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最北段
2023-09-28孙明舜丁宏伟
孙明舜 丁宏伟
大运河文化带是北京的三大文化带之首,大运河漕运最北通到哪里?很少有人研究。密云至北京通州间曾有一条密云运河,它是大运河北运河的延伸,也是大运河的最北段,北纬40.22度的密云城城西码头。这条运河从1555年动议修建到1572年真正能通漕运大船(浅船),历时17年,可见工程之艰难。
密云运河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从通州土坝码头到顺义牛栏山,第二段是从牛栏山到密云城西门外。两段加起来总长二百四十余里。《明实录·崇祯长编》卷三十四载:“京左漕河,发源塞外,汇万山泉源以入密镇,又从顽石流沙以抵潞河,自密至通计二百四十余里。”
明、清两代密云都曾通达漕运,且明代密云运河曾是长期支援边防、建筑长城、保卫首都的重要军供运输线。
密云运河的由来
明代统治者为什么要修建密云运河呢?这与明朝中期塞外蒙古族重新崛起有关,明朝永乐年间,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密云县境成为京畿重地,县境北边又是当时的“国界”,因而密云又成为明朝国都的东北大门。蒙古部族经常结伙到明朝境内打劫抢掠,搞得京畿北界不得安宁。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年,公元1550年),俺达汗率兵攻破古北口,通过密云、顺义、通州,一路劫杀抢掠直抵北京城下,“京师震动”,这就是历史上的“庚戌之变”。
庚戌之变后,明廷加强北方防务,遂设蓟辽总督,以增强京都北部防御,并加急修筑长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蓟辽总督从蓟州移驻密云,密云遂成为“兵将屯结”的军事重镇,因而密云当时被称作密镇。隆庆年间,驻密云的蓟辽总督指挥调动蓟(州)、辽(东)、昌(平)、保(定)四镇,各镇设置协守。至万历四年,蓟镇协守共设三协十二路,密镇军事区被设置为协守蓟州西路(即常说的“西协四路”:古北口、石塘路、曹家路、墙子路),协守总兵戚继光驻密云石匣城。
如此军事部署,使行政上属于顺天府昌平州下辖的密云县,军事上又成为了蓟辽总督的驻地,县城成為蓟镇指挥中心。当时蓟镇驻军总额达十三万余员,大多驻扎于密云境,前线官兵分布于密云边境关口,有敌情即投入战事,无敌情则加紧修筑长城、敌楼、墩台及关堡营城。所以,密云境内的长城除古北口有一段北齐长城外,大部分为此时督造修建。
大量的军队驻扎在密云,人吃马喂耗费巨大,密云及长城沿线广设军粮仓。据《四镇三关志》和民国三年《密云县志》记载:密云城中有龙庆仓,石匣有石匣仓,古北口城中有古北口仓,大水峪有广积仓,曹家寨有广有仓,石塘岭有广丰仓,白马关有广储仓,墙子岭有广盈仓。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载:“嘉靖末,总督侍郎刘焘以密云兵将岁用粮米十五万石,悉由通州陆运至牛栏山,费多……”
明隆庆初年,总督刘应节向皇帝上疏,备述陆运粮草之艰辛:“故剥船自通州而上者,至牛栏山而止。若至龙庆仓则雇觅车骡,从陆输挽(运输),军民艰辛之苦,水次(码头)露积(露天堆放)之虞(忧虑),难以悉状。”(《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
十五万石粮食的运输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对军民陆路运输的艰难和码头露天堆放粮草的担心忧虑,折磨着刘应节这些官员,所以开通水运势在必行。
密云运河修建三阶段
修建密云运河,虽然势在必行,但不可能不受当时的各种条件和环境所干扰,总结起来,密云运河的修建,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驻密云的蓟辽总督杨博策划动议修建。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驻密云的蓟辽总督杨博经过实地考察调研,上书嘉靖皇帝《改河道济粮运疏》:“自牛栏山而下,白河潮河二水交汇,水势深广,舟行无阻。自牛栏山而上,白河潮河水源既分,支流自弱。查得密云城西原有白河故道,欲要于(想要在)杨家庄地方,筑塞新口,疏通旧道,使白河于密云城西径流,直与潮河交汇,则水势自大。牛栏山至密云,河运道可抵榆关,所谓白漕也,亦可舟运。”
给皇帝的上书中,除了论述开通密云运河的好处外,对开挖运河所需的人工、木材、钱粮都进行了考虑:“惟兹密云河道,因其故迹,加以新功,比之通惠,其利虽同,其费且省。况人力取诸军夫,材木取诸山林,银米取之修边之余……”
