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023-09-27邹亮春
邹亮春
(中共宜春市委党校,宜春 336000)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以下简称《解放思想》)是邓小平在1978 年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会议提出的正确意见作了肯定和总结,同时也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后所面临的重大任务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在实际上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心转移决定做了充分准备,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所带来的思想大解放则贯穿这两次重要会议的始终,是这篇重要文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解放思想是其核心要义,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这一思想路线为指导,着眼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坚持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路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一、时代呼唤,应时而出:《解放思想》诞生
(一)历史背景
1978 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离物质自由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年的5 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春雷乍响,引起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带来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当这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勇敢地将自近代以来就已经盘亘在中华民族头上的问题和盘托出之后,瞬间地、超能量地激发出全社会解放思想的热情。其实质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而通过争论的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思想解放。最终,通过这场争论,人们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破开了教条主义的条条框框,并进一步使得中央工作会议的主题转变成解放思想,理论上由此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一重要文献,实践上由此实现了人的现代化与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同频共振,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将要何去何从做出了关键抉择,它所具有的力量不仅可以托举起一个实现伟大觉醒的政党,而且还可以托举起一个即将腾飞的国家。
(二)关键节点
1.一篇哲学文章带来的思想大解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虽然它的标题只有15 个字,却精准地向人们筹谋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变与不变。“变”即是伟大之转折,“不变”方显转折之伟大。
不变的是指导思想,变的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式。“变”与“不变”都源于思想大解放。
关于这一点,时间可以回溯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7个月前——1978 年5 月11 日,由《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署名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带来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
2.一场思想大解放引起的会议主题转变:从“工作重心转移”到“解放思想”
1978 年11 月10 日—12 月15 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会议本来是要讨论经济问题的,但就在会议召开的第三天,会议的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一些问题被提了出来。
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了会议形势的变化,认为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只要我们相信群众,走群众路线,把问题和情况向群众讲明白、说清楚,那么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任何障碍也都是可以排除的。于是,邓小平决定将会议的主题定为解放思想,提出要进一步结合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将解放思想讲得更加透彻和深刻,抓住机遇,及时提出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依靠解放思想做出回答,指明方向。
3.会议主题转变催生的经典文献:从亲拟提纲到最后定稿
尽管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稿的初稿在其召开之前就已经写好了,但是察觉到会议形势的变化后,邓小平决定重新起草讲话稿,要求进一步结合会议精神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讲得更加透彻和深刻。按照以往的习惯,在起草一篇讲话稿时,邓小平一般是先约谈起草人,起草人中间反复修改多次,直到最后满意了,邓小平在快要定稿的清样上稍做改动即可。而这次,邓小平根据闭幕会上大家的想法和所接收到的国际国内舆论,在原来的讲话题目中加上实事求是这一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最终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一题目,并且先后两次亲自拟定并修改讲话提纲,多次指导讲话起草人修改讲话具体内容,最后在闭幕会召开前几个小时才最终定稿。
12 月2 日,邓小平召集胡耀邦、胡乔木、于光远等专门开会研究,这次讨论的提纲共7 个部分。3 天后,邓小平又找到胡乔木等人商量讲话稿的修改,这一次,他将之前的7 个问题整合为4 个问题:解放思想、发扬民主、向前看、研究和解决新问题。这次的修改大体上是把之前提纲里的后面4 个问题概括为“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更加精简和突出重点。提纲确定之后,邓小平依然多次组织讲话起草人谈话,数次讨论后确定了基本框架,明确了讲话稿的写法和内容。由此可以发现,邓小平是极其重视这篇讲话的,从题目到提纲,再到具体内容都彰显了其思想伟力。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核心要义
(一)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解放思想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中,在一些守旧的人看来都是颠覆性的表现,比如敢闯敢试的创新思维、破除积弊的行动魄力、开放自信的民族心理、竞争共赢的社会意识。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采撷那些富有象征意义的历史镜头的时候,不禁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解放思想实际上就是一场“破冰之行”,而破冰之后必然是乘风破浪、奋楫笃行,这就是解放思想所具有的力量,何其之大,何其之强。
一切源于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正是这一以重要文献的核心要义。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实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邓小平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命脉之所在。所以,在讲话当中,邓小平直截了当地指出,解放思想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还从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同时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改革强音:“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今天,人们可以斩钉截铁地说,如果当年没有解放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地向前发展。所以,解放思想既是一种带有政治灵魂的理性精神,也是关乎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历史使命。
