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伯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的演奏探析

2023-09-27周舟

中国音乐剧 2023年4期
关键词:舒伯特大调奏鸣曲

周舟

摘要:弗朗兹·舒伯特被人们称作是艺术歌曲之王以及自由音乐家,《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是舒伯特于1819年所创作的歌唱性极强的奏鸣曲,舒伯特在这首奏鸣曲当中运用了流畅清晰、简洁朴素的旋律线条以及声乐创作手法,使音乐旋律更具艺术歌曲特性。人们在聆听这首奏鸣曲期间,就如同在听一首歌曲。本文主要结合舒伯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的创作背景以及音乐风格,探析其演奏特点,主要分析了对位旋律处理、歌唱性旋律、节奏特点把握、力度把握等要点。

关键词:舒伯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钢琴演奏

在古典音乐时期,奏鸣曲属于一种极为重要且广为人们喜爱的音乐题材,音乐家舒伯特在多个创作时期谱写出一部部奏鸣曲。舒伯特所创作的奏鸣曲既具备古典音乐特征,又体现出与时俱进,在部分转调以及和声技法方面追求创新,使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更具浪漫主义色彩。《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不仅有着优美的旋律,还同步兼具抒情性以及歌唱性特征,接下来,文章重点从创作背景、音乐风格以及演奏分析这三个层面探析舒伯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的演奏特征及风格。

一、创作背景

舒伯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创作时间大约是1819年7月,这一年的夏天,歇尔·弗格尔(著名的歌唱家和舒伯特歌曲诠释者)陪伴舒伯特在斯提尔遇见了天资聪颖的约瑟芬·凡·科勒(当地铁器制造商的女儿),他们被这个地方优美的风景所打动,并在此处创作完成这首奏鸣曲。虽然这首曲目不长,但却有着强烈的歌唱性旋律,每个乐章都可使人体验到亲切、温暖以及生机勃勃。在这首作品创作中,舒伯特所运用的结构与规模并不复杂,着重以明亮、温暖的曲调描绘当地如诗如画的风景,通过歌曲旋律舒畅地表达出内心的幸福感。单纯且真诚的歌唱性旋律反映出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望,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一阶段的舒伯特其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有较大差距,这一时期的舒伯特生活潦倒,所以他更强调通过音乐作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与期望,渴望在音乐中得到解脱。

二、音乐风格

19世纪早期的欧洲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环境下,舒伯特的生活也同样比较潦倒,内心充斥着痛苦及失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加剧,所以这一阶段的舒伯特更加追求以音乐的形式传递心中的愤懑与不满。通过分析这阶段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可明显地发现他对和平社会的渴望以及美好未来的期盼。舒伯特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本身极具浪漫主义情怀,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也以抒情风格为主,《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这一作品也属于抒情歌曲风格,所以当时广受社会民众的喜爱,而且这首作品是舒伯特所有中期钢琴奏鸣曲当中依旧于第3章以奏鸣曲形式演绎的作品。和传统古典作品相比,这个作品虽然在布局方面没有大的改变,但音乐主题却明显不同,这其中并未表现出激烈性以及矛盾冲突性。古典主义时期的民众思想意识还相对保守,更加崇尚理性与规矩,这一时代下的作曲家也大多是按照教堂要求来创作音乐作品,很少在其中融入个人情感,而且音乐主题创作期间也更加追求短小、精炼,使作品更具动力性,凸显主、副部主题的矛盾以及对抗。在对舒伯特这个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后,可发现其在动力性创作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并且更倾向于根据创作主题确定歌唱性旋律,而且这首作品的主、副部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矛盾和冲突,更倾向于互相融合与渗透。在这三个章节当中,虽然第一乐章、第二乐章都为抒情歌曲,但却有很大区别,相比之下,第三章内容就如同一首欢乐的舞曲,所以可以看出舒伯特在这首奏鸣曲中渗透了情感与感性,整体作品风格特点和舒伯特其他的抒情曲比较相似。另外,舒伯特在这一奏鸣曲创作中不仅仅是在其中运用了三连音或者八分音符,还通过运用连线音以及附点音符等使音乐节奏更具情感性,这一点在第二章节奏中有着明显体现。古典主义更加强调节奏服务于音乐,而舒伯特所创作的作品更加追求满足情感方面的需求。

