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绳,船员的纽带
2023-09-26专栏作家童孟侯
文/ 专栏作家 童孟侯
挽缆绳和撇缆绳
船舶到港带缆绳,是船员们最期盼的事了。到港口了,到家了,在海上漂泊的日子可以告一段落了。船员即使家不在这个港口城市,至少也可以在陆地上接接地气,转一圈,买点东西。
不是船员,也许不知道,系泊操作中带缆绳,是船上危险的活儿之一。
远洋货船到达国外港口,船长会和前来的外国引航员讨论要带几根缆绳,带什么缆绳,带在哪个缆桩,出缆的先后顺序怎样安排……可见,带缆绳非同小可。
水手在带缆操作时必须集中注意力,不能站在甲板上贪图新奇,四处张望。带缆水手根据水手长的安排分成船艏和船艉两组。如果船的右侧靠码头,水手就集中到右舷,各就各位。
此刻,船长要关注的事情很多:首先,要判定当时的风是“吹开风”还是“吹拢风”(从船的侧面吹来的风,在专业术语中则叫“横风”),风对船舶靠岸影响很大;其次,要观察涨潮还是落潮,对于潮汐变化必须明明白白;第三,要了解船的吃水现在有多深;还有,船的外侧是不是有大船停靠,波浪起伏怎么办?发生船吸怎么办……
超大型货船靠岸,有的船公司会安排拖船来顶推船的外侧,帮助它向码头方向靠拢;有的船公司会派汽艇来,帮助大船把带缆的绳索递到码头上去。
各种绳结的工艺品
当这2 种助力都不具备时,系泊就要靠水手撇缆了。
撇缆是技术活儿,船员技术比武就有撇缆这一项(先进的船舶已经装有撇缆机了,自动把缆绳撇出去)。撇缆的绳子是一种专门的缆绳,长30~50 m,它的一端是一个眼环,另一端则是撇缆头了。撇缆头多用硬橡皮做,也有用缆绳编制,或者用帆布袋装满细砂做的……但是它必须有一定的重量,不能轻飘飘的,拽不动绳子;同时,它最好是圆球体(又短又粗的棒型撇缆头也有)。
船上的水手把缆绳撇出去,码头上的带缆人接到撇缆头时,船上就会把撇缆的另一头绑到缆绳的“琵琶头”上,让岸上的人拉过去,然后把缆绳套在码头的桩头上。撇缆绳就是一个“引子”。
这当口,船上水手就可以开启缆车,收紧缆绳,把缆绳绞上船来。当缆绳绷紧了,即是货船靠岸成功之时。
可有的时候,绞车不停工作,呜呜作响,却不见缆绳被绞进来,船和岸就是靠近不了,这当口,水手必须十分警惕了,也许是危急时刻,也许是“死亡陷阱”!
我在船上当水手时,就见证过这种紧急情况:400 HP的拖船拉着缆绳突然向江口方向疾驶,我船来不及反应,也来不及指挥拖船停车。此刻,缆绳的两端像拔河那样,互不相让,死死僵持,缆绳发出了“哽—哽—哽”的声响,这声响非常恐怖,这声音就是最后警告!随即,缆绳“啪”的一下绷断,一截断了的缆绳回过头击中正在挽缆绳的新水手小许,他的左肩衣服被击破,血流如注,人倒在甲板上。我们班的跟船人员竺少华老师赶紧扶住小许,船医也从楼上冲下来,简单包扎后,请求船长立刻把小许送到医院去。
甲板上慌乱起来,缆绳断了,船和船分开了,必须先带好两船之间的缆绳,才能让拖船把小许送到医院去。
张大副的脸胀得通红,他喃喃自语:“跟你们讲过多少遍了,挽缆绳时,身体一定不要和缆绳成为一条直线,要避开,否则缆绳绷断时,肯定会打中你的身体!现在看见了吧?我讲的你们不听。我跟你们说过的,缆绳被绷得实在太紧的时候可以稍微松一点……”
国际海事组织建议,船舶要把缆绳反弹区标示出来,以免船员进入这个区。这个反弹区是以桩头为点,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三角就是“死亡陷阱”。
我所熟识的远洋船长衣羊,给我讲过另一位航海者的缆绳故事:船要开航了,货船套在码头上的数根缆绳一一松开,都收归到甲板上,只留一根头缆,用于大船调头派用场。当船体转身时,那根头缆“嘭嘭”作响,一艘大船全靠一根缆绳来维系,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就像一根细绳拉住一头暴怒的斗牛,谁掀翻谁不知道呢!大副立刻命令水手躲开,躲到缆车后面的安全区域去,以免被断裂的缆绳砸伤。
此时,船长觉得船可以离开码头了,就命令大副:“解缆!”
没料到码头上的带缆工人怎么都解不了缆绳,因为码头端缆桩上的“琵琶头”被压死了!
