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织补理论的传统村落共生路径研究
——以卓尼县尼巴村为例
2023-09-27康雪琴谢晓玲
康雪琴,谢晓玲
(兰州交通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0 引言
传统村落是一定范围内村民生产生活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1]。近年内,以田园风光观赏与民俗风情体验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成为诸多传统村落的主流发展趋势,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因具有要素完整性、景观异质性与文化特殊性等特征成为乡村旅游的首冲之地。旅游业的扩展引发多元要素涌入,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受外界的影响逐渐由封闭向开放演化[2]。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生活空间与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极大影响,提升村民经济收入的同时改变村庄的传统风貌、建筑形式以及文化习惯,对于村庄内部的社会关系与民俗文化传承产生深刻影响。为适应村庄受到的冲击,以政府、村民、开发商等为主的各行为主体展开了各项行动以主动参与到村落的建设,不同利益相关者因价值取向与利益动机不同在村落的建设中产生诸多矛盾。在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外界要素的渗入下,传统村落内生空间逐渐走向新旧资源的二元拼贴,在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之间产生博弈[3]。
民族传统村落在现代化思想的影响下成为文化碰撞交融的阵地,作为乡村振兴中能够起到领头作用的场所,研究其发展演变中面临的问题,摸清其资源本底与要素特征,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的振兴。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典型传统村落尼巴村为例,从村庄肌理、功能、交通和文脉等层面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尝试基于织补理论来构建一套适用于同类型传统村落内部协调共生发展的路径。
1 相关理论
1.1 织补理论的内涵
“织补”一词最早由建筑和城市历史学家柯林·罗(Colin Rowe)提出,他认为城市和生物组群一样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现代城市追求的功能主义忽视了城市自身关联性与复杂性造成城市的碎片化问题,而织补理论能够应用在城市以实现城市中传统和现代的有机融合[4]。乡村和城市一样具有复杂性,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织补理论的应用能够为传统村落的更新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2 共生理论的发展
早在古代,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中便体现了共生思想,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并通过个体之间的关联促进整个系统的和谐[5]。西方学者最早在生物学领域提出共生的概念,指生物系统内不同物种之间经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共同生活的平衡状态[6]。其概念和意义不断被其他学科吸收,现已延伸到社会学、哲学等领域。传统村落历史久远,具有多要素共存的复杂性质,其特征与共生理论相符,以各要素的联系为传统村落的共生发展寻找路径对传统村落的整体发展和有长远的意义[7]。
2 尼巴村共生问题解析
2.1 尼巴村概况
尼巴村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城西部车巴沟中段的尼巴乡境内,村庄地势高低起伏,气候寒冷湿润,具有独特的文化习俗。“尼巴”为藏语译音,意为“阳坡”,村庄居民均为藏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村庄现有7 个村民小组2000 多人口,尼巴村生活着许多百岁老人,有“安多藏区第一村”和“长寿村”之称,于2013 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2 尼巴村问题分析
