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欲求精进先读书

2023-09-30高玉波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忠信好学孔子

高玉波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自古至今,流传着太多刻苦读书终有所成的经典故事:孔子晚年读《周易》而至“韦编三绝”,可见其勤;宋濂少时虽家贫,却通过借书、抄书而遍观群书,最终位列公卿,成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曾国藩少时“比贼笨”,却凭借苦读成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这些人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历史,了解古人的讀书经历,借鉴古人的读书经验,在阅读中成长。

古文赏读

【甲】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①。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②,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⑥洪仲,洪仲深让⑦之而不为报⑧。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⑨,唯傅修期耳。”

(节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觉:察觉。②审问:详细探究。审:详细。问:探讨,研究。③稽:考证,考核。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都在七十二贤之中。⑥请:请教。⑦让:责备。⑧报:答复。⑨露布:古代不封口的诏书或奏章。

素养提升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犹当博学审问 (2)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3)寻复南奔 (4)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2)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4. 【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简析两文是如何诠释这个道理的。

参考译文

【甲】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一个人如果独自学习而没有志趣相投的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薄,很难学有所成。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就会染上某些习气,自己却丝毫没有察觉。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雇佣)车马的盘缠,也仍要广博地学习并详细地探究,要(将自己的思想)与古人留下来的学问进行考证,以便知道这些学问对在哪里、错在哪里,这样差不多能掌握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既不出门去(拜师访友),又不读书,那么就像面壁一样,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像子羔、原宪那样德才兼备的人,对国家也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比不上我好学罢了。”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乙】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小时候跟随叔父傅洪仲和张幸从青州进入魏国,不久又投奔南方。傅永很有气魄和才干,勇气过人,能够手抓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傅洪仲,傅洪仲狠狠地责备他并且不帮他回信。傅永就发愤读书,广泛阅读经史书籍,兼有文韬武略。

皇上常常赞叹说:“上马能击退敌人,下马可以起草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参考答案

1.(1)仍然 (2)即使 (3)不久 (4)给

2.(1)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比不上我好学罢了。(2)傅永就发愤读书,广泛阅读经史书籍,兼有文韬武略。

3.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4.两文都讲述了读书很重要的道理(或“要重视读书的道理”)。【甲】文以议论为主,通过假设,表明不拜师访友、不博览群书、不严谨考证,即使像子羔、原宪那样有才能的人也会一事无成,并以孔子的话进一步证明读书很重要。【乙】文以记叙为主,通过傅永读书前后的变化,以及皇帝的赞叹,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大连市第三十七中学)

猜你喜欢

忠信好学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担心等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联墨双馨
十室之内,必有忠信
打好学文言文的基础(二)
打好学文言文的基础(一)
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