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3-09-29张鹏平
张鹏平
[内容提要]重庆是一个森林大市,森林康养给重庆的旅游产业带来了积极影响。本文查阅了与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相关的资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森林康养对重庆旅游业的意义,并用SWOT方法分析重庆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之上,对重庆森林康养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引言
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以及不规律的作息,导致我国亚健康群体的比例越来越高。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持续增长,死亡比例也越来越高。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由此可以推断,森林康养将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此同时,由于社会老龄化的加快,休闲康养旅游市场也必将迎来更多的客源。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另有相关调查显示,有56%左右的老年人优选森林养生法。放眼未来,森林康养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可观。
一 理论概述
(一)康养的概念
在我国,对于康养一词还有很多人感到陌生,并不是很了解,业界对此也没有太多明确的解释。通过知网查找文献可知,学术上刘丽勤只是提出了康养一词,但是并没有进行解释说明。从《生态康养论》这本书中了解到的康养是:第一,有良好的气候条件,第二,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第三,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第四,通过运动锻炼与医药结合进行的养生活动。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中,对康养的定义为健康加养生。
结合各方定义可以把康养概念总结为:康养是以大自然中生态环境的功效作为前提,让人们感到身心愉悦,从而使身体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
(二)森林康养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森林康养概念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森林康养最早起源于德国,后来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得到推广。其内涵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很多学者从自身研究角度对森林康养给出定义。森林康养的概念,在《玉屏山宣言》中首次提出,森林康养条件包含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注重生态中的饮食和森林文化特色的加强,需要有医药方面和健身运动方面相结合的休闲养生活动。邓三龙对森林康养的理解是围绕森林、健康运动和医疗进行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活动。吴后建认为,森林康养的概念,是指医学对人的影响更大。王赵和谢晓红对森林康养作出的定义是指在一个高质量的自然环境里开展高质量的健康活动。
因此,可以对森林康养初步定义:森林康养不仅需要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优美的森林景观,而且需要完善的休闲和医疗设施,其目的是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森林康养旅游的概念
森林康养旅游是森林旅游和康养旅游的结合。在我国第一届森林康养大会上表明,康养旅游是结合了森林资源里蕴含的极为丰富的功效来进行的一些对人们身体健康有利的活动,以养生保健性的度假方式为目的的旅游理念。由此看出森林康养旅游是以健康旅游为目标,把自然生态环境和中医药结合并运用于森林康养旅游中,然后结合森林康养中的服务设施进行的一种旅行活动。相比以前的森林旅游方式,现在的森林康养旅游方式更受游客的欢迎,游客更能对森林康养旅游景区产生重游心理,森林康养旅游发展更具持续性。从不同角度来看,针对不同的森林康养旅游需求者,康养产品也不同。而对于不同的森林地域来说,所具有的森林生态资源也是不同的,对此产生不同的康养功效。
二 重庆森林康养旅游的SWOT分析
(一)重庆森林康养旅游业的优势
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8℃;年日照时数 1000~1400 小时,日照百分率仅为25%~35%,为中国年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气候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雨量充沛,夜雨昼晴。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在70%~80%之间,据统计,重庆的夜雨量占到了全年总降水量的60%以上,夜雨后,空气更为凉爽清新,适宜人们进行各种户外活动。
重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400米,属于人体对整个自然界和大气压的变化感觉最好的位置。另外,重庆具有多个国家风景名胜区,适宜的海拔高度,极大提高了人体对气压、气温的舒适感。
截至2021年,重庆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54.5%。目前位居全国前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植被类型以及大面积次生林。因此,重庆加快了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重庆森林康养旅游业的劣势
首先,人才资源缺乏,对于开发森林康养旅游来说,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注重培养高质量人才,完善教育体系,建设森林康养旅游人才团队。
其次,从交通上来看,重庆因山地多的原因,各地区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因为交通的不便使得景点的可进入性较差,要么很多景区停车场少得可怜,游客排队很长时间才有停车位。要么有些景区存在没有停车场的情况。景区长期缺乏专人进行设施维护与管理。另外,景区内的一些重要基础性公共设施,包括交通道路、指示牌和标志、扶栏、垃圾箱、围栏等,外观变得非常破落、陈旧及混乱。如厕难、打电话难、洗浴难等尴尬现象普遍存在,旅游重点景区由于自身缺乏一套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对于出游旅客的最基本“食、住、行”的各项要求都难以达到充分性的满足,导致部分游客除了必须要花费的游览沿线景点的时间外,不愿意过多地进行停留。
最后,产品开发不足,森林康养基地功能分区上并不完善。根据森林康养基地评定原则以及不同基地的森林资源、自然条件,对森林康养基地进行分区。大致分为综合服务区、文化展示区、体验教育区、个性检测区、一般康养区、特色康养区等;按年龄或地域不同还可以增加野外拓展区、老人特色区等。
(三)重庆森林康养旅游业面临的机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人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加,带来的结果就是游客对国内旅游商品消费承受能力的不断增强,加上政府部门对国内旅游相关商品质量严格把关,秩序良好,促使市场需求日趋扩大。从我国历年的统计资料分析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与素质提高和国内外对旅游的巨大需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因此,现如今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较大,而具有健康、养生特色的重庆森林康养旅游业更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要积极主动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构建一个健全的养老、孝老、敬老等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制度保障体系和良好的经济社会基本生活服务环境,推进敬老医教健康养老有机结合。因此建设好森林康养体系也是一项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探索,自然教育的发展让受教育者能够与自然产生联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概念的提出,将会更有效地促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重庆森林康养旅游业面临的威胁
