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唢呐的选取技巧与演奏技巧的训练方法
2023-09-28孙云岗
孙云岗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 100052)
宋代大文豪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他精准而深刻地定义了教师的根本任务。“传道”即为传授本专业的根本道理和成功之法;“授业”则是逐步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解惑”是对学生提出的疑惑进行释疑和解答。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受教初期,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接受阶段,很难主动地进行思考与提问,老师也失去了“解惑”的机会。进入中高级学习阶段,学生开始对所学知识产生自己的主观认识,开始产生一些形形色色的疑惑。此时,老师解惑的能力和学识便派上用场。综上,“传道、授业、解惑”三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推动对方发展。
唢呐教学是一个严肃、严格、严谨的过程。它既包含了乐器的规范化制作、又包含了各种规范化的技巧方法和规范化的教学曲目设置。相关从业者在进行教学时,不可产生丝毫的懈怠。
唢呐艺术的发展是无数民间艺人经过千年的传承、融合、改良、拓展后才形成了如今欣欣向荣的局面。1949 年建国以后,由于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民间音乐艺术,遂在各大音乐学院成立了唢呐专业,并将优秀的民间艺人请进音乐院校进行教学,后人将这些第一代进入高校的唢呐艺人称为唢呐演奏家或唢呐教育家。
众所周知,唢呐这件乐器从南北朝时期由中亚的波斯传入我国,由于其声高亢嘹亮,故常用于军乐或官乐。后经历代演奏艺人的不断改进,唢呐与汉族及其他民族乐器相互融合,形成遍布我国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良好生态。这中间包含了“扬”与“弃”两个方面的内涵。“扬”是发扬优秀的、特色的;“弃”是摈弃糟粕的、不合理的。各地演奏家均有自己擅长的、适合当地人民欣赏的技巧和曲目;但同时,对跨地域的音乐风格、曲目等就比较生疏。加之,民间艺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擅演奏而不擅归纳总结,擅口传心授而不擅理论指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归纳总结的某种演奏方法,势必带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这也导致许多学生存在演奏本地风格乐曲时得心应手,演奏其他地域风格的作品时却很痛苦,把握不住乐曲应有的风格和味道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当今的唢呐教学中应大力推行唢呐技术技巧的全面性教育,提倡“唢呐规范化教育”。
一、乐器的选购与调试
首先,唢呐长期以来形制不一,现有东北大唢呐、砀山唢呐、白族唢呐、陕北唢呐、山西灵县大唢呐等类型,均是独立形制的乐器,不包含在民族乐器之内;其次,唢呐制作分散,全国各地有唢呐作坊上百家;再次,大部分唢呐作坊做工粗糙,因为音孔上下两毫米之内,都是合格的乐器。以上原因是造成现今唢呐制作质量落后于其他民族乐器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唢呐价格低廉,也吸引了一大批唢呐学习者,却忽略了初学者需要凭借乐器的音准来建立音高概念的基本需求,严重阻碍了唢呐事业的发展,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很多人对唢呐这种乐器产生反感或偏见,同时也阻碍了更多素质较好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进入唢呐学习圈(从唢呐学习者的构成便可以看出些许端倪:学习者中城市孩子较少,农村孩子较多;经济发达地区的较少,落后地区的较多;家庭收入高的较少,家庭收入低的较多)。这样下去,必然导致唢呐很难摆脱过去那种只办“红白喜事”的局面。
根据本人多年的演奏实践和教学中观察学生学习状况的经验,选购唢呐的基本原则有如下几条:首先在力度相同,口形不变的基础上,筒音和一孔的超吹与七孔和八孔的音高应完全吻合;其次,三孔、五孔超吹不能“转音”;再次,八度超吹关系要准确,不能偏宽(高八度难以发力,正常力度往往容易音高偏高)或偏窄(高八度容易偏低,演奏时太过费力);最后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后,标准音高必须是“国际标准音440Hz 或442Hz”。达到以上四点要求,这支乐器才可以看作是基本合格产品。如有其中任何一项达不到要求,即可视作不合格乐器,应即时更换。否则,学习者就会被乐器影响,为今后的学习造成极大的障碍。
此外,也要精准控制每个音孔的位置(即:音准),尤其是颇有争议的第二孔和第六孔的位置。关于两个音孔的位置问题,业内有应该偏低“八分之一音”之说。正确与否,姑且不论。首先要明白,如何鉴定“八分之一音”?众所周知,一个全音之间约相差50Hz,半音之间约相差25Hz。那么,“八分之一音”便应该相差17.5Hz。关键点在于由什么人进行测音?初学者还是演奏家?二者差距极大,并不可作为衡量音孔位置的依据。
