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09-27汤雪莲
汤雪莲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0)
2021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思政课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定“四个自信”教学效果的作用。应依靠党史这本具有说服力的“历史教科书”,推动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厘清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脉络,将党史教育知识转化为爱党爱国的实际行动,为培养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价值导向。
一、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21〕8 号)强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在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涌现出了大量感人肺腑的英雄模范事迹和故事,不断积累形成了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在中国共产党精神的熏陶下,大学生可以自觉地把党史文化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使得党史教育更好地融入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二)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利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党史观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部分西方国家企图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扭曲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应利用好党史中的思政元素为党发声,还原历史真面目,讲清楚、讲明白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如何实行改革开放。
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党的历史教育来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使更多的青年人在中国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及革命斗争史中汲取营养,从而增强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意识。
(三)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将教育和育人相结合,这与党史学习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谋而合。以党史教育为契机,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是推动中国青年党史教育的必然之举,是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选择。党史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讲明白百年党史背后的价值意涵,让抽象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论在实践中形象化,使学生能够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一步强化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功能。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党史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深化学生情感认知,笃实人生理想信念,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二、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问题
(一)红色党史教育资源挖掘不深和转化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思政课应该将红色党史教育素材多形式、多角度地创新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这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入挖掘本地或者本校的红色党史教育资源。但是,由于思政课教师大多不是中共党史专业毕业的,即使可以通过培训和自学学习一些党史知识,但是对于党史资源的深度挖掘不够,在对近代史中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时代精神的内涵进行阐述和讲解时,都是较浅显和笼统的,没有深入挖掘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背后的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削弱了将红色党史教育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思政课教学案例的启发性和时效性。
(二)在党史教育过程中教学形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部分思政课教师坚持维持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地位,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对学生进行传统、枯燥的教育灌输,使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不利于营造积极互动的民主课堂氛围,不能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党史学习课堂上只能从字面上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年代的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而不能够更深层次地进行理解,无法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辩证的思考。在信息多样化的时代,当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于课堂上教师授课的教学手段和形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依靠教材进行单一的灌输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和启发式教学、实地教学等方式和方法去宣传党的历史成就,加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把握,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党史教育的专业人才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经过长期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作为高校思政课主干课程的中国近现代史和毛泽东思想概论与党史教育在话语体系上有较多相似之处,其他课程在内容体系与党史教育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却强行、生硬地将党史教育“加入”思政课教材体系之中,打乱了原有的思政课知识逻辑,在不恰当的环节“融入”党史知识,导致党史教育“喧宾夺主”。没有专业的中共党史教师讲解党史课程,党史教育宣传研究的艰巨政治任务没有师资保障,在授课过程中无法让学生构建出全面完善的党史知识体系,仍保留着原有的片段化知识内容。
目前,除中共党史专业的学生学习了党史专业课程外,大多数高校并没有系统地开设党史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学习党史教育的背景下,部分高校仅仅把党史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并没有成立一门独特的必修思政课程,课程所占比重偏低,因此促进规划科学合理的中共党史教育体系是当前思政课改革的重要问题。
三、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
(一)深度挖掘红色党史资源的时代价值,弘扬红色党史文化
进入新时代,红色党史资源作为我党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学习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只有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把握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历史规律,大学生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高校可以通过榜样教育的形式,通过研究校史,邀请本校或者本省参加过革命的老战士等讲述革命的心路历程,以及在当下和平年代的子弟兵为了国家和平稳定所做出的贡献,深度挖掘优秀革命战士个人的事迹及优秀的个人品质。学校可以通过广播和讲座、展览等形式进行宣传,为学生提供与这些老战士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在榜样人物的事迹和优秀品质的影响下,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党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知识竞赛,并进行党史教育宣传,通过对某些重大节假日、重大历史事件开展党史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红色诗歌朗诵大赛、党史宣传讲座和研讨会,还可以发动在校学生进行以“党史由我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参与党史故事和党史精神的学习和讲解,增加党史的传播力和感染力。要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党史精神,将优秀党史资源和高校思政课相结合,以促进高校对红色党史资源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讲解,促进党史资源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创新党史教育的新媒介,拓宽党史学习平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教材讲解和单向灌输知识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大学生的党史教育不仅追求授课方法新,还要授课方向新,更要授课媒介新。新时代的党史教育不能只局限在线下的课堂或课外实践中,线上新媒体越来越重要。要结合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思想,充分发挥新时代新青年在网络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各大自媒体、网络平台改变当代大学生对党史课程的刻板印象。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等新型平台教学媒介,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观看微党课、纪录片、党史题材电视剧和电影等。高校要加强对虚拟实践教学的研究,让学生在虚拟空间中进行角色扮演、情景体验,感知历史的真实性。
(三)营造良好的党史教学氛围,调动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
在大学思政课中,部分教师为了刻意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了课堂的另一个主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对待学生的发问采取忽视的态度,有些教师甚至认为这是学生的发问是对教师的一种挑衅,这样只会压抑课堂教学氛围。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教师必须时刻坚持教师主导加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思政课教师也可以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深入挖掘各个学科的发展史、重要人物史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民族自豪感。“创造问题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教师在备课时候,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具体的党史情景,去发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实质,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论认识当代社会的问题,坚定不移地保持政治定力。高校可以充分挖掘校史、地方史等教育资源,并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学资源效用最大化。作为教学过程的受教育者,学生对党史精神产生共鸣,从而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四)加强党史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党性修养
“高校思政课的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否过硬”。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强化党史教育的重要性,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大课堂。思政课教师要学好党史,必须弄明白什么是党史,为什么学习党史,怎样学习党史。
首先,高校要把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为招聘教师的重要标准,努力培养一批兼备思政课专业和中共党史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
其次,教师也应该注重对自我水平的提升,各高校应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培训,从思想、行为、自身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教师的思政素质水平,应该自觉按照党的本质属性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最后,高校思政教学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教师的应聘水平都不同,思政教育体系不同,资源配备强度不同,在职教师水平能力彼此之间也有较大差距,应做到资源的向下倾斜及各高校自身的政策完善,尽可能地弥补思政教学团队的差距。同时,应该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人才流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