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承担损失驱动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逻辑设计
2023-09-28何良兴于祥雨
何良兴 于祥雨
摘 要:在大学毕业生激增背景下,通过深化创业带动就业显得更为迫切;然而,多数大学生虽有创业意愿但实际行动的比例很小。不确定的创业结果导致大学生害怕失败风险,进而在创业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中非常谨慎。以可承担损失驱动的行动逻辑为框架,通过清点资源、创造性策划、吸引他人加入和拥抱现实等步骤,探索和设计应对不确定风险的具体方案;强调个人在可承受的损失范围内启动小规模试验,以在有限资源内多次尝试,进而不断积累经验信息,反复调整目标和行动方案,最终增强个人对不确定未来的控制力,使风险承担能力提升、创业目标清晰可预期。
关键词:创业行为;效果推理;可承担损失
中图分类号:F272.2;G647.38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302114
A Logical Design for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ction Based on Affordable Loss
He Liangxing1,2,Yu Xiangyu3
(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Nanjing 210023, China; 2.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Cen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Nanjing 210023, China; 3. UniD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surge of college graduates, it is more urgent to promote employment by deepening entrepreneurship; however, only a few proportion college students who hav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ake concrete actions. The uncertain entrepreneurial results make college students are afraid of failure risks, which results in their cautious in translating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into concrete actions. Based on a framework that the action logic driven by affordable loss, explore and design specific solutions to deal with uncertain risks through the steps of resources checking, creative planning, attracting others to join and embracing reality; it is emphasized that individuals can start small-scale tests in their range of affordable loss for experimentations within the limited resources, and then accumulate experience information, adjust objectives and action plans repeatedly, and finally enhance their control over the uncertain future, so as to improve their risk-taking abilities and make their business objectives clear and predictable.
Key Words:Entrepreneurial Action; Effectuation; Affordable Loss
0 引言
在大学毕业生突破1 000万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通过深化创业带动就业显得更为迫切。然而,《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96.1%的受访者虽有创业意愿,但已经创业或准备创业的人仅占14%。可以看出,如何有效驱动大学生创业行为是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目前有关创业行为驱动要素的研究主要基于“创业意愿”展开,通过创业意愿模型[1-3]、个人特质[4]等验证动机要素、认知要素和个人性格的重要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假定创业意愿能有效预测创业行为,忽略了创业意愿不一定有效驱动创业行为的客观事实。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其创业经验、信息和资本都较为匮乏,有限理性会促使其更加关注创业损失,尤其在面临未知情况时,害怕失败会阻碍其采取创业行动[5-6].
在创业教育培训中,现有教学内容对大学生创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相关内容仍以技能型培训为主,如市场分析预测、团队构建、商业计划书撰写、融资和财务分析等。这些内容还不能充分回答“学生接受创业教育但实际创业率不高”的问题,而且对深化创业带动就业所提供的借鉴有限。另外,不少教育培训内容与实际创业情况存在很大差别。具体而言,创业活动面临高不确定情境,大学生的创业经验、信息和资本都较为匮乏,他们在面对不确定的创业未来时,创业教育培训所传授的计划、预测逻辑很难满足决策要求,个人有限理性会影响他们对環境扫描的认知结构、认知方式[7],导致他们过分担忧关注创业损失,在将创业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中更加谨慎[8]。
综上所述,创业活动的结果面临很大不确定性[9-10],探索有效控制未知损失的行动逻辑,既有助于降低大学生面对未知损失的畏难情绪,实现低成本创业;又有助于弥补创业教育过于重视传统管理思维的不足,为创业带动就业提供智力参考。
1 可承担损失:概念及重要性
1.1 可承担损失的概念
可承担损失表示在可承受的损失范围内投资创业,一旦损失超出范围便及时停止。这是一种“小规模试验”,个人只需朝未来迈出一小步,很快就可以获得市场检验[11],通过控制失败成本,行动者能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试验次数,迅速调整创业目标和方案,进而积累更多经验和信息。该原则改变了决策过程,将基于未知情况的决策转变为基于可知情况的决策,增强了人们对不确定未来的控制力。可承担损失涉及两部分内容,即损失承担意愿和损失承担能力。其中,意愿反映了主观任务价值和决定项目投资水平的动机[12];能力反映了能承担风险的大小以及愿意承担风险的客观参照点,决定了个人初始选择的集合,比如是否创立企业、创立什么企业、投资什么项目等。
1.2 可承担损失的重要性
由可承担损失概念可以看出,其在本质上属于低成本试错逻辑,在创业活动不确定情境下可以发挥关键作用[13]。首先,可承担损失独立于效果推理的其他原则,作为试错行动的关键前置因素[14],界定了据此行动所要实现的一系列潜在目标[15]。其次,在面对不确定结果时,人们表现出的害怕失败、担忧风险等情绪会调动该承诺机制发挥作用。对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而言,以可承担损失为原则的试错逻辑,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他们因不确定未来而对创业损失的担忧;另一方面,可以将创业失败的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即便失败也不足以影响全局。
2 驱动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逻辑设计:基于可承担损失
在不确定的创业活动中,通过预测思维计算预期收益很难实现。因为,预测思维依靠较为准确的信息和计算,而在不確定世界里已有信息不可靠、模棱两可或存在多个方向。对此,创业者常采用另一种思维,即可承担损失——不花费太多时间、精力预估各种机会的风险,而是关注最糟糕情况下可能损失多少。采取这种底线思维,可以将成本控制在足够低的范围,启动行动不再困难: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利用手头资源创造性策划下一步行动,吸引他人加入,直面现实结果将问题转变为机会。
2.1 可承担损失启动快速行动
大学生创业经验、信息和资本都较为匮乏,对创业活动的未来收益很难有效估计,此时下行比较反而更加可行,即结合自身资本、时间和未来职业等评估能够承受的风险。具体可以借助以下问题:
①我的个人资产有哪些?
