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虹影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困境
2023-09-28杜雨霏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116044
⊙杜雨霏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英籍华人女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等。对虹影来说,离开故土,移居英国是一种“精神逃离”,通过在空间距离上对故土与亲人的远离,虹影试图抛却痛苦记忆,找到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异域文化中“落地生根”。《饥饿的女儿》作为虹影非常重要的一部代表作,向读者呈现了一个关于虹影个人“100%真实的”①故事。虹影写作的主题是“女性”,她所关注的也是由自己辐射整个女性群体的命运。在这一主题下,虹影小说中的主人公都在困境中不断寻求身份的认同。
一、个人身份认同困境
“认同”的英文为“identity”,身份认同是一种认识主体对自身的认知和描述。在虹影的很多小说中,“显现的都是一个失去了现实身份的女性孜孜不倦地寻找自我的旅程”②,这来自她的童年经历。虹影在“自传性”小说《饥饿的女儿》中对自己悲惨的童年经历有详细的叙述,书中以虹影为原型的“六六”作为给家庭蒙羞的“私生女”,一直背负着这个精神包袱长大。她从小认为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我的思想总是顽固地纠缠在一个苦恼中:为什么我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而她的兄弟姐妹甚至母亲也没给过她应该受到的关爱,“只有一两次我看到过母亲温柔的目光,好像我不再是一个多余物”。而家中唯一对她好些的是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继父,这位寡言的父亲总是偷偷省下一些零钱,让虹影去买点东西吃。但继父对孩子们的态度仍有区别,对哥哥姐姐们,他总是严加管教,但对虹影却“不动怒,也不指责”,这一切都被心思敏感的虹影所注意。对父爱的极度渴望得不到满足,于是她将这种感情主观变质为爱情并迁移到了一些特殊的异性身上,如自己的历史老师。对虹影来说,历史老师在她心中充当的就是父亲的角色,她对历史老师产生了类似于对父亲那样的依恋感情,他是虹影无处发泄的苦闷以及对爱的渴望的承载点。虹影在书中毫不掩饰地描写自己少女时期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藏在深处的是她对于自我身份的焦虑”。长期处于一种无助缺爱的状态,使虹影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出“我是谁”的疑问,陷入了个人身份认同的困境。
除了特殊的身份定位,虹影的童年也充满了苦痛,她说“饥饿是我的胎教”,从父辈就开始承受的饥饿感横跨了两代人,成为贯穿她童年的阴影。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而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也会给人留下极大的后遗症——“恨不得给每个手里有碗的人下跪”“永远想吃好东西,永远有吃不够的欲望”。这些阴影在虹影的心中一点一滴汇聚起来,由生理上的“饥饿”演变为了心理上的“饥饿”,塑造了她寡言苦闷的性格,间接导致了她对自我身份产生了怀疑。
面对成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身份认同困境,年少的虹影开始了探寻。她尝试通过身边的人去了解自己的身世,终于在十八岁生日这天从母亲那得到了答案,揭开了那个除了她自己其他人都心知肚明的私生女身份之谜。值得注意的是,虹影个人性格中的反叛以及对爱情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像是母亲的翻版,但当时的虹影并没有理解母亲的所作所为,甚至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对母亲真正释怀,“母亲给我讲的一切,没有化解我与她之间常年结下的冰墙”。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虹影仍有着巨大的迷茫,她在追寻自我身份认同的路上再次失去了方向。但她并没有放弃,她选择离开自己的家庭,出走之后却发现怀上了历史老师的孩子。虹影知道,如果没有父亲,让孩子出生只能是受罪,于是她做出了与母亲当年不同的选择——没有留下这个孩子。这时她才突然明白:“我在历史老师身上寻找的,实际上不是一个情人或一个丈夫,我是在寻找我生命中缺失的父亲。”
在脱离了一切与过去有关的人和事后,虹影终于开始对自我身份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知,但她仍无法摆脱血缘带给她的既定命运,她“沉溺于烟与酒里,劣质烟与廉价白酒”来“逃避苦闷和压抑”。直到一天晚上看到一首小诗,虹影才突然醒悟:“或许,我的写作,早晚有一天能解救我生来就饥饿的心灵”——她一切身份认同的困境都源于最原始的生理饥饿,而精神食粮可以填补她空虚的内心。于是虹影选择回归家庭,原谅生父并表示会参加他的葬礼。这表明她已经找到了自我定位,重新构建起了个人的身份认同。对虹影本人来说,她找到了那个困惑她半辈子谜团的答案,“写作如同爬梯子,目的不是目标,而是为了看清自己从何而来”,或许这是她自我身份构建彻底完成的一刻。
二、文化身份认同困境
巴柔的形象学提出了“他者”的理论,认为“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即使这种意识是十分微弱的”。在此理论的基础上,以虹影为代表的新移民群体实际上处于西方文化中的“他者”地位,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的主流文化对中国文化存在的偏见也促使虹影去思考中西文化碰撞下自己的身份问题。虹影通过对两种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生的爱情悲剧的书写,来探讨反思她自身作为文化“夹缝”中的一方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境。实际上,虹影对跨文化爱情持包容尊重的态度,她所书写的人物在爱情中找到了一个契合点,或许这也是她作为新移民的一员对文化交融所提出的展望。
