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成效

2023-09-27崔丽伟常惟丹任聪刘俊桃白静

食品工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食品分析课程课堂

崔丽伟,常惟丹,任聪,刘俊桃,白静

1.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 450046);2.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郑州 450042)

“食品分析”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省一流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食品中成分的检验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所含各种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检测,进而评定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一门技术性极强的课程[1]。在传统授课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传统授课模式,虽然教师课前精心备课,课堂内容丰富详实,课后布置作业加强训练,对实验进行分组操作,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通讯技术等给传统教学带来巨大“商机”[2-3]。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高效组织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一方面,网络教学资源较多,学生选择往往具有盲目性,且主动学习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地学习,同时课程资源多数呈现点状分布,学生对于点与点的串联、整体把握能力不够;另一方面,教师对于教学平台的使用并不熟练,往往还停留在表面,如考勤、发放作业等,不能发挥学习平台使用的必要性和高效性,从而致使教学过程设计单一,并未实现真正的线上线下融合[4-5]。近3年,不断探讨与改革如何实现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技术有效合一,以期打造学生喜欢的、难忘的、受益终身的课堂,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发挥课程在一流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

1 明确教学改革目标

1.1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

及时追踪国内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应用型高校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成功案例,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素质,制定出适合我校学生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

1.2 改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从而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3 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促进教师成长

通过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自身得到成长。

1.4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实现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的学习延伸到思维方法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科学实验与思维能力,提升其综合实验素养。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团队协作、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

2 全方位开展教学改革

2.1 做好学情分析,改革具有针对性

通过主题讨论、问卷调查、投票等途径对学生已有课程相关知识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对学情进行分析。根据调查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如对于学生在前期课程中已学但部分忘记的知识点,可通过自荐、摇号、抽奖等方式选出“小助教”,在教师指导下,准备已学内容,上课进行回顾学习。对于未学知识,可发布课前思考题,让学生查阅资料,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话题讨论,教师根据讨论结果,借用词云工具,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查阅分析学生已开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如“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食品化学”等基础课程,了解学生已有知识体系,以便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做到有的放矢,如课前预习、知识回顾等,同时将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相关联,增强学生学习认同感。此外,通过与高年级学生、毕业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知识痛点和诉求。根据调查结果,对课前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如开课前,录制课程导论小视频,使学生对课程有初步认识,了解授课内容和课程地位及作用等,发布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书,设置习题,考察预习效果。根据单元授课内容,发布相关食品安全事件或法律条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 建设课程专属网站,改革具有适用性

依托学习通平台,建设课程专属网站,丰富教学资源,完善网络空间,包括录制微视频,制作逻辑清晰、画面优美的课件以及教学配套习题库,课外延伸学术活动、科学小实验等。重点加强章节内容建设,包括课前预习、学习目标和任务书、教学课件、课程教案、教学视频、参考视频、动画视频、课堂活动、随堂测验等方面。

2.3 创新教学形式,改革具有有效性

结合在线学习的情况和学生的自学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面授讲解,采用先“挖坑”再“填坑”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为活跃课堂氛围,在授课过程中将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知识点与防塔类游戏相结合,设置游戏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此外,还可开展“你话我猜,知识盲盒”小组赛,通过小组内轮流互猜,考察表达学生和回答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一方面实现知识点的传授,另一方面加强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的培养。课程增加实践教学相关视频,就单个技能操作要点录制微课,课前通过观看相关教师教学与实操微视频,了解实验项目,此外通过“大家一起来找茬”游戏环节,找到学生操作视频中的不规范点,以促使学生在实际实验中避免操作错误,提高实验效果。

2.4 完善评价模式,改革具有全面性。

评价主体、内容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往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具有单一、片面的局限性,依托学习通平台,通过多样的课堂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由传统的单一评价主体,转变为人人成为评价主体的多主体评价模式,学生分组上传作业和视频,教师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然后各个主体进行评价打分,打分结果具有全面性。此外,评价的同时,也是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的一个过程。

2.5 善用统计工具,改革具有连续性。

采用统计工具生成课堂报告,可以清晰明了地记录学生参与主题讨论、抢答、签到、投票等情况,同时给出课堂表现排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学情分析和成绩统计帮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起到过程监督与督促的作用。此外,利用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反馈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思考后续教学改革的方向、内容和途径等,及时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

2.6 融入课程思政,改革具有育人性

“食品分析”课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保障民众的菜篮子安全,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测定对象,不同分析方法之间蕴含对立与统一、质变与量变、否定之否定、进化与保守等辩证观点,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安全规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及时开展科学精神和主流价值熏陶,实现教书育人相统一。