杨博第一次任蓟辽总督时间很短,也就一年两个月,嘉靖三十二年十二月至嘉靖三十四年三月(1554年1月21日—1555年3月23日)。因为他恪尽职守,当时,奸臣严嵩父子揽权,杨博一切不允通融,遭到严嵩恼恨。上书不久后,又因父亲去世,便辞官回家服丧,所以密云运河没来得及开建。
密云运河在杨博任上虽然没有开建,但它打开了人们的思路,运输不仅靠陆路一条,水上也可以。他为后来的船运和漕运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刘焘疏通潮河直达通州
嘉靖四十二年十月至隆庆元年十月(1563年11月15日—1567年11月14日),抗倭名将河北沧州人刘焘任蓟辽总督,驻守密云。
这时已离杨博上书开通密云运河过去了整整七年时间,运河依然没有开通。据明代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卷下》和《天府广记·漕渠》中记述,密云官兵每年用军粮15万石,都是由通州陆路运到顺义牛栏山,再转运到密云,费时费力费用大。精骑射、通韬略的刘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动官兵,疏通了潮河,直达通州。
但这个潮河水运不是漕运,不能走漕运大船。关于疏通潮河这件事,《明实录·世宗肃皇帝实录》中有详细记载:“嘉靖四十三年九月癸丑(1564年)。初(当初,指嘉靖三十三年),蓟辽总督既移驻密云,兵将屯结,岁用漕粮十余万石悉由通州陆运至牛栏山,转输密云,颇称劳费。至是,总督刘焘发卒疏通潮河川水,达于通州,更驾小舟转粟,直抵该镇,大为便利,且省就运费十七。上嘉焘功,诏赏银三十两,纻衣一袭。”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当初蓟辽总督移驻密云时,一直到刘焘上任,密云驻军的十多万石军粮一直是陆路运输,即使是牛栏山到通州段也没有开通水运“由通州陆运至牛栏山”,是刘焘在嘉靖四十三(1564年)年发动广大士卒,疏通了潮河密云城到牛栏山段和牛栏山到通州段“疏通潮河川水,达于通州”。他亲自驾小船体验运粮:“更驾小舟转粟,直抵该镇,大为便利。”
“小舟转粟”,说明潮河水浅,走不了漕运大船,但即使是小船,也省了很多运费,“且省就运费十七”,受到皇帝奖赏。
潮河水运的开通,是大胆的尝试,一破当地土人“浅滩峻石,怒水暴涨”,不适应船运的禁锢思想,为后来的“邀潮入白”,开通漕运,打下了实践基础。
第三阶段刘应节“邀白入潮”打通最后五十里
隆庆四年十月丁末(1570年),刘应节代替谭纶接任蓟辽总督,第三年(1572年)他建议将漕运通达密云,这已经是刘焘疏通潮河小船运输八年之后的事情了。
刘应节给隆庆皇帝上疏说:“密云城外潮白二河皆巨流也,顷缘二水未合,舟楫难通。今近城东西之堤岸已成,杨家庄河流已改,臣等亲自放舟,自镇城(密云城)由牛栏山至顺义一带通行无碍,各处官船亦渐集密云城下。”
由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在没通漕运前,潮白二河经过改造后,牛栏山至密云段已具备通航条件,“各处官船亦渐集密云城下”,但这些船毕竟载量小,吃水浅。
那么,密云具备不具备通达漕运大船的条件呢?过去不具备,因为潮河、白河两条河没有在密云境内交汇,而是交汇在顺义的牛栏山,为了使两河在密云城附近交汇,具备通漕运条件,必须对两条河进行改道。首先看现在密云城西的白河,过去在距密云城约32华里,现在的龚庄子村向西流去(现在的京密饮水渠密云怀柔段,基本上是原来没改之前的白河流向),根本不经过密云城,但密云城西原来有白河故道,所以刘应节上任后,在杨家庄地方“筑塞新口”,堵塞白河西流之水,他告诉皇帝说:“杨家庄之河流已改”。“疏通旧道”,使白河回归原来的河道,经马头山村西、白石岭村西,南流经密云城西,并在密云城西深挖河槽,河水靠近城西向南流,再转向西南。
再说流经密云城南部的潮河,在距密云城西南5华里左右的小孤山处径直向南流经提辖庄、宁村、河南寨至两河村出境,为使潮、白两河在密云城下游不远的地方交汇,就在小孤山处对潮河改道,引潮河水向西流,流至塔院庄(今十里堡村)外的西南方(约位于今潮白河汇合口之西偏南),与白河合流。
据考证,刘应节上书是在隆庆六年二月,《明实录·神宗实录》卷三记载:“隆慶六年(1572)七月丁亥,初通漕运于密云,寻复加密云漕粮五万石。”
密云运河属于北运河,密云开通运河漕运,漕运的船只有两种,一种叫“浅船”,另一种叫“剥船”。北运河的内河航运的漕船基本上都是这两种。浅船是内河航运的大船,造船用四百料,一般排水量在130吨左右;剥船是内河航运浅船的辅助用船,体量小,因为通州内的运河,水量小,遇到浅滩,就改用剥船卸下一部分,过了浅滩再把粮食装入浅船。造剥船用三百料,排水量一般在100吨以下,走不了浅船航运的内河,基本上都用剥船运输。
密云运河运行情况