重庆有“山城”之称,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形崎岖,土层薄,生态环境脆弱。地表雨水渗漏强、暂时性位于大气环境中的土壤水分泌物含量高或亏缺严重、温度稳定性差、敏感性强、环境资源容量小,极易间接出现大量水土资源流失而直接形成耕地石漠化、抗灾抗害防御能力弱、植被因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不良遭受自然毁灭而难以正常恢复等一系列的因素,不利于旅游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影响我国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脆弱性和矿物质环境特征,出现了一系列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的问题。
三 重庆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路径
(一)开发特色化产品
重庆有极为丰富的各种资源。可以为重庆的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旅游产品。重庆的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如何发展得好并能够长期发展下去,是需要去挖掘并进行创意。每个游客对其康养旅游的需求是不一致的,为了满足其不同的需求。重庆要对森林自然资源和重庆独特的文化风情进行融合,活化为特色产业。重庆可以从三个点去挖掘康养文化创意,一是可以挖掘资源并组合;二是可以咨询一些康养专业人员的意见;三是可以从市场需求出发,开创新的领域。
(二)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目前,重庆由于缺少森林康养的专业人才,所以重庆的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步伐相对较慢。因此,为了加快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步伐,必须落实培养科技性康养专业人才,并在高校里开设与森林康养相关的课程。应形成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各类森林康养旅游从业人才。
加速培养森林康养专业人才团队。首先,重庆在建立森林康养专业人才团队时不仅可以从外部进行合作,也可以对其内部景区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进行培训。其次,建立森林康养团队还可以拉动高校的科研型人才培养以及与森林康养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后快速汇聚成一支具有森林康养专业知识的队伍。
引进不同类型的人才。创新对于重庆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有着很大作用,引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可以促进重庆的森林康养旅游业的发展。重庆可以引入营销型人才,营销不仅仅是销售产品。还为了使游客长时间反复参与森林康养旅游,引进营销型的康养人才,创建森林康养旅游的产品品牌,宣传并使游客信赖重庆森林康养业。使森林康养具有良好的声誉和促进可持续运营。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重庆生态环境的质量对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开发森林康养旅游时重庆必须具有保护生态康养的理念,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认识。对于政府部门,要引导和宣传对生态康养的保护意识,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工作。对于居民游客,要开展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活动,并加大对森林康养景区的保护宣传。当地的居民和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行动力去影响每一位游客。
重庆在森林康养旅游的开发中必定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重庆在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如何真正落到实处,增强生态康养的发展?可以建立监控系统,对森林康养旅游景区加强管理,并开发实时监控软件,对景区出现垃圾的地方进行治理。再有,依据法律法规对森林康养旅游的环境进行保护,然后实施惩罚制度,进而实现森林康养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完善基础设施
重庆在森林康养旅游发展中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使游客对重庆的森林康养旅游有一个良好的感官印象。
首先,在景区内,要有明确的导向标识以及景区的功能划分。森林养生的步道要做到合理,要有明确的项目介绍;森林康养景区内沿途要设置公共厕所以及可供休息的场地设施;景区内要完善停车场地,以及应急救援设备。
其次,重庆森林康养旅游景点要满足游客吃住,建立绿色为主的理念,在住宿上,必须做到安全舒适,干净。尝试住宿餐饮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做到旅游区内食住行多功能化。
最后,重庆要完善交通设施。重庆的森林康养旅游区多处于森林和高山的区域。为了使旅客有一个很好的体验感,重庆必须增设旅游专线的运营,避免火车与高铁不能够满足直达森林康养景区的不足。加速实现每个旅游景区都能通火车高铁,并实现高速公路直通景点。
(五)开展对外合作
森林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业,其包涵了林业、健身等诸多领域,森林康养旅游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理论体系的支持,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因此,联动各区域间进行合作对森林康养旅游发展尤为重要。
第一,要加强森林康养旅游业与一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的合作,带动游客参与到森林康养旅游业中来,后续与之联系并了解其健康状况,开展后期服务。重庆森林康养旅游景区还可以和外部一些公司、学校进行合作,使其丰富康养内容,培养康养方面的专业人才。
第二,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是需要结合社会的各个行业参与的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在林业和草原局、医疗和旅游局以及财政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实现重庆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四 结语
本文以SWOT分析为基础,对重庆森林康养旅游业进行了初步探索。森林康养旅游业具有养生旅游的特点,能满足人们追求健康、快乐、幸福和长寿的美好愿望。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重庆在这一产业上刚刚起步,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深入研究,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推动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养老、养生为目的的康养旅游需求越来越大,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呈现出广阔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