事实上,明白什么是指法定调才是重中之重。无论是民间对唢呐调名的传统称呼,还是戏曲团体对唢呐调名的习惯叫法,都体现了以筒音为该唢呐的定调名称的普遍规律。如在京剧院团中,将筒音为“E”、三孔为“A”的唢呐称之为“E调唢呐”;在山西吕梁民间把当地的灵县大唢呐定名为“D 调唢呐”(没有标注三孔为何音),如图1、图2。
图1
图2
知道中国传统唢呐定名法后,再回顾老一辈艺人的学习历程:他们通常从学习戏曲曲牌开始,而这些曲牌大都是以筒音为“1”来演奏,所学技巧多为垫音、打音。学习民乐后高难度“循环换气”技巧,更是学生要早日学习重要内容。
从以上唢呐定名法和学习入门两方面看,唢呐的本调指法应该是“筒音为‘1’”,而非“筒音为‘5’”。由此可见,唢呐制作中第二孔和第六孔定位的问题便非常明确了——第二孔必须与筒音形成标准的大三度关系,第六孔必须与筒音形成标准的大七度关系。
只有满足以上所有条件后,唢呐才算过了“音准”关。其次,是“音色”的要求:高音唢呐通常用于表现欢快、轻盈、喜庆等情绪,因此吹奏高音唢呐时应该更重视音色的通透、干净和明亮;而中音唢呐通常用于表现悲凉、哀婉、忧郁的情绪,因此,中音唢呐在吹奏时便更宽厚、结实、稳定。
二、唢呐训练的基本方法
(一)呼吸法的规范
唢呐乃至各种管乐均需掌握合理的呼吸法,方能得心应手地演奏。气沉丹田这一方法,教师在入门的第一课就应明确地教授给学生。吸气时要将小腹鼓起,使腰带周围感到膨胀;呼气时要收缩小腹肌肉将气息推出来,这就是“胸腹式呼吸”。一定要明确发力点在小腹,否则,演奏的音色就会发虚,不稳定;而且,音准还会大打折扣,出现高音上不去等问题。也无法完成后续的“气拱音”“苦音”等技巧。因此,“胸腹式呼吸法”是唯一正确的唢呐呼吸法。
(二)口型的规范
口型是用来控制哨片的,既不能紧也不能松。“紧”对哨片压力过大,哨片得不到充分震动,发音必然“扁”且“肉”,不能发出洪亮、清脆的声音;“松”则压力过小,哨片的震动处于无序状态,发音必然“散”且“糙”,不能发出细腻、柔美的音色。因此,二者均有些许局限之处。
笔者认为正确的方法是:上嘴唇自然下垂贴紧上排牙齿,下嘴唇微微向内收,置于下排牙齿之上,上下嘴唇与牙龈之间不能充气,下嘴唇控制哨面下方的三分之一处。这种方法既有利于瞬间的弱音控制,又有利于多种技巧如“气顶音”“唇滑音”“唇颤音”的演奏。真正可以做到张弛有度,得心应手。
(三)持乐器的规范
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初学者随意将(下把位)右手大拇指置于食指后下方的大有人在,这是错误的乐器持法。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埋下隐患。这种方法不仅会导致持械不稳,且严重影响了(下把位)右手四个手指的灵活性。
正确的方法:将拇指置于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的后下方,使拇指与小指之间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三角支撑,方便小指和无名指的发力和快速运动。改变拇指持械位置,能够改善下把位手指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三、唢呐基本技巧的方法定位
(一)手指运动的规范
“指颤音”是唢呐技巧中手指技巧的基础。对手指的要求无外乎两点,即“独立性”和“灵活性”。即每个手指必须都能独立完成要求的颤动速度和频率,不可相互连动。具体的练习方法请参阅笔者发表的《重述唢呐演奏和教学中一些技巧的具体应用与操作》一文。值得重视的一点是,练习确定该技巧的发力点非常重要,密度很高,但没有颗粒性的指颤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发力点。这种情况一般是手腕带动小臂和手指同时颤动的结果,并不可取。正确的方法是:将发力点放在手指根部,用指根肌肉带动手指进行颤动,这样才能发出结实而有颗粒的“指颤音”。
(二)舌头运动的规范
“双吐”是一种难度较高的“舌”技巧。一些旧书中,将双吐代声字标记为“得咯得咯”,这是大错特错的。通过仔细推敲就可以发现,不用舌根发力很难唱出“得咯得咯”。而双吐演奏舌根不能发力,只能用舌尖发力。正确方法陈述如下:在保持前面所述正确口型的基础上,使舌尖在最小的范围内,做前后伸缩运动,进而发出类似“吐库吐库”的声音效果,使“双吐”轻快而有弹性。
四、唢呐教学曲目的设置
目前,全国范围内唢呐教学曲目的进阶设置比较混乱。“中央音乐学院校外业余考级”中甚至规定:如果考生跳级或转考,必须加试该报考级别的上一级内容。专业教学中该种现象更甚。
纵观各种名目的唢呐教程与唢呐曲集,唯陈家齐老师编写的《唢呐基础教程》和陈家齐老师主编的《唢呐曲谱》一、二册最有价值。相关从业者应以上述两本书谱为纲,兼顾其他书目,如石海彬先生编写的《唢呐必学教程》、孙云岗的《唢呐实用教程》、仲冬和与范国忠先生编著的《唢呐练习曲选》以及权威的《全国唢呐进阶纲要》。彻底改变以往“各行其道,各起炉灶”的局面,使唢呐教学一跃而成为规范性的,敢与钢琴、小提琴相媲美的民乐教学专业。
五、结束语
如何将闲散的教学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达到资源共享、资源有效利用的效果,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的重要使命。让我们为未来的学习者创造一片更明确、更丰富、更规范、更成熟的学习天地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