三、演奏分析

(一)对位旋律处理分析

在舒伯特的这首奏鸣曲当中,所用对位旋律比较多,所以演奏者要立足纵向以及横向把握多声部旋律层,以更清晰地处理旋律层次,并要准确区分、深入理解差异化的形式对位。这个作品主要围绕主调材料不断变化及发展,特别是在展开部位细碎化地处理大量材料,并以对位形式展开音乐材料,因此该作品表达期间要高度关注那些基于部分对位因素展开而来的音乐材料。

比如在第一乐章中第48小节运用了模仿复调写法,其中右手前两小节重点展开了主体材料,而右手旋律发展至第二小节第二拍之后,由左手进入同步模仿右手旋律以及节奏型,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两个旋律,使两旋律相互呼应。因为右手旋律是从弱起小节有序进入的,所以演奏期间要高度关注句子呼吸,保证指尖贴键,虽然此处存在重音记号,但却不能强弹此音,否则將弹断右手旋律。综合来看,此处的重音应着重加深和弦语气,使弹奏的旋律更加饱满。另外,右手进入旋律时也应同样关注句首呼吸,通过慢触键贴键形式连贯地弹奏八度旋律音,并要合理把控音量,保证不超过右手旋律声部。总体来说,两个声部需以对话的形式彼此呼应,并且互不干扰。

另外在69、70两个小节中,主要模仿了卡农形式,且于不同声部间以交替的形式出现不同旋律。演奏过程中要关注到这个部位属于4个声部,两个声部要由两只手共同承担,高音以及低音声部在交替过程中应注意两手触键以及力度都要统一,而且中声部长拍应避免受到旋律声部影响,以免干扰和声进行。对于70小节,可发现此处并未严格模仿旋律声部,而是做出一定变化模仿,那么在音乐、触键、力度处理方面就不可如上一节那般强调统一。对于70小节,到了第三拍可以以渐强的方式处理,而在71小节,可以慢触键的形式对和弦收尾。到了71小节之后,重点在高声部、中声部、低声部三个方面展开模仿,主要模仿卡农形式。对于72小节,主要于中声部隐藏左手旋律,通过一指来弹奏旋律 E,B,整个左手力量重心都要侧重于一指,并且弹奏过程中要始终通过贴键凸显音色。

(二)歌唱性旋律分析

在舒伯特所创作的作品中,艺术歌曲占据重要地位,歌曲旋律当中会添加时下比较著名、流行的诗歌,在诗歌、旋律完美交融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作品内涵,并通过诗歌充分表达深意及意境。舒伯特的音乐作品大多极富情感,添加诗歌元素之后,能使作品更具歌唱性以及抒情性,而艺术歌曲特有的旋律特征也对舒伯特所创作的钢琴作品产生着深厚的影响。

在这首钢琴奏鸣曲中,对于第一乐章,主部主题右手旋律的声部极具歌唱性,既明亮又优美,就如同有一个女高音在轻声的吟唱。这一部分歌唱旋律主要是从弱起拍周边节点节奏进入,需要在弹奏期间尤其关注句子呼吸,以轻柔的、抚摸式的方式出现。对于右手旋律,主要可分成两个声部,以三指四指五指弹奏高声部旋律,而用一指二指来弹奏中声部二分音符音程,同时弹奏期间要利用手臂力量的传递凸显上方主旋律,并要通过慢触键贴键形式向三指四指五指传递指尖力量,还要横向移动手腕,促进音与音之间更顺畅、紧密地连接,并使句子有序、缓慢地向前推进与流动。对于中声部音程,则要通过一指以及二指合理把控触键深度,营造出实而不虚的声音,而且不能将高声部旋律层盖入其中。