②我能够承担的损失是什么?金钱、时间、职业声誉、个人声誉、机会成本……
③在最糟糕情况下,我愿意损失多少?
根据这些问题,想象自己下一步行动是否在可承担的损失范围内?然后,将自己的愿望、构思的下一步行动讲给朋友听,一起讨论如何降低成本。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下一步就是开始行动。
2.2 清点资源
在明确自己能够接受的最糟糕情况后,客观评估自身现状就变得非常重要,可以借助以下问题进行评估。
①我是谁?自己拥有哪些与创业有关的能力、性格,有哪些优势?在学校学习到的哪些东西可以给自己提供帮助?自己从个人和专业经历中学到了哪些东西?
②我知道什么?自己的教育背景、培训经历、经验和专长等;周边环境。
③我认识谁?在个人、社会和专业网络中,哪些人可以真正帮助自己将创业想法付诸实际?比如:有钱的人、敢于承担风险的人、知道其他人的人、能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人、真正做事的人……
清点资源的目的是确定手头真实存在、可以利用的资源。在了解自身处境和可支配的资源后,可以开始创造性地策划下一步行动。
2.3 创造性行动
创业并非都需要起步于充足的资金投入,诸如苹果、惠普在内的高科技企业都是从车库开始创业的。他们甚至没有进行传统的市场调查,而是把初始产品展示给潜在客户,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产品故障和顾客关心的潜在问题,以及他们是否愿意为此花钱;还可以根据顾客反应,积累更多经验信息,为产品迭代完善做好准备。实际上,这一行动的本质就是销售,当有人愿意购买初始产品时,创立新公司才可能转化为现实。即便初始产品失败,这种创造性行动思维方式也可以让失败发生得更早且成本更低。
在创造性行动中,需要让人们立刻就能理解自己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为此,可以通过以下三点获得帮助:
①对于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想办法让人感到兴奋且只需要承担很少风险。
②相信自己真正想采取行动。
③构思一个具体行动设想,让别人知道应该怎样做。
2.4 吸引他人加入
创造性行动的下一步是巩固行动基础,具体可以吸引具有相同价值观、协作共创并做出承诺的利益相关者一起行动,与这些人互动会促使新方法、新目标的产生。吸引他人加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自我选择的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加,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直至逼近临界状态,即在财务或技术方面,新顾客的需求使产品迭代到不需做出重大改变的程度。
吸引他人加入可以带来许多优势,一方面,他人加入可以带来更多有益于行动的资源,减少自身资源投入、分散风险;另一方面,他人加入意味对项目潜在价值的认可,可以获得更多信心和创造性。不过,他人自我选择加入行动时,也会应用可承担损失来决定在创业中承担多大风险,这就需要充分管理新增利益相关者来规避加入规模过大所导致的潜在问题:
①引导每个人把重点放在眼下的现实情况。下一步行动需有益于改善当前情况,而非预测未来。
②关注真正的利益相关者,即让做出资源投入承诺的人影响结果,其他人只发表看法。
③正确看待每个人的可承担损失。利益相关者愿意贡献多少取决于他们想要什么以及可承担的损失。
④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承诺之间取得平衡。随着越来越多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承诺越多,创业行动目标会逐渐收敛并达到平衡点,即不同成员或多或少地都能够接受。
⑤利益相关者加入是他们自我选择的过程,通过创造性行动给他们提供一种机会,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
2.5 拥抱现实
在经过一系列创造性尝试之后,行动结果往往与原先设想不同,这时需要主动直面障碍,把问题转化为优势。因为,在行动中遇到问题并成功解决,可以率先知道其他竞争者不知道的事情;只有做不同于竞争者的事情,才可能获得优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简单,为了解决困境:
①与利益相关者聚在一起描述问题,并请他们提供将问题转变为机会的方法。
②保持积极心态,把每个问题甚至意外事件当作塑造自身竞争优势的礼物。
2.6 聚合循环
在经过上述步骤后,个人会对自身状况更加准确了解,手头所拥有的资源更加丰富,风险承担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为新一阶段的资源积累、产品策划、利益相关者加入提供动力基础,最终形成一个循环往复、不断递归的聚合循环直至逼近临界点,即创业活动不确定情境下的新方法、新目标涌现。
3 结语
创业活动的不确定性为可承擔损失原则驱动大学生创业行为提供了天然适用场景。首先, 在估计有利情况时,所有信息外生且模糊繁杂,比如顾客偏好、供应商成本、竞争者、融资组合等,大学生创业经验和信息不足,会低估有利条件或成长空间。其次,过度乐观会导致他们忽略这样一种可能性,即预期回报不足以弥补初始投资。第三,不利信息对人们注意力的影响更具体、更突出。比如财产状况、最糟情况心里预期等信息较易获得,大学生资源规模有限,此时更易基于自身状况向下比较,即评估愿意损失多少资产[16]。
可承担损失与收益最大化不同。收益最大化强调预测机会概率并计算最大收益,这需要基于猜测做出假设,完全依赖大量调查和计算;在相对确定的世界里,该思维逻辑十分有效,而在未知世界里却作用有限。可承担损失强调对未知世界的控制力,即个人在能承受的损失范围内不断试错,通过多次试验积累经验信息,从而将未知情况转变为可知情况,即便失败也不影响全局。这种思维是对传统管理思维的补充完善,通过该原则驱动创业行为,虽不一定能保证创业成功,但可以确保失败是短暂的、小规模的。只有控制失败成本,才能减小创业意愿向创业行为转化的阻碍,使大学生对创业活动持积极态度。
参考文献:
