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佳剧 思己剧
2023-09-28孙凯文
孙凯文
《谈·香·形》Fragrance装置现代舞剧展现了一场身体与装置的对话,现代舞者与装置一动一静,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体验和丰富奇幻的想象空间。
高艳津子老师介绍,这台装置舞剧的起心动念是黄渤给她打电话,说自己有一个装置,可不可以做成现代舞,于是就有了一个25分钟的装置舞剧。这次我们观看的《谈·香·形》增加到了足足90分钟。此次嘉年华期间,该剧目共演出了17场,每场都有约40%的即兴表演成分。“一滴水想开出生命之花,一缕香想解人生万象……”舞剧沿着“镜—竞—静—境—净”五字轨迹,带领观众体悟生命原初的追问。在我看来,一部成熟、优秀的戏剧能带给观众非常充足的回味与遐想的空间,这部舞剧正是如此。
要欣赏此剧,观众应该先了解什么是“装置戏剧”。装置戏剧又称“环境戏剧”“环境剧”或“装置艺术剧”,强调舞台上的空间、布景、道具、声音、光影等元素的变换,为观众创造出独特的观赏体验。在装置戏剧中,演员的角色和剧中情节往往不是最重要,而创造独特的舞台环境,来引导观众思考,往往是创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装置剧更强调视觉和观感效果,借助于舞台布置、道具、投影、音响效果等,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审美体验的环境中。装置剧融合了舞台设计、视觉艺术、声音设计等,涉及跨学科的合作。
装置戏剧通过独特的艺术体验来触发观众的思考和情感,探索各种主题,从社会问题到抽象的哲学概念等。这种戏剧形式在20世纪后半叶兴起,是戏剧和表演艺术领域的一种创新。
装置戏剧对于不少人可能“无感”。但是观看了《谈·香·形》后,我感到,不管你是普通观众还是“进阶”观众,对于这出戏的最直观的印象一定是:太漂亮了!
观演席需要走上一段台阶才可以到达,正走着,我稍一轉头,便看到一位舞者正在台阶旁的平台上,穿着纱裙原地缓慢地舒展摆动着身体。原来在开场前,演员们就已经在剧场的各个角落开始了“表演”。他们手里捧着一碗闪着光亮的水,主舞台上定点光打在水晶船上,同时,折射到舞台下方的一片水中,与剧场的暗黑主色形成鲜明对比。水晶船装置停在一片水中央,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
在观看的过程中,身边的同学不止一次惊叹:太美了!通常来说,以舞为主的剧的台词并不多,这场戏同样如此,所以,演员的肢体和面部表情就特别重要。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场的第一场戏“镜”。开场前,每个演员将碗里的水倒入水晶船后逐渐退场。开场后再次集结在舞台上,这时,在阴森的背景音下是演员们的集体“摇摆”。镜头给到演员的脸上,能看出每一位演员都在戏里,面部表情各不相同,他们张着大嘴、皱着眉心、瞪着眼睛、呲着牙齿……还有肢体的浮动清晰地投放在舞台上的大屏投影上,这画面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
整部剧中,有些看似混乱的场面里,演员们的调度却井然有序,这体现了导演对于演员和舞台调度的专业把控。就像在一场戏中,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四位演员在一楼舞台上翩翩起舞,每位舞者的头上套着一个彩色头套,每个头套的另一端都连接着右侧二楼舞台上的一位舞者,他们或轻盈或费力地随音乐随意拉拽的彩绳,牵引着一楼舞台上的舞者们。若不仔细看,很难分辨出是谁在拉扯着谁,但舞者们却看上去格外舒展且游刃有余。
在中国传媒大学白杨剧团中,我参加了多部戏剧的创排。我们有些剧展演后,在交流环节,观众会对某些在主创们看来已经讲明白的剧中情景有疑问。在今后的创排中,我们可以学习《谈·香·形》将抽象具化为点的创作思路,将抽象的表达寄托在舞台上各种载体和演员的表演中。
《谈·香·形》中有一个众人将水倒入水晶船的画面,初看不知什么意思,但看完这一节后,我明白了其中带有的“竞”的意味。还有演员聚在一起时作出各自不同的面部表情时,也反映了在竞争中每人所持有的观点、利益、角度各不相同。我一向不太喜欢戏剧向观众“喂饭”,观众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与琢磨,才能真正体会到剧情的逻辑以及表演的艺术。但也不要为了抽象而抽象,将明明可以讲清楚的剧情拆分得很散,却又缺少与之相对应的艺术串联载体。“将抽象具化为点”的艺术表现形式,能让观众在回味中想明白其中寓意,又能让观众捋清楚剧情的发展和逻辑,是我们以后要着力借鉴的。
在我们剧社今年11月将要开演的年度大戏《哥本哈根》中,也有一些较为先锋的舞美设计。剧透一下,在这部戏中,会有原子弹爆炸的情节。我们想过很多方案,最终决定由海森堡的手提箱掉落在地上,代表原子弹的爆炸。具体的情节落在了一个具体的行为上,这样虽抽象但不会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结合整部剧情,这一行为代表着什么也就不言自明了。
《谈·香·形》的舞美设计也很值得学习。整部戏对于光的把控可以说是出神入化,特别是利用舞台道具对于光的折射营造了一种氤氲的气氛。如果将这部剧的舞美设计用一个词来概括,我想是“先锋”。这部舞台剧处处有“先锋”的创意,比如,在主舞台下用一片浅水池,营造了一个小湖泊。就像要表现圣洁,并非需要将舞台设计成白色或让演员穿着白色的衣服,也应当思考用不一样的、多元的表达方式。创造力是无限的,校园戏剧也应当不怕出错,但求出彩。
了解下我们的白杨剧团
中国传媒大学
白杨剧团的徽标
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和白杨剧团成员及其他高校同学合影
《堂吉诃德》剧照
剧团成立以来,排练了多部话剧。如,《隐形守护者》《门》《锁》《纯白年代》《杀狗记》等。剧团改编的话剧 《堂吉诃德》,在中传的社彩秋韵晚会上演出过。
“我们相聚在把星光揉碎的春日的夜,从清晨到黄昏,或切实或虚妄,借戏剧之名投递爱与梦想。当舞台灯光亮起,你与戏剧,一如既往。”这是中传白杨剧团的骨干有感而发的小诗。
“中传白杨剧团”是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戏剧社团之一,成立于2014年,剧团约有成员150人。 致力于戏剧素质拓展、排演原创戏剧等。
剧团常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在最近的人艺之友活动中,白杨剧团的成员走进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对台词、观展览、进博物馆。他们还来到曹禺剧场,与表演艺术家们见面交流,在交谈中感悟艺术之美。
《海鸥海鸥》剧照
《海鸥海鸥》今年在鼓楼西剧场进行了高校剧团公益展演。在《海鸥海鸥》中,我们试图以玛莎的视角,回溯契诃夫《海鸥》原著中,主角科斯佳自杀前的情感漩涡。剧目改编中做了崭新的尝试,从玛莎的视角回溯科斯佳的理想与爱情、生活与死亡。在有限的条件下戴着镣铐舞蹈,去进行崭新的尝试,试图以简约的形式去展现契诃夫的经典作品,剖开生活切片进行追问,在无意中发现了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责任编辑: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