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多元互补与一体发展的历史意涵
2023-10-01王建新
中华民族从一个历史上多元互补的松散整体,发展为当今高度一体化的共同体大家庭,曲折而严酷的历史经历使这个民族大家庭成员的自觉意识不断加强,内部团结也日趋巩固。但是,历史上的多元互补与近代以来不断加强的一体发展,二者之间辩证关系仍需要从共同体形成和演进的历史经验去论证拓展。在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运作中,进一步提升全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一体发展的现实必要性的认识。
一、史前人类的生存智慧
多元互补是史前人类作为地球生物种群生存的必要条件。从地质年代看,我们生存的地球已形成四十多亿年。从原始生物到哺乳动物的进化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漫长时期,而人类种群则产生于距今约200-180万年的新生代晚期。在人类种群形成和发展至今的岁月里,地球气候环境发生了多次被称为冰河期的巨大变化。在冰盛期,大部分地球表面被冰层覆盖,气温下降使得大多数物种难以生存。而在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生活的人类群体,或难以适应寒冷气候逐渐灭绝,或向低纬度及低海拔且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相对温暖的地区迁徙。
史前人类研究表明,在距今约两万年的最近一次冰盛期结束后,残存于非洲相对温暖地区、熬过严寒的人类群体开始向水草植被渐丰的北方迁徙。其中,渡過地中海向欧洲高纬度地区迁徙扩散的群体是较为耐寒、处于旧石器早期的尼安德特人,他们是欧洲人群的祖先;而另一支被称为丹尼索瓦人的群体则向东方迁徙,逐渐适应高海拔及较低纬度地区的自然环境,成为东方人群的始祖。虽然,这两支史前人类群体在之后的历史演进中逐渐消失,但被认为是他们后裔的诸多人类群体却在世界各地繁衍,在适应地球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为丰富多彩的地球文明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随着丹尼索瓦人遗骨在青藏高原腹地的科学发现,中国史前人类与世界人类群体迁徙发展动态的关联性也被进一步证实,而三星堆文明的发现则是史前东西方人类文明多元交融发展的具体例证。中国考古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利用众多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出土的各类石器陶器等文物说明,中国史前人类群体在适应其生存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过程中,逐渐造就了六大文化区以及文化区内不断变化发展的不同文化类型和亚类型。中国考古研究证实了一个规律,即中华民族各群体是在适应国内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而生存繁衍,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元互补也是史前时期中华民族各群体生活实践和生存智慧的体现。
二、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基因
从远古至近代以前,中国各民族群体互动交流的历史经验使他们的民族记忆中具有了一体发展的历史基因。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民族走廊理论说明,中国各民族群体在各自文化区内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持续通过西北走廊、藏彝走廊及南岭走廊等三条文化大通道交流交往。在努力获取外部资源,促进自身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形成相互依赖的兄弟情谊,在群体记忆的深层根植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
首先,西北走廊是北方游牧部落与中原王朝政治军事争夺的大通道。远在先秦,萨卡、大夏、月氏等各部落翻越葱岭,在天山及河西一带与中原王朝互动拉锯。进入秦汉,逐渐强盛的匈奴部落沿西北走廊向东南突进,与中原王朝展开了长达数百年的军事争夺。魏晋南北朝时,东胡部落势力兴起,在西北走廊东部与中原王朝形成拉锯态势。唐朝以后,与中原王朝军事拉锯的主角依次成为北亚高原的突厥、回鹘、女真、蒙古等部落群体,直至清朝统一中国。其次,在藏彝走廊一线,从远古的氐羌部落,到中古的吐蕃王国,都在与中原互动拉锯中获取到生存发展的机会。再者,南岭走廊为中原民族与南方各民族群体互动交流提供了物理条件,古代中原徐地及楚地居民向南迁徙,又沿南岭山脉向西移动,逐渐与当地居民互动交融形成近现代以来的数十个少数民族群体。
中华民族各群体历史上的互动交流,还体现于跨区域婚姻的血缘交融和平等互利的经济交往。汉代王昭君北嫁匈奴、唐朝文成公主南嫁吐蕃松赞干布、清廷香妃远嫁西域王公等王朝贵族间的姻缘佳话,都说明中原民族与周边民族群体血脉相连。同时,西北走廊的玉石古道、藏彝走廊的茶马古道、南岭走廊的香料古道,以及北方游牧部落与中原农耕民族的互惠贸易等又告诉我们,中国境内各民族群体是通过一个相互依存的庞大贸易链去获取和共享各自需要的生存资源。这些事例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即所有通过民族走廊互动交流的民族群体,在与中原王朝数千年政治军事拉锯和经济文化交往的历史过程中,无一例外、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于各民族互动交融的历史经验,其历史记忆则作为各民族群体的遗传基因世代相传。
三、共同体发展的历史使命
近代至民国,中华民族一体发展成为各民族群体推进社会发展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基本需要,也是反抗殖民侵略、自强救亡运动激发出的文化自觉结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不断升级,逼迫清朝政府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大片领土被割让,财富大量外流。殖民压迫和经济崩溃激发了中国各民族群体团结抗争的文化自觉,成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走向共和制的巨大推动力。这一时期,国内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及中华文明论思想像雨后春笋般发芽成长,快速成长的共同体建构意识又进一步推进了救亡图存运动。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国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步入更高阶段共同体建设的新起点。各族人民从不同层次的社会经济条件出发,经过努力奋斗,逐步走上了平等互助、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随着我国政治法律制度和经济文化建设的突飞猛进,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形象及话语权不断提升。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维护自身利益、谋求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决策。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大家庭开始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前所未有的大挑战。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空前复杂,危机无处不在。在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一贯通行的国际政治社会里,我们需要持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用实力维系且提升国家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而在国内各民族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现代化实践中,则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以科学合理的姿态应对各种已然存在和将要到来的困难及危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已经进入了决定性的历史时期,国家的兴亡及各民族人民的现代化发展取决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繁荣昌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成为国民义不容辞的义务。
中华民族各群体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多元互补是我们的祖先在史前时代所采取的生存策略。它也是中国各民族群体适应各地自然环境,合理获取生存资源的生活智慧。同时,在长期军事政治拉锯和经济文化互动交流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群体的历史记忆中又根植了相互协作、交融共生的一体发展基因。在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潮流中,面对内外危机,这种基因迅速成长为一种文化自觉,成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思想动力。
在国际政治局势瞬息万变的当今世界,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华民族各群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作为文化自在的人类群体,中国各民族群体努力适应各自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创造出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作为文化自觉的人类群体,他们又交融共生,团结一致,为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发展而奉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简介:王建新,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兰州,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