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代剧注入时代魂:从《人生之路》看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2023-09-26刘芸曼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3期
关键词:加林原著文学作品

◆刘芸曼

电视剧《人生之路》部分取材于路遥中篇小说《人生》,讲述了生活在陕北高家村的青年高加林为了改变命运,努力奋发图强,历经世事变迁和命运接二连三的考验后,在时代的浪潮中谱写平凡人的不平凡人生的故事。自第一季度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以来,收视率多日破2,连续14天跳跃式上涨,关注度位列第一,酷云实时直播关注度峰值高达3.1719%,创央视一套一年多以来收视最高纪录;网播热度、网友讨论度同步攀升,微博渠道剧集主话题阅读量破10 亿,抖音渠道剧集主话题播放量破66 亿,赢得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广泛热评。央视一套还没有播出完结之时,央视八套已经启动二轮播放,收视率依然稳坐榜首,是一部深受广大观众认可的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的典范。

电视剧热播带动原著图书热销,登上各大图书网站畅销榜前三位。与此同时,线下也出现了“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现象,拍摄主场地、路遥先生的故乡——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进入各地观众视野。截至目前,只有8 万人口的清涧县城已经接待观光50 余万人次,文化旅游全面引爆。在原著小说为电视剧注入深厚文学养分的同时,电视剧也扩大了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面,令其获得新的社会关注,焕发新的艺术活力。

电视剧《人生之路》实现了对小说《人生》跨时代、跨媒介形式的改编和续写。创作者以原著——四十年前的“人生答案之书”——为蓝本,以符合原著精神的合理想象翻新文本,增设人物、扩展情节、延展时空,绘就一部青年人生选择和个体奋斗与时代变迁交织的史诗画卷,发出一代人面对理想和现实,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如何抉择的叩问。全剧前半部分保留原著人物、情节、结构的原汁原味,后半部分大胆二次创作续写至今,探索经典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新路径,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一、“忠实性”原则:不止忠于文本,更忠于原著精神内核

影视创作以文学作品为蓝本进行改编是世界通例,不少优秀影视作品的脚本正是来自经典文学作品。那些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经典文学作品尤其受人青睐,一再被翻拍,经久不衰。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的创作过程中,众家对改编方式存在不同界定与观点,但基本达成了应遵循“忠实性”原则的共识,即改编要忠实于原著。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先生曾这样界定“忠实于原著”的内涵:“应忠实于改编者对原著的题旨和灵魂的正确理解,忠实于原著主要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意蕴指向。”对于从长篇小说到电视连续剧的改编来说,“还应忠实于电视连续剧所特有的审美规律”。[1]电视剧《人生之路》依据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改编,在原作的情节和人物基础之上进行改写和续写,尊重了原著的文学价值,保存并强化了原著的精神内核。

《人生》于1982 年在文学杂志《收获》第3 期上发表,一经发表便轰动全国,反响热烈,并荣获第二届中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同年上海《文汇报》刊登了观点截然不同的两篇文章:曹锦清的《一个孤独的奋斗者形象——谈〈人生〉中的高加林》和梁永安的《可喜的农村新人形象——也谈高加林》,对主角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发出不同解读,率先展开对于新时期青年的“人生”问题大讨论,随后全国学者纷纷撰文加入争论,探讨“高加林困境”。

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面貌开始发生变化之时,路遥向处于城乡“交叉地带”的青年人投去注视和同情。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时代背景下,他敏锐地感知到一批有文化知识的青年人进不了城市却又回不去农村的挫败、迷茫和不甘,塑造出高加林这样一个个人意识觉醒的崭新的青年农民形象。虽然小说呈现的是个体命运何去何从的故事,但同时也展现出作家的宏大历史视野,他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把触角从文学延伸到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影响、启发了一代读者,《人生》一度成为青年人心目中的“人生答案之书”。2018 年该作品正式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关于人生选择的命题如今还在探讨,尽管经过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飞速发展,社会今非昔比,但在命运的转折路口,人们仍然面临选择和彷徨,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有冲突,“高加林课题”永不过时。