密云运河,明代通粮厅常称其为“密镇水道”,因水道宽窄悬殊,河水缓急不等,“多齿石壅沙”,水道常有淤浅。据《万历通粮厅志》载:密云水道有“沙浅157处”,通州至牛栏山有浅(淤浅之处)85处,牛栏山至密云城有“石浅水溜”72处,这些淤浅之处每年均需有“浅夫”进行疏浚。明代万历之前大的疏浚就有两次,一次是隆庆六年为运河通航疏浚,另一次是万历六年疏浚牛栏山至密云段。河道疏浚、漕粮护送、浅船修造等,均由通粮厅安排调度,其他军政部门协作。
清代密云运河仍旧通行漕运,只是运量低于明代。《清实录》载:“康熙三十三年七月辛卯,谕大学士等:密云县田禾失收,今年雨水甚大。着速行文仓场侍郎,将通州仓所贮粟米以一万石送至密云县……乘水方盛,速行运到。”“乾隆二十四年五月丙申……密云距通州尚近,且有水路可通。”“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壬寅,……古北口仓贮不敷……若在北仓拨给,须由水路送至密云,复由陆路运至口外。”“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戊子,又奏:濮州帮千总吴廷锡领运密云等处兵米,因遭拳乱,抢护运回德州。”这些侧面的实录,说明起码从康熙年至光绪二十八年,密云运河都在通运。但随着漕粮运输由“军民交兑”改为“官收官兑”,漕粮渐变为民运。到清代,漕运名为军队编制,实际上地方官府与民间水手成为漕运主力。除主要漕运外,民营水路运输也在密云运河上发展起来。密云运河,北端终点是密云城西门码头,中途有河漕码头、牛栏山码头,南端既有通州码头又有北运河相连。无论是漕粮运输还是官民商业运营,均为方便。清代,密云县域虽不再是边境军镇,但密云运河依然持续着官府漕运及民营水运。
到1901年,清廷宣布停止漕运,并相继裁撤所有管理漕运的机构和官员,存在了300余年的密云运河漕运画上了句号,但民营水运还依然存在。后来由于淤积,部分河段通航,一直到解放后的1958年修建了密云水库,潮白河才彻底告别航运。
昌平白浮泉和密云城西码头谁是最北端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的传言,包括一些专家,认为昌平白浮泉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即使是通惠河开通的元代,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白浮泉位于昌平区马池口镇白浮村东北角龙山,龙山又名白浮山、龙泉山,山脚下有白浮泉,古时候水流湍急,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为解决元大都(今北京)的漕运水源问题,遍访北京城周边,因为京杭大运河经过修延,只能到通州,通州离北京城还有五十多里,漕船运来货物后,在通州卸下,然后依靠人背马驮陆路运输进京,耗费极大,需要开凿一条新的运河“打通最后一公里”,彻底解决北京城的运输问题。
为此,郭守敬经过考察,利用海拔落差,上奏元世祖引白浮泉水作为大运河北段上游水源,引泉水先西折再向南,走了一个“C”形圈儿,这样路途远了,但收纳的河水却多了,沿途拦截了沙河、清河上游的水源,又汇聚了西山诸泉,《元一统志》载:白浮泉沿途汇集了王家山泉、虎眼泉、一亩泉、榆河、温汤、龙泉、冷水泉、玉泉等水流,水量大增,流入瓮山泊(颐和园昆明湖的前身),向东南流汇入高梁河,注入积水潭,经崇文门至通州,彻底解决了通州至北京城50里的漕运水量不足问题。通惠河于至元三十年(1293)建成,白浮泉作为通惠河上游水源的发源地,载入史册。
从白浮泉到瓮山泊这段水系叫白浮瓮山河,从昆明湖到积水潭这段叫高梁河,积水潭到通州这段漕运运河叫通惠河,是正经八百的通漕运河,积水潭是通惠河北京城的总码头,也是元代大运河的最北端。
由此首先可以看出:白浮泉到积水潭这段是不通漕运的,它只是元代京杭大运河通惠河漕运最北段的水源,不是运河,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在明代密云运河开通以前,可以说通惠河是京杭大运河最北段运河,积水潭码头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码头。
二是明代隆庆年间(1572)密云运河开通,它是京杭大运河北运河的延伸,从通州直达密云城西门外码头,是通漕运的,这是除修建年代外,白浮泉和密云运河两者最本质的区别。
三是经笔者实地考查测量,密云西门外码头位于北纬40.22度,东京116.50度,而白浮泉位于北纬40.11度,比密云城西码头更靠南。所以,密云运河是当之无愧的京杭大运河最北段运河,密云城西码头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