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3-09-26沈艳兵
沈艳兵
习近平总书记致2022 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尤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是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但仍面临库存冗余、产能过剩、技术需要迭代更新等诸多新问题。为应对复杂的挑战,我国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增强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拓展企业生存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广大中小企业是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又是主力军中的“领头羊”,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制造业强链补链的生力军,将有力地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2年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概念。经过多年的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力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长期深耕于某一专门领域,具有较强创新实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其掌握的核心技术大都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在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难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部分分布于制造业领域,在国家认定的第四批“小巨人”企业中,制造企业约占58%,其中计算机与互联网领域的设备制造企业约占21%,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制造向专精化、差异化、创新驱动的转变,促进其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向中高端升级。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其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成为引领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这类企业更注重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在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制造模式等方面积极创新,推动了制造业从传统大规模、低附加值生产转变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生产,能快速将新技术、新产品引入市场,既增强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也促进了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有助于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优化与升级。这些企业通过掌握前沿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增加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灵活性和生产效率,促进了不同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了以专业化、定制化为特征的生产供应体系,提升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在众多传统制造产业中,一些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正处于被淘汰的边缘,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独有的技术和产品占据了新兴产业市场,成为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来源,也推动了传统制造行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和管理上对人才具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能提供大量优质的就业机会,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加入制造行业,推动制造行业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的发展,这不仅为我国培养了更多高端人才,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不断完善,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涌现,这些企业大多在制造业领域深耕细作多年,充分体现出“专、精、特、新”的发展特点,在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量质齐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22年,我国中小微企业已经超过5200万户,民营企业成为中小微企业的主力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队伍中的佼佼者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创新活力。首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培育8万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279家,在2022年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59%。其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专业性、配套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展现出较强实力,其在市场占有率、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量上相较于其他中小企业具有较大优势。最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地域分布上与全国工业增加值分布基本保持一致,主要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广东、山东和江苏等工业大省。在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制造业中“小巨人”企业有8084家,占全部“小巨人”企业总量的89.9%,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占比最多,分别为13.3%、13.1%和11.0%(见图1)。
图1 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制造行业分布图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出培育和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既推动了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发展,又促使众多中小企业享受各项政策红利,快速走上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但在实际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政策精准度有待提升。地方政府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了梯度培育体系,但培育方式主要以评审和奖励为主,政策的覆盖面不够广,有的企业多次重复获得奖励,导致某些企业以获得奖励为目的,背离了发展创新的初衷。
二是政务服务效率有待提高。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多、专业人才不足,政府部门需要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进一步在人才、技术、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不断提升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
三是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机制不完善。部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还不能与当地制造业强链补链的目标实现有效融合,与大型“链主”企业的配套合作机会较少,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四是融资难困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贷款主要依赖抵押质押,获得信用贷款的难度较大,特别是科技型、轻资产类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长期存在。
五是部分中小企业内生动力不足。中小企业要发展壮大,除了享受政策支持外,更需激活内生动力,积极谋求转型升级,特别是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
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积极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更是助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发展阶段,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可以从完善培育体系、提升政府服务、强化金融赋能、加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培育复合型人才等方面加大发展力度。
(一)完善多层次梯度培育体系,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我国目前已经基本构建起了涵盖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领航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未来,各地要不断完善和深化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让各项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加快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专精特新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实践。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形成可持续的、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结合各地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政策对不同产业的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如针对致力于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中小企业给予更多融资支持,对与核心产业链供应链相关的企业加强与“链主”企业的合作引导等。
(二)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持续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众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加强政府服务创新势在必行。首先,政府部门应积极拓宽向广大中小企业宣传和解读各类惠企政策的方式方法,确保企业对各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争取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高效率的服务,促进企业更好地释放创新潜力,让更多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其次,政府部门要创新服务模式,以多种形式为各类企业创建联系,促进产业链龙头企业与链上链下中小企业加强合作,让更多大中小企业凝集起来形成创新型企业群。最后,政府要以创新发展理念积极为中小企业搭建各类常态化助企对接平台,如科技孵化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产学研融合平台、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等,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提升中小企业的产品、供给推广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拓展企业影响力,实现有效的供需对接和产业融合。
(三)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的必然选择,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我国拥有良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方面,政府需要营造数字化转型的良好环境。积极构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推进中小企业在生产、流通等环节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有向数字化转型的意识,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发展优势,积极融入工业互联网和地区数字化建设体系中,获取高效的数字化服务,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字化水平,逐步从单一环节的数字化扩展到全流程的数字化,进而优化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以数字化思维重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逻辑和链条,为研发创新、质量改进、产品升级赋能。
(四)探索特色金融服务,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潜能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要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有效途径,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潜能。首先,通过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专精特新种子企业,特别是要重点面向有核心技术的初创企业、有发展潜力的小企业和有创新力的中小企业,即“投早”“投小”“投创新”。其次,要扶持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上市进程,让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走上上市之路,通过证券交易市场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助力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得直接融资。再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各地可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重点发展目标,积极探索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特色化金融服务机构和金融产品,如紧密联系本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链,设立专门服务产业链的金融机构,或者在科技创新示范区重点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特色金融服务机构等。最后,搭建金融对接服务平台。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客户面广、分支机构多、资讯灵通等优势,协调和支持中小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科研单位等对接,为企业提供各类政策、技术、市场等信息。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体系
新发展阶段,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是驱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要积极构建涵盖工匠型、管理型、数字型、科技型等复合型人才的队伍体系。要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实际人才需求,加强产学研结合,为中小企业输送和培养更多有技术专长的人才。各级政府部门要出台更具吸引力、更灵活的、更有针对性的人才配套政策,让更多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有意愿参与到中小企业的发展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要不断提升内生动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以自身优势提高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