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枳壳嫩籽秋播双膜覆盖(大棚套小拱棚)越冬技术

2023-09-28赛得尔丁·帕尔丁严碧蓉

果农之友 2023年9期
关键词:枳壳苗木

赛得尔丁·帕尔丁 严碧蓉

摘 要:双膜覆盖是指大棚内加盖小拱棚,在覆盖大棚膜的基础上,以小拱棚为支架加盖农膜,起到防寒保温作用。枳壳嫩籽秋播双膜覆盖越冬技术是在现代农业设施的保护下,利用设施良好的防寒保温作用,使其安全越冬生长,延长生育期4~5个月,苗木茎粗增幅大,既可满足高位嫁接要求,又可提高苗木出圃质量。

关键词:枳壳;苗木;嫩籽秋播;双膜覆盖越冬

为利用枳砧抗寒、抗旱、抗病的特性,现代柑橘育苗要求嫁接部位高度为12~15厘米,比传统嫁接部位提高8~10厘米。以往枳砧采用老籽春播方式,生育期短,茎粗满足不了高位嫁接的要求。枳壳嫩籽具有良好的发芽特性,为延长枳砧苗的生育期,很多柑橘育苗圃开展了枳壳嫩籽秋播工作,其相关技术也见报道,但这些报道或是初期试验,或是单一介绍,未能涉及系统层面和成熟的配套措施。基于多年的实践,这里对枳壳嫩籽秋播双膜覆盖越冬技术作一个较为系统的介绍。

1 枳壳嫩籽采集时间与取籽方法

1.1 采集时间

枳壳嫩籽采集时间一般以7月底至8月上旬为宜,提前或晚于上述时间均影响发芽率。母本树选择要求:树龄8年以上,无溃疡病、裂皮病等病害,树势生长健壮;采集树冠中部外围的果实,一般以上午10时以前采摘为好。采果后及时将果实置于阴凉处摊放,让其自然散热。

1.2 取籽方法

用小刀在果实底部切成十字口,以不伤种子为度,挤出种子。切记堆沤,堆沤取种的芽胚易烧坏,且立枯病发生较重。取种后将种子置于竹筛或尼龙网筛中,于清水中反复漂洗,去除果胶和果囊物质,以种子不黏手、无附着物为标准。然后置于阴凉处,晾干水分,切记暴晒;待种皮发白后,即可进入播种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嫩籽不宜贮藏,应在取种后3天内播种,越早越好,超过3天,应每天用适量清水将种拌湿,防止种皮起皱,造成生理失水,但最长不超过5天。

2 营养土配制与发酵

2.1 营养土基质要求

新鲜松、杉锯木屑为最好,弃用旧木料及杂木屑,含泥量为10%左右的泥沙(粉沙),取自水源洁净、无生活和工业污水污染的地段(被污染的泥沙会造成苗木无机盐中毒)。基建沙无腐殖质,且粗度过大,苗木根系不能与营养土紧密接触;糠壳硬度大、不腐烂,造成根系呈曲状延伸;以上两种基质皆因保肥保水能力差,易造成微量元素缺乏症,不宜做营养土基质用料。

2.2 配方

70%锯木屑加30%泥沙构成基质,同时每立方米基质加入钙镁磷肥5千克,菜饼肥10千克,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5千克。该配方有机质含量高,化学、物理性质稳定,营养成分比较丰富,成本低廉,效果好。

2.3 发酵

将营养土基质与肥料充分拌匀后,浇透水。露天堆放时需要覆盖农膜,发酵时间20天以上,让其自然腐熟。一般在6月底至7月上旬进行,在使用前7天揭去覆盖物,并翻动一次,以利自然散热和氨气挥发。

3 苗床準备

在播种前7~10天准备好苗床,苗床厢高20厘米,厢宽1米,厢长依地形而定,厢沟宽50厘米。用旱土做苗床的底层需铺垫一层黑色透气膜,阻止土壤病菌的感染和杂草生长;营养土堆放高度与苗床高度持平;播种前两天将苗床浇透水,隔天后再用500倍敌克松或500倍五氯硝基苯加1%的硫酸铜混合液,对苗床营养土消毒(包括种子覆盖营养土)每平方米药液用量不少于55千克(图1、图2)。

4 种子消毒

首先将种子置于光滑的容器中,用12%的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每10克对水150千克,浸泡15分钟(老籽30分钟),并反复搅动,捞出后用清水冲洗2~3遍,再置于8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浸泡15分钟,到时捞出,沥干水分后及时播种。

5 播 种

在营养土消毒1天后进行播种,每亩用种量175~200千克,播种前用齿耙将苗床表层营养土适当耙松,宜浅不宜深,并找平,请熟练技术工人均匀撒播,播后用宽木板将种子轻轻压于营养土中,然后覆盖2厘米厚的营养土,操作完毕后适当浇水,让营养土表层沉积与种子紧密接触。

