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江林场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前景分析
2023-09-28唐志强
唐志强
(广东省东江林场,广东河源 517465)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资源潜力巨大,且观赏植物资源在世界各国都占有重要地位[1]。目前,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是林业科研部门和园林部门的热门课题[2]。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提升区域植被覆盖率,也可以降低景观塑造成本,加强工作人员的认知,也为后续资源整合提供参考[3]。近年来,不少学者及技术人员都开展了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并分析总结各地资源的特点。本文基于广东省东江林场的全面详细调查,分析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状况,旨在促进东江林场现有野生观赏植物的科学研究及有效管理,构建完备的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体系。
1 东江林场资源概况
广东省东江林场位于东江中游东岸,地跨5个镇、23 个行政村,地理位置为北纬23°27′~23°34′,东经114°28′~114°38′,经营面积0.74万hm2。林场森林覆盖率在93.78%以上,属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水热条件好,最高海拔为513.2 m。林场环境优美、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是东江流域的一个颇具代表的天然种质资源库。林场在森林资源培育、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对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保护及利用,林场联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采用样地和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季节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东江林场观赏植物有119科297属415 种(含栽培观赏植物39 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金毛狗、金线兰,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TTES)附录兰科植物如黄兰、深裂沼兰等10种。
2 东江林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现状
2.1 观赏植物资源组成
由于林场地形地貌变化多样,植物群落多样,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丰富,据调查(见表1),观赏植物有119 科297 属415 种(含栽培观赏植物39 种),其中蕨类植物7 科10 属10 种,祼子植物2 科3 属4 种,被子植物110科284属401种。
表1 东江林场野生植物资源科属种组成
东江林场的观赏植物中,从植物分类上分析,包括蕨类植物、祼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包括灯笼石松(垂穗石松、灯笼草)、深绿卷柏、福建观音座莲(马蹄蕨)、中华里白、芒萁、金毛狗、半边旗、扇叶铁线蕨、槲蕨和伏石蕨;祼子植物有罗浮买麻藤、小叶买麻藤;被子植物以兰科、大戟科、桑科、蔷薇科、豆科、金缕梅科、樟科、夹竹桃科、茜草科、杜鹃花科、山茶科、安息香科、紫金牛科、檀香科、芸香科、野牡丹科、姜科等观赏植物为主。东江林场的观赏植物中,国家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植物有金花狗、橙黄玉凤兰(红唇玉凤花)、高斑叶兰(斑叶兰)、金线兰(花叶开唇兰)、阔叶沼兰、黄兰、深裂沼兰、无叶美冠兰、吻兰(中国吻兰)、小叶寄树兰等;有当地新记录的观赏植物,如吻兰、帽苞薯藤、齿萼薯、小花青藤、阿宽蕉、东南石山苣苔、龙岩杜鹃、老虎剌、蓝树、大莪术、尖苞柊叶、郁金、厚叶鼠剌等。东江林场的观赏植物中,还有许多是地方特色、珍稀且观赏价值极高的植物,特别是林场七寨崆瀑布群的沟谷中,多种珍稀植物和谐共生,如寄树兰、阔叶沼兰、弯果奇柱苣苔、谷木、蓝树及小盘木等常年开花不断。栽培观赏植物中,主要有罗汉松、竹柏、朱蕉、米老排、红花继木、宫粉羊蹄甲、短萼仪花、格木、大叶相思、降香黄檀、白灰毛豆、红果仔(红果冬青)、巴西野牡丹、无患子、扶桑、叶子花、银木荷、山茶、红鸡蛋花、盆架子、蓝花草、黄花风铃木、紫花风铃木、龙船花、鹅掌藤、辐叶鹅掌柴等。
2.2 观赏植物的主要特性
东江林场的野生观赏植物具有稀有性、脆弱性及特色性。
从稀有性上分析,调查的野生观赏植物中,具有许多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4]、《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5]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TTES)收录的植物,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金花狗、金线兰,以及附录兰科植物如黄兰、深裂沼兰等10种。同时,还有许多当地新记录的观赏植物(紫金县新记录植物),如吻兰、帽苞薯藤、齿萼薯、小花青藤、草珊瑚、菝葜、龙岩杜鹃、老虎剌、蓝树、大莪术、尖苞柊叶、郁金、厚叶鼠剌等。
