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清浊相干”理论辨治动脉粥样硬化
2023-09-28吕若兰程为平刘鹏韩天然
吕若兰,程为平,刘鹏,韩天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是以影响心脏、大脑和外周动脉系统等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的总称,其中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是导致ASCVD的主要原因[1-3]。近年来全球AS发病率的日益升高加重了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AS是直接或间接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疾病[4]。研究表明,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相比,中药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AS更有优势[5]。目前,A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导学说包括炎症反应学说、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平滑肌克隆学说[6],中医学认为其关键病机为本虚标实[7],且各学派确立了活血化瘀法、软坚清脉法、温阳通脉法以及中药外治法、温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8]。本文基于《黄帝内经》“清浊相干”理论,将AS分为“脉损”[9]、“脉浊”[10]、“脉痹”[11]三个病理进程,并指出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是“脉损”的病理基础,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是“脉浊”的病机核心,浊邪害清、气虚血瘀是“脉痹”的“病进”转归,总结出升清降浊、益气活血为基本治则的特色内治法,同时强调脑心同治同防的重要性,以期为AS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1 “清浊相干”的理论溯源
“清”字本意是毫无杂质的清水之貌。《说文解字》[12]中有言:“清,朖也。澄水之皃。从水,青声。浊,繁体为濁,许慎言其为古水之名,其最常见的解释为浑浊,取与清相对之意。”总之,清浊的本义与水之清澈与否有关。应用至《黄帝内经》后,“清”“浊”在医学文献中就有了生理概念。一般而言,“清”指气,而血、津、精、液归属于“浊”。如《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中有言:“明水谷精微中清者为营,营在脉中;浊者为卫,卫在脉外。”此处“浊”为相对于“清”的生理概念——水谷精微中的稠厚部分。唐容川认为“血在上则浊蔽而不明矣”,首次提出“浊”指血瘀这一病理物质。
“清浊相干”出自《灵枢·阴阳清浊篇》的“清浊相干,名曰乱气”,意在指体内清浊升降功能发生紊乱的一种表现。而清浊升降功能与气机升降紧密相关,清气在上则生飧泄,浊气在下则生䐜胀,因此,人体须气机平和,方能五脏之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正如《灵枢·五乱》中所言:“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气机升降出入守常,则清浊升降有序。反之,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枢机不利,则清浊相干,气机逆乱。
2 基于“清浊相干”理论论述AS的病因病机
AS主要表现为血管钙化、动脉硬度增加、血管壁改变,属全身弥漫性病理状态[13]。中医常称AS斑块为脂浊、血瘀。现代学者认为,AS属于“脉损”[9]、“脉浊”[10]、“脉中积”[14]等范畴,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其属“脉痹”范畴[11]。程为平教授结合临床研究,提出AS病位在血管(脉),发病与大脑(心-神)、胃肠道(脾胃)、肢体(肉-骨)密切相关。基于“清浊相干”理论可将AS分为“脉损”“脉浊”“脉痹”三个病理发展进程。
2.1 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是“脉损”的病理基础 《灵枢·小针解》中有言:“浊溜于肠胃,浊气在中。”说明人体内生浊邪来源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升降之枢,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是中焦气机之升清降浊、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础。水湿、津液、气血在代谢过程中若受外感、饮食、情志、劳逸等因素影响,人体会出现《伤寒杂病论》中“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的浊化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脾胃之气渐虚,导致“脾不升清”。升降不利,清浊代谢失司,不循常道,进而出现“胃不降浊”。浊邪沉积于胃,则形成一定的病理基础,因“胃乃水谷气血之海”,浊邪由此入血,则为“脉损”[9]。此时病轻,“脉损”与炎症反应本质上具有肯定关系[15]。根据炎症反应学说,AS最初是由各种促炎性因子导致动脉内膜功能损伤,进而分泌炎性递质,且脂质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形成泡沫细胞,从而成为最早的AS病变脂质条纹。
