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里的师傅

2023-09-27董鹏磊

河南电力 2023年9期
关键词:散文集风箱写文章

文_董鹏磊

“写文章多用素描式写法,从细节入手,情感表达上要不欠不过、浓淡相宜。”“师傅,我记下啦!”昨夜10点,隔着手机,师傅郭旭峰还在给我线上教学、解疑释惑。

我认识他是老早的事了。在《河南电力》杂志微信群的大家庭里,当大家分享自己的新作品时,他的行文风格吸引了我,私下,我偷偷临摹效仿。后来,互加了微信,他成为我的师傅。

上世纪80年代末,师傅开始提笔写作,大多数作品收录在他的4本书籍里。其中一本散文集《此时此地》,摆放在我的办公桌上,一度成为我写作的“制胜法宝”。书中写有村庄、亲情、岁月,还有乡音,几乎囊括了所有对散文对象的表述。“木门已有些摇晃,门楣上的漆皮剥落,旧时光漫漶其上。推门进去,看到一台风箱安卧在锅台旁。”这是节选此书《老屋》中的一段话。门、时光、风箱,不同维度的事物,在师傅笔下,老屋有了灵性,储存了记忆。师傅写的人文故事,娓娓道来且掷地有声。这本散文集,太适合我了,尤其在写不出稿子的时候,翻开看看,总能找到灵感和突破口。

“鹏磊,最近看了哪些书?”每回我和师傅用微信聊天,他都会询问我看书的情况。有一次,他冷不丁地问我要心得笔记,我感到疑惑,读书就读书嘛,还要抽出大段时间写它,关键还起不了多大作用。师傅告诫我:“费时费力也要做,‘养分’吸不吸收,全在这最后一道工序上了。”后来,我才明白,书中的故事构架、情感表达、细节描述,都是在写心得时琢磨透的,对我以后的写作很有帮助。

因为距离远,平时我习惯把文稿通过微信发给师傅,师傅也总会打印出来再逐字逐句给我提建议。不过,大多数时候,他更擅长用笔在文章上大勾大画。

记得第一次师傅把批改后的文章,以图片形式转发给我的情景。看到千余字的稿子经他勾画之后,所剩无几,我感到失落。直到师傅打来电话,我才理解他的用心。“你原文用了太多的形容词,冗长,也减少了表达的分量,还有几个段落,写得夸张,我都勾掉了。你现在再读读看,是不是原来的意思没有走样,还笔笔立起来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把这些地方全消去了,剩下的都是筋骨。在这删减之间,可见师傅的功夫。当时想,如果我以后写文章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挺拔之气,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必须归功于师傅的教诲了。

师傅为人质朴平和,又天性豁达、才情洋溢,习其道、学其言、效其行,他对我写作的影响,已渗透内心。现在,只要灵感一来,就会不由得运用师傅教我的“招式”去写,情感表达上也会收放自如了。

猜你喜欢

散文集风箱写文章
论手风琴风箱的重要性
浅析抖风箱在手风琴演奏中的作用
斟满人性温情的《凹村》——读雍措的散文集《凹村》
此情可待成追忆——读李玉洋散文集《那些年,那些事》
毛泽东怎样写文章标题
再活一次——散文集《乡间游戏》创作谈
离题万里
大小笔的协唱——读王胜田散文集《悠长岁月》
我家的风箱
司马相如,只为帝王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