《人生之路》沿袭了原著的思想内涵,再度聚焦一代青年人在时代浪潮中谱写各自成长的奋斗故事,在保留原著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对高加林等人物发展轨迹进行了延伸构建;突破原作的时代局限,将故事接续到了新千年,呼应了小说最后一章“并非结局”,回答了当年作者也无法回答的问题——“高加林后来怎样了”。(路遥对此曾经表示“我也不知道,应该让生活来回答。”)

从体量上来讲,原著15 万字左右的小说文本用来改编长篇电视连续剧偏少,仍然存在接续和填充空间。《人生之路》保留了主人公高加林“三起三落”——高考落榜、民办教师被替代、县委通讯干事被退回的重要命运起伏,其中不乏作家以本人为原型的真实经历。电视剧续写部分也参照了作家之后的人生轨迹——小说获得全国一等奖、进入大城市、当文学杂志编辑,这既是合乎高加林性格逻辑的延伸,也是向作者的致敬。《人生之路》中高加林与作家路遥的命运好似互文,际遇沉浮,引人共情。

二、重视作品“当代性”,完成跨时代续写

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应重视“当代性”,即是正视改编的时代与原作的时代之间的差距。创作者在改编时回望原作所处的时代,理解其历史背景、社会观念、文化价值等,并立足于当下的创作立场,利用现时的认知水平、价值取向,乃至先进的技术展开创作。文艺作品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会被打上创作者所处时代的烙印,其“当代性”会随时代变迁而流动,凸显当下的特色元素。

另外,影视作品,尤其是面对大众的电视剧作品,既是文艺作品,同时也是大众文化商品,这就使其在创作之初就以满足当代文化观念、精神风貌,同时满足当下电视剧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收看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新阐释。

小说《人生》并非第一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在小说获奖并掀起全国讨论热潮之后,1984 年电影版《人生》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吴天明导演执导,该片荣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女主角巧珍扮演者吴玉芳获得最佳女演员。百花奖是中国大陆电影界的观众奖,结果完全由观众投票来决定,直接体现了大众意志和偏好,可见《人生》的故事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

这样一部既有经典文学作品底色,又有广泛观众基础的作品,再做改编,无疑不能只是单纯再现小说情节和重复已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是要给出符合当代观众价值取向、审美意趣的答案。原著小说成文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四十年,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一代观众早就习惯了逐渐缩小的城乡差距,至于原著所捕捉到的转型时期对社会的巨大冲击,他们恐怕难以感同身受。因此,寻求与当下观众的情感联结,实现跨时代的表达和对话在改编创作中尤为重要。

《人生之路》导演阎建钢在开机前的阐述中给剧组提要求,“我们必须用这次创作,让年轻人重新感知《人生》这一部经典,用今天的解读和影像语言,把这部四十年前父辈的经典变成今天的经典”,为这次影视创作定了调———“当代解读,再造经典”。

《人生之路》翻新原著、注入当代解读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拓宽时空维度,呈现当代平凡人的奋斗与成就

改编将原著故事的时间线延续到21 世纪,将主人公活动空间从陕北拓展到了上海,把高加林、刘巧珍等令人唏嘘感慨的形象,放置到跨越四十年的人生舞台上,以呈现真实而有力、平凡但奋进的一代人物群像。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的推进,当年看不清的命运和未来已经成为既成的现状和日常,生活已经进展到中年高加林甚至老年高加林阶段,自然可以回答最初读者关于“高加林后来怎样了”的疑问。

陕北是高加林们生长起来的黄土地,上海是涌动新鲜事物的大城市,在新旧话语体系交替的80 年代正好是农村和城市的缩影,分别象征着“守旧”和“变革”,是“生活的家乡”和“向往的远方”。通过建立这样的参照系,不仅迅速描绘出具有鲜明对比和反差感的年代印象,也能快速唤起不同代际观众“人在他乡”的共同生活经验。