从脆弱性上分析,野生观赏植物受环境影响大,在特殊地质地貌、植被结构、水热耦合、植被类型、养分循环、人为干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林场内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脆弱性特点。特别是林场部分林地及周边种植的人工林,其人为因素导致了区域森林植被结构的不合理,表现了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一面。林场内植被多数处于进展演替之中,部分地段植被相对脆弱,存在逆向演替的可能。以兰科植物为例,因其生长特性,喜欢特湿润、弱光照、通风、阴凉的环境;而且地生兰类生长需要良好通气、肥沃的土壤条件,附生兰生长需要富含腐殖质的附着物,如岩石、树干、树枝等。良好的生长环境,需要整个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良好保护与演替。随着生境的变化,或人为的采摘或破坏,以兰科植物为代表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从特色性上分析,东江林场是东江流域内一个天然的种质资源基因库,野生观赏植物具有典型的区系特色。调查结果表明,野生观赏植物主要为兰科、大戟科、桑科、蔷薇科、豆科、金缕梅科、樟科、夹竹桃科、茜草科、杜鹃花科、山茶科、安息香科、紫金牛科、檀香科、芸香科、野牡丹科、姜科等,与其所在地的区位存在对应。从区系上分析林场野生观赏植物[6-9],其科、属的区系组成均体现了泛热带占优的特点,与所在位置的水平气候带性质相符,体现出了地带性分布特点,具有典型性。
3 观赏植物的应用前景
东江林场观赏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根据观赏部位不同,在应用前景上将其分为观花、观叶、观果、观姿类等。观花类植物要求花色艳丽,花形有一定的特点,或者花香浓郁。东江林场的观赏植物主要有香满仓瓜馥木、大叶仙茅、南岭虎皮楠、决明、南天藤、小叶云实、喙荚云实、楹树、猴耳环、响铃豆、藤槐、小刀豆、白花油麻藤、黄花倒水莲、紫薇、野牡丹、假苹婆、丁香杜鹃、龙岩杜鹃、毛棉杜鹃、齿缘吊钟花、万字茉莉、野菰、华南忍冬、禾雀花(白花油麻藤)、大花野茉莉、山栀子;此外,还包括橙黄玉凤兰(红唇玉凤花)、高斑叶兰(斑叶兰)、金线兰(花叶开唇兰)、阔叶沼兰、黄兰、深裂沼兰、无叶美冠兰、吻兰(中国吻兰)、小叶寄树兰等兰科植物。观果类植物一般以观赏果实为主,要求具有果色鲜艳、果形特殊或硕果累累等特点。东江林场的观果类植物以灌木为主,也包括部分草本,主要有酒饼叶、光叶紫玉盘、紫玉盘、草珊瑚、菝葜、粪箕笃、山油柑、灰色紫金牛、飞龙掌血、山血丹、石笔木、红紫珠、石柑子、铁冬青、毛冬青等。观姿类植物要求树形姿态美好,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东江林场具有观姿应用前景的观赏植物以木本植物为主,也包括部分灌木,主要有紫玉盘柯、杨梅、山杜英、木油桐、蒲桃、毛冬青、珊瑚树、竹柏、罗汉松、火力楠(醉香含笑)、毛八角枫、水团花、杨梅。观叶类植物要求叶色有明显的季相变化,或者叶形具有较好的观赏性,或者叶形奇特。东江林场具有观叶应用前景的植物主要有枫香、含羞草、乌桕、山乌桕、小叶红叶藤、穗序鹅掌柴、鸭脚木(鹅掌楸)、郁金、姜黄、红球姜、灯笼石松、福建观音座莲、扇叶铁线蕨、金线兰、半枫荷、尖苞柊叶、彩叶芋、朱蕉等。其他可用于观赏的藤本或草本植物主要有黑老虎、南五味子、山蒟、石柑子、狮子尾、对叶百部、吻兰、黄兰、无叶美冠兰、寄树兰、大叶仙茅、天门冬、聚花草、斑叶野木瓜、扁担藤、阔裂叶羊蹄甲、龙须藤、华南云实(南天藤)、秧青、截叶铁扫帚、三点金、猫尾草、亮叶鸡血藤等。
东江林场观赏植物在具体园林用途上,分为用于庭荫树、行道树、园景树、立体绿化、绿篱、地被和树桩盆景等方面;并通过孤植、丛植、群植及不同观赏特点的植物进行综合配置,结合乔木花乔、花灌、草本花卉等综合应用于植物造景。
此外,除观赏应用上,东江林场的部分野生观赏植物还具有药用价值,在医药、保健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东江林场具有药用前景的观赏植物主要有了哥王、山苍子、半边旗、算盘子、菝葜、光叶菝葜、栀子、天门冬、山姜、红豆蔻、禺毛茛、翼核果、茅莓、金樱子、泽珍珠菜、鲫鱼胆、星宿菜、铁冬青、葫芦茶、板蓝、白接骨、枇杷叶紫珠等。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由于林场所在区域位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雨量充沛,场内垂直分布明显,土壤类型丰富,水热光照条件良好,造就了林场内丰富多样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与地带性一致,野生观赏植物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林场内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占据较大的优势。林场内观赏植物共有119 科297 属415 种(含栽培观赏植物39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金花狗、金线兰,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TTES)附录兰科植物如黄兰、深裂沼兰、无叶美冠兰、橙黄玉凤兰(红唇玉凤花)、高斑叶兰(斑叶兰)、金线兰(花叶开唇兰)、阔叶沼兰、吻兰(中国吻兰)、小叶寄树兰等。有当地新记录的观赏植物,如吻兰、帽苞薯藤、齿萼薯、小花青藤、阿宽蕉、东南石山苣苔、龙岩杜鹃、老虎剌、蓝树、大莪术、尖苞柊叶、郁金、厚叶鼠剌等。此外,林场内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在观赏、药用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有较高的保护、研究和利用价值。
4.2 建议
东江林场野生观赏植物具有稀有性、脆弱性的特点,林场需加大在监测及保护上的资金投入,科学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与林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技术合作。在监测调查工作上,设置对观赏植物的系统监测网络,设置固定监测样地,掌握野生观赏植物的资源变化及演替进化情况,并根据监测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在观赏植物资源保护工作上,在林场现有巡护队伍及执法队伍的保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林场野生观赏植物所受的威胁因子情况,实行分区保护,制定并落实分区保护措施,做好观赏植物及其适生地保护工作。对东江林场内存在具有代表性的极小种群资源及兰科植物资源,采取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的措施,并就种群变化与生境变化持续跟踪。在开发利用上,建立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圃,与应用企业进行合作,在观赏、药用方面进行开发利用。此外,要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工作,防止因外来入侵植物对林场观赏植物资源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