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
2023-09-28刘安芳
刘安芳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尤其一年级新入学的小学生,刚刚开始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堂非常有必要。通过课堂教育引导,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律意识、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培养道德情操,提升综合素养。本文结合日常工作,简单分享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策略探究。
一、课堂上注重对教材内容与生活常识的相互结合
小学一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知识结构尚不健全,对于很多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刻,或者在理解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和困难。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历,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融入生活场景、生活案例,引导小学生将道法课堂所学的内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修正自己。
例如,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第一个单元是《我是小学生啦》。小学生第一次步入小学校园,很多家长存在焦虑情绪,担心小学生会不适应,会交不到朋友等。教材中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节就是教给小学生如何交朋友的。道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小学生做一个游戏,让单数排的学生转身面对双数排的学生,大家互相给对方一个微笑,然后做一下自我介绍,握握手。这时候教师提醒小学生要记住对方的重要信息。之后教师进行提问,选几名小学生介绍对方的情况,考验小学生记住了多少对方的信息,让道法课堂的氛围更加融洽,充满了欢乐,让小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完成道法课的学习。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考核环节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一个学期有两次考试,期中和期末,平时夹杂一些单元测验。道法课程的考核很多时候得不到学生、家长、教师的更多关注。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或者结束的前五到十分钟,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思考和考核。一方面鼓励学生复习当堂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小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思考,锻炼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第二单元中有一节名为《校园里的号令》。小学校园与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校园里有校规,班级里有班规。比如小学课堂每节课都是45分钟,课间休息15分钟(或10分钟),听到上课铃声响起,就要在座位上坐好,认真听教师讲课;校园里还会有广播操、眼保健操等不同的铃声。这些都是校园里的规矩。教师在课堂即将结束的五分钟时间里,可以用做游戏、竞赛抢答的方式,让小学生根据铃声判断接下来要做什么、怎么做。通过小学生在游戏和抢答中的表现,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对当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关注和教案的调整,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善于使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网络发展,小学教室内配置了很多多媒体设备供教师教学使用。小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尚不健全,很多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接受起来有难度,教师可以在道法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视频、音频,引导小学生开拓思路、展开想象,让道法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小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有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后,对于知识点记忆模糊,但是对课堂上曾经播放的视频、音频记忆尤为深刻。
例如,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第一个单元《我的好习惯》,其中有一节《不做“小马虎”》。很多一年级的小学生并不太理解“小马虎”的意思,也不懂得“小马虎”的严重后果。可以为小学生们播放一个经典的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剧中的“没头脑”就是一个典型的“小马虎”,他写作业的时候找不到课本、作业本是经常的情况,考试的时候忘记写名字,画画的时候拿反了画纸,一会丢了书包,一会又丢了帽子。这些都是“小马虎”,在有一天长大了之后,成为一名设计师,建造大楼的时候,把喷泉设计在室内,忘记了安装电梯。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麻烦,导致小朋友们要去顶楼看戏,必须步行走半个月才行。通过视频教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深刻认识到“小马虎”的“大危害”,从而从小克服“小马虎”的问题,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四、采用分组教学,互动教学等模式
小学生天生好奇心重,也喜欢沟通和分享,充满的疑问。有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不给学生预留讨论和思考的时间,认为浪费课堂时间。经过实践证明,很多小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思路活跃,想法较多,如果不在课堂上记录和讨论,课后通常就难以再回忆起来。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分组教学,在课堂上给小学生预留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分享,鼓励小学生勇敢的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我爱我家》,其中有一个小节是《干点家务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每个小组内分享自己会做的家务活,然后小组内可以推荐一名小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展示等。有些小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仍然像幼儿园一样,不喜欢自己整理书包,在家不打扫卫生,不收拾房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经过课堂上的讨论,当他发现其他同学会做很多家务活,而道法教材中也教导学生要做一些家务活,之后,小学生都会进行自我反思和鞭策。教师此时鼓励学生多做点家务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总之,小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堂十分必要,道法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结合小学生的年龄段特點,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家校联动,将生活中的场景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时间讨论、吸收,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教师一手挑着祖国的未来,一手承载着传统文化,道法教师在课堂上更要将良好的道德标准贯彻给小学生,培养小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将来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