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之《爱莲说》清正之方孝孺
——方孝孺《荷花渚禽》赏论
2023-09-28江苏李金坤
江苏|李金坤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为书斋取名“逊志斋”;因故里旧属缑城里,又称“缑城先生”;又曾于汉中府担任教授,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是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方孝孺自幼聪慧、机敏好学,曾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死,惠帝即位,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后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被捕下狱。后因拒绝为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杀害于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南明弘光帝时追谥“文正”。
笔者在方孝孺殉道620 周年纪念大会上,曾用“忠正”二字高度概括方孝孺的可贵品质与崇高精神。今年笔者又以“忠正”二字作藏头联一副,作为方孝孺诞辰666 周年的微薄献礼。联语为:“忠诚,忠贞,忠良,忠臣,忠厚,忠实,忠义,忠勇,忠烈,忠骨;正学,正道,正直,正气,正统,正德,正心,正知,正风,正行。”横批:“忠正方孝孺”。从方孝孺的诗集中,我们不难发现隐寓其中的“忠正”品格与清正精神。其实,方孝孺“忠正”精神的底色,便是“清廉”美德的滋养。人们常说,“字如其人”,而对于诗人而言,“诗如其人”亦然。方孝孺素享“文宗”之美誉,他的政论文风骨凛然,充满正气,思辨明晰,逻辑严密,语言老到,家喻户晓的《古文观止》就收入其《深虑论》《豫让论》两篇宏文,可见文章功力之非同小可。而他的诗却独具内涵,别具神韵,是其思想文化精神与艺术审美价值的真切体现。
本文不拟对方孝孺诗歌做全面论述,仅就其《荷花渚禽》诗的精神意蕴及艺术审美价值做一初步探析,以收窥一斑而见全豹之阅读效果。
诗云:
绝世丰姿不受尘,丹露为质玉为神。
渚禽莫怪开时晚,一洗寻常草木春。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咏物七绝,收于《逊志斋集》卷二四,主旨在于歌颂荷花亭亭玉立、出淤泥不染的绝世丰姿与高洁如玉、丹露清纯的品格气质,也是诗人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精神的生动体现,同时也呈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官员们贪婪无厌、腐败堕落风气的愤怒情绪与决绝态度。为便于深入了解诗人这首诗的醇厚内涵、非凡精神及艺术价值,我们有必要简要梳理一下方孝孺所处时代的政治风貌、为官之道及社会腐败现象。
明史专家吴晗说:“一部二十四史充满了贪污的故事。”特别是最后一部《明史》,更是如此。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苦,做过乞丐,当过和尚。他当皇帝后,深知腐败对国家的危害,因此他便铁腕反腐,对腐败施以重刑。官吏贪污60 两以上者,一律斩首,且剥皮揎草。然而,即使朱元璋用重典施重刑,贪污问题依然没有杜绝,“掌钱谷者盗钱谷,掌刑名者出入刑名”之现象屡屡出现。连朱元璋自己也不得不无奈徒叹:“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朕自即位以来,法古命官,布列华夷。岂期擢用之时,并效忠贞,任用既久,俱系奸贪。朕乃明以宪章,而刑责有不可恕。以至内外官僚,守职维艰,善能终是者寡,身家诛戮者多。”(〔明〕吕毖:《明朝小史》卷二)朱元璋死后,一直到明朝灭亡前,明朝的贪腐却比任何朝代都厉害。史称“为诸生,意气豪迈”(《明史》卷二百七十八)、享誉“粤中杜甫”(清人温汝能语)的明人陈邦彦对明朝的贪腐曾如此评价道:“嘉(靖)、隆(庆)以前,士大夫敦尚名节,宦游来归,客或询其囊橐,必嗤斥之。”又严正指出:“今天下自大吏至于百僚,商较有无,公然形之齿颊。”(陈邦彦:《雪声堂集》)明朝此时的官场俨然形成了被颠覆的“为官之道”及价值观,认为:谁贪得多证明谁有能力,笑话清廉官员无能。方孝孺正是生活在明初贪污腐化成风、社会风气败坏这样一个政治文化一团糟的环境里,这对于一生刚正不阿、清廉高洁的方孝孺而言,他自然会抗击逆流,绝不合污。他的《荷花渚禽》正是对当时恶浊社会风气不满情绪的深刻表达及自己刚正清廉品质的有力体现。
那么,方孝孺《荷花渚禽》是如何借助荷花来抒发针砭现实、廉洁自守之情怀的呢?