3 多措并举推进教学改革

3.1 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交互使用

信息技术种类繁多,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应注意图文并茂,标题结构清晰,优先选用小视频、动态图片,注意颜色搭配。以学习通为线上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设计,发挥学习通的主题讨论、分组、投票、学情分析、统计等功能,引用雨课堂,在随堂小测验、课中投票环节可发挥其便捷快速的作用。此外,引用Mide Master小程序,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教学内容,宏观上把握教学重难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3.2 构建“四模块”理论知识体系

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满足学生就业和升学需求,和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构建“基础知识+营养物质+添加剂+有毒有害”的“四模块”理论知识体系。基础知识包括技术规范、分析方法评价、数据处理、样品采集、制备和预处理等知识;营养物质模块包括水、灰分、维生素、蛋白质、糖类、脂肪等知识,该部分体现常规食品分析项目;添加剂模块主要讲授常见的防腐剂、甜味剂、发色剂、漂白剂、抗氧化剂等物质的测定,该部分注重与仪器分析内容相联系,提高学生对仪器的应用认知及操作水平;有毒有害模块,除了介绍常规的检测方法,注重与科研相联系,教学过程中穿插最新研究技术,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也为学生的持续发展与深造提供信息。“四模块”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提高了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契合度。

3.3 多方面完善线上资源建设

针对“四模块”课程内容体系,借助学习通平台,针对每个模块下各项内容,设置教学目标、课前练习、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技能操作要点微视频、章节测验,课后习题、相关知识链接,最新研究技术等课程教学资源。让学生参与建设单元试题库,课程组教师集体备课,挖掘思政要点,构建单元思政库。搜集最新食品安全案例,分类罗列,构建案例资源库。学生参与完成实验操作技能微视频拍摄,积累操作资源,此外,学生分组将真实实验课堂进行拍摄剪辑小视频,作为线上实验资源,为“大家一起来找茬”游戏提供素材。搜集精品课程网站的优秀教学短视频、动画小视频,录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丰富教学资源。

3.4 创新线下教学形式

利用学习通的统计功能,对课前预习情况、学生基础差异、参与度等方面进行学情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采用小组学习的模式,将知识点化作问题,通过问题答案的寻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能力。构建翻转课堂,课前通过线上主题讨论,审核翻转主题,明确3个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监督前期准备过程,提出修订建议;线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师总结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此外,在教学环节设计时,引入游戏环节,调动学生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

3.5 多主体、多层次评价

在课程成绩评定方面,建立线上和线下、过程性和终结性、教师和学生(组间、组内和个人)相结合的多主体、多层次成绩评定体系,将成绩评定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考核。借助学习通平台的统计功能,学生可以实时监测到自己各项得分排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4 教学创新与特色

4.1 以学生为中心,扩展理论课教学新形式

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为指导,探索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的创新理论课堂。在“你话我猜,知识盲盒”教学形式中,将知识点置于盲盒中,学生分组开展活动,组内学生轮流抽题,用专业语言描述知识点,其他学生抢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大家一起来找茬”中,将学生认识易出错或易混淆的知识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大家一起找错、纠错,以明确正确答案。

4.2 创新实验教学形式,全面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针对大型仪器少、学生多的困境,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借助手机将讲解现场直播给每个学生,让远离仪器的学生也能准确学习到讲解内容。此外,将学生分组,每次实验,由一组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后,在教师指导下,录制实验操作视频,课中由该组学生进行实验讲授,指导学生实验,并对指导的学生进行打分。通过“点带面”的形式,提高指导学生的效率,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度得到明显提升。同时,通过这一完整过程的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鼓励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和学科竞赛,指导学生完成课题,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5 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课程建设与改革,课程组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使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学资源建设、课堂讲授、科学研究等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教师而言,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对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评价方式、课堂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思考,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根据知识单元的教学目标,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师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教师在改革过程中,通过不断尝试,一方面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也得到提升。教学效果受到教学督导、同事和学生的一致好评,2021年该课程被认定为省本科高校思政样板课程。课程组3名教师连续2年校级教学效果考核优秀,获省优秀教师称号2人次,获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对学生而言,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预习环节,与已有知识相联系,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与食品安全事件相联系,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专业认同感,带着问题去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课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游戏、翻转课堂等活动培养了学生主动搜集相关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3年来,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学科竞赛,成绩优秀。获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6项,发表相关科学研究论文10余篇。新的教学形式的尝试,使学生的课堂满意度、活跃度、参与度、成就感显著提升。课程空间资源受到教师、学生和企业的肯定,课程空间评价达5.0分。

6 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智能软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机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改革使得课堂教学不断前进,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如线上问题讨论活动中存在“跟风”现象,小组评价标准不明确等。新问题的出现,需要教师进一步思考总结改革探究。课程改革没有尽头,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课程教学改革还需继续进行,力争打造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金课”—— “食品分析”。

猜你喜欢

食品分析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职《食品分析》教学内容的重构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