上海阶段的故事虽然没有依托原作,但始终呼应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与时代脉搏保持同频,无论是解释背景的台词还是推动剧情的事件,都充满现实主义观照。比如,80 年代后期高双星在大学校园里正逢统一换身份证,顺利把名字从“高加林”改回“高双星”;毕业等待分配能否留上海是个未知数,但国家出台新政策毕业生可以双向选择,为高双星毕业留上海作了铺垫;社会风气逐渐开始重视文凭,学校举办夜校开展成人教育;高加林入职杂志社后,从身边人和事出发写了以股潮、下岗再就业等为主题的文章,赢得好评;文学杂志式微,计算机、网络兴起,高加林看准时机入局网络文学;巧珍在夜市拆迁后,通过贷款使小吃摊升级变店铺;餐饮行业“中央厨房”方兴未艾,巧珍再次实现“产业升级”。总的来说,续写力求全画幅展示普罗大众生活轨迹,描绘小人物悲喜命运,具有史诗品格。

(二)填充原著前史,植入核心戏剧矛盾

全剧最核心矛盾当属“高考顶替”事件,该情节化用了原著中大队书记儿子高三星顶替高加林民办教师岗位的事件。由于原著主要事件不足以让众人的背景舞台离开陕北、走向大城市,因此把高加林备战高考但落榜的经历进行详细扩充,将能够改变人物命运和戏剧空间的“高考”作为破题口,为全剧核心冲突埋下引爆点。通过高考进入大城市学习工作安家,是经过时代认证的具有普遍性的路径,这样设置顺利又合理地完成人物命运的延伸和跌宕。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如果其公平性被破坏,个体命运就此天差地别。尤其是在城乡差异、农工差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异悬殊的年代,高考顶替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无异于彻底摧毁他人前程。高明楼拦截高加林录取通知书,让儿子高双星顶替他去上海读大学,观众的愤怒情绪被一击即中。电视剧将高加林置于半全知视角叙事之下,他对自己高考失利的原因全然不知,而观众不仅清楚真相,还能轻而易举与高加林因没能上大学而遭遇挫折和困境共情共鸣。等到高加林凭借自己的奋斗和积累获得进入上海的门票,与高双星再次登上同一舞台时,“高考顶替能否被发现”的疑问贯穿始终,构成悬念,吸引观众持续探索后续人物命运走向。

(三)丰富人物形象,赋予人物突出的新时代特征

改编增加了高加林备战高考、当民办教师期间的详细情节,塑造出丰富、饱满的主角形象。尤其是在当民办教师的时候,经历“高考失败”后他既来之则安之,文化知识和体育锻炼并重,带领学生模拟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给大家过生日,请黄亚萍进行舞蹈教学示范,展现出先进的教学观念;同时教学相长,根据学生真实经历撰写文章投稿。原著框定高加林遭遇的打击和困境,改编则强化了他自发、笃定的“走出去”的理想和渴望,为此他主动尝试、坚持寻求出路,直到文章获奖,交出他的答卷。

与高加林互为镜像的高双星走的则是另一条“人生之路”。高双星在原著中并不存在,电视剧构建了集中的人物关系,将他设置为高明楼家二儿子,服务于“高考顶替”的矛盾冲突。高双星从服从父亲安排、冒名顶替高加林上大学开始,就已经是破坏公平、偷取他人命运的同谋。他被动获得“走出去”的机会,一面尽享城市日新月异发展果实而生气蓬勃,一面担心身份暴露无法自处而惴惴不安;直到多年以后与高加林“正面对决”,才有机会重新回归真实自我。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普及的当下,信息的规范化、透明化管理使“高考顶替”现象成为“过去时”。高双星这个人物条线的设置既是与高加林的对照,又是一次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回望与审判。

《人生之路》中的女性角色身上拥有崭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闪光点,令人十分惊喜。在80 年代语境中,刘巧珍为人称道之处是美丽善良、勤劳能干,但这些传统美德和当下主流偏好的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有一定出入。今时今日的巧珍在剧中的出场形象是一名开拖拉机的女性劳动者,她仍然美丽善良勤劳能干,但更为鲜明的特点在于,她聪明有主见,行动力强,追求文化、追求进步,我行我素、不惧人言。她有完整的感情线和事业线:感情方面勇敢追求加林哥,敢于直接表达真实想法,被拒绝时拿得起放得下,嫁给马栓也是自己做的主;事业方面,在农村种庄稼做粉条都不在话下,在城市里凭借真诚获得了付阿婆的认可,既当保姆又经营小吃摊,后续做大做强成长为女企业家。正是巧珍点出了全剧金句“自己的路得自己走,走了才有自己的路”,再现了小说中的她——具有“绚丽的精神光彩”,“那心就像金子一样”。