船越来越危险,大副果断决定,让水手长立刻去拿太平斧,砍断这根头缆。只见缆绳绷得像铁棍一样,水手长手起刀落,三砍两砍就砍断,“啪”的一声,头缆像长龙横扫,在半空中狂舞几下就落水了。
整个过程惊心动魄,这一出演的是丢卒保车!
缆圈的暗藏和手的挣脱
新水手上船时,大副和水手长都会检查一下他们是否把安全帽、救生衣、水手套和橡胶底大头皮鞋都穿戴好了,这是“标配”,一上岗就要做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大副隔一段时间还会提醒我们:第一,挽缆绳时不要和缆绳站成一直线,防止缆绳绷断伤到人;第二,不要随意在甲板上放着的缆绳之间跨来跨去,这缆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活”了起来;第三,千万不要把脚踏在缆圈里。
酷似缆桩的黄河石
所谓缆圈,就是一根缆绳的某一段出现了一个圈或者几个圈,缠绕了,像蛇一样盘了起来。我工作的船,大家都管它叫“禁气”,大型远洋货船则叫它缆圈。
每天接班之后,水手首先要把缆绳上的缆圈甩掉,甩干净,甩成一条线。为什么?以防水手不小心把脚踩到这个“圈套”里去。如果这当口另一个水手正好在用这根缆绳挽缆绳,两船靠拢或者岸和船靠拢时,拉力非常大,带缆水手如果挽不死缆绳,缆绳就会被拖出去,滑出去,游出去。就在水手和缆绳较量时,另一个水手的腿来不及挣脱缆圈,就会被迅速绞进去,拉过去,最后被勒断……
这个缆圈看起来很正常,静静地在甲板上“躺平”,其实危机四伏,它就像毒蛇那样潜伏着,伪装着,往往会要了水手的性命。
竺少华老师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编辑,那年月不知什么原因被派到我们船上来“战高温”,他一个弱不禁风的瘦小的知识分子来帮我们“战高温”?来当水手?但是,当竺少华老师冲到甲板上迅速扶起被缆绳打翻的小许时,我见识了他的机敏和经验老到。
小许被拖船送往医院时,我问竺少华:“竺老师,你怎么那么沉着呢?我们都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故,碰到了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好。”
他冷笑一声,回答道:“如果碰到你头上,打在你身上,你就倒霉啦!我在这方面算是有经验的。”
竺少华沉思片刻,说:“去年,我在另一艘船上当水手,张辉在甲板上带缆绳,结果自己的脚踩在‘禁气’里还不知不觉。这时,缆头挽不住,迅速从缆桩上一绕一绕滑出去,就像一条蛇一样。眼看着这根缆绳把张辉的腿绞进了缆桩,我就在他的旁边,只听见‘咔嚓’一声,‘禁气’当场就把张辉的腿绞断了,大腿上的血一下子喷出来!我那时候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平时我的胆子很小,冲上去就用2 只手的虎口紧紧掐住张辉的腿,我晓得,只要腿上再来一次血喷,他的命就没了,因为血要流光了嘛。大副扛起那只被绞断的张辉的左腿,把张辉送往医院。我当然也要去送,因为我不能松手,一路上,我的2 只手就一直掐住他的腿,像巨型血管钳一样,我浑身都是血啊!”
竺少华说:“后来,张辉的命是救下了,可是腿没有接上去,残了。”
因为脚踩缆圈被缆绳绞断整条腿的事情极少发生,因为水手都知道基本安全操作规程,躲缆圈躲得远远的,甩缆圈甩得干干净净的。
然而,水手的手指被缆绳“吃”掉的事并不罕见,这就要看水手能否随机应变?是否能及时逃脱?我有过2 次,右手快速逃脱,水手套却被缆绳绞了进去,绞得稀巴烂。我想,没有水手套挡着,稀巴烂的就是我的手指了。
张大副说:“缆绳被紧绷的时候,往往要承受百吨的拉力!你们一定要经常检查缆绳是否出现断股、磨损和粉化,旧的缆绳要毫不犹豫地处理掉。”
诗意的浪漫和劳作的艰辛
我是当过船员的,对缆绳深有感情。出海已久回到港口,第一件盼望做的事,不是擦亮皮鞋,不是熨烫衣服,不是梳理乱发,而是带缆!把缆绳套在码头的缆桩上,挽紧了,套死了,我就可以跨过船舷,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缆绳是我和故乡的维系,是大海和陆地的纽带。
有位诗人叫程立龙,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缆绳”:
