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构建资源统筹使用全链条体系
2023-09-26孙树光
●孙树光
为进一步深化资源统筹使用力度,优化机构编制管理,滨州市惠民县联动部门协同发力,从编制资源配置向外延伸,将编内人才调配、编外人员管理、部门协作监督纳入统筹范围着重发力,全面贯通机构编制与其他领域资源融合,构建统筹使用全链条体系,推动机构编制管理上水平、出成效。
一、统筹编内人才调配,坚持标准优化结构
(一)健全调配体系。深化组织、机构编制、人社等部门协作配合,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审批管理体系,围绕县域外人才引进、县域内人员调动、行政人员转任办理、事业人员调配办理等方面,出台《县外优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入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四项制度文件,明确调配原则、调配条件等具体内容20项,同步制定人员调配流程图,明确10项具体流程,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同时,加强对单位人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性别比例等数据分析,为精准引进人才、高效利用人才提供决策参考。调配体系建立以来,接受咨询500余次,发放人员调配审批表300余份,收集意愿调配书200余份,为吸引优秀人才参与现代化幸福美丽新惠民建设夯实了基础。
(二)规范调配流程。按照严禁超编进人、编制同性、岗位匹配、优中选优等原则,将调配程序细化为调动申请、审查核实、会议研究、正式调动四个环节,由调配个人或单位提交申请,组织、机构编制、人社等部门根据职责进行档案、编制审核,形成人员调配方案,报县委编委会议研究通过后实施。通过规范机制流程,筛除不符合原则调配申请100余份,完成县外优秀人才引进38人,完成县内优秀人员调动32人,人才集聚效果明显。
(三)严明调配纪律。明确组织、机构编制、人社等部门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落实调配工作,形成监管合力。同时,个人应自觉服从组织调动,不得以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单位应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和调配规定,违规违纪者依规依矩依法予以处理。通过严明纪律,合力监管,发现虚假调配信息12条,筛除违反纪律要求人员8人,对相关单位和人员严肃追责,进一步确保了人员调配规范有序。
二、统筹编外人员管理,激发活力提升效能
(一)全面摸清底数。由编委统一领导,组织、机构编制、人社、财政、退役军人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采用“一上两下五审核”工作法,“一上”即各单位初步梳理上报数据,“二下”即下到各单位进行复检,下到主管部门进行再次复核,“五审核”即组织、机构编制、人社、财政、退役军人五部门联审,对编外人员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集中核查。历时4个月,14次反复核查,将编外人员的数量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经费来源渠道、保险缴纳方式等逐一摸细摸实,建立惠民县编外人员信息数据管理库,为规范编外人员管理打好基础。
(二)严格审核程序。印发《关于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进人及国有企业进人进行统一规范的通知》,明确编外用人由机构编制、财政、人社部门对编外用人事项的合理性、必要性进行全要素审核,由县委编委审批,严禁部门自行招录编外人员。截至目前,共收到15个部门200余人编外招录计划申请,通过严格筛查,除根据上级文件政策批复县消防救援大队40余名政府专职消防员、县检察院10余名聘任制书记员外,其他申请均不予审批,扎紧编外进人入口关。
(三)精细规范管理。建立编外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对编外人员数据收集归拢,持续推动编外人员精细化、实名制动态管理。开展编外人员档案整理专项督导,明晰档案整理标准,以整理档案为突破口,进一步掌握人员身份类型,夯实规范管理基础。印发《关于规范不纳入实名制管理工作人员的实施办法(试行)》,组织、机构编制、财政、人社等多部门协同管理,从适用范围、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监督检查等方面,督促指导全县各部门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依规依据、从严从紧规范编外人员管理。
三、统筹部门协作监督,严肃纪律提供保障
(一)筑牢协作防线。会同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委办公室、县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协作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部门监督职责分工,重点围绕坚持党管机构编制等方面开展协作配合,同步制定机构编制问题预防协作配合等8个配套机制及流程图,有效打破信息交流壁垒,凝聚部门监管合力,提升监督检查效能,助力形成“事前充分协商、事中协作配合、事后结果共享”的闭环流程,为强化机构编制协作监督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夯实联动基础。主动选派人员参与巡视巡察、选人用人等专项督查,与县委网信办联合开展事业单位擅自设立网站排查,联合县人社局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和在编不在岗专项检查。融合编制使用系统、干部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工资统发系统、社保登记系统等,对系统数据进行定期校对,维护职务职级43处、职称227处、年龄135处,更新学历学位295处、职务名称652处,核实机构编制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推动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工作融会贯通。
(三)解决突出问题。主动到重大领域、重点项目、基层一线实地学习调研,收集编制资源配置、人才引进培养、特色产业打造等发展需求、意见建议24条,主动挖掘影响发展的机制堵点问题18项。建立日常监督管理台账,视情采取月调度、季报告、年总结的方式开展问题调度,细化机构编制协作监督指标16项,互通发现问题33项。成立十二部门协作配合会议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协作会议4 次,汇总共享、分析研判监督信息,联审解决主动收集、定期调度的问题50余项,共促整改落实,倒逼部门履职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