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求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电影改编的美学理念

2023-09-28贾英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韩新媒体学院武汉430000

名作欣赏 2023年15期
关键词:原著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贾英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韩新媒体学院,武汉 430000]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不是对原著的全面复刻,而是在对原著作品精神文化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新,做出合理的取舍。在满足电影受众精神需求和彰显文学作品意蕴内核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从而实现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电影艺术再创作,完成由原著文学美学到电影艺术美学的转变。通过梳理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改编的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如《人生》《活着》《白鹿原》《高兴》等,对其电影改编的美学理念进行探求,从而为当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创作发展,提供一些合理的美学理念借鉴。

一、平等对话的理念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使得文学作品的作者、电影导演和观众这三个不同的主体之间,有了沟通交流的桥梁。在改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导演对文学作品深刻内涵理解得是否透彻,是否能够将其精神内涵实质,通过电影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而这就需要导演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细致和全面的了解,这是导演与文学作品作者之间进行的深入对话交流,这种对话是平等的,电影导演在这种平等对话的理念下创造电影艺术的文本。而对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而言,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往往是作品本身最具有价值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导演秉持平等对话的理念与作者进行交流,尊重并理解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态度,并寻求在这种现实批判和满足当下电影观众的精神诉求之间的平衡,通过影视作品将作者内心的声音传递给社会大众,保证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精神内核的完整性。例如,电影《人生》在改编创作过程中,导演就意识到完全照搬文学作品内容进行影视剧本创作的弊端,很多繁杂的细节呈现,其实并不能带给观众很多的启发,而是按照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将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作为整个电影作品的完整叙事链条,看似完整,而实际上单纯的人生经历叙事链条也显得过于单薄。而在这种情况下,导演在电影改编时,增加了主人公身上的爱情故事主线,并且将整部电影的主题塑造成主人公人生经历加爱情的悲剧故事。有了爱情故事的感情内容,电影作品呈现的人物经历也更加丰富和饱满,观众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部分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反馈以及提出的相关建议,在电影改编过程中,也得到了导演的重视,并且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从而使得这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改编成的电影,获取了重大的成功。这部电影在讲述方式上相较于原著文学作品,更加直接和震撼,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给观众的心灵带来冲击和震撼,其社会传播和艺术影响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张艺谋改编的现实主义文学电影《活着》,在电影中删掉了原著中“我”这一间离形象,而是围绕富贵一家人跌宕起伏的命运,来向观众传递“活着”的深刻思想内涵。这种抓住文学作品精神内涵实质的改编,正是体现了导演与作者、观众之间的平等对话,导演对观众尊重、对作者的理解,使得其在电影改编过程中,能够坚守文学作品的价值内核和改编创作底线,保证电影改编的文学表达主旨不偏离。

二、在传承发展中创造性转化理念

当前,在影视作品评论领域,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观众,对改编文学电影的评论,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忠实于原著,并且忠实于原著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成为评判一部电影作品改编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然而,这种现象是值得反思的。忠实于原著不等同于电影的情节、叙事方式、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与原著文学作品必须保持完全一致,而是是否真正传达了原著的精神价值内涵和社会意义。而这就需要导演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社会问题这一方面进行深入透彻地理解,进而实现在传承中完成创造性转化。导演必须能够在其自身对文学原著的自身感悟和原著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并且关注到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核,以及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从而实现在电影文本创作的良性裂变,转化成导演对作品主旨内涵与现实社会观照之间的独立思考的思想结晶。导演具备了这种思考能力,其改编创作的现实主义文学电影精神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就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吴天明改编的现实主义文学电影《人生》基本上还原了原著中的叙事线索、人物形象和内容结构,并且对原著中作者关于城乡矛盾问题、人生挫折困境等现实问题的思考也体现得比较突出。应当说,这种改编创作模式,是符合大部分电影观众的审美旨趣的,因而这部电影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人生》这部改编电影其实并没有对原著作品进行完全的复刻。在改编创作上,导演还是对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叙事条线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但是导演抓住了原著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实质,使得观众感受到了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美学差异,并且能够在心理上接受这种差异。而在《白鹿原》这部电影中,尽管导演也对原著中呈现的内容,在形式上进行了裂变性创造,但是电影作品对于文学内容进行了过度删减和不合理的改编创作,使得电影呈现出一定的断裂和精神价值文化的突兀彰显,而且其中商业化的思维一直贯穿整部作品,使得整部电影所呈现的社会性思考和批判精神严重不足。

