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谋发展,多方齐力促共赢
——华池县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案例分析
2023-09-29王志梅
王志梅
(华池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局,甘肃华池 745600)
1 建立工作机构,配备一套人马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战斗力”
在产改过程中,县、乡、村三级组织先后完成了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股权量化、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赋码、印章刻制、银行开户、揭牌挂牌、手续交接、股权证书颁发等工作任务,一举结束了40年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村委会代行职责的历史,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了成员和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决策议事机构,赋予了其管理集体资产、盘活集体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服务全体成员的职责,厘清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村委会的职责,村委会担任公共事务管理职责,从而使村股份经合作社专心致志于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 明确工作职责,完善一套制度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执行力”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以后,县产改办指导乡、村建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议事决策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能力,以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为样本,指导各村集体制定了符合各自实际的《章程》,明确了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大会(成员代表大会)的工作职责和议事规则。同时还制定了11项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管理制度,绘制了12幅工作流程图,并将重要制度和流程图装框上墙,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和执行力。
3 注重抓点示范,探索新型模式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力”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李庄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成果,深入探索总结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模式和有效路径,县上把柔远镇李庄村确定为全省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制定印发了《华池县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建设指导意见》,对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建设内容及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详细列出了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建设8项目标任务(树立发展意识、制定发展规划、创新运行机制、探索政经分离、创新发展模式、展示示范成果)及31项主要措施。组织召开了动员部署会,举办了专题培训班,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营管理方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途径、农村资产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当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并进一步加强管理等政策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动员培训,调动和鼓励广大成员积极参与到发展壮大全社集体经济工作中来,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蓬勃发展、收益稳步增长,使全体成员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建成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确、管理民主、运营规范、实力强劲、特色鲜明的规范社、模范社,为全县树立了样板。
4 坚持纠错改错,巩固产改成果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保障力”
一是纠改错误信息,重新核发股权证。按照华池县委、县政府对持续巩固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开展“回头看”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组织15个乡镇对已经下发的33 699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证书内容信息进行了核对核实,对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了统计登记,在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系统中进行了更正、修改、完善,并重新印制换发了股权证书1 094本。二是开展村集体成员身份“两头占”排查。根据省市产改办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两头占”清零及赋码登记信息核对工作,及时转发了省市有关函件,印发了紧急通知,并精心组织、耐心指导,积极协调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各乡镇村靠实责任、紧盯目标,依法规范程序,充分利用函询、电询等方式对辖区内成员重复界定情况逐一进行了拉网式大排查,并根据对方出具的书面答复,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代表会议研究对该成员作出界定或取消资格的决定。经近3个月时间的共同努力,全县15个乡镇403个成员身份重复登记情况排查结束并核查清楚,对应完成了系统数据修改及登记赋码信息完善工作。
5 强化政策设计,编印文件手册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牵引力”
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强化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村社合一”助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了五年目标、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提出了发展壮大的路径和渠道,靠实了乡村两级党组织、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的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同时,县产改办收集整理了省市县有关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新法规、新政策、新文件及典型案例,制作制定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所需各类台账、各种合同样本,编印下发了26万余字200本《华池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运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指导手册》,包括上(含25个中央、省、市、县出台的法律法规、办法制度)、中(含9项制度管理、11个登记台账、7种合同管理模板、12个管理流程图、4个管理系统)、下(含10个政策文件、16项政策解读问题、26个省内外典型案例)3部分120项内容,为促进全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入规范运营轨道,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指明了方向。
6 强化监督审计,利用一套系统增强村集体财务管理“运行力”
按照省市村级财务“三年一轮审”要求,全县制定印发了《华池县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计划》,每年将三分之一以上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级财务收支情况纳入审计范围,并结合中共华池县纪委、华池监察委员会关于印发《华池县开展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成立了由审计局、农经局工作人员组成的审计组,对村集体的村级转移支付使用情况、土地征用补偿费兑付情况、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权属、村集体资产管理情况、村集体资金入股分红情况、村级财务管理情况、村级资产管理情况、各类合同管理情况等进行了审计,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村级资产、资源、合同等管理台账,加强了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
7 加大扶持力度,注入一批资金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硬实力”
针对村集体经济家底薄,加大了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先后从四个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2018年以来各级部门共向村集体扶持项目和资金22 846.91万元,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每季度对全县11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进行调度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将实际情况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通报,提出了要求,为促进全县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8 探索多元路径,建立一套机制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力”
一是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机制。健全了村党组织领导全局,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推进的工作机制,落实“三个一”工作要求,村党组织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1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每月至少向村党组织汇报1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每年向村党组织述职1次,接受党员群众评议和全体社员监督,强化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全面领导。二是建立村集体深度参与产业发展运营机制。201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建立了“村社合一”和“331+”产业扶贫模式,采取村干部(大学生村官)领办、村集体资金入股的方式共建办“村社合一”合作社122家,以“村集体经济”为重点建办“331+”合作社120家,将村干部、村集体经济与全县产业发展捆绑起来,实现互促互进、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三是建立村干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奖励机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村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和绩效报酬发放的重要依据,根据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情况,按照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部分的一定比例,从年末村集体可分配收益中列出部分资金用于村干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