6 苗床管理

6.1 浇水

在播种后至齐苗的时段内,当表土层现白时,应立即适当浇水,在悬喷的条件下30分钟即可,喷水标准是表土层现白深度不超过1厘米,底层不积水,土壤湿度适中;齐苗后至侧根与须根分生时段应适当控水,促进根系分生;其他时段,当表土层现白达到1.5厘米左右时喷水,每次喷水的时间掌握上以底层不积水为度。12月底适当控水,抑制新梢生长和提高苗木枝条硬度,以利安全越冬。

6.2 病害防治

苗木病害主要为立枯病、木霉菌两种。采取以防为主的措施:营养土选料与消毒是基础,定期防治是关键,加强常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对症防治是重点。定期防治:当出苗率为10%时,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600倍液药防1次,然后每隔7~10天1次,10月底后可视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次数;重点挑治:每隔1~2天对苗床详细巡查1次,发现有局部苗木枯萎现象,应立即查明原因,若是根颈部发病可判断为立枯病,可用500倍敌克松或五氯酚钠溶液对发病区域进行浇施;若是表土层现白块,扒开表土层可见黄白色菌丝体、中下部土层变黑、苗木中下部根系黄黑色、根颈部颜色正常或稍膨大,可判断为木霉菌初期危害,可用1%~1.5%的硫酸铜溶液对发病区域浇灌。浇灌办法:翻动表层营养土,用拇指粗的木棒每隔10厘米打一个孔(木霉菌危害的营养土,因菌丝体结构紧、不渗水而采用的对策),将药液徐徐灌入孔中,直至溢出为止,第二天重复1次,然后每隔7~10天1次,连续3次,可有效防止木霉菌危害。

6.3 追肥

齐苗后用0.3%的尿素加0.4%的磷酸二氢钾对水浇施,以30米×6米标准棚为例,每次用水量为500千克左右,每隔10天左右1次,待苗木侧根分生长达2~3厘米时,每棚可追施尿素3千克或三元硫酸钾复合肥5千克,以复合肥为主,尿素辅助,每隔15天一次,施后立即喷水;同时应避开高温时段,利用阴天或下午5时后追肥,遵循勤施薄施、定量定期追施的原则,切忌超量和在高温下追施,以防苗木伤肥,11月底停止追施速效肥。12月上旬,每棚撒施粉状干菜饼肥30千克,以利苗木正常生长和安全越冬(图3)。

7 冬季防寒保温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覆盖大棚膜,覆盖棚膜必须选用透光率75%以上的优质膜。棚内吊挂1~2个温度计,同时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当棚外夜间气温高于15 °C时,全天打开棚膜两侧,当棚外夜间温度低于15 °C时,下午5点左右放下两侧棚膜,第二天上午8时,再打开两侧棚膜;当棚外夜间气温降至12°C时,在大棚内加盖小拱棚。一般小拱棚顶高60~70厘米,用竹片做支架,上盖农膜,白天打开小拱棚两端通风换气,下午5时后关闭;若白天气温高于20 °C,应将小拱棚覆盖膜全部打开;若遇上持续低温天气,除密封大棚外,还应抓住天气回暖之际,利用中午时段,将大棚两侧棚膜摇起15厘米左右,并打开小棚两端覆盖膜,进行通风换气,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一般情况下要视天气状况,灵活掌握棚膜的开启,责任心与细致性是第一位的,责任心强、措施得力,可确保枳砧苗安全越冬和正常生长。

8 苗木移栽

当砧木苗高达12厘米以上时,此时苗木须根数量达10条以上,因种子异质性造成的苗木强弱已充分展现,对淘汰劣质苗、提高苗木的整齐度十分重要。按苗木高度进行分期分批移栽,移栽前10天,苗床土壤保持一定程度的干旱,为促发新根打好基础,以利移栽后5~7天长出新根。移栽方法:选用高为28~30厘米、口径为12厘米的营养钵,将营养土装满,移栽前将营养钵浇透水,用拇指粗的木棒在营养钵中打孔,孔的深度10~12厘米,将苗木垂直放入孔洞中间,用木棒把土将孔洞填满,以轻提苗木不松动为度。栽完苗后及时浇透定根水,为保证苗木的成活,每天下午2~3点时浇水1次,7天以后开始生长新根,浇水时间改为2~3天1次,15天以后进行正常管理,并进行第一次施追肥(图4)。

本文是笔者在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中心进修期间在有关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完成,特致谢意!

*通信作者:严碧蓉(1975年—),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经济师,研究方向:园艺作物。电话:13873116216

猜你喜欢

枳壳苗木
苗木供求信息
道地药材江枳壳的研究近况*
苗木供求信息
清江枳壳高产栽培技术
不同环境条件对枳壳挥发油主要成分的影响
最新苗木行情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最新苗木行情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