2.2.1 整体肌理缺乏协调
尼巴村南北均为山体,贯穿中部的车巴河将整个村庄分为南北两部分,村落整体呈“两山夹一水”的形态[8]。早期聚落选址在车巴河北岸地势较高较平缓的坡地,新建居住片区选址于车巴河南岸的河滩区。受自然要素与建设年代的影响,村落存在新旧穿插、整体肌理不协调的问题,车巴河南北两侧呈现空间位置割裂以及风貌色彩不一的特征。
2.2.2 功能空间破碎混乱
尼巴村所在区域相对闭塞,以自然生长为背景的村落空间功能相对单一,主要为居住、生产和宗教活动。旅游业等新生产业的加入为村落带来外部收益,在外界的冲击下居民对乡村价值观念产生转变,利益驱动下,部分原有功能空间逐渐转变为新生产业的活动场地,同时伴随着村落空间的扩张,旅游观光、艺术体验、商业等功能顺势而生,村落功能逐渐多元化。早期自我发展式的村落缺少合理规划,以致居住、生产、休闲等功能交叉混杂,各功能呈现出碎片化的拼贴状态。
2.2.3 交通系统分离割裂
受自然山水格局影响,尼巴村南北两侧道路布局呈现截然不同的两种形式。车巴河北侧藏寨道路依山就势,以“之”字形走向的木栈道串联建筑空间。南侧新村道路等级分明,依靠车巴河和南侧山体的两条东西向道路作为主干路,南北向用数条支路连接共同构成道路系统。南北新旧村落之间用三座简单的桥梁连接,两侧道路相对独立,自成系统。村落北侧藏寨区域长期闲置,部分路段损坏,年久失修;南侧部分道路连通性较低,长距离和端头式的道路影响居民生活舒适感,也降低消费者的体验感。
2.2.4 历史文脉延续性差
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村落社会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建筑本土特色逐渐消失,在村庄中行走能够明显感受到新旧之间的矛盾,既能够体会传统生态智慧的营建方式的珍贵,也能够感受到新材料与技术的便利,两种材料和技术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原始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思维方式受现代信息的更新产生不同程度变化,人口外流导致村落留守大量信仰纯正的老年人,现代文化渗入却又弱化村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信仰,从而威胁到村落的文化传承。在快速的村庄建设中,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挖掘村庄的价值所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3 基于织补理论的尼巴村共生策略
3.1 村落肌理识别
尼巴村整个村落受地形限制,为避免战乱和生活需要,藏寨的选址在背山面水的阳坡之上,建筑多为正南朝向,由曲折的木栈道串联,呈现出紧密的组团式布局。新村沿车巴河展开,呈沿玛尼房等宗教建筑放射式布局的形态,距离玛尼房较远的区域道路和水系呈格网状分布(图1)。可见自然山水条件、文化信仰与生活习惯等因素共同影响村庄的肌理结构。
图1 尼巴村现状格局图
3.2 织补要素提取
尼巴村各组成要素可分为非物质与物质要素两类。物质空间要素包括山体、水系、林草等自然生态要素,以及聚落内部空间格局、街巷、建筑物与构筑物等人工空间要素。非物质文化要素为村落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文化特征,包括宗教信仰、饮食、服饰等文化要素以及节庆风俗、宗教活动等文化活动(表1)。
表1 尼巴村织补要素分类
3.3 分层织补策略
3.3.1 维护生态格局,打通景观视廊
1)养护自然本底,保护生态格局
保护尼巴村山-水-田-村的整体格局,重视村落生态基底的保育,适度放牧以养护草场,借助自然生态的修复来维护景观风貌和培育物种,促进土地植被再生(图2)。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针对濒临物种以育种的方式保存物种,促进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多样共生,形成万物共生的生态模式。
2)协调景观要素,连通景观节点
提取南北山水、绿地等景观要素,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将滨水空间改造为观河广场,选取景观视角好的空间作为写生摄影基地,聚落边缘结合农业景观布置观赏性场所。以玛尼房所在地的中心广场与车巴河北侧山体、百年藏寨建筑群以及各景观节点之间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视廊,塑造完整的景观体系。