黄亚萍在原著中具有“远方”的符号意义,她是一个南方城市女孩,漂亮、不俗,知识面广,象征着带高加林离开陕北到大城市去的可能性。《人生之路》则为黄亚萍增加了事业线,她对舞蹈一直热爱且执着,回到上海之后全心投入舞团的工作,为精神追求而奋斗,是一位鲜活的、有理想并付诸实践的女性。

三、视觉美感:小说文本的影像化转码

文学与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学作品需要读者通过抽象的思维去想象、感受文字所承载的意象和情感, 而影视作品通过画面和声音将故事传达给观众,更具有视听表现力。文学作品擅长展现所思所感;影视艺术则擅长表现看到的、经历的以及动作画面。

依托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既能增加影视作品的成功机率,又能传承优秀文学作品,扩大其传播范围,可以说以各自优势成就对方。不过,经典文学作品能否被成功改编为优秀的影视作品,延续原著的经典价值,将表达所思所感的文字向展现景色、行动等画面以及人声、音乐等声音的影视作品转码,是一个颇有难度的课题,它对创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原著中可能存在不适合转化的内容,比如文字风格抽象、难以转化为画面的,需要摒弃时代局限性的内容等,创作者在转码时会对素材作筛选、取舍,这个过程会打上创作者的鲜明烙印。夏衍先生曾在《杂谈改编》中对文学作品是否适合改编有此见地:“凡是故事性(或者说戏剧性)较强,人物性格比较鲜明、头绪不太复杂的作品是相对容易改编的。”另外,改编作品是否成功也“取决于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接受环境,而掌握选择与传播主动权的又是受众”[2]。

经典文学作品改编难,观众要求高,《人生之路》续写篇幅约占全剧40%,改编承担的风险大。这样的条件下,《人生之路》播出后收视率持续走高,创下央视一套一年多以来最高收视纪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申积军在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人生之路》研讨会上形容该剧“是一部产生广泛关注的话题性作品;是一部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的典范;是一部生动还原时代风貌,折射当下问题,引发两代人共情共鸣的现实主义作品。”

小说《人生》成功转码为电视剧《人生之路》,呈现出影像化文本的视觉美感,离不开如下几点:

(一)高标准还原历史现场

《人生之路》主要在路遥故乡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取景,清涧当地支持剧组,投资兴建了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陕北县城为主题的“人生”影视城。剧中县城集市、巧珍二姨家、供销社、长途汽车站等多处场景都在影视城拍摄,对八九十年代生活环境还原度极高。此外,主创还打造了多处极富陕北特色的窑洞村落和学校,再加上在清涧、靖边多处选取的壮美山河外景,共同塑造了富有时代质感和独特审美的影像风格。剧中出现的各种生活道具陈设,如茶杯、镜子、农具,也大多是直接在陕北农村淘到的当地人的老物件;造型团队专程收购当地人存放了几十年的衣服和鞋帽,用于演员的造型设计。从大环境到小细节的严苛要求,既是创作者的匠心,也是剧集画面品质的保障。

(二)电影化的影像风格和镜头语言

《人生之路》画面呈现出“电影化”的影像风格,导演注重对环境氛围的渲染,也重视通过画面来提供信息、表达情感,通过较多使用大全景、空镜头,将陕北高山大川风貌直白呈现;配合航拍、俯拍等拍摄手法,尽情展现广阔川道、迷人田野;黄河在这里划出完美弧线,延时摄影勾勒出四季更迭的蓬勃生机。电视剧用实景画面交代陕北大地的环境氛围,面对雄浑高山、滚滚黄河,人物在画面中占比非常小,个体和陕北高原之间人地关系的张力尽显无遗。这片宽广肥沃的黄土地正是高加林、刘巧珍们不屈不挠、奋斗不止的精神象征和力量源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西北滋养出的人格,心生阔气、傲气和“走出去”的志气,被具象化呈现。

