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滚滚天雷成戏剧 深入浅出悟人生

2023-09-28林振远

师道·教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侍萍鲁侍萍周朴园

林振远

《雷雨》是作家曹禺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在这部剧中作家曹禺怀着悲悯的情怀详细的叙述了周朴园、鲁侍萍、蘩漪、四凤、周萍、周冲等人的感情纠葛,并以独特的艺术构思方式将所有的冲突聚集在雷雨之夜爆发、以强烈的戏剧冲突将整个戏剧情节推向了高潮。因此,要想提高对《雷雨》的阅读鉴赏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们充分吸收雷雨裹挟而来的海量信息,实现对剧本情境的完美再现,进而在戏剧化的教学情境中,感悟生命、感悟人生。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际就如何帮助学生们更好鉴赏《雷雨》这部戏剧作品做出具体的阐述。

一、语言品评:于无声处听惊雷

例如,在品读周朴园听说鲁侍萍还活着之后的语言之时,我是先让学生们找出了剧本中出现的几个“哦”,然后从这几个“哦”字入手品读人物的情感变化。

首先,我对学生们说:“哦是一个语气词,也是一个表达内容丰富的词,在不同的情境下用不同的声调去阅读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意思。在鲁侍萍以自己的视角诉说自己被周朴园抛弃的事实之时,周朴园就回应了两个哦字,这其中蕴含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呢?请简要分析。”

生A:“愧疚、痛苦。”

我:“哦,为什么呢?”

生A:“因为周朴园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时,作者用的修饰词是‘痛苦’还有‘汗涔涔’的,‘痛苦’说明周朴园为自己伤害鲁侍萍的行为感到内疚,‘汗涔涔’是这一情感的强化。”

我:“嗯,非常棒!大家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呢?”

生B:“老师,我不这么认为,在文中周朴园一直强调侍萍是一位端庄贤淑的大家闺秀,是他的第一任太太,而侍萍说的话却无情地揭露了他的谎言,让他看清了自己的丑恶嘴脸,和在世人眼中侍萍不堪的身份,所以此时的两个哦字应该是为了掩饰他不敢直面真相的恐惧,是谎言被揭穿后的无地自容。”

生C:“我基本同意B的观点,但是有一点不太一样,第一个‘哦’字之时,作者用痛苦修饰,说明周朴园对侍萍还有一点愧疚,第二个‘哦’字之时用的作者用汗涔涔修饰,说明此时周的愧疚已经变成了恐惧,这两个感情是不一样的。”

……

在这一戏剧语言鉴赏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关照了文中每一个文字的情感表达,从是普通的语气词入手,引申出丰富的情感内涵,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戏剧语言的强大表现力,深化了学生们对人物情感变化的理解。

二、矛盾分析:百家争鸣现精彩

例如,在鉴赏鲁侍萍于周朴园矛盾激化之时,我就是以赏析剧中矛盾和冲突的方式帮助学鉴赏戏剧之美的。在这一鉴赏过程中,我对学生们说:“矛盾描写戏剧最精彩的部分,请结合你们的理解找到选文中描写冲突最精彩的部分,请结合你们的思考说明其精彩之处。”接着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很快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回答思路。

他们有的认为,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描写侍萍和周朴园相认的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周朴园在知道侍萍还活着前后的对侍萍的态度上的巨大反差,突出了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代表的自私、虚伪和冷酷;有的认为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对周朴园知道魯大海是自己儿子之后的语言描写,在得知带头反对自己的鲁大海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之后,作者笔下的周朴园一方面采取低声劝说等方式试图缓解自己和鲁大海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又开除鲁大海断绝自己同他之间的联系。其作为父亲和封建家长的角色之间的矛盾在此处体现的淋漓尽致;还有的学生认为描写的最精彩的是侍萍见到周萍时的心情,一句“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儿子。”写出了侍萍在见到亲生儿子之后想要与之相认,却又不能与其相认的矛盾心理。

三、总结提升:突破限制成专家

例如,在教学《雷雨》选段之时,我详细地给学生们介绍了曹禺的家世和生平,还原了作者的创作情境,从而让学生们站在创作者的视角之上,更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创作特点。

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之时,为了培养学生们整体性的戏剧鉴赏意识,我问了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在《雷雨》选文中出现了多个女性人物形象和多个男性人物形象。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你是否发现这些形象共同的特点?”“作者眼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大都性格鲜明、比较饱满,而男性人物形象则比较平庸、比较软弱。”一个学生回答。“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追问道。“和曹禺的成长经历有关。”学生回答。“那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曹禺的其他作品是不是也具有这些特点呢?”我又问道。看着学生们茫然的样子,我对学生说:“看来这个要作为我们课后作业了哟!”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侍萍鲁侍萍周朴园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如何看待《雷雨》周朴园其人
——周朴园对侍萍的情感分析
《雷雨》(节选)
周朴园的“假作真时真亦假”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
破解周朴园的“真情”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