[1]LIN F, CHEN Y W. Development and cross-cultural application of a specific instrument to measur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0, 33(3): 593-617.
[2]SCHLAEGEL C, KOENIG M. Determinant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 a meta-analytic test and integration of competing model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4, 38(2): 291-332.
[3]KAUTONEN T, GELDEREN M V, FINK M. Robustness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predicting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action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5, 39(3): 655-674.
[4]张立党, 胡宇洁, 朱思嘉, 等. 行为风格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1, 34(3): 137-147.
[5]黄永春, 毛竹青, 苏德金, 等. 创业期望、风险恐惧与新生企业家的创业行为——基于调节聚焦理论[J]. 科研管理, 2020, 41(6): 17-28.
[6]郝喜玲, 陈雪, 杜晶晶, 等. 创业失败恐惧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0, 42(7): 82-94.
[7]迟考勋. 新创企业商业模式设计的认知机制与绩效影响研究[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8.
[8]何良兴. 从创业意愿到行为投入差异:基于损失厌恶和不确定性的解释[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22.
[9]何良兴, 张玉利. 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2, 44(5): 64-78.
[10]张玉利, 谢巍. 改革开放、创业与企业家精神[J]. 南开管理评论, 2018, 21(5): 4-9.
[11]BRETTEL M, MAUER R, ENGELEN A. Corporate effectuation:Entrepreneurial action and its impact on R&D project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2, 27(2):167-184.
[12]MARTINA R A. Toward a theory of affordable los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20, 54(3): 751-774.
[13]SARASVATHY S D. Effectuation: Elements of entrepreneurial expertise[M]. 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2008.
[14]CHANDLER G N, DETIENNE D R, MCKELVIE A, et al. 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 processes: a validation study[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1, 26(3):375-390.
[15]DEW N. Serendipity in entrepreneurship[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09, 30(7): 735-753.
[16]DEW N, SARASATHY S, READ S, et al. Affordable loss: Behavioral economic aspects of the plunge decision[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09, 3(2):105-126.
(责任编辑:吴 汉)
基金项目:南京财经大学教学改革课题“基于可承担损失驱动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生成机制和逻辑设计研究”(JGY202218);南京财经大学高等教育及改革发展研究课题“基于低成本试错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向创业行为转化机制研究”(GJGF202228);南京财经大学教学改革课题“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GY202269);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综合素质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JSJG39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理性还是冲动?不确定环境下的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不一致性研究”(72102100)
作者简介:何良兴(1991-),男,南京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创业管理与创新;于祥雨(1989-),男,华院计算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师兼社会治理模型负责人, 研究方向: 企业管理、人工智能及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