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意识的策略
2023-09-30刘锦弥
刘锦弥
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也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的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角色游戏中的角色意识是指幼儿能够较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动作是在扮演一定的角色,是“角色认识”的进一步发展结果。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所使用的角色大多是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或物,极少有幼儿自己凭空创造出角色。这说明幼儿的游戏内容是源于生活的,是幼儿对直接或间接经历的人或事经过加工、理解后作出的一种积极反应。
在幼儿园里,经常可以见到幼儿玩娃娃家、商店、医院、美发店等主题的角色游戏。这些从小班就开始玩的主题,等他们到了大班后玩兴就明显减弱了,更多地会把自己新获得的经验融入角色游戏,从而生成一些新的角色游戏主题,如奥特曼、夜市摆摊、花店、飘色巡游等,但可能会因幼儿生活经验有限及角色意识不足,无法深度开展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对扮演角色的认识与意识,直接影响着角色游戏开展的深入程度。如果幼儿对角色认识不深入,开展的角色游戏就犹如“无源之水”般枯燥、单调,也无法深入推进游戏情节发展,甚至会陷入简单的模仿与重复,难以实现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因此加深幼儿对角色的理解、提升幼儿的角色意识,是助推角色游戏深度开展的关键。
一、主题活动丰富经验策略
1.捕捉新角色游戏主题,帮助幼儿理解角色的意义
大班的幼儿有着更强的模仿能力与游戏能力,也更多地将日常中的所见所闻融入游戏中,并能进行有意识的角色分工与扮演,从而开展新的角色游戏。
农历“四月八”沙溪的圣狮村会举行民间艺术巡游活动,许多家长都会带幼儿去“出高兴”(参与巡游活动)。幼儿回园后就自发地在角色游戏区里玩起了巡游的角色游戏。几个爱美的女孩子扮演巡游队伍中的飘色人物。她们在角色材料区里找到一些丝巾、碎布、发夹、头饰等进行装扮,然后坐在一辆小三轮车里假装巡游。教师观察到了这是一个新的角色游戏主题,有很大的本土文化的教育价值。但巡游活动一年只有一次,而且并不是全部的幼儿都有所了解,幼儿对于巡游的经验是有限的,对巡游队伍中每个角色人物的认识不多,对民间艺术巡游的本土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等也不了解,在角色游戏中只能通过表面直观的感知,进行简单的模仿与重复。因此教师根据幼儿角色游戏的兴趣点、游戏的价值判断及幼儿园课程的目标等,形成系列的主题活动,利用谈话、图片、视频、绘本等不断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更深入理解巡游中各角色的意义与角色分工,在背后推进幼儿新角色游戏的开展。
2.晨谈引发幼儿游戏兴趣,提升幼儿角色意识
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以合作游戏居多,会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计划和组织,活动有分工,角色互补。为提升幼儿对新形成的角色游戏的兴趣,帮助他们不断理解各角色的意义和任务,并引导他们进一步做好游戏的计划与分工,积极发现游戏中的问题,教师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幼儿的新游戏,在每天的晨谈时要与幼儿聊聊他们正在开展的角色游戏,引发更多幼儿对这个新角色游戏的兴趣。可以让幼儿提出自己在角色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疑问。
第一次的飘色游戏只有几名女孩子在玩,教师在晨谈时通过视频与全班的孩子分享了那几名女孩子的游戏,也让她们向大家分享了游戏感受。这样一个简单的分享,激发了更多的幼儿关于飘色巡游的记忆和经验。随后,教师借助一些图片、视频,让幼儿认识飘色包括色芯、推色柜的人,巡游中除了飘队还有花篮队、醒狮队等。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幼儿再做角色计划分工就更清楚了,加入游戏的孩子也更多了,而且分工更明确。
3.以问题驱动丰富经验,增强幼儿角色意识