2.2 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是“脉浊”的病机核心 《黄帝内经》中有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在上述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导致“脉损”的病理基础上,浊邪可随着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活动布散到全身,与痰、瘀、毒等有形之物结合凝聚于血脉[14],随之在人体上下无处不到[10],并选择性地蓄积于头颈、上下肢等部位。此为“脉浊”“脉中积”。
心与脾胃具有协同关系,一方面,脾胃运化后水谷精微稠厚部分渗入脉中,化生为营血,濡养全身血脉;另一方面,心主血脉,而血脉是将中焦化生之“气”输送至全身的通道。中焦升降失常,浊邪上达清阳之府,则胸阳受抑,甚至蒙蔽心窍,阻塞心脉,可发展为冠心病、心绞痛[16]。
脑系疾病与脾胃关系紧密。生理上,《灵枢·五癃津液别》中有言:“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病理上,《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有言:“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而九窍中有七窍在头脑部,脑为髓海、元神之府,说明脾胃失司为脑窍功能障碍的重要致病机制。脾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一方面,“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灵枢·口问》),清气不升导致“上气不足”而脑神失养;另一方面,胃不降浊,浊邪上犯于脑,又浊邪胶着,另附着于颈部血脉,令脑之体用俱病,发为脑动脉硬化症与颈部动脉硬化症。
同时,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主四肢肌肉。张介宾《类经》中有言:“高粱,膏粱也……肥贵之人,每多厚味……故为此诸病。”若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脾胃功能受损,则脾虚生湿,湿聚成痰,血液运行不畅,终致痰湿浊凝。脾尚主肌肉四肢,现代人多以坐为主,“久坐伤肉”,损伤了肌肉的结构和功能,会影响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以及线粒体功能,相当于西医学的代谢综合征[17],若不勤于锻炼,卧则气缓,气行不畅,则气滞血瘀。各种因素相互影响,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超出机体自我调节能力则发为上肢或下肢动脉硬化症。
2.3 浊邪害清、气虚血瘀是“脉痹”的“病进”转归 “病进”指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正不胜邪则“病进”[18]。《素问·痹论》中有言:“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失疏,故不通。”病轻者若不重调摄,饮食恣意偏嗜,浊邪久之即可进一步酿生痰浊、浊瘀。《金匮要略》中提及“五劳虚极……食伤、忧伤、饮伤……经络营卫气伤”等,均可致血行凝滞。中焦本已虚衰,不能降浊,则清浊相干愈甚,诸如膏脂、痰浊、浊瘀之类聚于血管,浊邪害清,壅塞络脉,致脉络瘀阻,气血逆乱,引起“脉痹”,甚至中风、脱疽等疾病。
《黄帝内经》中有云:“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随着病程发展,浊邪久蕴不解,痰湿、瘀血等各种病理因素胶结,则转化成浊邪,进而败坏脑髓,损伤脉络,影响脑神。在AS基础上,老年人由于体质虚弱,脾肾两虚,加之长期被疾病困扰,气虚瘀血更加严重,进而形成本虚标实证。日久正气受损,病邪深入络脉,促使病程迁延,病情不愈,病性变化多端。
3 AS的主要治则——“升清降浊,益气活血”
3.1 病初以运脾升清、调畅气机为主 中央之土(脾胃)化生的精微物质灌溉周身血液,而早期AS主要始于“脾不升清,胃不降浊”之脾胃运化功能失司,“浊逆则损脉,营卫不调则脉道自损”,形成“脉损”[9]。因此,早期AS的治疗原则应以运脾升清、调畅气机为主,方剂选用四君子汤加减。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四君子汤具有调节脂代谢、抗脂质过氧化及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而抗AS的作用[19]。同时可选用能延缓早期AS病情进展的中药,如水蛭[20]、黄芩[21]等。辨证施治,复脉从正,营卫自和,以调其气使其平。
3.2 “病进”以升清降浊、攻补兼施并重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病进”则清浊相干,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浊邪随血脉运行而至心、脑、颈部及上下肢,发为各类动脉硬化症。“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此时应以升清降浊为主,同时注意攻补兼施并重。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升降散、半夏泻心汤等具有升清降浊功效的方剂进行辨证加减。在方剂加减基础上,可选用降脂的代表中药如泽泻[22]、荷叶[23]、山楂[24]、决明子[25]等,以攻逐浊邪,使清气得升、湿浊得化,从而断生浊之源。
3.3 病久则益气活血、脑心同治同防 病久则标本倒置,气虚血瘀,宜选用益气活血代表方——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整方及各组成药物单用均具有抗炎、降脂、抗AS斑块形成的作用[26],其中黄芪与当归作为对药配伍最为经典[27-28],黄芪益气固表,善补周身之气,资生血之源,气行则血行,气旺则血生;当归补血活血,养血和营,《神农本草经》认为其具有“补五脏,生肌肉”的作用。当归与黄芪二者合用,取当归补血汤中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意,以发挥益气生血之功效。