(三)基于导演审美的匠心叙事

影视作品通常带有创作者个人风格美学烙印,导演阎建钢在剧组开拍之前投入半年多时间,在编剧剧本基础上完成了几十万字的导演台本,根据剧情场景做了大量配图,完成从文字到视听表达的创意转码。相较小说而言,电视剧调整了叙事结构,增加了符合电视剧特点的情节,渲染了更为朝气蓬勃的底色。以开篇主要人物出场为例,导演希望在影像表达中更多地张扬人物身上的生命力,因此设计了一段“飙车”戏,高加林、高双星二人骑着“二八大杠”,一路比赛,你追我赶,从高家沟去县城学校。20 里山路高低起伏,高加林选择了崎岖的小道,高双星搭了追随高加林进城的巧珍的便车。看似高双星先到学校赢了高加林,但漫漫长路谁是赢家还未知。这段戏节奏快、冲击力强、动感十足,寥寥数笔,故事发生的大环境、几人的身份背景、人物关系便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暗示了人物处境,比对了高加林、高双星命运的走向,在用画面给足了信息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遐想空间。

四、网络阵地为主的青春态传播

电视剧具备大众文化产品的属性,在制作到播出的动态过程中需要制定宣传营销策略并执行、检测,最终触及目标观众群体。成片播出并不意味着影视创作的结束,依托新媒体平台、网络技术与观众直接就影视内容进行双向沟通和二次创作已经是常见态势。

《人生之路》主创团队在拍摄初期已经达成共识,不仅要吸引《人生》的传统读者,也要和当下的年轻观众同频共振,前期创作如此,后期宣传营销更是呈现出青春态亮点:

(一)角色空降直播间陪看互动

根据情节进展,网络播放平台邀请剧中角色“空降”直播间,以演员和角色双重身份实时回复观众们的弹幕提问,为大家解读剧情。剧中的巧珍与马栓夫妇颇具人气,cp(组合)名“珍的栓Q”获得网友高赞。

(二)微博发起故事征集大赛

紧扣电视剧立意探讨青年为前途做出的选择和努力,发起“#你有没有为自己拼过命#”故事征集大赛,收获不少年轻人的奋斗故事以及大量短评赞互动。

(三)构建长短视频互相辅佐的宣传矩阵

在长视频播出同期放出官方制作的短视频物料,包括剧情预告、幕后花絮、主创访谈、二次创作等内容,根据观众的热点搜索,做出相应更新,为长视频剧集保持话题度和关注度。抖音号中发布了“知识青年高加林被迫上街卖馍”的短视频,引发“社恐”共鸣,点赞量高达30.1 万,评论数3.9 万。观众自发讨论和对比新版高加林丢脸、无奈的诙谐处理和原著中清高、愤懑的状态,认为新版高加林更为可爱。在网友自发留言的过程中,原著人物形象内涵随之延续或变更,旧剧情得到新解读,观众和创作者合力完成了对角色内心状态的理解和描摹。

电视剧在央视一套和爱奇艺平台同步播出,一经播出即受到全民追看,收视率一路上涨,连续破3,创下央视一套自《人世间》播出后一年多来的最高记录,连续14 天稳居全国黄金时段榜首。用户画像显示,年龄在25—44 岁的观众占比超80%;高等教育水平、中高消费水平背景的观众占比超过七成。被新一代高加林的人生所吸引和打动的年轻观众居多,也即是说,《人生之路》完成了年代剧时代焕新的初衷。

结语

电视剧《人生之路》忠实还原原著小说《人生》的人物、情节,并接续文脉,补全高加林等人的前史和后传,将上世纪80 年代的故事,注入新时代风貌,延续到新世纪,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续写了当年“并非结局”的结局。从《人生》面世的1982 年到《人生之路》开机的2022 年,走过现代化进程中的四十年,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命运与选择、挫折与奋斗等青年人生课题从来没有改变,大时代中“人人都是高加林”。《人生之路》秉承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以苛刻的标准追求画面真实感,利用成熟的制作技能和丰富的视听表现手段,力求制作精良,配合观众价值观念、审美体验在时代中变化升级,产生情感共鸣与共振,成功完成了一次经典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创作的创新探索。

猜你喜欢

加林原著文学作品
《谁赋丹赭染鹊华》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浅析《人生》中巧珍的人物形象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拔牙
乾坤清辨园中音——读何加林山水
永远在路上的高加林们——读路遥的《人生》
水家乡