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射学里的不凡人生

2023-09-28邱崇禄

北京纪事 2023年10期
关键词:放射科放射学放射治疗

邱崇禄

这是一本尘封久远的老相册。苦于无法找到更多的文字资料,它在我的书柜里已静静地躺了很多年。每次翻看册页上张张照片的时候,主人公从青年到暮年不凡人生历程的音容笑貌,仿佛穿越时空鲜活地走到我的面前。

相册中第一张照片背后隽秀清晰的字迹,记载着拍摄的时间:“民国廿年(1931年,笔者注)春摄于北平”。这是一张“全家福”式的合影。照片居中而坐的主人公西服革履,风流倜傥、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主人公右侧的夫人身穿单袍,右手扶着襁褓椅中的小孩,左手自然垂放在腰间。主人公左侧搭椅侧坐的年轻人身着长袍,左手悠然地搭放在高高翘起的右膝之上。前排三个幼童,一个身穿长袍,左手挟书,昂头挺胸紧并双脚注视镜头,身体紧紧依偎着主人公。而在主人公与夫人之间、身穿马褂长袍的小孩,不知拍摄现场什么吸引了他,微低着头的眼角注视着屋子的一隅。坐在襁褓椅中的显然是最小的孩子,小小的右手紧紧抓住襁褓椅的桌面,一双停止翘动的小脚和眼神告诉观者,她正好奇地注视着并不熟悉的镜头。

照片背景采用人工布景,人物着装中西合璧、排列间隔有序、自然生动,浓浓的家庭和睦、温馨的亲情充满画面中的每一处角落,永远定格在那遥远的一瞬间。

相册最后数张是主人公追悼会的照片。主席台上方悬挂“梁铎教授追悼大会”的大字横幅,桌上鲜花拥簇着主人公遗像,参加悼念的人们肃立默哀,悼念现场隆重、肃穆、悲切。

梁铎(1895——1965年),字敬宸,江苏省江都县人。1922年毕业于北洋政府在1912年10月批准建立的第一所传授西医的国立医学院校——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1903年,清政府在京师大学堂设立医学实业馆,馆址设在和平门外后孙公园胡同的兴胜寺内(今北京市第43中学)。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西风东进,由中国知识分子承办传授西医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在原来医学实业馆的旧址上应运而生。当时学校聚集了像校长汤尔和、教务主任葛成勋、洪式闾、周颂声、鲍鉴清、刘兆霖等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立志医学救国,发誓洗去“东亚病夫”的耻辱。梁铎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刻苦用功,潜心学习,为日后的放射学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5年2月15日,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附设的诊察所在后孙公园兴勝寺正式开诊了——这就是北大医院的前身。开诊这天正值大年初二,京城百姓家家沉浸在新春佳节的喜悦中时,北京医科专门学校附设的诊察所中几位医生却在忙碌。次年,随着手术室、病房、检查室、施诊室、产房的建成,诊察所的医疗服务逐渐完善,教学也同步开展。

1919年5月4日,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了。当时,身为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学生会会长的梁铎率领学生投入到爱国运动大游行中,遭到北洋政府逮捕和监押。

1923年,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易名北京医科大学校,附设的诊察所也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校诊察所,留校任外科助教的梁铎兼任诊察所X光室主任。此时的教员除教学外,都要到诊察所看门诊。从此,对放射学情有独钟的梁铎如鱼得水,积极探索放射学的奥妙和研究工作,使教学和实践达到完美的结合。

1927年4月,诊察所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校附属医院。同年8月,北京医科大学校改名为京师大学校医科。1928年6月,京师大学校医科改为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随着医院医疗、教学的发展,后孙公园校舍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需求,医院于1930年正式搬入背阴胡同新院址。

1930年,梁铎远赴德国留学深造,在居里夫人实验室从事放射性核素临床治疗研究期间,得到居里夫人亲自指导,成为国内唯一一位亲授于居里夫人的弟子。193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梁铎回国(民国廿年春摄于北平的全家福,拟是从德返国所摄),在北大医院开始了放射治疗工作,并著书立说。不久,梁铎撰写的《胆囊X光检查》一书问世。

1933年3月,日寇攻占热河,中国守军在长城要塞与日军展开激战。时任理疗科主任的梁铎,在与医院同仁开办的重伤医院里,义务抢救危重伤员三百多人,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1934年,时任北医大放射科主任的梁铎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提出对皮肤癌局部补充照射法。对黄癣患者的脱发治疗中,为避免照射的遗漏或重叠,经常手持荧光纸,在治疗中入室检查,所治患者无一出现差错。

1936年1月,面对中华民族的危亡时刻,北平文化界救国会发表第一次宣言,梁铎教授与到会的三百多人在宣言上签名,积极声援抗战,不做亡国奴。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医院关闭。梁铎教授聘请谢志光教授到北大医院放射科任副主任、张去病医师任讲师,专职负责放射治疗。此后,梁铎教授、谢志光教授、张去病医师组成放射治疗组与放射诊断组平行,合称“理学诊疗科”。

解放后,梁铎教授出任北医大放射科副主任,负责放射治疗组。在利用深部X光机治疗骨肿瘤、宫颈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同时,也开展了对瘢痕瘤、血管瘤、毛囊炎、急性外耳道炎等良性病的治疗。

1959年,梁铎教授组织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放射治疗教材——《X线治疗学》,其中的良性病部分,至今还是放疗界学习的经典内容。梁铎教授医德高尚,医术精明,晚年负责放射治疗期间,坚持查房,为各地进修医生授课,在医学院校大四学生中开设了“放射治疗学”课程,为放疗界广播良种,广植人才,功在千秋。

1965年,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我国理疗、放射诊断治疗的创始人之一梁铎教授因病与世长辞。

相册中发黄的老照片,真实地记录了梁铎教授光辉的一生。

说来简单,我得到这些照片的时候,它们还是放在一个塑料袋中的散物。旧书市场里小贩们摇旗呐喊的叫卖声,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打开布满灰尘的塑料袋,一张张翻看、端详、揣测。发黄的照片景象引起我的惊喜,我如获至宝地将它们收入囊中。回到家中,我翻出与照片年代相仿的空相册,按照照片中显示年代的顺序,细心地将它们一张张贴好、粘牢。

猜你喜欢

放射科放射学放射治疗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
《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放射科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