对学生身心特性的切实遵从,且是锤炼学生品质、锻造学生意志、丰富学生体验、促进学生发展的坚实保证。而且,通过以语文教学为载体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刺激,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也会得到切实调动,这不仅是提升语文教学实效的关键途径,更是化解学生认知困惑的重要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因很多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启蒙期、能力塑造期,以致其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可适度消除学生认知旅途中的心理落差、不良情绪,来帮助其客观审视自身认知现状,并积极探寻改进对策,以确保其认知潜能的深度开掘、综合素养的全面培育。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其价值与意义也是十分深远的。因此,教师在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与途径时,应以深度解析教材内容、深入分析学生现状为参考,在科学选用各类教育资源、教学素材的基础上,对学生提供深层次、全方位指引,让学生在系统化、针对性、多样化教学指导方式的驱动下,彼此研讨、交流分享、协作探究,逐步消除内心认知困惑,全面增强自身认知能力,以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而提供持久支持,来助推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锻造。

1.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理论支撑

在全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为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指明了方向。而且,在教育部所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其更是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理论支撑。由此可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融通至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既是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目标得以达成的必然选择,更是拓宽语文外沿,且彰显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特性的核心。同时,在学科特性上,小学语文中蕴含了大量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文、寓言、故事等,其不仅可于潜移默化、无声无息中对学生给予心理的慰藉、浸润、感染,而且更利于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心理状态的培植。此外,在身心特性上,小学阶段的很多学生正处于道德品质、思维品质、个性品质、身心发展的奠基期,其不仅个性特性、认知差异比较显著,且在挫折抵抗能力、顽强拼搏精神、积极上进意识等发展领域,有着迫切诉求,这也更加说明了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至语文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的必要性。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语文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显著优势,使得其渗透策略的选取,不仅应多兼顾不同学生的身心特性,且应注重方式与手段的灵活性、多样性。因此,教师在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来落实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时,应从资源开发、情境创设、活动构建等视角出发,为学生提供多元支撑、多方引领。让学生在系统、深入、科学、高效的心理健康渗透项目刺激下,逐步获得健康身心状态的培植,为其健全人格与完备意识逐步形成搭建平台。

2.1 注重挖掘教材资源,滋补学生心灵迷茫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很多课文,大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其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资源保障,更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铺垫。因此,教师在借助语文教学来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时,应以深度解析教材内容、切实了解学生认知现状为侧重点,使所选用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素材,无限契合课堂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发展诉求,以此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刺激,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与深度体验中,慢慢获得健康心理状态的培育,逐步消除内心困惑与迷茫,以达到滋补学生心灵的育人目标。同时,对教材中所选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应从多维时空、纵深领域出发进行审视与考量,来确保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学生在阅读、感悟、体味中获得认知蜕变,实现健康心理的培育而奠基。例如,在《豆荚里的五粒豆》阅读指导中,可以课文中所蕴含的积极生活态度和正确价值取向为引领,组织学生在反复阅读、深入解析“豌豆花那貌似单薄、清纯、不经意间的一抹绿”中,体悟其在照亮小姑娘心中“黑暗”中的价值。还可从小姑娘在“豌豆花园”的陪伴下对生活充满希望、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生活、生命等角度出发,对课文的诸多细节描写进行解读,指引学生在课文朴素的文字、简单的叙述、清爽的故事中,认识小姑娘看到阳光后的惊喜中所折射出的对生活的无限希望,于无声无息中渗透对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困难、挫折、绝境等积极乐观态度培育,达到滋补学生心灵、育人先育心的教学目标。

2.2 做好课堂情境创设,激发学生认知自信

和谐、愉悦、鲜活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可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等起到极为重要的浸润与感染作用,其不仅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更是丰盈学生精神生命、培植学生正向心理品质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时,应以灵活借用、适度重组各类生活资源、社会现象、媒介素材等为铺垫,且将其与具体教学内容深度衔接起来,来落实对充满正能量、释放亲和力的课堂情境构建。让学生在情境刺激下,重审自身心理现状、重塑健康心理,逐步走出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自卑、迷茫、失望、困惑,扫清内心深处的心理“阴霾”。而且,通过情境感召与启发,学生也会在慢慢摸索中重拾自信、重设心境、重新起航,进而逐步掌握一些更为科学、精准的心理问题化解方法与技巧,以积极、主动、向上的心态投身至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此外,为了使情境的作用得以最大化,教师还应在语文阅读、写作、表达等各视角,多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诉求,且对其进行深层次启发与引导,鼓励与肯定、赏识与激发,让学生在心情愉悦、自然无痕的认知体验中自由畅想、分享互动,以切实锻造其精神生命,来提升语文教学之实效。例如,可通过对媒介视频、图画、音乐等利用,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中认识牛的“小”和鹅的“大”;周恩来的爱国情怀;盘古的博大胸襟,精卫的意志坚决和不畏艰难等。或通过情境感染,促使学生深入把握所读课文的内涵与意境,获得内心的充盈、丰富、愉悦,以确保学生认知自信的慢慢建立,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而拓宽渠道。

2.3 设计丰富教学活动,培植学生优秀品质

在切实兼顾不同学生认知差异、身心特性、发展诉求等基础上,致力于对开放性、丰富性的教学活动构建,则不仅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与精神世界重构的重要保障,且对于学生主动悦纳他人、彼此深度交流、互相学习借鉴的意识形成,也有着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应以活动为支撑,多在课堂中设计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研讨话题,或学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切实增强语文课堂的感染力,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搭建平台。而在学生彼此间的深度研讨中,其自会获得更多积极的心理暗示,且掌握更为科学的内心困惑化解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形式也会更加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例如,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哲理解析中,可以现实生活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问题为引,让学生从不同维度、多元视角去理解、去琢磨、去内化,激发其表达欲望,使语文教学中或浮于表面、或潜于深处的“心理因子”得以切实借用,来促进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培育。此外,还可通过角色扮演、课文改编、话剧创编、生活调研等途径,让学生在《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阅读中学会换位思考;在《方帽子店》解析中懂得要善于思考、善于改变自己,以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更好地生存;在《漏》的感悟中明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的道理。或结合具体课文,引入微视频《猪、羊和奶牛》、《难产的金锅》等小故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论是语文学习,还是现实生活中,只有善于换位思考,才能体会到对方的处境;做人不要耍小聪明,不要忘了还有一句“聪明反被聪明误,贪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以通过对各项活动的刺激,培植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与良好心理品质,将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推向全新高度。

结论

总之,语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工具,其教与学过程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不仅是对新课标思想与理念的深度贯彻,更是凸显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必然途径。特别是在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素材等作用下,学生的心理困惑、思想局限等势必会逐步化解,这既是凸显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延展性的支撑与保障,更会对不同学生的一些不良心理动向提供适度干预与科学调控。因此,教师在借助小学语文教学来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时,应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学情、教材等开展系统化、深层次剖析,在此基础上变革教学模式、拓宽育人渠道。让学生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正面感召、浸润、洗礼,于潜移默化、无声无息中凸显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以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辐射,促进学生语文认知能力与健康心理品质的双重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课文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背课文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