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类高职学生就业状况及促就业措施探讨
2023-09-26李淑帆李鹏志
李淑帆 ,李鹏志
(1.天津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222;2.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1 5所高职院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1.1 毕业去向落实率
5所高职院校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均达到了96.15%以上[15],其中,某职业技术大学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了98.32%[4].从机电一体化(简称“机电”)、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简称“机制”)等机电类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来看,都达到了96.67%以上[15],其中,沧州某职业技术学院和唐山某职业技术学院达到了100%[1-2].
1.2 毕业生毕业去向
5所学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内,其次为北京、天津;就业单位以民营企业和个体为主.从毕业去向看,主要集中在协议(合同)就业、灵活就业、升学等方向,见表1.
由表1可知,办学实力越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协议(合同)就业、升学占比越高,灵活就业和未就业占比越低.从机制、机电等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院校1、院校2、院校4的机电、机制专业协议(合同)就业及升学占比平均为18.29%,26.26%和90.29%[1,2,4],均好于所在学校平均水平.
1.3 毕业生专业相关度及对口度
5所学校2022届毕业生专业相关度的差异较大.例如,院校2的专业相关度为95.05%[2],而院校4的专业相关度为55.13%[4].这与各学校的发展历史、行业背景和专业设置有关.
从毕业生所从事岗位的专业对口度来看,院校1的总体专业对口度为66.42%,机电工程系专业对口度为80.82%,机电专业的专业对口度为79.17%[1].
1.4 毕业生工作稳定性
5 所学校2022届毕业生的平均离职率为28.81%[1-5].其中,院校4 总体离职率为41.84%,智能制造专业离职率为34.92%,机制专业离职率为43.48%,机电专业离职率为25.00%[4];院校1总体离职率为36.13%,机电工程系总体离职率为41.10%,机电专业离职率为38.89%[1].
离职主要原因为薪资福利偏低及个人发展需要.此外,工作压力大、对单位管理制度和文化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和谐等也是毕业生离职的因素.
1.5 用人单位评价标准及毕业生未落实工作的原因
在毕业生工作能力上,用人单位主要看重团队合作、自主学习、沟通与交流、动手操作、压力承受等方面的能力;在个人素质上,用人单位比较重视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主动性和进取心、创新意识等方面;在知识水平方面,用人单位比较重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前沿知识、专业技能、社会实践经历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从毕业生未落实工作的原因看,主要有就业期望值过高,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存在“懒就业”“缓就业”现象,交流沟通能力和面试技巧不足,缺乏相关实习、实践经验[5].
在本文对安全施工的探讨中,从人员安全事故和工程项目的运行质量隐患两个方面探讨事故类型,这两个方面的事故类型如下:
2 高职机电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及促就业举措
2.1 就业总体情况
从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来看,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较高,但毕业去向中协议(合同)就业及升学占比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毕业生签约率过低的问题亟需解决,如院校1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为0.22%,机电类专业签约率为0.25%[1];院校2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为1.95%,机电类专业签约率为1.01%[2].另外,毕业生的离职率较高,说明工作稳定性需要加强.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来看,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都需要不断提高.从毕业生未落实工作的原因看,就业期望值过高、自我定位不准确是主因.
2.2 促进就业工作举措
(1)注重学生就业服务工作
要定期走访往届毕业生所在单位,及时了解单位用人需求和在岗毕业生工作情况.通过专场招聘会、校园双选会、线上招聘会、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对于残疾、家庭经济困难或零就业家庭等毕业生,建立就业帮扶工作台账,指派专人对特殊群体毕业生从就业意向、面试辅导、就业单位推介等方面进行一对一帮扶.
(2)注重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6].机电类高职学生就业面比较宽,涉及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化工制药、造纸、乳品加工等行业.机械制造类企业数量众多,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找准定位,防止学生好高骛远,错过招聘的好机会.
(3)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国家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从注册登记、金融贷款、税收缴纳、企业运营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好相关政策,助力学生自主创业.为鼓励更多的学生自主创业,学校可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如成立汽车之家、机械创新设计协会、电子产品设计制作兴趣小组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对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发表相关论文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和学分奖励.学校要出台创新创业管理办法,为竞赛入选项目提供资金和场地,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学生自主创业.
(4)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吃苦耐劳教育纳入教学培养计划,增强学生适应新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能力;结合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时间观念、组织观念、团队精神和质量意识的培养.例如,机电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在机械加工类课程教学实践中,结合加工零件对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的要求,将纪律观念、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逐步培养学生执着、专注、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7].充分利用志愿活动、文体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课程理论知识教学,又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8],要不断挖掘课程技能知识点,提高学生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例如,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绘图能力,为学生从事机械加工、机械设计、计算机绘图工作打好基础.为了让学生适应加工岗位要求,要引导学生学好后续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方法与设备等相关课程;为了学生能适应设计岗位工作要求,引导学生将后续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相关课程学好;为了学生能适应计算机绘图岗位要求,要引导学生学好零件2D/3D 建模、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等相关课程.机制专业部分课程技能知识点及其对应的就业岗位见表2.
表2 机制专业部分课程技能知识点及对应的就业岗位
由于机电类专业课程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多,难度较大,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可以考虑设立专业拓展课程,分方向教学.例如,可把专业拓展课程分成加工方向课程和维护维修方向课程.加工方向可开设CAM 技术及加工中心、数控车削加工实训、数控特种加工技术等课程,维护维修方向可开设智能生产线运行与维护、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不同方向的课程进行学习.通过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和职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6)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为了选拔优秀毕业生,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把校园招聘时间定在秋季.为适应就业形势和企业用工需要,多数高职院校会提前完成教学任务,并将毕业设计环节调整为顶岗实习.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允许用人单位集中入校招聘时间在每年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学生和用人单位达成双向协议并在学校备案后,就可以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在实习企业,学生享受工资、劳保等准员工待遇,要严格遵守公司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为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满足工作岗位要求,达到企业用人标准,在顶岗实习阶段,学校要与企业密切配合、紧密合作,指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校内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实习企业聘请生产或管理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作为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现场技术指导,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学校要借助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跟踪和监控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每个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校内指导教师要及时审阅学生提交的周记、月记,对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论文或顶岗实习报告)的撰写进行指导和检查,以确保学生在干好实习工作的前提下,较好地完成毕业学期任务.
毕业顶岗实习是毕业生提升工作能力、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阶段.校企双方要加强交流沟通,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在保证学生正当权益的前提下,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降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成本,力争实现学校、企业和毕业生三方共赢.
3 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民生福祉,关乎每个毕业生的切身利益.高职院校要努力做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心理素质、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要加强就业服务工作,不断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在保证学生可就业岗位数量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实现优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