从21小节开始进入副部主题,相比于主部主题在节奏上以及调性上都有一定改变,这部分有更多的三连音节奏,营造出更具流动性的音乐。在21小节,右手通过相同音(4个)有序进入,对于这些相同音需要结合段落情绪差异化的做出触键处理,既要以断开的形式弹奏相同的音,又要使这些音处在相同连线当中,对此,需要弹奏者在弹奏期间尽量不让手指离开琴键,以贴键形式弹奏。对于左手,主要是弹奏逐步向前推动、具有较强流动性的分解和弦三连音,而右手前三个音需要从弱渐强地处理音量,第四个 E 其触键要和前几个相比更深刻。总体来说,这4个小节在弹奏过程中均不可处理过强,主要保持在弱的范围当中,通过细微的改变呈现渐强的弹奏。同时4个小节当中,以2+2的方式呈现小句子,其中前两个小节有着明朗的大调,而后两个小结则转向小调,此时需要同步调整情绪以及音色。为了表现出忧伤的情绪和暗淡的音色,如果前两个小节要弹成一个 p,之后的两个小节均需处理为 pp,弹奏中可在琴键当中进行浅层控键,不过也要注意避免声音发飘,对此,需要弹奏者掌握正确、熟练的弹奏方法,并且练习过程中应以高抬指、快触键形式敲击两手的声音,使指尖传递出更扎实、有芯的声音。

第16小节在第二乐章属于副部主题,在右手弹奏中,要从主题和弦变成单声部旋律,而左手主要弹奏十六分音符相对流动的分解琶音,并要控制双手力度处于 pp 范围以内,因此弹奏期间要合理控制手掌力度,使指尖轻柔的触键,在演奏同音反复的#F 期间需持续加深,而且力量需要通过慢触键的形式传递至17小节的#C。在18小节彈奏中,右手所保持的做法同于前两小节,通过五度跨度弹奏出更具距离感的音程,并要使手指力量传递至 D,营造出更甜美、柔和的音效。到了第20小节,主要将调性落入#f 小调当中,演奏者的右手需以下行的路径级进,一般以渐强的方式进行下行演奏,不过因为左手属于三度双音级进上行,因此演奏者的两只手需在音乐层面同时做渐强处理,一直演奏到下一小节才能逐渐弱下来。弹奏过程中既要凸显右手旋律,也要考虑左手双音,而且突出过程中要缓慢地将手臂力量传递至指尖,同时要营造起伏流动的音乐线条。

(三)节奏特点把握分析

首先,要把握好三对二节奏。在舒伯特所创的音乐作品当中,其节奏通常会有三连音,而三连音是对音符进行均匀划分,三对二节奏则往往会使人产生错位感。像第一乐章当中的副部主题,就是通过三对二节奏逐渐引入的,此节奏将主部主题原八分音符以及附点节奏打破,营造出更明朗、活泼的副部主题风格。在第一乐章当中,第21小节其副部主题旋律首先从右手引入,在弹奏过程中主要用独立的手指弹奏晶莹剔透、颗粒饱满的声音,左手三连音伴奏主要在手腕带动下通过转移力量弹奏起伏明显并有流动感的效果。在三对二节奏把握中,左手以及右手的八分音符不可刻意对入,以免使所弹奏的旋律较为刻板,影响旋律发展。演奏者练习过程中,需分手数拍子,按照相同的速度正确弹奏各自节奏,随后联合双手保证互不冲突与影响,营造清晰明了的旋律线条。

