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职业教育”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新形态教材开发探讨*
2023-09-27欧洋
欧洋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嘉兴 314036
引言
2019年1月24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由国务院印发。方案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1]。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实现现代化、数字化已是必然趋势。
1 建设新形态教材的意义
“互联网+”模式指的是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慕课、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了解和掌握不同学习群体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并根据其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目的。新形态教材指的是以纸质教材为核心,通过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将多媒体的教学资源与纸质教材融合的一种教材建设模式,其将成为教材建设的一种新趋势[2]。在“互联网+职业教育”模式下,传统纸质教材作为教学中传授课堂知识、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正在不断接受挑战,现代教学手段已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职业院校应当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企业的技术资源,引导更多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参与到职业教育的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中,以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2 建设新形态教材的价值
基于“互联网+职业教育”模式下建设新形态教材,能够关注到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重点围绕内容的实用性、时代性与生活性,更多地引入行业内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速教学内容的更新迭代,推动课程内容与技术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行业需求科学、连贯地对接。
此外,新形态教材能够充分发挥其“互联网+”优势,将相关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模块化、项目化,依托“超星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库。一方面,教学资源库能够帮助教学团队整合资源,其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学习;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建设可以及时更新资源库内的相关技术资讯,同时也能满足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需求。
3 教材使用现状
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为例,该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为增强学生对装配式BIM技术的认识,了解装配式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各领域与建设各阶段的应用,并掌握运用Revit软件进行装配式建筑模型创建的方法,以及“族”的制作方法。目前教学主要采用微课版教材,授课形式为教师演示具体命令的操作方法,并选择相应案例讲解,学生上机实践,教师个别辅导。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前期由于不同学生对教材文字描述的理解能力不尽相同,对于教师的操作演示,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别,教师在课堂上花费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个人辅导的情况比较常见。而在软件的后期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无法在预期时间内完成完整的建模练习,短期来看,会导致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甚至对后续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从长远看,学生今后进入到企业实习和工作后,也会无法满足企业相应的技能要求。虽然教材配套有微课视频,但学生利用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教材内容为重点讲解装配式建筑的理论知识和BIM建模基础,其中适用于高职学生的强调应用技能型的内容较少;②教材的配套视频创新性、趣味性不足,且与教师选用的网络学习平台之间互相没有关联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教材与实际缺乏关联性,未涉及“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全国BIM技术大赛等相关证书和技能比赛的要求,与企业BIM建模岗位的实际要求也缺乏衔接,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广泛推广。
综上所述,为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教学团队着手开发编写适用于高职学生的《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教材势在必行。
4 新形态教材建设思路
为充分利用新形态教材的优势,以《装配式建筑BIM应用》课程为例,主要的新形态教材建设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团队的组建
新形态教材的特点是样式新颖、资源丰富、数字化手段鲜明,为了确保教材的编写质量,课程团队联合校企合作企业的BIM应用研究中心,引入实际工程项目案例,并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企业岗位需求,重点围绕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时代性与生活性,将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并配套视频和资源库,突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4.2 教材的主要特色
相比较现有的同类型教材,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以高职院校学生为主体,联合校企合作企业,从实际用人角度出发,由企业提供一个完整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案例,展开并深入讲解全过程,并结合企业技术人员在实际建模时遇到的常见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并给出实际解决方案,主要可总结为以下几点特色。
4.2.1 “岗课赛证”融通。第一,将课程标准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对接,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企业BIM建模师真实项目操作任务,实现“以岗定课”;第二,将项目案例与全国BIM技术大赛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以赛促课”;第三,将“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的技能点与教学内容相整合对应,突出评价的导向性,实现“以证融课”。
4.2.2 实现模块化教学。根据《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课程特点,授课团队将授课内容划分为Revit操作入门、Revit建模初步、Revit建模深化、Revit“族”的应用、实际项目案例讲解五大模块,并将课堂分为课前探学、课中导学、课后拓学三个阶段,结合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适时更新教材的章节和企业实际案例,充分体现新形态教材“活页化”的特点。
4.2.3 以“族”为核心的绘图理念。“族”是Revit软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Revit中的所有图元都是基于族的。由于“族”的制作较为复杂且设计命令较多,耗时较长,是Revit软件学习中占用时间相对较长的一个模块。因此,授课团队将详细介绍装配式建筑中各构件“族”的创建、编辑,以及如何正确插入建筑模型中,并同步建立线上教学资源库。同时,引导学生创建自己的模型“族”库,从而在未来实习和工作中,能够专注于设计本身而非软件操作。例如,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室内方案设计时,可以直接从自建的Revit“族”库中导入相应的室内家具模型,从而减少花费在家具建模上的时间。
4.2.4 强调快捷键使用,提高工作效率。校企合作企业的反馈来看,目前BIM企业对建模师的要求,不仅要准确,更要求快速,这就要求建模师能够熟练掌握各项命令的快捷键。在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全国BIM技术大赛中,也对建模的速度有相当高的要求。然而,在以往的Revit软件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命令的具体操作方式,对于快捷键的学习提及较少。因此,本教材在综合考虑企业岗位需求、“1+X”证书和职业技能大赛要求的基础上,从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介绍命令操作的同时,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要求学生采用快捷键完成操作。并联合企业开发Revit默认快捷键在线PK小游戏,同时总结出常见快捷键列表,以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查阅。
4.3 课程思政的融入
根据五大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每一模块契合一个思政故事,互联一个思政主题,全程贯穿“建工匠之魂、筑劳动之基”的思政主线,并将五个思政故事以动画、小视频、小游戏等形式发布在教学平台上,学生也可结合教材上的二维码进行扫码观看和学习。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课程思政融入,激发学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职业追求与建设家乡、反哺家乡的使命担当。
表1 五大教学模块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以“Revit建模深化”模块为例,课前、课中、课后的思政融入方式如下:
4.3.1 课前:引入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代表案例太和殿、佛光寺、天坛等,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斗拱、屋顶、飞檐等建筑局部构建的模型创建,贯彻“传承至美”思政主题,模型的绘制过程也为理解美、感知美的过程,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小组协作能力的过程;
4.3.2 课中:每个小组进行模型构建展示讲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实施过程中,重点关注到在制作以五台山佛光寺为代表的庑殿顶形式的屋顶构建时,学生团队能够主动挖掘到建筑背后的故事,思政元素由学生自发领悟而非教师传播,学生从故事中主动体会到老一辈建筑人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从而树立文化自信,达成春风化雨、启智润心的效果;
4.3.3 课后:布置本模块课后练习,进一步完成课堂建模任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完成任务相关测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 结束语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 “互联网+职业教育”模式下,深化产教融合,联合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开发新形态教材《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职教云”、“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建立了对应的课程教学资源库,除了校内教师学生,还面向企业员工提供在线学习、培训等服务,充分发挥专业建设的辐射与社会服务作用,为本校土建类专业的新形态教材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