三、在深入挖掘与创新中凸显形式变异理念

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整体趋势来看,通过烦冗复杂的文学作品打造出的电影文本,在艺术创作和文学表达上总是处于相对比较弱势的地位。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往往是复杂而深刻的,作品内容大多包含多条或明或暗的叙事线索,而且其涵盖的故事情节和细节内容众多。而电影作品受其表达形式、作品的叙事长度以及电影审查制度的影响,使得电影基本上无法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和内容篇幅上,全面展现文学作品反映的全部内容。在这方面,文学作品通过详细的文字描述呈现人物、故事、内容,在复杂抽象的叙事和变现人物形象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尤其是很多经典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其呈现的人物心理变化曲折离奇,而又能够令读者为之赞叹。电影的改编如果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将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以更加巧妙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也是一项难度极大的任务。因此,从这一点上分析,导演要想改编出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就要在挖掘文学作品文本价值的基础上,运用形式变异的理念加以改编创作。发挥电影独特的光影艺术展现优势,对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精神文化价值进行艺术性再创作,以更加清晰、新颖的方式呈现文学作品中不能完全释放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例如,改编自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电影《白鹿原》,影片在主要叙事线索方面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呈现的主要叙事线索是田小娥,并且在女性形象和意识塑造方面,将田小娥塑造成一个具备现代女性意识的反抗者。电影通过对其悲惨女性形象的刻画,将作者对那个女性被压迫的时代的批判精神呈现给了观众。这种在形式上的变异,尽管使得电影作品与原著作品的主要叙事线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过改编电影也抓住了文学作品中对社会进行现实批判的精神内核,这就使得电影的社会人文价值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又如,在电影《活着》的影片结尾部分,导演加入了个人意象(皮影)对故事结局进行了创新性的改变,使得文学作品的主旨在诙谐幽默中悄然浮出,却又不失深刻,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展现了导演对文学作品精神价值意蕴的升华创作。贾平凹先生的《高兴》在笔调上虽然呈现出明快、乐观的基调,但是其整部作品呈现的内容无一不是苦难中的悲凉和伤感,这种笑中带泪的文学艺术表现方式,反而使得作品表现的苦难形象更加沉重。但是,改编电影却向观众呈现了一部几乎完全不同于文学作品的内容,影片中加入了大量的歌舞表现,时而穿插其中的现代特技镜头,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原著中对人们苦难悲情故事的表达。作者似乎是在故意将原著中的现实批判精神淡化,而且是千方百计地增添浪漫和奇幻的色彩,这就使得文学作品的主题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而电影的艺术价值也受到严重影响。从这些改编电影的现实情况来看,只有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精神内涵实质进行深入挖掘,在改编创作的过程中,跳出文学作品固有的框架和思想束缚,在保留文学作品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进行形式上的变异和创新,才有可能实现改编电影的精神与艺术价值的成功。

四、呈现与思考中的批判理念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是反映现实、批判现实,因而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无论如何进行对话、创造、创新,都必须建立在保证其现实主义风格的基础上。一方面是呈现真实的现实生活,寄托和表达人们对现实美好生活和丰富精神世界的向往;另一方面便是深度体现出对于现实的深层批判,引发大众思考。在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中,需要对小说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但在取舍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即使为了迎合观众喜好,更多地去呈现“大团圆”倾向,但对于表达作品深度批判性的内容是不能随意删减的。在电影《高兴》中,由于导演对于小说中表现城乡矛盾情节的大量删减和对于整个故事结局的颠覆性改编,将小说中的批判现实消解为搞笑娱乐,完全丧失了小说的主旨内涵,脱离了原著,摒弃了对小说的尊重和对现实主义内涵意蕴传达的改编目的。作品面目全非,失去了现实主义作品的特质,直接沦为一部典型的大众文化娱乐产品。王全安对于陈忠实的“平原史诗”《白鹿原》的改编,尽管在剧情编排上做足了文章,砍掉了大量的人物和情节,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作为主线,但给人的感觉依然是断裂的。主要人物朱先生和白灵的缺失和侧重于商业、娱乐的表达,导致无论是小说深刻的主题还是浓厚的文化内核,都无法在影片中得以展现。而在《活着》中,导演虽然对小说中的“死亡主题”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消解,但是整部作品对于个人艰难生活的展示、人物对于悲剧的承受能力和积极的生活状态等都在影片中得以展现。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精华所在,其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对于现实的批判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电影作为传播能力最强的艺术门类,在改编中是有绝对的责任和义务去传达这种批判理念的。这便要求文艺工作者们勇敢面对现实,抵抗商业性和娱乐性对于电影行业的冲击,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形式和对于社会现实发展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审美意识,敏锐地把握现实社会的脉搏,呈现出深刻而尖锐的批判理念。

五、结语

电影艺术凭借广泛的受众人群,加之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在当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对现实的观照与批判方面,电影艺术相较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意蕴内涵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过度商业化的电影,在改编现实文学作品方面,进行不恰当的割裂与取舍,甚至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口味,而进行泛娱乐化改编,这对严肃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一种伤害。本文在研究中结合相关的改编电影案例,梳理了其背后的美学理念,包括实现不同主体的平等对话、在传承中进行创新、在观照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考。如此,在遵循上述美学理念的前提下,真正将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最具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的内容,通过电影艺术呈现给观众,在丰富观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带给观众心灵上的慰藉与理性思考,从而推动我国电影文化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原著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新法律现实主义
拔牙
水家乡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