其次,在附点节奏把握中要使旋律和节奏保持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充分掌握节奏形态基础上正确把握旋律风格。对于第三章,其旋律主要包含小前附点节奏型,这一节奏型弹奏过程中,无论是演奏风格还是触键方式都要区别于第一乐章,这一乐章属于快板乐章,所以要重点演奏出欢快活泼的旋律。一方面,要正确把握包含装饰音的附点节奏。比如第三乐章第35小节当中,右手次强拍附点节奏通过添加装饰音符号来装饰旋律节奏,并通过装饰音的加入使右手所弹奏旋律更加活泼、生动。在弹奏装饰音时,由于无法占据音符时值,所以为使声音更加清晰,要联合使用恰当的(354)指法,手指弹奏期间抬指动作避免过大,保证触键灵敏。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需在慢速中通过高抬指快触键形式敲击所有装饰音,保证每个音都弹奏得清晰且具有颗粒感,待音质提升之后可基于原速度演奏。在把握装饰音正确的弹奏方法之后,演奏人员还要注意在和左手齐奏过程中,右手将装饰音弹完之后其本音需要对齐左手,通过应用装饰音促使旋律更具表现力,但也要注意不可因为添加了装饰音使原附点节奏型受到破坏。对于第40小节,其中也有部分附点节奏部位添加了装饰音,可运用上述相同的练习方法,不过这一处弹奏中可主要选择(243)指法。实际演奏期间,需要演奏人员结合前后句子连贯性以及个人手指条件更灵活地运用装饰音指法。另一方面,要正确把握八度进行附点节奏,比如第一乐章当中,第95小节其右手旋律就再次通过八度形式来弹奏呈示部主题,对于呈示部主题来说,需要用恰当的指法连贯地弹奏句子,以呈现单线条旋律。不过以八度形式呈现再现段,就在四、五度跳进关系当中增加了音间连贯难度。为确保具备连贯性,需要先正确划分句子,这一处可将四小节划分为一句,演奏人员在演奏过程中要先在心中唱出旋律,而手指主要通过慢触键并深送的形式连贯的进行八度弹奏。在保证连贯性的同时,还要正确演奏附点节奏,具体是演奏人员在练习中其右手分手可通过数拍子形式对八度附点音型进行弹奏,不仅要弹对节奏,还要配合左手营造抒情的音乐,进行歌唱性处理。

(四)力度把握分析

这首奏鸣曲演奏过程中,力度把握至关重要,在材料发生变化过程中,情绪以及力度也要同步改变,即便是相同的材料,其差异化的肢体展现方式以及不同的音区演奏均会在力度层面发生变化,需要演奏人员在演奏期间重点把握好力度。比如第一乐章当中,第48-65小节属于展开部第一、第二阶段,这一段主要以材料变化呈现音量变化以及情绪对比。在第48-55小节,第1句控制在 p 力度范畴以内,而后一句其力度持续时间只有一小节,之后就转变成突弱,而在句尾又做出渐强处理。在57-65小节,其连接材料音型发展成连续八度上行级进以及和弦,营造出更具紧张感的音乐,不管是力度还是情绪都和第一阶段有着鲜明对比。在这一阶段,八度强奏持续了8个小节,使演奏人员在技术处理中有更大难度,要求其合理分层次地分配八小节强奏力度,一句是两个小节,共有四句,每一句的开头均体现句子呼吸,同时两手八度需保持相互呼应的关系。对于第一个音,主要以快触键弹深形式弹出扎实的声音,八度上行主要以手臂做横向惯性运动,突出渐强的效果。如果在前两句弹奏过程中运用过多力度,容易透支体力,可主要在第三、第四句的时候重点呈现力量及情绪,此时可将上半身力量主要以手臂传至指尖的形式弹奏出更加通透、飽满的音色。

四、结束语

舒伯特一生挚爱音乐,在音乐作品创作中大胆探索与创新,谱写出很多优秀作品。《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极具抒情性和歌唱性,在多个层面都彰显出舒伯特是一位极具诗意且技艺高超的浪漫主义作曲家。通过上文分析,可初步体会与了解舒伯特所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所体现出的意义与价值,未来还要深入挖掘其他的代表性作品。

(作者单位:普洱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吉. 申克分析法实践———以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KV.331为例[J]. 黄河之声,2022(14).

[2]高紫玹. 舒伯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J]. 当代音乐,2022(06).

[3]冯存凌. 奏鸣曲式在舒伯特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运用——《~ bB 大调钢琴奏鸣曲》 (D960)第一乐章分析[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0(04).

[4]郭建芳. 海顿《F 大调钢琴奏鸣曲》(HOB. ⅩⅥ/23)音乐风格与演奏诠释[D]. 河北大学,2021.

[5]丁茹. 莫扎特《D 大调钢琴奏鸣曲》 (K.311)的曲式和声特征和演奏分析[J]. 黄河之声,2021(14).

[6]张柳洁,米克拉依·艾山.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演奏难点分析与解决———以《A大调钢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为例[J]. 黄河之声,2021(15).

猜你喜欢

舒伯特大调奏鸣曲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Op.81a“告别”第一乐章三个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
手机上的奏鸣曲
D 大调赋格 (钢琴小品)
G大调随想曲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春天的奏鸣曲
饥饿奏鸣曲
演奏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216》的预先准备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