当螺旋桨和帆停止说话/ 才有或粗或细的表达/ 蜷缩只配合劈波斩浪/柔软也会向前/ 靠港的黄旗升起/ 伸展是唯一的选择/ 划过半空的一瞬/ 像伸出去一只大手/ 一把抓住港口和码头/ 揽在自己怀里/ 牢牢地固定与陆地的关系/ 从岸上撒出去/ 可以拉回漂泊的船/ 从船上撇出去/ 能把陆地拉过来……
这首诗朗朗上口,而又深邃精妙。
还有一位叫清雅的女诗人,也写过一首《缆绳》的诗,只有3 句:
任海浪疯狂/ 依然坚定信仰/ 深情地握住缆桩
我很喜欢描写缆绳的诗歌、散文,但是,对一个在甲板上劳作的水手来说,缆绳似乎没有那么浪漫多情,因为水手必须要“镶铅丝”,也就是要在缆绳的一头镶出一个能套住缆桩的圈套来,俗称“琵琶头”。买来的钢缆都是直直的一根,必须一段一段割断,必须镶出“琵琶头”,这缆绳才能派用场。所谓“琵琶头”就是镶出一个形状像琵琶的圈,这个“琵琶头”能套到码头的桩头上,或者套在邻船的缆桩上。
带缆靠岸
“镶铅丝”(或者叫插接钢丝绳)是一项很辛苦的体力活,我们要和一条钢制的“蛇”拼死搏斗。
缆绳的种类很多,第一种是用植物纤维做的:白棕绳、棉麻绳、棉线绳,其原料是剑麻、野芭蕉、麻、棉花,等等。
第二种是化纤绳:尼龙绳、维尼纶绳、涤纶绳、乙纶绳、丙纶绳、氯纶绳。这类绳子好处多多,很轻,强度却很高,抗冲击,耐磨,耐腐蚀,防霉烂,还防虫蛀;但它们也有一个不是缺点的缺点:将要绷断时不会发出声响,说断就断,不会向船员发出“警告声”。
几十年前的船舶广泛应用的是第三种缆绳,叫钢丝绳。钢丝绳缆有硬钢丝绳、半硬钢丝绳和软钢丝绳。我们要“伺候”的往往是硬钢丝绳,它由6 股粗钢丝夹一股油麻芯组成。我推断现在高级的船上一定有专门镶缆绳的机器了,那时候我们只能“纯手工”,也就是外国工艺品店贴着的招牌“handmade”。
我跪在甲板上,一只手握住钢缆,一只手握住铁插子,却再也拿不出第三只手来用锤子敲击我的铁插子。怎么办?我学老水手的样,用胸口来顶那根铁插子,硬是在钢缆的50~60 cm 处掰开一股钢缆,然后钢缆顶端的也被掰开的某一股钢丝绳插进去,插了一股,再插一股,一股股用胸口顶,一股股顶开那根缆绳,一股股镶嵌进去,最后做出一个坚固的“琵琶头”来。
再冷的天,我也会脱了棉袄,拼力用胸口顶那铁插子。我终于学会了“镶铅丝”。有一天洗衣服时,我发现我的球衣右上方被顶出了一个破洞——这件事真是记忆犹新。
百姓的缆绳和水手的逃生
我以为缆绳是船员用的,一般老百姓用不着,似乎也不需要把它搞明白……
一位水手长告诉我:“一般家庭最好是买一段缆绳,做到有备无患,危急时刻可以用它来逃命。老百姓可以根据自己家楼层的高低,选购一段有楼层2 倍长的绳子,要大拇指一般粗(不用太粗),要耐火(不要买尼龙绳和线绳),要牢固(但是不用买钢丝绳),马尼拉白绳是很适合应急逃生时用的。”
一旦楼房发生火灾,电梯和楼梯都因为浓烟和大火而封死,此刻,最好跑到阳台上去,挂下一根马尼拉白绳,沿着绳子滑下去,自己救自己。倘若直接从阳台上纵身跳下,要活命就难了,起码摔成重伤。“9·11”袭击发生后,不少人从高楼的窗口跳下,结果无一生还。大楼发生火灾时,倘若不从阳台上跳下去,而是硬往楼梯和电梯的火堆里冲,引火烧身,乃死路一条。
需要注意的是逃生绳的受力端要牢牢绑在窗框或者其他固定物件上,绳子每隔半米就要打个结,作为一种缓冲、一种暂停。
某航海学院的学生真的碰到学生楼着火了,他就用上了老师教过的方法,把缆绳当作逃生绳,双手握住绳子,刷拉一下滑到地面。然而,性命是保住了,这个学生的双手被绳子摩擦得鲜血淋淋。如果他在逃生绳上打上一个接一个的单套结,就不会一滑到底,速度不会那么快。有的逃生人甚至因为缆绳上没有打结,一滑而下时手掌突然间感到一阵热辣,一阵难忍的疼痛,下意识地松开了手,结果造成坠伤。
公休在家的水手如果遇到火灾,也许会给逃生缆绳打双索结、丁香结和水手结的组合结,这样,水手可以控制自己逃生,或慢慢下降,或快快下降,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当然,不熟悉缆绳也不熟悉水手结的人,就不要在火灾发生后考虑打什么“三结组合结”了,抢时间,争速度,逃命要紧!
没想到吧?缆绳还是空中和地面的纽带。
缆绳,是船员拥抱港口、家园的纽带;可是个别时候,缆绳也是船员心中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