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丰县:“一块地”引领“一域治”打造宅改新样本

2023-09-27朱龙华邓高祥曾磊永丰县农业农村局

江西农业 2023年15期
关键词:永丰县盘活有偿

文/朱龙华 邓高祥 曾磊(永丰县农业农村局)

宅改,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事关乡村治理的探索,如何改出成效,让群众满意?作为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永丰县自2020 年9 月起,坚持稳慎与创新并重、严守底线与改革突破并举,积极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立足管、聚焦用、赋权能、促流转,不断摸索创新,做好“宅改+”文章,走出了具有永丰特色的宅改新路径,实现了宅改效益和农民利益有机统一的“双丰收”。

截至目前,永丰县宅改覆盖全县22 个乡镇场、213 个行政村、1944 个试点自然村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一幅幅乡村美丽画卷正徐徐绘就……

坚持“四个原则”,让宅改“推得顺”

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事关农民利益,事关农村稳定,必须审慎稳妥。坚持群众主体。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农民利益不受损。完善村规民约1944 部,实现“村民事由村民议”的共建共治共享体系,探索“小组自治”形式,对有偿使用费收取、退出户数面积、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一律张榜公布,做到公开透明,最大限度发挥群众支持和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突破改革难题。坚持分类推进。充分考虑各试点村基础条件、资源禀赋、要素特征等情况,探索符合实际的基础类、提升类、标准类、示范类“四类村”改革路径,全域推进,精准到宅,避免“一刀切”。截至目前,全县打造63 个宅基地改革示范村,建设“永吉线”“新永藤线”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绘就“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乡韵”秀美画卷。坚持重点突破。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路径和办法,围绕试点任务,聚焦确权、赋权、活权、用权,构建“退、治、管、用”宅基地管理机制,形成35 项县级宅改制度成果,其中,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和宅基地审批“户”的认定办法两项收录于农业农村部《政策文件汇编》。坚持统筹协同。全县整合资金5.2 亿元用于“宅改+”项目,统筹抓好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执法改革等各项工作,坚持上下联动、统筹协作,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

夯实“四个基础”,让宅改“改得实”

聚焦宅改重点任务,紧抓四项基础性工作,做好宅改“基础题”,夯实改革根基。摸清宅基地底数。摸清全县111542 宗农村宅基地数量、布局、权属、利用状况等基础信息,建立健全包含宅基地权属、审批、使用、流转等信息在内的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建立基础信息一张图、业务管理一条链、巡查监管一张网、综合利用一中心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2023 年3 月完成基础信息调查成果县级自验。编制村庄规划。科学确定村庄分类,对全县133 个行政村按需有序保质保量做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大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特色民居和不可移动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保留乡村景观风貌。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历史上形成的“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占用宅基地等历史遗留问题,采取依法拆除一批、无偿收回一批、有偿退出一批、有偿使用一批、规划调剂一批、综合利用一批等“六个一批”模式,化解历史遗留问题19270 件,一户多宅比例从22%降至7.6%。做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数据库,强化成果管理和应用。推进不动产登记窗口向乡镇延伸,推行乡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一窗综合受理”,确权登记90469 宗,颁证率90.7%。

创新“三个探索”,让宅改“盘得活”

永丰县持续创新宅改思路,围绕多元化盘活利用、农民权益保障等展开实践,积极探索“三权分置”实现路径和方式,有效激活农村“闲资源”。探索宅基地退出方式,坚持“尊重历史、集体主导、成员自愿、退出补偿”原则,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鼓励农户自愿有偿无偿退出宅基地。探索“货币补偿”“指标互补”“宅票置换”“以地养老”“入股分红”五种退出模式,全县拆除危旧农房85.4 万平方米,腾退宅基地295.7 万平方米。探索宅基地使用方式,推行有偿使用制度,确定有偿使用范围和宅基地阶梯式收费标准,促进宅基地有偿退出,收取有偿使用费310 万元。探索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机制,先行先试宅基地跨村组、跨乡镇调剂,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用新机制化解用地保障旧难题,实现217户农户跨集体保障资格权。探索资格权使用权“两权”保障模式,通过“连片改造、合作建房、有偿选位”等形式,保障户有所居。探索宅基地盘活方式,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实施复垦、复绿、复美“三恢复”行动,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小花园“四小园”4900 多个,提升村庄道路、停车场、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按照集体托管、合作开发、自主经营、组团盘活等模式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打造小种植、小电商、小农庄、小民宿、小作坊“五小产业”,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3239 宗33.5 万平方米,村集体及农户盘活增收达3700 万元;赋予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功能,开发农村“宅抵贷”,开辟农民创业融资新路径,全县宅基地抵押贷款突破9000 万元。

注重“两个完善”,让宅改“管得好”

审批和监管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两个重要关口,推动审批权和执法权“两权”下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探索宅基地资格权取得和重获机制,制定“八步法”资格认定流程,创新推出取得登记、保留发证、退出程序“三个固化模式”,制定9 类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取得资格条件和8 类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失去资格的条件,认定宅基地资格权11.2万户38.8 万人。明确8 种“户”的认定情形;推行“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多部门内部联动运行、一窗口受理”的联审联办制度,改革“一门一窗一网一次”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全县累计完成建房审批备案4392 宗;建立智慧化管理系统,宅基地审批端口接入赣服通,实现539 宗宅基地审批“掌上办”。完善宅基地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宅基地县级指导员、乡镇专管员、村级协管员、组级信息员“四员”监管机制,对宅基地申请、审批和使用进行现场踏勘、放线、砌基、结顶、竣工验收“五到场”全过程监管,通过“地上查”“网上管”“天上看”“视频探”,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坚决落实“八不准”要求,对违反要求的实行“零容忍”,坚决止住增量、稳妥处理存量,防止新的历史遗留问题产生,处理违建41 起,试点工作群体性事件零发生。

强化“五个保障”,让宅改“抓得稳”

加强领导,建强组织,建立高效便利管理机制,为宅改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加强工作领导。成立书记、县长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县乡村三级组建工作专班,四套班子领导分片挂乡镇,1.2 万余名党员干部实行“五个带头”,变“各自行动”为“全民推进”。建立运行机制。建立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共享机制(议事协调机制),出台《永丰县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试点工作风险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永丰县全域农村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工作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健全部门工作衔接、定期会商、矛盾纠纷调解、信息反馈等机制,上下协调,合力攻坚,狠抓落实。强化宣传培训。坚持“零距离”“无盲点”“全覆盖”,举办村情夜话、庭院板凳会、宅改明白人培训会、进村入户宣讲等活动,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宅基地不是祖业、是集体资产”的观念,强化“一户只能一宅、建新必须拆旧”的意识。健全收益分配。探索建立合理收益分配机制,制定《永丰县农村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管理办法》,率先推行“一项制度管理、三种方式分配”模式,即宅基地收益纳入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进行管理,对宅基地流转收入、闲置民房开发收益、集体增值收益按照3 种不同比例进行分配,416 万元收益用于补偿农户和发展公共事业。注重工作结合。统筹做好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与清资产资源、清历史遗留存量、清违法违规乱建、建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强群众自治组织和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等有机结合,加快推进“四类村”全域覆盖,打造一批以宅基地改革项目带动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实现“一项改革带动一个村庄”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永丰县盘活有偿
永丰县烟阁乡:乡村治理绽新颜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五侨联动”盘活 社区侨务出新
还得靠国庆档盘活 2019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祖国发展翻天覆地 老年大学面貌日新月异
——部分老年大学校舍今昔对比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论油茶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
青海:对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零容忍”
浅谈永丰县生态公益林管理
我国已关闭63家“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