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教学资源开发的路径
2023-09-28孙亚萌
孙亚萌
数字教学资源开发应在课程标准下,以具有针对性、有指导性的课程体系为核心,以优化重塑教学设计为载体,以开放共享的应用平台为依托,推动数字资源建设成果持续性、联系性、实践性地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课程资源的共享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开发设计具有针对性、有指导性的资源体系
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核心课程为载体,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有指导性的、有标准的资源体系。以往,微课类资源建设围绕单独的知识点开展,重视制作的形式与效率,设计开发大量的微课资源,仅作为补充性的资源建设,缺乏体系性的建构,层次性单一,利用率和开发率不足,无法满足教师的高效课堂需求和学生的有效学习。新时期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将倒逼数字教学加速发展,尤其是“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等国家、地方教育资源平台的陆续上线,加快以互联网技术在数字资源建设中的深度渗透进程,增强数字教学资源之间及其与教材、线下课程的融合性、扩展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建构体系化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数字教学资源的优势和价值。
二、优化重塑课程教学设计
以微课为代表的数字课程资源设计主要包括课程视频、学习任务单、知识地图、课后习题等的设计。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课程视频以及学习任务单设计,根据学生的视觉注意力发展规律,视频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之间。因此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拆分为单独且有联系的知识点,并根据知识点设计制作课程视频和学习任务单,使学生能够根据学习任务单结合相关微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资源设计要结合知识点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探究,增强互动性,提高其接受度,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到达新的高度。课程视频制作根据微视频设计稿本,前期使用摄像机或是常用微课制作软件如 Camtasia Studio、PPT、万彩动画、Flash 动画、snap 等进行制作,在初步完成视频摄制后,需进一步借助后期编辑软件如剪映、绘声绘影、Premier Pro等进行剪辑,二次创作,并适当添加片头片尾、字幕等效果。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还应注意利用视听语言规律突出知识重难点,同时应适当添加音、视频元素和交互性的设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开放共享的应用平台
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领域改革创新。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可实现资源需求的精准预测与推送。例如,通过采集学习者的年龄、地区、资源检索、评测反馈等数据,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描绘学习者特征画像,发现特定学生群体的潜在学习需求、资源需求等,为资源建设的调整、改进、推送提供参考依据。同时VR、物联网、元宇宙等概念及技术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能够模拟现实实验、实训和实践场景,让学生通过远程操控,在虚拟场景中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基于云计算的资源共享平台能够提供资源上传、访问、下载、审核、维护、使用与安全控制等功能,有效降低资源环境建设与维护成本,有助于共建共享基于标准化组织的数字教学资源。
四、推動数字教学资源持续性、联系性、实践性应用
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不仅要重建设,更要重应用。将数字课程资源等信息化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优化教学设计,结合应用交互式、可即时反馈的线上移动学习平台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才能使其得以充分应用。同时建立完善的过程性考核和多方评价体系,保障数字教学资源持续开发。鼓励教师运用数字教学资源后,进行“微反思”“微反馈”,介入过程性考核和多方评价体系,如知识测评情况,课后作业完成度、课堂参与反馈、实验操作评价、小组合作项目设计等,保障数字教学资源持续性、联系性、实践性应用。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