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立小众社团是种怎样的体验

2023-09-28黎熙郭子乐袁明方宫子平

大学生 2023年9期
关键词:社团协会成员

黎熙 郭子乐 袁明方 宫子平

作为一群拥有小众爱好的群体——交通迷,想在身边找到同好,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得靠缘分。初入交大后,发现学校居然没有交通迷的社团,怀着“交大不能没有交通社团”的使命感,我们发起成立了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文化协会,想为校园里的交通爱好者们提供一个交流与活动的平台。然而爱好过于小众和特殊,也注定了社团的发展之路必然曲折。

深挖兴趣点

筹划之初,我们找遍了身边所有对交通感兴趣的同学,却始终达不到学校对成立社团最少20人的人数要求。幸好大部分发起者都来自交通运输学院,即便班里一些同学原本并非交通迷,但因为学的是交通专业,经我们一番劝说后纷纷报名参与,终于凑够了成立协会的人数。

这件事让我们意识到,光发动身边几个“铁路迷”加入是远远不够的,既然想在校园传播交通运输文化,就必须挖掘更多人的兴趣点。为了发动更多校内同学看到并加入我们,我们在精心制作的宣传推送和视频里着重强调协会契合交大的专业特色,并且能在兴趣爱好的指引下,结合同学们的专业所学,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专业的认知。我们尝试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入手,探索“向下深挖”的需求点。比如大家乘飞机时可能都有过因为天气延误的经历?什么时候下雨却不能起降?什么情况下即便有雨也能安全飞行?这些新知识有时候仅靠自己阅读文献、查阅资料是很难获得的。但我们协会里就有成员懂得翻译机场的气象报文,不但知道哪些降雨云团会威胁飞行安全,还能让我们在手机天气预报显示下雨时比较清晰地知道每一架飞机到底会不会因天气延误。如果有摄影爱好者想拍摄飞机,就可以学习如何借助机场气象报文的辅助,来获得更好的天气和光线。

此外,城市的道路、桥梁等建设也不只是单纯的工程项目。跟随我们的脚步,可以了解这每一个项目的背后所蕴含的城市规划者们的心血。哪怕一个个平平无奇的地铁站,也是專业人员通过计算流量来规划设计车站的位置、设置转乘站的,它们勾勒出了城市的脉络。参与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了解这些交通工具,更能体会到它们是城市智慧的结晶,感受设计者的用心与温度。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终于发展到如今超过200人规模的大社团。

聚人气

作为一个校园社团,想要聚拢人气,开展活动必不可少,我们交通这项爱好更离不开组织外出参观和带领成员们体验乘坐各种交通设施。但当时受到疫情的影响,学校对校外集体活动的管理相对严格,为此我们想了很多办法。

第一招就是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北京交通大学拥有交通专业展馆和实验室,我们便在校内组织了交通运输科学馆的参观活动,协会的不少成员还自发担任讲解志愿者,为观众介绍馆中藏品,讲解其背后的交通知识与原理。同时,我们还积极利用协会的网上平台,制作和发布了许多交通科普文章和短片。

第二招是尝试拓展新的亚分支。成立社团之前,虽然我们身边有不少同好,但知识相似度很高。协会成立后,我们逐渐发现,由于大家来自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背景,各自擅长的领域不同。铁路迷还可以细分为车辆迷、线路迷、运行图迷、摄影迷、火车票迷、运转迷(指火车迷专门为了乘坐火车)、外国铁道迷、站场迷、规划迷等多个分支,我们的社团好似交通迷们的一场嘉年华,因而在交协,关于交通的大多数疑问,同学们都能得到解答。

随着不断的发展壮大,我们社团中既有运输学院的老师,又有铁道和民航专业的同学,还有已经毕业从事交通行业工作的学长,他们有着体系化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地见闻和真实的生产实际经历,继续带动我们不断拓展新的亚分支。

整合资源办活动

小众爱好社团有个很大的发展难题,即勇于组织的人少,参与的人更少。作为一个学生兴趣类社团,我们所有的活动都是成员自愿组织、自愿参与,大家笑称我们是“为爱发电”。

2021年,我们打算举办一次有关铁路文化的艺术摄影展,这是社团首次在校内举办铁路摄影展。起初为增强认同感,我们的征稿对象仅限交大在校师生,但收稿时却发现无论是作者数还是作品数量和质量均不足以支撑起举办展览的规模,这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大家分析,一方面可能是征稿推广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交大喜欢拍摄铁路且摄影技术尚可的同学很少。为了获得更多的投稿,我们只得延长征稿时间并加强宣传,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最终勉强收集到足够的作品。

作为一所工科院校的学生,原本课余时间就十分有限,加上大家又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我们所拥有的共同空闲时间更是少之又少。组织者好不容易挤出了时间来组织活动,却很难保证有足够的组员来参与。

为了让绝大多数协会成员有机会参与社团的活动,一个学期我们通常会组织两次左右的活动,一次必选在开学初期且课业压力相对较小的时段,比如今年的2月末,刚开学我们就举办了首届交通模型运转会。

而到了一学期的中后段,随着课业任务的加重,单纯依靠协会的力量举办高规格的活动确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就充分借助学校与社会资源,这样既能保证活动质量,又能降低活动的开展难度。比如今年4月,我们就组织交协成员参加健康快车开放日活动,参观中国国际模型展览会与中国铁道博物馆等。而5月份,我们又与交大建筑与艺术学院联合举办了首届北京高校师生铁路摄影艺术展。

经过社团成员的共同努力,在成立当年,我们就获评学校的“新秀社团”,次年又获评了学校的“明星社团”。我们始终相信,在热爱的基础上去做一件事,就算过程艰难,但一定可以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也一定能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

责任编辑:刁雅琴

猜你喜欢

社团协会成员
缤纷社团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