只有幼儿的角色意识增强了,他们才能更积极地交流与游戏有关的主题、情节、角色扮演等,并在游戏时实现想象的转换。因此教师要善于收集游戏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以此丰富经验,深入认识角色,助推游戏发展。
飘色巡游游戏中,教师观察发现幼儿进行人物装扮时,衣服是比较简单的,随意地将一些丝巾、彩带等披在身上就开始玩了。为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教师利用集体学习与区域活动的时间让幼儿阅读了《八仙过海》《西游记》等民间故事,让他们充分了解各种古代人物的形象与故事发生的背景、情节等。随后引导幼儿在美工区进行人物绘画与创作,在木工区进行色柜的制作等。渐渐地,幼儿开始关注到古代人物的衣服和现代是不一样的,就会自主地了解古代衣服的特点。
随着幼儿越来越了解故事人物角色,他们对扮演与造型的要求也更高了。这时,出现了不会使用针线的问题,他们或回家跟妈妈学习使用针线,或用夹子代替针线,或请老师教他们使用幼儿园里的缝纫机等。在问题驱动下,幼儿学会了使用针线,制作的衣服更形象,角色意识也更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的助推,使幼儿的游戏经验日益丰富,表征能力也不断增强,他们在角色游戏中的再现与创造力更强。
4.及时评价梳理游戏经验,强化幼儿角色意识
在每次游戏结束后,教师都要及时帮助幼儿梳理游戏经验,让幼儿在尝试角色游戏——初步感知角色——自我认识评价——梳理游戏经验——理解角色、再次游戏的不断循环过程中,更好地认识游戏的每个角色。
飘色巡游的角色游戏中,幼儿最初只是简单知道自己要扮演色芯,随着游戏的不断推进,她们对巡游的经验也更加丰富了,于是加入了推色柜的人、花篮队等,还能根据游戏的需要,对谁负责为色芯化妆、谁负责制作衣服、谁负责色柜的装饰等,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幼儿经验不断丰富,游戏中的角色意识也更强了。
二、環境暗示助推策略
环境是幼儿无声的老师。《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教师要用好环境与材料这位无声的教师。
1.游戏环境的暗示作用
当出现了新的角色游戏主题时,教师就要让班级环境蕴含丰富的新主题游戏信息,通过环境的暗示,加深幼儿的角色意识。一个与幼儿游戏主题相适应的环境,能让幼儿时刻浸润在游戏的环境中,不断地刺激各种感官,从而更好地理解各种角色。为加深幼儿的飘色巡游角色意识,教师可在角色游戏区的墙面展示师生共同创作的各种古代故事人物。有了环境的支持,幼儿就能更生动直观地感受角色人物的特点,并在游戏扮演中模仿。
2.游戏材料的支持作用
幼儿关注什么、思考什么、探究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提供给他的材料的影响。当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提供了一些日常以外的材料时,幼儿就会把新材料与游戏主题联系起来。虽然大班的幼儿有着较强的以物代物能力,但如果没有相关的材料投放,幼儿在新游戏中的各种角色也是无法继续开展下去的。开展飘色巡游游戏时,教师要在区域中提供更多的丝巾、布、夹子等材料,才有可能更多地引发幼儿扮演古代人物的意识与行为。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替代色柜的材料,有了材料的支持,幼儿的游戏才有可能不断深入发展。
三、家园合力支持策略
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提升幼儿角色游戏中的角色意识,除了教师助力,还需要携手家长,共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请家长开展有目的的亲子研学,带着孩子到不同的地方参观学习,更好地感受生活。还可以根据幼儿游戏与学习的需要,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做助教。如:请参与过飘色巡游的家长到幼儿园,为孩子们介绍人物是怎样装扮的,巡游时要注意什么等。家长的专业讲解不但给孩子传递了正确的认知,也更能吸引孩子,让他们的角色意识更强。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角色意识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只有通过多样形式不断丰富幼儿的经验,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每个角色的意义与作用,从而在角色游戏时进行再现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