先看首二句。第一句的关键词是“丰姿”。丰姿,即风度姿态。多形容俊男靓女秀美的体貌与姿态,古籍中多所引用。如《晋书·卫玠传》云:“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太平广棕篮射仔记》卷三三一引唐牛肃《纪闻·道坑虹员奔少墓德里书生》:“有贵主,年二十余,丰姿绝世。”《连尝局西游记》第一回:“〔仙童〕真个丰姿英伟,像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明朱鼎《玉镜台记·刺讲协仔绣》:“观他丰姿秀丽,礼度雍容,真庙廊伟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马驼旋骥〕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在诗人眼里,此荷花的“丰姿”,便是其他草木无法比拟的“绝世丰姿”。诗人以“绝世”之词来修饰“丰姿”,将荷花的丰姿之美称颂至极,夸饰之佳,可谓妙到毫巅。紧接着“不受尘”三字,既凸显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纯高洁和超凡脱俗的形象,又使人自然联想到荷花本质清净雅洁之美。“不”字下得有力,态度坚决,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彰显出诗人绝不同流合污的坚定意志,力重千钧,震撼人心。同时,此句又照应着“丹露为质玉为神”诗句的意蕴,前后关联,丝丝入扣,章法严密。首句“绝世丰姿不受尘”,诗人以拟人手法,犹如特写镜头,将高洁出尘的荷花形象亲切、生动而逼真地推至读者面前,令人耳目一新。而此句,又自然而巧妙地绾合着末句“一洗寻常草木春”。意思是说,那些“寻常草木”,在荷花这种“绝世丰姿”面前,便显得黯然失色而不可同日而语了。如果首句“绝世丰姿不受尘”侧重于荷花清雅高洁形象的刻画的话,那么,第二句“丹露为质玉为神”则是从荷花露纯玉润的可贵本质来称颂的。“丹露”,是指晨露滴落在粉红的荷花瓣上,清晖的映照,使得滚圆的露滴呈现出粉红色彩,闪闪烁烁,分外清丽诱人,由此使人自然想到荷花品质的清纯美好。至此,首二句已将“遗世独立”的荷花“绝世丰姿”的外在美与“露质玉神”的内在美甚为完美地刻画出来,亭亭玉立,丰姿绰约,真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再看末二句。其实,首二句已将荷花的内外之美完全展示出来,可诗人为何还要再以三、四两句加以表现呢?诗人所为,自有妙处。此二句,诗人宕开一笔,诚恳劝说水边的鸟不要责怪荷花开得太迟,鸟应该知道,一旦荷花绽放了,它芬芳四溢的香气将会洗尽寻常草木的全部气色,使尘世焕发出气象万千的春色。细细寻绎此二句的隐喻意蕴,深为诗人构思用笔之精妙而拍案叫绝。原来,“渚禽”是比喻那些处于下层的劳苦大众,他们深受贪官污吏们敲诈勒索、盘剥压榨的祸害之苦,万分渴望着具有荷花一样高洁品格的清官出现,及时惩治那帮贪官污吏。而“寻常草木”,则比喻那些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诗人语重心长地安慰众多深受贪官之苦的百姓说,只要像“丹露为质玉为神”的荷花般的清廉官员出现,就会洗尽“寻常草木”般贪官的丑恶劣迹。“洗”字用得极其准确,极其形象,极其有力。它将百姓渴望将所有贪官污吏统统清除干净的迫切心情披露无遗。同时,也体现了勇于担当的清官惩治贪官的决心。着一“洗”字,境界全出矣。末二句,一方面从侧面烘托出荷花的完美性与亲切性,另一方面,更强调了百姓盼望早日惩治贪官污吏的迫切性。
由上简析可知,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以荷花的正直高洁品质与形象,象征清正廉洁的清官,实质上就是诗人自己刚正廉洁形象的化身。很显然,他就是明初贪污腐化泥塘中一株“绝世丰姿不受尘,丹露为质玉为神”的含露绽放的“遗世独立”“香远益清”的荷花。这委实是独放异彩、万众钦仰、难能可贵的一株荷花。此诗的艺术审美价值甚高,全诗采用拟人手法,首二句,将荷花拟人,亲切动人;后二句将“渚禽”拟百姓,“寻常草木”拟大小贪官,甚为形象贴切。同时,诗中又运用了正面与侧面描写结合、呼应与对照描写结合、主体描写与衬托彰显结合的多种艺术手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塑造了“绝世丰姿”“露质玉神”的荷花形象,咏物写人,形神逼真,实乃咏物杰作。
自《诗经》以来,我国咏荷诗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出版的咏荷诗集也不少。然而,奇怪的是,堪称咏物诗典范的方孝孺《荷花渚禽》杰作,在好多咏荷诗集中却不见踪影。是因为所谓方孝孺“愚忠”而株连十族之事?(现代学界多认为非为“愚忠”,而是刚正不阿、以身殉道的英勇壮举)是因为反皇帝、坚拒写诏书之举?抑或因为他是颇有争议的人物?即使退一万步说,上述理由都存在,我们也应该出以公心,遵循“不因人废言”的学术原则,那么,方孝孺这首独具思想与艺术魅力的 《荷花渚禽》之可贵珠玉,也不该被遗忘。
行文至此,笔者欣然想到了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篇百余字的咏莲杰作,其绝世姿态、精神实质、象征意义以及拟人、对比、衬托等多种艺术手法,方孝孺《荷花渚禽》与其是何等相似乃尔。所不同者,仅是文体与字数有异耳。如果说《爱莲说》是文中咏荷的千古绝唱的话,那么,《荷花渚禽》则是诗中咏荷的千古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