从中国到英国,虹影面临的不只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是在跨文化视域下身份的重构。全球化的发展使中西文化的冲突不像过去那样明显,作家自身则陷入了一种文化身份日益模糊的尴尬境地。由于人生经历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虹影的写作更多聚焦的是自己面临的个人身份的“无所归属”,以及不断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经历。在移民英国后,她转向关注那些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女性,如在《好儿女花》中以小姐姐和自己为例来探讨女性族群的身份与命运。通过这样一种比较特殊的书写,她将作品的主题升华到了文化身份的认同上。有学者指出:“人们在接受一个新的社会身份认同时,往往经过和自身历史文化的复杂互动过程”③,而虹影正是在这样不断重构自己文化身份的过程中,进入了个人经历和本土文化的互动。
个人身份认同的困境是虹影作为身在山城重庆的“私生女”亟须解决的问题,但当她移民英国时,个人身份认同问题上升为了民族性的和国家性的,她面临的将是疏离于主流的漂泊感和自身作为“他者”的文化身份认同困境。在《饥饿的女儿》中,虹影聚焦于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但并没有局限于个人,她将视野扩展到整个女性族群甚至人类族群,重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面临的个人身份困境和民族苦难,这体现出了虹影在书写本土文化时持有的反思态度。较特殊的一点是,虹影对文化身份认同的追求呈现的方式是反思自我人生历程和家庭关系,继而扩展为对女性族群面临文化冲突与融合所持有态度的探究,以及中西方文化的艰难融合过程,这种多重文化背景的描写也映射了虹影对民族身份认同困境的反思与探讨。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虹影也陷入了一种本土与域外的选择困境中。与其他新移民作家相比,虹影的海外生活经历并不算丰富。从最初前往伦敦留学,到在伦敦定居并移民英国,都是她以作家的身份经历的过程。由于专事写作,她并没有像别的移民那样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或为了在海外生存而奔波打拼。对虹影来说,长期定居海外的生活并没有让她真正融入异域社会,她一直是一个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异乡人”,就算在海外她也一直追求着带有本土文化气息的人和事。这也造成了她写作内容的特殊性,她的小说真正反映海外生活的并不太多,大部分作品都以中国社会为背景,这种特殊的现象也是虹影在移民英国后对文化身份产生认同焦虑的明显映射。
在虹影的另一部 “自传性”小说《好儿女花》中,她在异域文化情境下对爱情的选择也体现了她不断重构文化身份的过程。明显重现这一矛盾过程的是前夫小唐,小唐对虹影来说,最初是“一个给了虹影环境并帮助她改善命运的谦谦儒雅的君子”,但这个男人从小接受着西方教育,也“并没有走出男权文化的淤泥”,他有着不符合传统理念甚至现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性幻想,而作为传统东方女性的虹影却要为了爱情去不断满足小唐的要求,最后“小姐姐”的插足敲响了虹影心中的警钟,她才发现自己无法逾越传统道德理念的鸿沟,无法接受“二女侍一夫”的行为,况且另一个女性还是自己的小姐姐。以小唐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观念和以虹影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观念间的冲突,最后瓦解了虹影心中对理想爱情的幻想,于是她选择结束与小唐的爱情。而母亲去世这件事也迫使虹影反思自己精神上的“根”到底在哪,她开始面临一种失去精神故乡的迷茫感与空虚感。结尾处虹影写到了自己后来遇到的两位异性:P 和W,面对这两个同样有吸引力的男性,她陷入了一种痛苦的抉择中。最后虹影放弃了相识六年的P,选择了W,其中的原因也发人深思——“W 是出自本身对中国文化历史有兴趣,他会中文。P 呢,是因为我才对中国发生兴趣,他一生只到过香港,如同许多西方人一样,对中国文化和历史只来自书本知识。”虹影对爱情的选择表现出了她自己作为中国人无法摒弃的家国情怀和对本土精神故乡的执念。此时的虹影通过对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书写和对家庭关系以及自我的反思,不断完成着对自我文化身份的建构,最后她选择了现任丈夫W,并回到了自己的精神故土,不仅体现了她文化身份建构过程的圆满完成,还为世界呈现了一个有包容性的中国形象。正如她在 《饥饿的女儿》新版说明里写下的:“这二十年,阅读人间,最后渡回长江,归于自己的故土,归于出生之地。”
三、结语
新移民文学不止体现出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自觉传承,也呈现出多元文化碰撞产生的艺术价值,为中外文化的融合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联系的紧密化。作为代表作家,虹影的作品呈现出“出走—回归”的态势,从《饥饿的女儿》中为了逃离家庭和过去而选择的出走,到《好儿女花》中选择回归自己的精神故乡,都体现了她在不同文化碰撞下精神世界的矛盾。虹影在二元文化对立的背景下思考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可能性,并通过文学作品呈现了这种文化碰撞所产生的美的艺术和价值。
①夏春平:《虹影和她的〈饥饿的女儿〉》,中国侨网2005年3月28日。
② 费勇:《终于把内心的黑暗和爱大声说了出来》,《饥饿的女儿·序》,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3年版,第6页。
③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