脑心同治来源于中医异病同治理论[29],神经系统可感知并直接调控AS斑块[30],笔者认为AS是脑心同治研究的优势病种,AS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而老年患者也是脑心同治的重点人群,因此,在AS的防治中应注意脑心同治同防。脑心相关,二者相互影响。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中有言:“头为心神所聚。”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了心脑共主神明理论,即“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也”。研究表明,心脑以血为基、神明相统,脑内中枢自主神经网络可调控心脏功能,而心血管系统受神经和内分泌的调节,同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也可造成脑损伤及认知障碍[29]。AS是心脑血管疾病病理改变的共同基础,也是两类疾病的共同病因[31]。在治疗过程中,医者须重视对患者生活方式的指导,如嘱咐其限盐、戒烟、限酒,注重膳食合理搭配及保持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纠正体质偏颇等[32]。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在AS诊疗中应重视患者的健康管理,尤其是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以脑心同治、脑心同防为基础,达到身心同治、脑心同康的目的,从而改善患者病情、预防疾病复发。
4 验案举隅
患者,女,57岁,2021-08-02初诊,主诉:记忆力下降3月余。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下降,伴心悸,偶有倦怠乏力,头昏,舌红,舌苔花剥、薄白,舌中有裂纹,脉沉缓涩。辅助检查:颅脑MRA扫描显示,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及基底动脉形态走形如常,管壁欠光整,远端分支变细、减少,提示脑动脉硬化。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双侧颈内动脉中膜不均匀增厚,双侧多发混合回声斑块,颈内动脉起始段可见一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大小约18.8 mm×2.6 mm,提示双侧颈动脉多发斑块形成。既往史:脑梗死病史。西医诊断:脑动脉硬化症,脑梗死;中医诊断:脉痹(气虚血瘀证)。治则:升清降浊,益气活血。予程为平教授自拟的动脉硬化斑块方化裁。处方:丹参20 g,灵芝20 g,赤芍10 g,川芎15 g,石菖蒲15 g,山药15 g,山茱萸15 g,葛根15 g,益智20 g,仙鹤草15 g,路路通15 g;水煎,早晚温服,1剂/d,共14剂。嘱患者调畅情志,注意饮食。2021-09-02复诊:患者自觉无心悸,诸症好转,舌暗红,舌中有裂纹,脉缓涩。处置:继续服用前方调理,并嘱患者坚持门诊随诊。2021-09-22复诊:患者诸症好转,舌红苔白,脉缓。处置:建议复查颈内超声,不适随诊。2021-09-23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双侧颈内动脉中膜不均匀增厚,双侧混合回声斑块,颈内动脉起始段可见一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大小约10.2 mm×1.2 mm,提示双侧颈动脉多发斑块形成。
按语:本案患者以自觉“记忆力下降3月余”为主诉,结合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诊断为“脉痹”。该患者形体肥胖,素体痰湿偏盛,湿浊久积体内,上蒙清窍而致健忘;浊邪为甚,周身气机不畅故觉倦怠乏力;中焦气机失调,清阳不升,则头昏;气机逆乱,痰湿、瘀浊停滞于心,脉络瘀阻,则自觉心悸。病久气虚,气虚不能正常化生津液,导致阴虚内热,则舌红苔剥,中有裂纹;加之久病入络,浊瘀互结,故脉象沉缓涩。该患者为清浊相干、气虚血瘀之证,治以升清降浊、益气活血,在自拟“动脉硬化斑块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丹参活血祛瘀,灵芝补气安神,赤芍清热凉血散瘀,川芎活血行气,石菖蒲化湿开窍醒神,山药益气养阴生津,山茱萸性温而不燥、酸润滋阴、补而不峻、辛而走散。程为平教授常以二山配对使用,以补益肝肾而资其源。葛根生津止渴、通经活络,益智暖肾温脾,仙鹤草略具收敛之性、善于补虚、和中益气、升清降浊,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全方共奏益气活血、升清降浊之功。在治疗过程中,嘱患者节制饮食,调畅情志,注重脑心同防,才能改善症状,使脑心同康。患者服用中药1个月后复查颈内动脉彩超见斑块减小,可见服用本方具有改善动脉硬化的作用。复诊时患者自觉诸症好转,前方效,宜继续善后调养。
5 小结
AS的发病率升高,与当代人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33],该病的治疗难点是临床表现常标本倒置,疾病继续发展可出现脑卒中、胸痛、难治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急重症。因此,临床应重视中医药在诊疗AS时具有的缓解病势、改善症状和预后的独特优势,辨明病程发展的“脉损”“脉浊”“脉痹”三阶段,牢牢把握“清浊相干”这一病机核心,守正于经典,据经创新,在治疗上以升清降浊、益气活血为原则,强调脑心同治同防,这不仅丰富了AS的临床辨证思路,而且对临床诊疗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贡献:吕若兰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及可行性分析,文献/资料收集,并撰写、修订论文;刘鹏、韩天然进行文献/资料整理,论文的修订;程为平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并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