3.3.2 功能嵌入置换,提升空间活力
1)嵌入式修补提升用地效率
考虑尼巴村现状功能碎片化以及功能缺失的问题,通过整理街头巷尾、村落内部的闲置用地,补充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等必不可少的功能,促进村庄功能的多元化与公共空间活力的提升。建筑院落内,吸取阳坡藏寨住宅的功能组织优点,清除杂乱场所以扩大院内空间,房前屋后种植果蔬,为村民生活便利的同时形成可观赏性强的院落景观。建筑结构上采用提取特色“旧”元素,融入“新”空间的方式,提取院落平面形式、建筑构造、色彩等内容(图3),应用在新建建筑的建造中,已建成建筑的建筑改造同样可以采取此方式。
图3 建筑结构嵌入式修补示意图
2)功能置换激活空间潜力
通过功能置换以存量的方式丰富空间功能,提升用地价值。针对长期闲置的院落改造后赋予新功能,让荒废的空间成为特色专卖店、文化创意馆或艺术家工坊,再次焕发活力(图4)。对阳坡藏寨保留较好的建筑进行功能改造,以适当利用的方式对百年藏寨展开保护。临街居住的村民家中可以考虑将部分房间功能置换为零售、餐饮等,赋予居住建筑多样性功能。
图4 建筑功能置换织补示意图
3.3.3 保护街巷形态,完善道路结构
1)完善道路体系,提高通达性
道路的修复和织补能够增加各片区的连通度和协调度,为村民日常出行带来便利。保留现状村落南部鱼骨状道路,梳理车巴河北侧阳坡木栈道,形成外部通达,内部贯通的道路系统。完善村庄内部道路体系,对于建筑密集的片区增加道路以加强道路网密度,影响道路建设的地区考虑拆除闲置废旧建筑后连通道路,难以通达的道路采用改线的方式(图5)。
图5 街道空间织补示意图
2)延续街巷肌理,增强连续性
尼巴村新村与旧村之间街巷格局全然不同,旧村历史年代久远,嵌入山体表面草泥抹面的圆木栈道连接阳坡藏寨各院落,现状栈道部分路段损坏,难以通行。通过识别栈道结构、材料与工艺作为织补要素,修复木栈道破损路段,恢复藏寨道路系统。新村巷道多由石片铺筑,部分路段有杂物遮挡连续性较差,考虑清理遮挡物以疏通被阻挡的街道,控制建筑高度和街巷宽度,街巷边界不必刻意规整,按建筑外墙围合成不规则街巷形态,材料使用以就地取材为主,增设绿化及小品,形成良好的街巷空间。
3.3.4 创新激活文化,民俗活态传承
1)保存物质空间与文化活动,活态展示传承
维护尼巴村玛尼房、转经廊、白塔等文化空间,保护玛尼房诵经、赛马会等村落延续至今的民俗文化活动,融合新旧建筑文化,促进建筑建造特色与在地域建筑中传承,让互助共建的文明乡风展现在生产生活中。
2)建设文化传习基地,创新文化产业
尼巴村玛尼房是承载村民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将其作为文化传习基地定期开展文化活动与培训工作,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在用地布局上安排文化用地,借助民俗创意馆、手工艺体验店等文化空间,以当地村民和手工艺传承人共同制作的方式,开展文化艺术品创作与售卖,让文化在产业中传承。
3)优秀文化建档记录,创建展示平台
对尼巴村建筑技术、服饰类手工艺品制作工艺、插箭节等传统习俗建档记录,为优秀文化留下文字记录。将家族文化、建筑文化、特色饮食等优秀文化分主题加工制作,形成文字、图片、视频或口述记录等成果形式,通过建立信息化文化展示平台,以标语印发、网络媒体等方式线上线下传播弘扬,增强村民文化自信。
4)吸引工匠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团队
以当地文化传承人为核心,吸引村民与感兴趣的人群参与手工艺品制作以培养兴趣,挖掘培养文化传承人。吸引外出人才返乡创业,吸引艺术家前来工作,汇聚多方面人才形成专业团队开展地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宣传。
4 结语
乡村在不断的更新过程中不断产生物质空间的变化,在不同层面呈现出碎片化分布状态,现代化的冲击下,乡村空间的拼贴现象愈发严重。对于传统村落中碎片化的空间不能采取暴力的方式直接将空间割裂开来,应采取弹性、温和的方式对其进行物质空间和文化脉络的织补。因此,本文考虑村庄的复杂性,从村庄的整体性、连续性和拼贴性出发,借助织补理论,盘活资源,串联功能,产业联动,对不同类型的织补要素提出分层次的织补策略,以期达到生态、功能、交通、文化与人才的振兴,以实现传统村落自身的协调共生,引导村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