(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邓小平指出,一切因为解放思想,要将解放思想一直坚持下去,并进一步明确如何才能进一步实现思想解放,“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在这里,邓小平特别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他说:“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只要俯下身子深入群众,多跟群众打交道,遇到问题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那么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很多障碍能不攻自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我们的党是有民主传统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很多重大历史节点的转折,很多关键问题的解决,靠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民主与意见吸收。例如这次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高度赞扬了这次会议,他说:“大家能够积极地开展批评,包括对中央工作的批评,把意见摆在桌面上。一些同志也程度不同地进行了自我批评。这些都是党内生活的伟大进步,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透过这样一段话可以感受到两点。
首先,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难能可贵之处正在于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是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品质,如坦诚、真挚、包容放到了党内政治生活当中,从而使得这些优秀的文化品质得到了时代性的体现和时代性的集成。
其次,透过这样一段话能感受到民主集中制所具有的力量,它是可以促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
那么,这其中的逻辑又在哪里?民主的目的是实现团结和统一,而民主本身就是一种解放思想,这时当思想的大门一经打开,共识的形成便水到渠成。所以,在当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更好地统一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从而形成改革合力。
(三)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
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问题是当时绝对绕不开的,而且也是国际国内社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对此,邓小平在讲话中给予了旗帜鲜明的回应。他用了两个“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所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的确,在探索民族复兴的瀚若星辰的历史人物当中,毛主席的历史功绩是无与伦比的。1927 年后,毛主席说:“城市站不住,就到农村去。”毛主席也是在做了大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之后,确定了广大农村是适合革命的,所以中国共产党才开辟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要坚守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解放思想的按钮是非要按下不可的,因为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向前看,及时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从三大方面着手:在管理方法上克服官僚主义,在管理制度上加强责任制,在经济政策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今天,我们可以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没有解放思想,就一定不会有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就是一场实事求是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是因为实现了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相互激荡,重新激发和释放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所以才有了这40 多年来中国的春华秋实。
三、丰富发展:《解放思想》的指导意义
(一)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
把人民利益装在心里,以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为根本立场是贯穿《解放思想》始终的主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根本立场。从这一根本立场出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深深打上了“人民”烙印,“人民”二字是贯穿其始终的一根红线,其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把人民作为坐标轴的原点,定位“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哪里”“我将要到哪里去”等基本问题,厘清了我是人民公仆、从人民中来、现在正处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起点、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史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立场;以百年党史、党的创新理论及党制定的各个重大战略为依据,从历史、理论及现实实践三重维度,坚持以为人民谋幸福为理论初心;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论断,并由此出台新举措擘画新蓝图,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明确人民是党的一切活动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价者,广大党员干部永远只是运动员而不是裁判员,党执政得好不好最终由广大人民群众说了算,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行动宗旨。
(二)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发展
40 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今日的中国拥有这样一个时间相对论:一分钟很长,40 年很短。以2018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换算:一分钟中国创造GDP1.57 亿元,一分钟复兴号高铁以每分钟5833 米的速度领跑世界。40 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跃升至15%,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40 多年来,中国的人均收入从不到300 美元增长到超过9000 美元。所以,中国人今天是非常骄傲,也是非常幸福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力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今天,我们依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思想再解放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三)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建设学习型政党
在《解放思想》的最后,邓小平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他指出,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就必须加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强调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建设学习型政党。一要主动学习,补足“精神之钙”。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要补“精神之钙”。二要强化学习,提高工作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我们要响应号召,从学习中提高自身本领,增强自身能力,加强自身建设。三要精于学习,助力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所在,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是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加强学习,更科学地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增强本领,又进一步推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